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活泉|拉撒路:死而復生的見證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新約福音書的敘事中,拉撒路(Lazarus)並非佔據大量篇幅的人物,他的名字僅出現在《約翰福音》第十一章,並於第十二章再度被提及。然而,他的角色卻成為基督神蹟事工與神學啟示的轉折點:耶穌使他從墳墓中復活,預示了自己將要成就的復活,並揭示祂作為「復活與生命」的真實身分。拉撒路雖言語甚少,卻在教會歷史中被視為「活的見證」,承載著深厚的神學意涵。

聖經記載與核心事件 1. 疾病與死亡 約翰記載,拉撒路居於伯大尼,馬大與馬利亞的弟弟(約11:1-2)。他病重之際,姊妹差人告訴耶穌:「主啊,你所愛的人病了。」(11:3)這裡明確表達出拉撒路與耶穌之間親密的友誼。然而,耶穌並未立刻前往,而是延遲兩日(11:6),使拉撒路終於死去。

2. 耶穌的宣告 在對話中,耶穌指出這病「不至於死,乃是為神的榮耀」(11:4),並告訴門徒:「我們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喚醒他。」(11:11)此處「睡了」一詞,在新約神學語境中往往指信徒的死亡,顯示耶穌對死亡的超越性看法。

3. 復活的神蹟 耶穌來到伯大尼,對馬大宣告:「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11:25)隨後,祂在群眾面前呼喊:「拉撒路出來!」(11:43),使已死四日、身體已臭的拉撒路復活。

4. 後續影響 拉撒路復活成為群眾信主的契機(11:45),也觸發祭司長與法利賽人的謀殺計畫(11:53;12:10)。〈約翰福音〉特別記載,拉撒路後來坐席與耶穌同在,並因他的復活見證而有多人信主(12:9-11)。 拉撒路的故事不僅是一個神蹟記事,更是一個神學宣告。藉由他的死亡與復生,耶穌顯示自己對生死的主權,並揭示「復活與生命」的本體真理。

神學詮釋與歷代觀點 1. 奧古斯丁的詮釋 奧古斯丁視拉撒路為罪人靈性的象徵:死於罪中的人,因基督的呼喚而復活。墓門的石頭象徵律法的重壓,耶穌除去它,顯明恩典的能力。

2. 加爾文的解讀 加爾文強調此神蹟乃基督神性的明證,顯示祂有權柄勝過死亡。加爾文並指出,耶穌延遲前往伯大尼,是要使神蹟更為顯明,讓信徒知道神的作為常超越人的急切期待。

3. 現代聖經學者的看法 當代詮釋者(如 Raymond Brown)認為,拉撒路的復活是〈約翰福音〉「神蹟書」的高潮,作為基督復活的預兆,並且在敘事中直接引向十字架事件。換言之,拉撒路的出墓,預告耶穌的入墓與復活。

拉撒路既是歷史事件的主角,也是象徵性人物。他的復活既指向個人得生,也指向群體救贖,將「信心—榮耀—十字架」緊密連結在一起。 信心與生命的範式 1. 馬大、馬利亞的對話 馬大對耶穌說:「我知道在末日復活的時候,他必復活。」(11:24)顯示猶太信仰中已有復活盼望,但耶穌更進一步宣告「我就是復活與生命」(11:25)。這一轉折使復活不僅是末世事件,而是基督位格的現實臨在。

2. 拉撒路的沉默 值得注意的是,拉撒路復活後並無任何言語記載。他的「沉默」成為一種見證:他不需言說,生命本身便已是神蹟。這與亞伯「雖然死了,卻因信仍舊說話」(來11:4)形成呼應。

3. 信徒的榜樣 拉撒路提醒信徒:死亡不是結局,因在基督裡已有復活的應許。信徒雖會經歷肉身的敗壞,但在基督裡已得著新的生命。拉撒路的復活並非單一奇蹟,而是揭示一個範式——凡信基督的人,無論今世或末世,都必因祂得著生命。 結語 拉撒路在聖經中的篇幅雖少,卻構成新約敘事的樞紐。他以死亡與復生,成為耶穌「復活與生命」宣告的實例,並引出十字架的高潮。奧古斯丁視之為罪人得贖的象徵,加爾文則強調其彰顯基督神性的權能,而現代學者則指出其作為耶穌復活的前導。 拉撒路不必多言,他的生命已是最清楚的見證。他提醒信徒:死亡的陰影不可避免,但基督已將它轉化為榮耀的契機。拉撒路從墳墓中出來,使我們確信——在基督裡,死亡已不再是終局,而是通向新生命的門戶。

亞伯以血訴說信心的代價,以諾以同行彰顯信心的榮耀,而拉撒路則以復活見證生命的盼望。三者雖事蹟簡略,卻同為信心的典範,並最終在基督裡得以統合與成全。

禱告

慈愛的天父,我們感謝祢藉著拉撒路的故事,向我們顯明祢是復活,也是生命。祢的兒子耶穌基督在伯大尼的墳墓前呼喊,使已死四日的人重新站立,這神蹟不單是歷史的見證,更是我們信心的根基。

