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共同體:唐君毅的教育理想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畢業剛過兩年。最近,我才慢慢又把唐君毅先生的著作拿回來讀。交出碩士論文的那個瞬間,我原本以為我已經把自己的哲學思考畫上了一個還可以接受的句點,未來的日子也只能面對生存和不確定性的壓力,切割我一半的靈魂為社會創造價格——以及我自己的收入。肩負起成為一個大人的責任。但終究我無法逃避的思考,在這個思想似乎無力改變的社會。

會重讀唐君毅先生除了因為他是我的碩士論文的主題之外,更是因為他的著作有一個大的架構、大的體系。即使我不同意他的某個看法,但透過和他的體系做對照,我很容易找出我的想法與他的不同之處、我的想法的特色是什麼。當然,有很多時候唐君毅除了方法外,也給予了我很多新的想法,讓我思考到以前不曾考慮到的重要層面。

我最近在讀唐君毅的〈體育軍事教育之文化意識〉這篇文章。其中唐君毅把教育的意義分成五個層級來闡述,五個層級之間有縱向的等級的關係,愈後面代表愈充分的實現了教育的理想。他把我隱隱約約有的想法明確的表達出來:就是教育的目的不是讓學生只做一個知識的接收者,而是讓學生有能力(或是依現在的用語趨勢:有「素養」)去創造自己的、未來的合理的文化與知識。但基於這樣我想許多人都還算能夠接受、贊同的觀念,唐君毅卻更進一步的把教育的理想推導到了一個非常崇高、我原先不曾想像到、非常具有超越性的層面。他說教育的最高層級是:

由教育者之此種對受教者之內在的天性,內在的文化創造能力,致其誠敬,而受教者之內在的天性,內在的文化創造能力,又為一未被規定的形上實在;故教育者之致此誠敬,即對一形上實在致誠敬。由此而可使教育者全超越其已有之知識及文化生活之觀念,而覺其若一無所有。此若無所有之感,即使教育者產生一大虛懷,而對一切在彼之外之一切人類已有及可能有之知識文化,皆有願加以學習,而承認其價值之意識,亦兼有一不敢謂來者不如今之意識。而受教者之善于接受教育者之所教,與其創造文化之能力表現於教育者之前,亦恆使教育者自覺不如受教者。至少在教育之歷程中,教育者能覺受教者之承教後之文化活動人格進步,可反而促進啟發其自身之文化活動人格進步。由此而受教者一方亦對教育者為一意義下之教育者,而師生即同朋友。由是而人可進而了解,一切創造我所願學之學術文化之過去人類皆為我之師;而一切現在可能與我互相促進學術文化之陶養者,皆為我之友;一切我之教育之努力所能影響之未來人,皆為我之弟子。于是可視,全人類為一大教育團體。

在我讀來,唐君毅先生在這裡是說:最高的教育意識,是不但承認每個學生內心中的文化創造能力,而且想到每個古往今來的人,都有著這樣創造、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文化的能力。所以,我們隨時可以擱置自己現有的文化、知識、教學的內容,來理解、欣賞、承認每一個人創造他自己的生活方式的努力與價值。透過這種想法,我們回到了知識與文化的源頭:那便是人們是為了理解、安排和改善自己的生活,才建立了知識與文化。不論是在未來主要肩負著文化創造任務的今天的學生,或是古代的人,或是異邦人,都有能力創造適合自己生命的文化。於是,全人類(包含古代的人和未來的人)便都有值得互相尊重、互相學習的地方,都在學習的道路上,可以看作是一個「教育共同體」。

我們這樣一同讀下來,讀到了這是一個非常崇高的教育理想;至於在現實中能落實幾分,也有賴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互相勉勵、保持開放的心胸持續學習了!唐君毅把自己所建構的「教育五層級」的論點,歸功於古人所說的「友天下善士,並以守先待後為己任,而德可以配天地」這些想法的啟發。所以,他也是在學習過去的人的思想之過程中,琢磨出了自己值得被別人所學習、討論的思想。而我希望我們現在所做的工作,也是這樣。我想:也許這一條追溯前人、同時也思考未來的議題的路徑,是更能禁得起時代的考驗、能夠帶給我們新的出路的方式。

