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規定不能厭世?《厭世診療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壓力山大時,原地躺平沒關係!」
為什麼厭世像是負面形容詞?
近幾年自我成長、正能量的議題正流行,若是一個人表現得懶散、厭世,彷彿就不能被世俗價值所肯定,世俗風氣隱隱規範著我們必須成為陽光、正向、充滿熱情的人!
內心那些小mur mur,似乎只能深埋於心。
若是表現出厭世,就像是亂丟垃圾一樣不道德。

我相信絕對沒有人裡裡外外都是正向的,正是因為有陰影處,才能照映出內心真正的需求與渴望。
就連我也是如書中插圖裡的小恐龍,要我用兩個字形容自己
我會回答:「很累!」(笑)
書中我最喜歡的小篇章
黃恐龍勸藍恐龍:「你想太多了!」
藍恐龍答:「你又不知道怎樣才是想得剛剛好,要是我想得太少怎麼辦?」
患有過動症與憂鬱症的作者,幽默地呈現了高敏感族群會擁有的焦慮。
我也是一個心思很周密的人,說穿了就是喜歡未雨綢繆的人,時常想東想西而裹足不前,擔心自己漏想了哪些變因,造成意外結果的產生。

在憂鬱症(或者是正在憂鬱低潮)的人面前,說出:「別想太多!」
真的是讓接收者有點勉強,畢竟你無法讓腸胃炎的人不拉肚子。
那些思緒特質打從出生便寫入我們的基因序列,誰說想得多不好呢?要是不想得多,也許現在我也無法寫出這麼多文字。
整個社會體制希望人們有個約定俗成的樣板,希望我們一致、不要標新立異,逐漸讓每個人的特質變得扁平。
最重要的是覺察自己的特質,許多時刻他人認為的缺點是一體兩面的,重要的是我們該如何與高速運轉的腦袋共處,而不是抹滅它帶來的啟發與靈感。
這本書適合哪些讀者?
這本書的大章節分別是:長大、憂鬱、幸福、關係、壓力(想太多與焦慮)、工作、成功與失敗。
雖然是圖文繪本,卻是給大人看的讀物!
適合曾經歷經過低潮、在職場或人生上感到迷失,甚至被衝康的你XD
沒有艱深的道理,甚至沒有很多文字,但卻能引發共鳴與反思,恰如其分的厭世與反諷,讓人會心一笑,是很棒的睡前放鬆讀本。

我是Louna,好的原創文章需要您的支持!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記得訂閱按愛心留言
想看更多關於簡單生活、閱讀、自我成長、憂鬱症、手寫字,或者是你想找一個樹洞聊聊天,歡迎來到我的IG@Na個樹洞

若你想寫信給我,也非常歡迎!
lounalee1997@gmail.com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喜歡看書,什麼書都看。再平庸的人愛看書都會變得閃閃發光(自己講) 最喜歡哲學、人文、文學、行銷等主題。想分享好書給大家,也為自己的閱讀留下紀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最難放棄的不是金錢、權力、名聲,而是自己過去的努力。—p.62 談到極簡主義,應該沒人不曉得近藤麻理惠。 她教導許多人觀察內心對於物品是否有怦然心動,來決定要不要擁有這件物品,進而體察到心中真正的渴望,建造自己的理想生活。 麻理惠很擅長帶領著個案整理好房間。 而這本書的作者川原卓巳,同時是她的先
跑步最難的部分,向來都是跨出第一步。—p.234 出社會後,才發現有不少友人都是月光族,甚至有著鉅額卡債。 有些朋友很苦惱:明明收入不錯,為何帳戶裡數字總是少得可憐?想理財又覺得很難,光是連股票紅字綠字都好難搞清楚。 從小我就是個危機感比較重的孩子,從學生時期就開始有儲蓄的習慣。 但我也不是理財高
處理情緒和治水一樣。 不能圍堵,只能疏導。—p.118 我想許多人遇到許多不如意的狀況都是類似的。 不論是遇人不淑或是社交障礙,縱使自己已經換個環境想要重新開始,結果總是不盡人意,結局總是重蹈覆轍,彷彿一切注定走向安排好的悲劇。 不了解自己時,發生了這樣的無限循環,我總認為是我運氣不好,後來才發現
「人生就是你所有抉擇的總和。」 ——卡繆,法國哲學家。 不論年紀如何增長,人們都時常迷失、懷疑自己的價值,卻不知道怎麼做能夠使自己更好,甚至連好的定義是什麼都不清楚。 最近的我也在這樣的漩渦裡,恰好閱讀這本書,得到了啟發。 這本書範圍很廣,每個人閱讀過後肯定都會有不同的重點和見解,以下是我整理出本
「死一位俄羅斯士兵是悲劇,死一百萬人是統計數字。」 ——蘇聯獨裁者,史達林。 在生活中或多或少我們都遇過,明明知道對方說的話很明顯有瑕疵,卻讓許多人信服,而想戳破其矛盾的自己,卻不能說服大家。 長越大越明白「說話的力量」,然而影響說服力的原因包羅萬象,許多時候會因為聚焦的角度不同,而讓我們對於事件
