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我的閱讀習慣就能略知其實我鮮少看兩性書籍,最主要的原因是我認為大多都是沒有根據的經驗談,總是過目即忘,很難讓讀者有帶入感,進而覺察自己。
本書是由鄧惠文醫師撰寫,當然裡面有我最喜歡的心理學,對我而言收益良多,最大的原因是利用心理學剖析人的內心,而這樣的心理造成哪些行為。
雖然一本書無法海納所有人的狀況,但可以藉由書中類似的案例、分析,加以審視自己(或對方)的內心。
書中分成:緣分、曖昧、相處、分手等四大類,下面分別有不同小案例。
我濃縮出我最喜歡的三個重點,最後也會分享本書適合哪些讀者。
安全感是所有關係的基礎
安全感包含:接近、分離、重聚。
接近時的安全感,讓我們不害怕與人建立關係。
分離與重聚時的安全感,讓我們不害怕短暫分離影響彼此感情。
一旦缺乏某種安全感,便會開始不安猜忌,猜忌他人對自己好是不是有目的?猜忌對方不回訊息是不是跟別人在一起?好友突然沒聯絡又重聚,是不是有求於你才想到你?
因此,安全感是維繫所有關係最重要的養分。
「人生中有兩大悲劇:一是得到自己想要的,二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蕭伯納.p.168
潛意識帶我們去找會讓自己受傷的人?
書中提到「傷口的呼喚」及「最後保證」兩個概念。
像是莫非定律一樣,最害怕怎樣的人、怎樣的行為,彷彿像是自己召喚那樣的事情一再發生,同時也可能是自己接近。
若是童年的照顧者掌控欲強烈,讓自己很恐懼這樣的對象,卻會在感情裡不自覺尋找這樣的人,有一部分,也是內在小孩想證明自己可以抵抗這樣的權威。
而「最後保證」的心態則是:反正我早就知道這個對象不好,所以這不是我的錯。(類似故意不讀書,考試考差了就說反正我沒讀書的心態)
最後保證是一種安全感的底線,自我保護不承擔失敗的底線。
這兩種心理現象不斷交錯,反反覆覆讓我們遇到不適合自己的對象,久而久之便對自己感到失望,覺得自己不值得被善待。
先下手為強其實是怕被拋棄
有一種人習慣提分手,並不是因為不看重這段關係,而是因為成長背景、心理因素,害怕被拋棄,與其如此,不如自己先提離開。
這樣的行為在心理學中稱為「反向作用」。
一切的源頭依然是回到安全感的議題。
提不提分手這個掌控權若是在自己手中,就代表自己有先下決定的能力,決定自己不是被拋棄的那一個,以此帶給自己安全感。
然而這樣的心理卻是一種逃避,無法佇立在一段關係裡長久。
因此覺察自己內心的缺口、了解成因,是非常重要的。
本書適合哪些讀者
雖然帶入心理學分析,但用詞與概念簡單易懂、排版間距適宜不壅塞,內文用非常口語化的筆觸陳述,即使沒有閱讀習慣的讀者閱讀也不會吃力。
強力推薦給人際關係一直不順、喜歡心理學、想更了解自己的讀者閱讀。
本書的論點我認為能應用到每一種關係,不單是兩性之間。
不論你目前狀態為何,都希望你能好好照顧自己。
了解自己,也是一種愛的表現。
年末將近,希望我們都能越來越好:)
我是Louna,好的原創文章需要您的支持!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記得
訂閱、
按愛心、
留言。
想看更多關於簡單生活、閱讀、自我成長、憂鬱症、手寫字,或者是你想找一個樹洞聊聊天,歡迎來到我的IG
@Na個樹洞。
若你想寫信給我,也非常歡迎!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