2025/09/1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傅元罄的沙龍
69會員
156內容數
對有興趣的哲學論題進行科普,希望吸引大家來一起討論。
傅元罄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08
想要減重卻不想犧牲生活品質?蕭捷健醫師的《碳水循環:一輩子都瘦用的增肌減脂飲食法》提供一個兼顧健康與美味的減重方法。透過安排低碳日、中碳日、高碳日,搭配不同運動強度,讓減重變得輕鬆有效。本文詳細解說碳水循環的原理與步驟,幫助讀者輕鬆達成減重目標。 (本摘要由方格子AI生成)
Thumbnail
2025/09/08
想要減重卻不想犧牲生活品質?蕭捷健醫師的《碳水循環:一輩子都瘦用的增肌減脂飲食法》提供一個兼顧健康與美味的減重方法。透過安排低碳日、中碳日、高碳日,搭配不同運動強度,讓減重變得輕鬆有效。本文詳細解說碳水循環的原理與步驟,幫助讀者輕鬆達成減重目標。 (本摘要由方格子AI生成)
Thumbnail
2025/09/08
本文探討YouTube時代下,影音碎片化趨勢與虛假訊息、仇恨言論等負面影響,並呼籲YouTube平臺應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提出解決方案。 (本摘要由方格子AI生成)
Thumbnail
2025/09/08
本文探討YouTube時代下,影音碎片化趨勢與虛假訊息、仇恨言論等負面影響,並呼籲YouTube平臺應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提出解決方案。 (本摘要由方格子AI生成)
Thumbnail
2025/08/25
本文探討T. W. Moore的教育哲學,特別是關於教師權威的論述。作者闡述Moore如何論證教育的必要性及教師權威的正當性,並反思自身在教育現場運用強制力的疑慮,最終藉由Moore的觀點,理解教育中權威與強制力的適切運用。 (本摘要由方格子AI生成)
Thumbnail
2025/08/25
本文探討T. W. Moore的教育哲學,特別是關於教師權威的論述。作者闡述Moore如何論證教育的必要性及教師權威的正當性,並反思自身在教育現場運用強制力的疑慮,最終藉由Moore的觀點,理解教育中權威與強制力的適切運用。 (本摘要由方格子AI生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今天看到切老的貼文,心中感觸頗深,不禁回覆了一下。菁英教育如果成為未來的教育方向,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家長來說,負擔都會越來越沉重。 再回頭看目前的情況,台灣真正的問題在於階級幾乎不再流動。孔子和孟子時期就非常強調教育的重要性,並認為教育是促進階級流動的最佳辦法。因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可以給弱
Thumbnail
今天看到切老的貼文,心中感觸頗深,不禁回覆了一下。菁英教育如果成為未來的教育方向,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家長來說,負擔都會越來越沉重。 再回頭看目前的情況,台灣真正的問題在於階級幾乎不再流動。孔子和孟子時期就非常強調教育的重要性,並認為教育是促進階級流動的最佳辦法。因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可以給弱
Thumbnail
今天在將軍村上課對我以及孩子來說都是一種全新的體驗。這幾週在實人我不斷對教育有突破性的認識,這種感受是很興奮、很舒暢的,把自己打碎再重建,期許自己能保持這樣的循環,建立起一個全新且更理想的自己。
Thumbnail
今天在將軍村上課對我以及孩子來說都是一種全新的體驗。這幾週在實人我不斷對教育有突破性的認識,這種感受是很興奮、很舒暢的,把自己打碎再重建,期許自己能保持這樣的循環,建立起一個全新且更理想的自己。
Thumbnail
創造學生的價值,就是創造自己生命的意義~ 選擇已教育為職業的朋友,是否能分辨自己準備的教育素材,能不能增加學生的價值,極其重要;而在安排的時間內,能否能提昇學生對於痛點的改善,或是讓學生對於自身的問題豁然開朗、找到變好的方向,是不能疏忽的最要點~ 許多教育工作者,習慣在講述的過程中,運用了許多名
Thumbnail
創造學生的價值,就是創造自己生命的意義~ 選擇已教育為職業的朋友,是否能分辨自己準備的教育素材,能不能增加學生的價值,極其重要;而在安排的時間內,能否能提昇學生對於痛點的改善,或是讓學生對於自身的問題豁然開朗、找到變好的方向,是不能疏忽的最要點~ 許多教育工作者,習慣在講述的過程中,運用了許多名
Thumbnail
講者:孫效智(德國慕尼黑哲學院哲學博士、台大哲學系教授、基隆市政府市政顧問)時間:2023.5.3 1.孫老師分享自身的學經歷程,振聲中學(桃園人)→建國中學(加入國學社,思想啟蒙於錢穆的《中國歷史精神》,歷史是活的)→台大資工(號稱念「光啟係」)→入伍(每天寫五千字的情書,另至輔大旁
Thumbnail
講者:孫效智(德國慕尼黑哲學院哲學博士、台大哲學系教授、基隆市政府市政顧問)時間:2023.5.3 1.孫老師分享自身的學經歷程,振聲中學(桃園人)→建國中學(加入國學社,思想啟蒙於錢穆的《中國歷史精神》,歷史是活的)→台大資工(號稱念「光啟係」)→入伍(每天寫五千字的情書,另至輔大旁
Thumbnail
過去也曾對於一段段無疾而終的感情失落不已,直到現在才知道那些都是我學習課題的必要經歷,而那些曾有短暫緣份的人們,都是來教導我課題的老師,若不是,就反而是我有他們需要學習的東西,我才是來教導他們課題的老師,而我能教的大概就是無條件的愛。
Thumbnail
過去也曾對於一段段無疾而終的感情失落不已,直到現在才知道那些都是我學習課題的必要經歷,而那些曾有短暫緣份的人們,都是來教導我課題的老師,若不是,就反而是我有他們需要學習的東西,我才是來教導他們課題的老師,而我能教的大概就是無條件的愛。
Thumbnail
用長遠的眼光來想像,我們眼前的孩子未來終將長成一個公民,那麼重要的就不再是眼前階段性的成績表現,而是成為一個公民所需要的能力……
Thumbnail
用長遠的眼光來想像,我們眼前的孩子未來終將長成一個公民,那麼重要的就不再是眼前階段性的成績表現,而是成為一個公民所需要的能力……
Thumbnail
在我的研究生階段,曾經和師長合寫過一些推廣教育著作,比如説《國學導讀》(全 三册)、《國學常識》、《國學常識精要》,拿到很優厚的稿費,既貼補了家用,也能買些自己需要的電腦設備,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邱燮友教授,待我真是恩重如山。
Thumbnail
在我的研究生階段,曾經和師長合寫過一些推廣教育著作,比如説《國學導讀》(全 三册)、《國學常識》、《國學常識精要》,拿到很優厚的稿費,既貼補了家用,也能買些自己需要的電腦設備,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邱燮友教授,待我真是恩重如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