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開頭,我們先來說一個故事。
有一天你去逛西服的時候,看到一件自己很喜歡的羊毛西服,就詢問店員價格。
店員看了之後,不太確定價格,於是向老闆喊了一下:「這一件羊毛西服多少錢?」
老闆在後面回覆著:「16,800元」。
店員似乎沒有聽清楚,再次詢問了一次,老闆再次回答:「16,800元」
此時,店員轉過來跟你說:「6,800元」。
你以為你聽錯了,再次確認了一下說:「是 6,800 元」嗎?
店員說:「是的」。
你心中想著,店員好像聽錯價格了,所以如果這時候快點成交,就賺到了;
於是你急急忙忙付了錢,搶在店員發現「搞錯了」之前,抓著西服狂奔出店外。
此時,西服店內卻出現一個吊詭的情況,店員轉過頭跟老闆說,今天又「噱」到一個以為佔到便宜的人了。原來是,店家故意先哄抬價格,之後再用正常價格售出;不知道真實情況的你,還以為你佔到了大大的便宜呢!
這是我們每個人常有的行為,店家只是好好利用了消費者的心理,就能巧妙的銷售出商品。
我們總是認為自己很聰明,不會落入商家的陷阱,其實並不然,事實上這個時代充滿各式各樣的「銷售手法」,他們利用著我們人類共有的天性,不自覺的落入這些銷售技巧當中。
在這邊推薦一本書《影響力》,作者羅伯特·席爾迪尼(Robert B. Cialdini)是位心理學的專家,他研究多年並從總結出了6把影響力武器。而且重要的是,這些「影響力武器」都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透過學習,就可以掌握的。
這6把影響力武器分別是:互惠原理、承諾和一致、社會認同、喜好、權威,以及稀缺。若運用得當,這些影響力武器的確可以增加你的影響力,讓別人更可能按照你的意願走,或者被你說服。
另一方面,若別人對你拿出「這6把影響力」,當你理解他們的機制之後,你還能防範他人的心計,讓自己保持在理性當中,而不受威脅。
接下來,我們分六篇,來介紹這「六大影響力」。
我們這一篇先來講講「互惠原則」。
1. 互惠原理 ( LIKING )
互惠原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的常見,尤其是鄉下,常常就是鄰居今天拿一把菜過來,我明天送幾顆水果過去;我們生活在一個「互助」的社會,所以每當有人幫助我們的時候,我們總是會覺得有一種「虧欠感」,虧欠感讓人覺得很不舒服,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因此,只要有人先幫助過我們,我們就會想要回報他們,而且不管這個幫助多麼的〝渺小〞,都會在你心中種下一棵種子,讓你日後更容後答應他的請求。
實驗:可樂與彩券
你在受試前,實驗人員喬先買兩罐可樂,見了你之後,說這一罐可樂是請你喝的,於是你就接受了他的可樂。
等到受試結束後,喬跑來跟你說,他現在手上有一個業績需要你幫忙,能不能幫忙他買下一張彩券,於是你想了想,先前喬都已經招待我可樂了,我多少也捧場一下,於是你一次買下了兩張彩券。
實驗結果告訴我們,先接受好意的受試者,覺得自己欠了人情,所買的彩券比「沒有招待」我們的情況下多了一倍。事實發現,只要在提出請求之前,先對小小恩惠,就能大大提高其事的機率。
在這邊注意的是,喬先買了兩瓶飲料,一瓶是給自己的,這是很恰當的善意舉動,拒絕這麼善意的舉動肯定不禮貌,於是我們很容易就會接了喬的好意。
研究人員還發現,不管多奇怪、討厭、不受歡迎,只要先給我們一點小恩小惠,就能提高我們照其要求做的機率。而且居然還能發生這種情況:一個人靠著硬塞給我們一些好處,就能觸發我們的虧欠感。
互惠原則的策略
在這邊,有幾種互惠原則的策略方法,值得我們去深入瞭解與學習。
1. 互惠原理可觸發不對等交換
互惠原則有一個很重要的現象,那就是互惠不一定要「對等」,也就是先施給你小惠,之後再要求你回以大恩,很有可能你卻會接受這樣交易。
為什麼呢?前面說到,虧欠感讓人覺得很不舒服,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另一個原因,違背互惠原理,接受而不試圖回報他人善舉的人,是很不受社會群體歡迎的。誰都不願意被貼上「楷油鬼」、「忘因負義」這樣討厭的標籤。
所以要是我們覺得無法回報,哪怕自己真的需要,也會儘量避免找人幫忙,心理負擔說不定比物質損失還難受。
2. 互惠式讓步
在書中有一個實驗是這樣子的,一位銷售小童走過來跟你說,目前「哈利波特」特展的門票是 500 元,你要不要買一張呢?
你想了一下,想想自己沒有要去,於是拒絕了。
接下來小童小繼續問:「是哦,那沒關系,還是你可以幫忙,買一根巧克棒就好了,只要 30 元」。
你又想了一下,想想前面都拒絕了,實在不太好意思一直拒絕,而且才 30 元,捧場一下好了,於是就買了。
試想一下,我們為什麼會買了一個「自己不需要」的巧克力棒呢?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倘若有人對我們讓了步,我們便覺得有義務也要退讓一步。」
互相讓步是雙方達成妥協的方式之一,這也是我們人類長久以來演化的過程,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陌生社會達成更好的合作。
這個策略技巧叫「拒絕 – 退讓」也叫「留面子」法。
假設你想讓我答應你的某個請求,你可以先提大些的要求,這樣的要求肯定會被拒絕的,再提一個稍小的要求,這個要求才是你的目標,對方可能因為先拒絕第一次,覺得你退讓了,而接受了第二個要求,哪怕對方覺得不需要。
而第二項要求不一定要有多小,只要比第一項要求小一點就可以了。
不過要注意的事,若是最初的請求極端到不合情理的地步,便會產生事與願違的結果。因為會讓對方覺得你在開玩笑或沒有誠意,故此也不會回應它,就失去了效應。
如何防範
我們知道了「互惠原則」其實在我們生活大小事當中經常發生,因為如果別人刻意的對我們使用這個技巧,我們如何防範呢?
或許有些人會說:「直接拒絕」就好了,幹嘛想這麼多。
這樣想或許沒錯,不過如果真的遇到好意的人,就容易傷害了別人的初心。
舉例來說,有位10歲的小女孩,想要拿糖果給你,這時候如果你啟用了「防範機制」,大聲斥喝她,這位小女孩很可能這次被拒絕之後,從此她不敢釋出善意,成了小女孩的心靈創傷。
所以書中告訴我們比較好的方式,我們不如「先接受,若對方有所圖,就置之不理」。
互惠原理只有說要「善意回報善意」,可沒說要用善意來回報詭計。
一旦我們完成了「心理上的轉換」,就不會有讓步的壓力了。
小結
在這邊補充說明一下,這六大影響力武器並非只能單一使用,通常情況下,人們會同時使用「多把」影響力武器,讓這些效果變得更加顯著。
書中還提供了許多的案例來支持這些論證,若對這方面有興趣的人,可以買來好好研讀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