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選手有關學習三角的概念後,學期第三個主題,是跨領域的概念。與前兩學期不同的是,荃鈺老師以學習單的模式教導選手,從天賦、從價值、從個人資源來思考未來出路這件事。
留意被讚美之處,那會是你的未來出路
課堂一開頭,老師首先提出這個問題。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得到來自他人肯定,可能是理解速度快、或者是能夠舉一反三、甚至是在性格上比較能專心、耐得住寂寞等等,這些我們表現出與他人不同的特質,就有可能是我們未來的發展方向。
在正式進入下一個主題之前,老師延續上周主題,提醒同學 : 學習三角是協助人學習時從初學到精熟的方法,但練習的結果是改善,而熟練的結果是遺忘。
不去緊抓所有知識,而是多多留意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最常被讚美的地方,才能創造出自己獨特的天賦排列組合。
「運動員的出路,只有教練?」
- 「想想未來除了教練,運動產業還有哪些職業是你有興趣的?」
這是老師在課堂拋出的第二個問題。
「體育老師」、「防護員」、「球團經理」、「公務員」、「球評」、「情蒐」……
課堂上,選手提出了一些他們過去在體育圈中曾經看過的職業。但事實上,與運動員相關職業,
其實多達87種(未來可能更多)。
選手提出的職業,代表著一件事 : 那是他們過去運動生涯曾經接觸過的。為什麼選擇何其多,大多數選手在做職涯規劃時,還是只想到教練與老師?
因為當一個人的視野不夠開闊,在遇到同樣困境時,他能想到的就是那些曾經遇過的人事物、曾經在他腦海中留下的方法。而課堂上拋出的討論,就是讓選手看見其他可能、拓展選手未來的可能性。
願景、格局、精神力
當周的課後作業,老師設計了六個問題,請選手盤點個人能力資源、個人願景、如何創造價值、想留下什麼個人傳奇、未來可能職業走向等等…。
一位棒球選手從留下個人傳奇的角度,思考到球無法打一輩子,但他發現自己比較勇於開口,未來會想做與分享有關的職業,例如運動品牌相關、或是教練等等。
一位籃球選手從個人特質與價值的角度出發,看到自己是個能耐心傾聽、陪伴他人進步的人,未來想從事訓練師、防護員等等職業。
一位手球選手思考個人特質,發現自己是個樂觀、也善於鼓勵、幫助他人找回自信的人,再進一步思考未來走向,以體育老師、教練、運動媒體這些需要長期跟人相處的職業為未來志向。
從作業設計的六個提問,能看出三件事 : 願景、格局、精神力。
因為從個人特質與真正想做的事來思考職涯,那就不會只是一份餬口的工作,而是你的志業、是一生的追求。有遠大夢想的人,格局必定也不小,不會過於斤斤計較路途上的瑣事(例如錢、情緒…),會為了目標找方法,他知道一切都只是必經的過程。
我個人在完成這份作業時花了6小時,老實說,這份作業不好想,但卻是我在上完18周後,印象最深刻、也會時時拿出來檢視自己的一份作業。與選手一起上課的同時,我也一同思考 : 到底我想要的是什麼呢?
認識自己,是一輩子的事。或許現在還沒有答案,但也可以從過往經驗、從一些測驗,來探索自己,並時時反思。
----------------------------------------------------
p.s.荃鈺老師將每周課堂內容規劃成期末報告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