成長過程中,我們總當過那麼幾回他人故事中的反派。—p.48 許多人說追劇是一件浪費時間的事,我完全不認同。 看電影、追劇,除了是調劑心靈、還有滋潤文彩的必要。也許不是沒一部劇都能達到教育啟迪的作用,卻能或多或少在每個人心中留下點什麼。 我是個電影狂熱份子,在疫情前每個禮拜進電影院是我的固定行程。
人最難放棄的不是金錢、權力、名聲,而是自己過去的努力。—p.62 談到極簡主義,應該沒人不曉得近藤麻理惠。 她教導許多人觀察內心對於物品是否有怦然心動,來決定要不要擁有這件物品,進而體察到心中真正的渴望,建造自己的理想生活。 麻理惠很擅長帶領著個案整理好房間。 而這本書的作者川原卓巳,同時是她的先
跑步最難的部分,向來都是跨出第一步。—p.234 出社會後,才發現有不少友人都是月光族,甚至有著鉅額卡債。 有些朋友很苦惱:明明收入不錯,為何帳戶裡數字總是少得可憐?想理財又覺得很難,光是連股票紅字綠字都好難搞清楚。 從小我就是個危機感比較重的孩子,從學生時期就開始有儲蓄的習慣。 但我也不是理財高
處理情緒和治水一樣。 不能圍堵,只能疏導。—p.118 我想許多人遇到許多不如意的狀況都是類似的。 不論是遇人不淑或是社交障礙,縱使自己已經換個環境想要重新開始,結果總是不盡人意,結局總是重蹈覆轍,彷彿一切注定走向安排好的悲劇。 不了解自己時,發生了這樣的無限循環,我總認為是我運氣不好,後來才發現
「人生就是你所有抉擇的總和。」 ——卡繆,法國哲學家。 不論年紀如何增長,人們都時常迷失、懷疑自己的價值,卻不知道怎麼做能夠使自己更好,甚至連好的定義是什麼都不清楚。 最近的我也在這樣的漩渦裡,恰好閱讀這本書,得到了啟發。 這本書範圍很廣,每個人閱讀過後肯定都會有不同的重點和見解,以下是我整理出本
「死一位俄羅斯士兵是悲劇,死一百萬人是統計數字。」 ——蘇聯獨裁者,史達林。 在生活中或多或少我們都遇過,明明知道對方說的話很明顯有瑕疵,卻讓許多人信服,而想戳破其矛盾的自己,卻不能說服大家。 長越大越明白「說話的力量」,然而影響說服力的原因包羅萬象,許多時候會因為聚焦的角度不同,而讓我們對於事件
成長過程中,我們總當過那麼幾回他人故事中的反派。—p.48 許多人說追劇是一件浪費時間的事,我完全不認同。 看電影、追劇,除了是調劑心靈、還有滋潤文彩的必要。也許不是沒一部劇都能達到教育啟迪的作用,卻能或多或少在每個人心中留下點什麼。 我是個電影狂熱份子,在疫情前每個禮拜進電影院是我的固定行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過度思考已經成為當代社會的一種毛病。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生活倦怠這一心理狀態的多方面原因,並提出了對應的解決方法。從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到生活倦怠的主要來源,提出應對不確定性的重要性。另外,文章還強調了對生活興趣的重要性以及發展生活興趣的方法。最後,文章強調了活在當下的重要性,以及選擇主體性的過好每一天。
Thumbnail
你是否時常出現以下想法: ✅對生活鮮少熱情 ✅感到厭世 ✅容易倦怠,即使從事不討厭的事情仍是 ✅心累 ✅一天開始沒多久,已經累得癱在一旁 ✅想做點什麼,但想想還是算了 ✅在同樣的事情上打轉 ✅缺乏動力 只要超過三個,你已經有靈擾的問題了! 〝好誇張,怎麼可能,我又沒做什麼〞
Thumbnail
這裡有一個杯子裝著半杯水,你的第一個想法是:還有半杯?還是只剩半杯?這個故事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以前都勸導所有人要看相光明面,看看我們手中還剩下的,人生多風光明媚,但這樣反而會坐吃山空,半杯水終究會喝光的,所以今天來分享三步驟邁向成功的另類思考法。
Thumbnail
很多心理學家在面對憂鬱症的時候都會建議患者找醫生拿藥,不過我最近也接觸到不少小貓們,有些是年紀太小、有些是經濟能力不好,沒辦法負擔心理諮詢或其他各種原因不想面對陌生人,他們來詢問我有沒有什麼別的方式面對創傷,更多人直接問我,到底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Thumbnail
原來有人了解我~ 總是覺得別人不瞭解自己,總是被說想太多、太敏感,但也不知道自己是哪邊不對勁,要解釋也不知從何說起,然後也常常被自己翻騰的想法和情緒搞的不懂自己,於是乎這本書的出現,完全寫出想太多的人的辛酸,作者叫我們這些外太空來的人—「大腦多向思考者」。
Thumbnail
本書以小品文的形式編排,內容誠實而言較偏心靈雞湯,多以作者本人擔任諮商心理師所遭遇之個案故事起頭,後以簡單的概念闡述結束單篇文章回合,是本適合當作睡前放鬆的讀物,閱讀起來輕鬆無負擔。
Thumbnail
