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為什麼慢性腎臟病患者更需要運動?
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是一種因腎臟結構或功能受損,導致血液無法被正常過濾的疾病。當腎功能不足,毒素與多餘水分便會累積,增加高血壓、中風、心臟疾病等風險。
慢性腎臟病早期往往沒有症狀,但疾病會持續進展、逐漸惡化。患者常因體能下降、疲勞、尿毒性肌病(uremic myopathy)、尿毒性神經病變(uremic neuropathy)而減少活動量,形成「越不動 → 功能越差」的惡性循環。
但好消息是——科學證據顯示,運動是目前最有效、安全且副作用極低的輔助治療方式之一。
一、慢性腎臟病分期(Stages of CKD)

不同階段的患者,都能從運動中獲益,但需依功能能力(functional capacity)調整運動處方。
二、病理生理學與運動的重要性
腎臟的主要工作包括:
- 過濾毒素與代謝廢物
- 維持水分、電解質與酸鹼平衡
- 調控血壓
- 刺激紅血球生成
高血糖、高血壓、慢性發炎會損傷腎元(nephrons),使腎臟過濾能力下降,造成體內毒素累積,進一步傷害心臟、肝臟與血管。
慢性腎臟病也與以下病理變化有關:
- 全身性慢性發炎
- 血管功能異常
- 胰島素阻抗
- 神經肌肉功能退化
因此,改善代謝、心肺能力、肌力的運動介入對患者尤其重要。
三、慢性腎臟病的臨床用藥與運動的關聯
慢性腎臟病與腎病末期患者常用藥物包括:
- 利尿劑(控制水腫)
- 降血壓藥物
- 降血糖、胰島素(若為糖尿病 CKD)
- 降血脂藥物
- ESA 促紅素(治療貧血)
健身教練或運動專業人員需留意:
- β-blockers 限制心率反應 → 心跳不能當強度指標
- Metformin 可能降低耐力
因此 RPE(主觀用力量表)比心率更可靠。
四、科學證實:運動對腎病病友的好處
大量研究指出,運動能:
✔ 提升心肺功能(VO₂peak 提升)
改善透析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與步行耐力。
✔ 改善肌肉結構與品質
6 個月有氧訓練能:
- 減少肌纖維萎縮
- 增加肌纖維橫截面積
- 改善骨骼肌微血管化(capillarization)
✔ 肌力訓練提升生活品質
透析期間進行「漸進式阻力訓練」可改善:
- 身體組成
- 肌力
- 功能表現
- 心理健康
✔ 有氧+阻力結合效果最好
研究顯示其效果與健康成年人相當,只要安全執行即可。
五、運動前評估:
如病人條件許可,可進行 心肺運動測試(CPET):
可用於分析:
- 運動耐受程度
- VO₂、VCO₂
- 心率、通氣量(VE)
- 乳酸閾值(LT)
- 病人是否達最大努力
- 終止運動的原因(疲勞、喘、胸悶等)
臨床最常用:
坡度式漸進測試(Ramp Protocol)
- 每分鐘增加固定負荷,如單車 +10W/min
- 理想測試時間:8–12 分鐘
- 更能捕捉細微生理變化
- 個別化調整強度最關鍵
六、慢性腎臟病運動處方(FITT 原則)
有氧運動 Aerobic Training:

肌力訓練 Resistance Training:

柔軟度訓練 Flexibility Training:

七、訓練進展方式:安全比速度更重要
有氧訓練:進展順序(非常重要!)
- 先增加時間(duration):每次 +5–10 分鐘
- 再增加頻率(frequency)
- 最後增加強度(intensity)
肌力訓練
- 先增加次數(reps)
- 再增加負重(load)
八、透析患者訓練考量
1. 透析中運動(Intradialytic Exercise)
最佳時段:透析前 2 小時內
原因:
- 血流動態較穩定
- 避免透析後期低血壓、頭暈、噁心
主要運動型態:
- 下肢腳踏車(最常見)
- 輕阻力訓練
- 靜態伸展
2. 為什麼透析中不用心率,而用 RPE?
因透析會移除體液 → 心率不穩 → 難以反映實際強度
→ RPE(11–13)是最安全指標
九、動靜脈瘻管(AVF)注意事項
最新研究顯示:
- AVF 成熟後(約 3 個月)
- 阻力訓練並不會對血管通路造成明顯不良影響
安全建議:
✔ 避免過度壓迫 AVF 手臂
✔ 初期採 低訓練量 + 中等強度
✔ 動作由輕到重、漸進式增加負荷
十、間歇式運動:體能差的患者也能動起來
若無法進行 30 分鐘連續運動,可採:
➡️ 3 分鐘運動 + 3 分鐘休息 交替進行
對透析患者或體能弱勢者特別有幫助。
有助於:
- 避免疲勞
- 增加心肺功能
- 提升運動參與度
十一、最新國際指南:GREX 2025
2025 年 Global Renal Exercise Network(GREX)提出最新建議:
- 運動前應取得 醫師許可
- 運動需 個別化、漸進式、多模式
- 有氧+阻力+柔軟度皆建議納入
- 強調運動對腎病病友的臨床價值
十二、總結:個別化、漸進式、功能導向
腎病病友的運動指引與高齡、糖尿病、高血壓族群相似,都需要:
- 個別化調整
- 安全監控
- 循序漸進
- 兼顧功能與心理健康
儘管腎病病友患者常因久坐、疲勞、焦慮而減少運動,但:
✨ 有氧+阻力訓練的結合計畫
能有效改善心肺耐力、肌力、功能、心理健康、生活品質。
運動不是腎病患者的禁忌,而是治療的一部分。
透過適當的運動處方,腎病患者完全有能力:
✔ 變得更強壯
✔ 更能獨立生活
✔ 更有活力
✔ 延緩疾病進展
本篇文章由我——醫檢師兼健身教練的角度,重新整理並統整自 ACSM(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於 2025 年發表的專文 《Exercise Training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內容包含病理生理、藥物治療、運動益處、運動測試、FITT 訓練建議與 GREX 2025 指南。
此文章經我自行消化、補充臨床經驗並轉換為更易理解的衛教內容,目的在於讓腎病患者與運動專業人員能更清楚掌握安全有效的運動處方。
📄 原始出處:
Batrakoulis A, Sorace P, Sakkas GK. Exercise Training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CSM’s Health & Fitness Journal. 2025;29(6):63–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