身體在說話!破除家族業力,讓靈魂自由重啟

Peter Hung-avatar-img
發佈於心理療癒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一定聽過「因果病」這個說法,卻可能不懂

為什麼有人一出生就身體健康、順風順水,有的人卻天生帶著病痛,像揹著無形的枷鎖?

其實,身體的狀態,就是你靈魂歷程和家族能量的「成績單」。

而且不只是你個人的,父母、祖先、甚至上上代的情緒、信念、因果,也會透過血脈,延續到你身上。這就是為什麼,有些痛苦像是從出生就綁定,逃都逃不掉。


但好消息是:這一切都可以改寫。

你可以是那個從自己開始,徹底斷開家族枷鎖的人!


核心內容:

1|身體,就是業力的留言板

有些人生來就強壯、有些人生來就帶病,不是老天偏心,

而是靈魂帶著功課來,或者,家族累積的能量太重,需要有人「接手清理」。


如果祖先曾為利益傷害過他人,家族後代可能就容易出現血液病、免疫失調、癌症。

這不是懲罰,而是宇宙的能量在尋求平衡。

如果家族中長年充滿壓抑、暴力、羞恥、扭曲的愛,

這些情緒會一代一代透過潛意識、基因表達,轉成「身體症狀」或「心理模式」。

簡單說,你的痛,不一定是你自己創造的。

有時是你背著整個家族未完成的故事。


2|為什麼是我?靈魂的自由選擇

你會投胎到這個家族,是靈魂「共鳴」而來。

為了清還過去,為了拿回力量,為了完成一個屬於你的蛻變任務。


所以,與其怨嘆命運,不如開始認清自己的任務。

這不只是救自己,還是在替整個血脈找回自由。


3|認清身體訊號,找出你的「業力型態」

  • 急性損傷型: 意外、重傷,多半連結到暴力、侵害的業力。
  • 慢性病痛型: 長期壓抑、內在矛盾,累積出疾病。
  • 先天缺陷型: 靈魂自願帶著加速覺醒的任務來。
  • 反覆發作型: 提醒你還有內在信念沒轉化。
  • 無明型: 醫生查不出病因,可能是靈魂與家族悲傷未解。

記住一句話:

「哪裡痛,哪裡就是靈魂卡住了。」


4|清理家族業力的4個開始

(1)認出來:

誠實盤點家族常出現的悲劇、病痛模式,不再逃避。


(2)代為意識與寬恕:

用意念為家族道歉與釋放,不是替他們背罪,而是讓能量流動。


(3)身體行動儀式:

在大自然下發願,為自己與家族轉化錯誤;

或透過善行來累積新的光的能量。


(4)改寫自己的生命模式:

不再重複家族的情緒循環與宿命,選擇新的思考和行為。


結語:

也許你出生時,背上了一些沉重的包袱。

但這一世,你完全可以選擇,不再只是故事的延續者,而是重新定義的人。

身體會跟著你的意識改變,靈魂也會在轉化中得到真正的自由。

從現在起,為自己,也為那些走在你前面的人,打開一條新的路。

喜歡本文章,記得點愛心支持,在您們的鼓勵下,可以獲得滿滿情緒價值,創作更多文章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筆尖上的遇見|PETER的打工筆記
127會員
329內容數
七年北漂寒窗,寄居木柵邊陲,牧養後山森林,也靜靜與自然為伍。深夜裡,我時常獨自漫跑於山徑,與星光與靜默對話。 學成之後,幸運踏上心理師之路,歸隱已七年。成為學生的玩伴、鄉間的旅人,在多元民情與人心間遊走,慢慢學會以平凡的眼睛看見不凡。 寫作,記住與每個生命交會時的激盪與激昂,也試著在字句之間與彼此產生漣漪,共振、相映。
2025/05/14
曾經,我們都努力扮演一個「乖孩子」。 不吵鬧、不打擾、不讓大人煩心; 懂事、有禮、聽話、有成就感; 在別人需要時出現,自己難過時學會隱藏。 我們深信,只要夠乖、夠好,就會被愛、被留下。 但長大後才懂,那不是愛,那是討好、是交換。
2025/05/14
曾經,我們都努力扮演一個「乖孩子」。 不吵鬧、不打擾、不讓大人煩心; 懂事、有禮、聽話、有成就感; 在別人需要時出現,自己難過時學會隱藏。 我們深信,只要夠乖、夠好,就會被愛、被留下。 但長大後才懂,那不是愛,那是討好、是交換。
2025/05/13
有些日子特別難熬。 看著別人的步伐飛快,自己卻怎麼都提不起勁; 本來只是想休息一下,卻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努力」。 那個晚上,你趴在桌上、發呆好久, 腦袋一片空白,心卻在吵:「我到底怎麼了?」 其實——你沒有壞掉,你只是累了。
2025/05/13
有些日子特別難熬。 看著別人的步伐飛快,自己卻怎麼都提不起勁; 本來只是想休息一下,卻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努力」。 那個晚上,你趴在桌上、發呆好久, 腦袋一片空白,心卻在吵:「我到底怎麼了?」 其實——你沒有壞掉,你只是累了。
2025/05/08
你有過這種時候嗎? 明明只是別人一句話,你突然火冒三丈; 明明想好好解釋,話一出口卻變成吼叫。 你不是壞脾氣,只是你的心在用「生氣」告訴你: 「我正在受傷,我需要被看見。」
2025/05/08
你有過這種時候嗎? 明明只是別人一句話,你突然火冒三丈; 明明想好好解釋,話一出口卻變成吼叫。 你不是壞脾氣,只是你的心在用「生氣」告訴你: 「我正在受傷,我需要被看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原生家庭如果沒辦法給予我們正面積極的樣本,提供我們學習。有沒有可能經由後天自己的尋找讓自己擺脫負面消極的認知。 在這樣的成長環境裡,養成自己「悲劇是會遺傳」的信念。但所謂的悲劇、遺傳,具體是什麼呢?我想是在無法改變的生存條件下建構出的「限制性信念」。 我們看見什麼,呈現出來的行為及想法便是什麼。
Thumbnail
原生家庭如果沒辦法給予我們正面積極的樣本,提供我們學習。有沒有可能經由後天自己的尋找讓自己擺脫負面消極的認知。 在這樣的成長環境裡,養成自己「悲劇是會遺傳」的信念。但所謂的悲劇、遺傳,具體是什麼呢?我想是在無法改變的生存條件下建構出的「限制性信念」。 我們看見什麼,呈現出來的行為及想法便是什麼。
Thumbnail
其實就是不要隨意把自己放入泥淖的情境,這就只是自身難保而已。
Thumbnail
其實就是不要隨意把自己放入泥淖的情境,這就只是自身難保而已。
Thumbnail
每一個個體靈魂各自都為了能充分體驗生命情境的多樣性與自我的多元面貌,在每次轉世投身選擇不同的設定,作為人格小我(ego)培養皿的原生家庭(以生身父母為基礎擴展出的生活環境)首當其衝,涉及該個體靈魂的轉世業力與使命願力、投生家族的業力印記和靈性遺產,以及地球集體(潛)意識的記憶輪播與演化潛能等層面。
Thumbnail
每一個個體靈魂各自都為了能充分體驗生命情境的多樣性與自我的多元面貌,在每次轉世投身選擇不同的設定,作為人格小我(ego)培養皿的原生家庭(以生身父母為基礎擴展出的生活環境)首當其衝,涉及該個體靈魂的轉世業力與使命願力、投生家族的業力印記和靈性遺產,以及地球集體(潛)意識的記憶輪播與演化潛能等層面。
Thumbnail
讓自己感覺受傷的,都是自己的個性。
Thumbnail
讓自己感覺受傷的,都是自己的個性。
Thumbnail
現在我才真正體會到,在一生中對別人所造成的傷害。在我失去生命,躺在擔架上時,我也重新體驗了生命中的每一個片段,包括我的情感、態度和動機
Thumbnail
現在我才真正體會到,在一生中對別人所造成的傷害。在我失去生命,躺在擔架上時,我也重新體驗了生命中的每一個片段,包括我的情感、態度和動機
Thumbnail
此例先以「面對來自父母的創傷」為例,階段有五,來來回回: 1.完全沒意識,常常莫名當機 2.意識期:否認/抗拒 3.感受期:接受憤怒/哀悼 4.耍廢期:安置與定位 5.找到容器,正念匯整。不是排除而是靜觀其變
Thumbnail
此例先以「面對來自父母的創傷」為例,階段有五,來來回回: 1.完全沒意識,常常莫名當機 2.意識期:否認/抗拒 3.感受期:接受憤怒/哀悼 4.耍廢期:安置與定位 5.找到容器,正念匯整。不是排除而是靜觀其變
Thumbnail
人要能好好存活,有時需要「既純真又世故」,既能保護自己不被複雜擊倒,也能支持自己保有單純的信念。
Thumbnail
人要能好好存活,有時需要「既純真又世故」,既能保護自己不被複雜擊倒,也能支持自己保有單純的信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