主啊,我們承認,生命中常有疾病、眼淚與死亡的陰影,正如拉撒路曾經經歷,但祢在基督裡為我們預備了勝過死亡的盼望。求祢使我們學習馬大與馬利亞的信心,在哀哭中仍宣認祢是基督,是神的兒子,是要臨到世上的救主。

願祢的靈提醒我們,死亡不是結局,而是祢榮耀的舞台;苦難不是終點,而是信心得堅固的途徑。正如拉撒路的復活,使多人歸向祢,求祢也使我們的生命成為見證,讓人因我們而看見祢的榮耀。

主啊,求祢堅固我們的信心,使我們無論生死,皆在基督裡得著確據。直到那日,我們都要在祢面前,與拉撒路一樣,因祢的話語而活。奉我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禱告。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9.3K會員
1.1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08/28
在《創世記》的浩瀚敘事中,亞伯與以諾的身影都轉瞬即逝。亞伯僅存數節經文,便以殉道者的形象消失;以諾亦只略述其「與神同行」,隨即被神接去。如此簡略的記載,非但未使其地位黯淡,反而因聖經全卷的呼應與歷代神學家的詮釋,而使二人成為兩種典範:亞伯象徵因信而獻祭的義人,以諾則體現與神同行的聖徒。
Thumbnail
2025/08/28
在《創世記》的浩瀚敘事中,亞伯與以諾的身影都轉瞬即逝。亞伯僅存數節經文,便以殉道者的形象消失;以諾亦只略述其「與神同行」,隨即被神接去。如此簡略的記載,非但未使其地位黯淡,反而因聖經全卷的呼應與歷代神學家的詮釋,而使二人成為兩種典範:亞伯象徵因信而獻祭的義人,以諾則體現與神同行的聖徒。
Thumbnail
2025/08/03
漢斯·烏爾斯·馮·巴爾塔薩(Hans Urs von Balthasar,1905年8月12日-1988年6月26日)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瑞士天主教神學家、哲學家和文化評論家之一,以其深邃的神學思想和文學化的表達方式聞名。
Thumbnail
2025/08/03
漢斯·烏爾斯·馮·巴爾塔薩(Hans Urs von Balthasar,1905年8月12日-1988年6月26日)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瑞士天主教神學家、哲學家和文化評論家之一,以其深邃的神學思想和文學化的表達方式聞名。
Thumbnail
2025/07/19
羅馬總督本丟彼拉多,不是祭司,不是門徒,也不是暴民,而是手握權柄的審判者。他有判決的權力,也有保護無辜的責任。然而,在那決定耶穌命運的時刻,他卻選擇退縮與妥協。今天我們要思想:在彼拉多身上,映照出什麼樣的「人性寫照」?我們又該如何警醒自己,在面對真理與公義的考驗時,不落入他同樣的光景?
Thumbnail
2025/07/19
羅馬總督本丟彼拉多,不是祭司,不是門徒,也不是暴民,而是手握權柄的審判者。他有判決的權力,也有保護無辜的責任。然而,在那決定耶穌命運的時刻,他卻選擇退縮與妥協。今天我們要思想:在彼拉多身上,映照出什麼樣的「人性寫照」?我們又該如何警醒自己,在面對真理與公義的考驗時,不落入他同樣的光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約翰福音》第十一章記錄耶穌使拉撒路從死裡復活,這是祂公開事奉中最震撼的神蹟之一。此章顯明:耶穌是生命的主,祂的榮耀常在等待與絕境中彰顯。
Thumbnail
《約翰福音》第十一章記錄耶穌使拉撒路從死裡復活,這是祂公開事奉中最震撼的神蹟之一。此章顯明:耶穌是生命的主,祂的榮耀常在等待與絕境中彰顯。
Thumbnail
最近教會的讀經進度來到《希伯來書》,這是《新約聖經》中,一封寫給猶太基督徒的書信,被列在《新約聖經》全書第19本。內容大略陳述耶穌基督在舊約與新約時代的獨特地位,並解釋部分舊約聖經的真正含義。書中並未提及作者姓名,但顯然是個對新舊約聖經內涵有極深度瞭解的聖徒。
Thumbnail
最近教會的讀經進度來到《希伯來書》,這是《新約聖經》中,一封寫給猶太基督徒的書信,被列在《新約聖經》全書第19本。內容大略陳述耶穌基督在舊約與新約時代的獨特地位,並解釋部分舊約聖經的真正含義。書中並未提及作者姓名,但顯然是個對新舊約聖經內涵有極深度瞭解的聖徒。
Thumbnail
記得多年前問過夫君羅馬書十章六到八節 為何心理說有誰能升到天去就是要把耶穌基督從天上領下來? 為何心理說有誰會下地獄就是要把耶穌基督從死裡叫上來? 夫君如此答覆: Since now we live by the faith of Jesus Christ and believe that
