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面臨職涯抉擇,內心像踩恰恰般徘徊不前?🤔 渴望新的發展,卻又擔心傷害現有關係或失去安全感?💡
《職感心教練》分享了實用的「三層自我聆聽」法,帶你撥開內心迷霧,做出真正貼近核心價值的決定!✨
透過這三層次:
1. 辨識當下情緒與反應:釐清表層的壓力、恐懼與慌亂。
2. 聚焦他人與環境:深入探索對成長、被認可與信任的渴望。
3. 覺察整體能量與潛意識訊號:整合感受與意圖,找到最真實的需求與行動方向。
不再左右為難,讓你的每個決定都堅定而心安!💪 找出專屬你的「內在覺察與行動的路徑」吧!
朋友正猶豫著是否申請轉調到另一個部門,那邊的工作內容似乎更貼近興趣與職涯規劃,卻又擔心此舉會讓現任的主管認為缺乏忠誠,傷害彼此的關係。畢竟主管對他不錯,如果離開或轉調,總感覺像是背叛一個長期支持自己的人。
再者,新部門也不一定百分之百更好,所以他內心缺乏強烈理由說服自己或主管,究竟要繼續留下或轉調才是最有利的?
這讓他陷入兩難,一方面渴望新的發展,另一方面又對現狀難以割捨,不知道該如何抉擇才好。
即使還沒有付出行動,腦中卻已經上演一齣自導自演的內心戲。每一句心裡的對白都像是踩著恰恰節奏,看似動感十足,實則在前後徘徊之間,讓他不知所措。
此時,不妨透過「三層自我聆聽」來探索內心對話過程,逐步走向內在感受與渴望,找到一條屬於自己「內在覺察與行動的路徑」,幫助自己一步一步往內心深處探索,最終連結真實的自我,獲得決策的力量與方向感。
第一層聆聽:專注在自己,辨識當下的情緒與反應,釐清自我中心的聲音。
「萌生轉調的想法是不認同主管管理風格,還是想要有發展空間?」、「最擔心與害怕的是看到同事異樣眼光、被主管否定或貼標籤嗎?」然而「這些念頭讓我感受到的是壓力、恐懼、還是慌亂?」。
意識到許多的擔心正撥動著自己的情緒,把在意的念頭與感受做連結,看見自己脆弱的一面。
第二層聆聽:聚焦在他人或環境,進入內心感受與渴望。
「工作場域是否仍有發揮與成長空間?」、「其實是想當個被主管認可、有貢獻的人?」或者「真正擔心的是失去這段關係的信任,還是渴望能有新的挑戰與發展?」
在自我探索中,看到自己對「成長」和「被信任」的深層需求,以意識到真正強烈的期待是什麼。
第三層聆聽:覺察整體能量與潛意識訊號,整合感受與意圖,獲得洞察。
「我內心最真實的需求是信任關係、發展機會、還是安全感?」、「轉調或留下,哪一種結果最貼近自己想要的?」、「如果還有第三種選擇,那會是甚麼?」然後「決定甚麼行動能回應自己的需要?」
衡量自己是出於擔心還是渴望才會做出選擇,將干擾的聲音排除,專注在自己內心的需求,做出最好的決定與行動。
當你從第一層的「我在擔心什麼?」到第二層的「需求是什麼?」再深入到第三層的「對真正的渴望展現行動。」你將更清楚地辨識哪些是雜音,哪些是真正值得回應的聲音。
一旦願意聆聽自己內心深處的回音,將干擾排除在外,便能夠往讓自己心安理得的方向前進,做出更貼近自己核心價值的決定。
本文同步刊登於:職感心教練/三層自我聆聽 做出正確決定 | 經營管理 | OFF學 | 經濟日報
~~~~~~~~~~~~~~
若您認為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啟發,希望告訴我你的想法;無論您是分享、轉貼給您認識的朋友、專業人士或社群媒體平台;或者訂閱、點讚、評論,對我的幫助超乎您的想像。
謝謝您願意成為職場成長、跨文化領域的橋樑。期待透過您的分享與轉貼,共同創造更多正向影響!
您可以點擊https://lin.ee/XZQd37h加入我的LINE官方帳號,這樣就不會錯過新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