「不要想太多啦,輕鬆過日子就好~」 「為什麼要鑽牛角尖呢?把煩惱放下人才會快樂~」 「可不可以不要想那麼多?久了真的很煩欸!」   真羨慕單純的人!如果可以,誰喜歡想太多? 相信點進來看這篇文章的小夥伴或多或少都曾有過上面的情形,從小就被說「容易想太多」、「愛鑽牛角尖」、「小劇場很多」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從低潮、厭世情緒中尋找自我照顧方式的書寫。文中分享如何從壓力和挫折中找到新的生活方式,以及如何改變思維方式以提升生活品質。文章中還提到了一本名為《低潮整理術》的書,勻勻閱讀後,引發共鳴並親身實踐,大大推薦這本書非常受用,所以想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到底要怎樣才能夠不討厭自己呢? 對自己的厭惡感時多時少,狀況好的時候覺得自己沒什麼不好,狀況不好的時候每天都想直接砍掉重練。不管是外在或內在,什麼都覺得好討厭、不喜歡、乾脆消失。不管做了什麼努力好像都沒有什麼差別。也討厭自己的腦、自己的心,常常被旁人說「你真的想太多了」但是思緒啊他就是會自己跑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過度思考已經成為當代社會的一種毛病。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生活倦怠這一心理狀態的多方面原因,並提出了對應的解決方法。從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到生活倦怠的主要來源,提出應對不確定性的重要性。另外,文章還強調了對生活興趣的重要性以及發展生活興趣的方法。最後,文章強調了活在當下的重要性,以及選擇主體性的過好每一天。
Thumbnail
你是否時常出現以下想法: ✅對生活鮮少熱情 ✅感到厭世 ✅容易倦怠,即使從事不討厭的事情仍是 ✅心累 ✅一天開始沒多久,已經累得癱在一旁 ✅想做點什麼,但想想還是算了 ✅在同樣的事情上打轉 ✅缺乏動力 只要超過三個,你已經有靈擾的問題了! 〝好誇張,怎麼可能,我又沒做什麼〞
Thumbnail
這裡有一個杯子裝著半杯水,你的第一個想法是:還有半杯?還是只剩半杯?這個故事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以前都勸導所有人要看相光明面,看看我們手中還剩下的,人生多風光明媚,但這樣反而會坐吃山空,半杯水終究會喝光的,所以今天來分享三步驟邁向成功的另類思考法。
Thumbnail
很多心理學家在面對憂鬱症的時候都會建議患者找醫生拿藥,不過我最近也接觸到不少小貓們,有些是年紀太小、有些是經濟能力不好,沒辦法負擔心理諮詢或其他各種原因不想面對陌生人,他們來詢問我有沒有什麼別的方式面對創傷,更多人直接問我,到底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Thumbnail
原來有人了解我~ 總是覺得別人不瞭解自己,總是被說想太多、太敏感,但也不知道自己是哪邊不對勁,要解釋也不知從何說起,然後也常常被自己翻騰的想法和情緒搞的不懂自己,於是乎這本書的出現,完全寫出想太多的人的辛酸,作者叫我們這些外太空來的人—「大腦多向思考者」。
Thumbnail
本書以小品文的形式編排,內容誠實而言較偏心靈雞湯,多以作者本人擔任諮商心理師所遭遇之個案故事起頭,後以簡單的概念闡述結束單篇文章回合,是本適合當作睡前放鬆的讀物,閱讀起來輕鬆無負擔。
Thumbnail
「不要想太多啦,輕鬆過日子就好~」 「為什麼要鑽牛角尖呢?把煩惱放下人才會快樂~」 「可不可以不要想那麼多?久了真的很煩欸!」   真羨慕單純的人!如果可以,誰喜歡想太多? 相信點進來看這篇文章的小夥伴或多或少都曾有過上面的情形,從小就被說「容易想太多」、「愛鑽牛角尖」、「小劇場很多」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從低潮、厭世情緒中尋找自我照顧方式的書寫。文中分享如何從壓力和挫折中找到新的生活方式,以及如何改變思維方式以提升生活品質。文章中還提到了一本名為《低潮整理術》的書,勻勻閱讀後,引發共鳴並親身實踐,大大推薦這本書非常受用,所以想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到底要怎樣才能夠不討厭自己呢? 對自己的厭惡感時多時少,狀況好的時候覺得自己沒什麼不好,狀況不好的時候每天都想直接砍掉重練。不管是外在或內在,什麼都覺得好討厭、不喜歡、乾脆消失。不管做了什麼努力好像都沒有什麼差別。也討厭自己的腦、自己的心,常常被旁人說「你真的想太多了」但是思緒啊他就是會自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