Thumbnail
記得多年前問過夫君羅馬書十章六到八節 為何心理說有誰能升到天去就是要把耶穌基督從天上領下來? 為何心理說有誰會下地獄就是要把耶穌基督從死裡叫上來? 夫君如此答覆: Since now we live by the faith of Jesus Christ and believe that
Thumbnail
在這段曲折的事件中,我們看到使徒保羅的性命好像掌握在千夫長手中,事實上是神在整個事件作主掌權。神既應許與保羅同在,就不斷興起幫助他的人,非常之神奇。
Thumbnail
在這段曲折的事件中,我們看到使徒保羅的性命好像掌握在千夫長手中,事實上是神在整個事件作主掌權。神既應許與保羅同在,就不斷興起幫助他的人,非常之神奇。
Thumbnail
保羅結束第三次宣教,即將回耶路撒冷,在向以弗所教會的長老們辭別時,聲稱自己已凡事給他們做榜樣;又引述主耶穌的話, 要大家記住「施比受更為有福 」的訓諭。雖然此語未見於四福音書,路加如此記錄,很可能耶穌說過又引述主耶穌的話, 要大家記住「施比受更為有福 」的訓諭。雖然此語未
Thumbnail
保羅結束第三次宣教,即將回耶路撒冷,在向以弗所教會的長老們辭別時,聲稱自己已凡事給他們做榜樣;又引述主耶穌的話, 要大家記住「施比受更為有福 」的訓諭。雖然此語未見於四福音書,路加如此記錄,很可能耶穌說過又引述主耶穌的話, 要大家記住「施比受更為有福 」的訓諭。雖然此語未
Thumbnail
《希伯來書》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屬靈意義,帶給我們很多啟示。認識基督的至高地位和權柄是我們信仰的根基。《希伯來書》一開始就強調基督至高無上、具備神性和以救贖為祂的工作,這正是基督信仰的核心,需要所有信徒都深入認識並以此作為基礎,建立信仰生活。
Thumbnail
《希伯來書》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屬靈意義,帶給我們很多啟示。認識基督的至高地位和權柄是我們信仰的根基。《希伯來書》一開始就強調基督至高無上、具備神性和以救贖為祂的工作,這正是基督信仰的核心,需要所有信徒都深入認識並以此作為基礎,建立信仰生活。
Thumbnail
荷西(Jose Luis Navajo):「上帝不會呼召已經裝備好的人,而是祂會裝備那些受祂呼召的人。」(《月光下的十字架》,荷西.路易斯.那瓦荷,p48)
Thumbnail
荷西(Jose Luis Navajo):「上帝不會呼召已經裝備好的人,而是祂會裝備那些受祂呼召的人。」(《月光下的十字架》,荷西.路易斯.那瓦荷,p48)
Thumbnail
日期:3/26 經文:約翰福音 11:1-53 在今天的故事中,除了耶穌之外還有三個很重要的角色,第一個主要角色是拉撒路,他有兩位親姊妹,一個叫做馬大,一個叫做馬利亞,想到馬大和馬利亞我們時常會想起在路加福音中也有馬大與馬利亞的故事,我們知道這兩姊妹與耶穌的關係很好,雖然約翰福音當中並沒有一樣的故事
Thumbnail
日期:3/26 經文:約翰福音 11:1-53 在今天的故事中,除了耶穌之外還有三個很重要的角色,第一個主要角色是拉撒路,他有兩位親姊妹,一個叫做馬大,一個叫做馬利亞,想到馬大和馬利亞我們時常會想起在路加福音中也有馬大與馬利亞的故事,我們知道這兩姊妹與耶穌的關係很好,雖然約翰福音當中並沒有一樣的故事
Thumbnail
願意信靠耶穌的人,生命不再一樣,一個全新的生命即時誕生,並不用等到末日、耶穌再來的時候。這個復活的生命是由與耶穌建立關係開始,生命將會因為耶穌一步一步改變。
Thumbnail
願意信靠耶穌的人,生命不再一樣,一個全新的生命即時誕生,並不用等到末日、耶穌再來的時候。這個復活的生命是由與耶穌建立關係開始,生命將會因為耶穌一步一步改變。
Thumbnail
2021/7/30(五) 信心的根基 哥林多前書15:12-19 耶穌在拉撒路的墳前宣告: 「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路11:25-26) 隨後,祂讓拉撒路走出墳墓,證實祂所言非虛。 幾天之後,祂自己也按照自己的預言, 在所有的人都準備要去
Thumbnail
2021/7/30(五) 信心的根基 哥林多前書15:12-19 耶穌在拉撒路的墳前宣告: 「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路11:25-26) 隨後,祂讓拉撒路走出墳墓,證實祂所言非虛。 幾天之後,祂自己也按照自己的預言, 在所有的人都準備要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