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7.13 良因法師 隨筆
白雲曰:
「道之隆替豈常耶?在人宏之耳。
故曰:『操則存,捨則亡』。
然非道去人,而人去道也。
古之人處山林,隱朝市,不牽於名利,不惑於聲色,遂能清振一時,美流萬世。
豈古之可為,今之不可為也。
由教之未至,行之不力耳。
或謂古人淳朴故可教,今人浮薄故不可教,斯實鼓惑之言,誠不足稽也。」
《答功輔書》
【演蓮法師譯文】
白雲守端禪師在答覆郭功輔的信中說:
「佛法的興衰哪有一定的常法呢?關鍵在於人們對佛法的弘揚。
正如古人所說的:『能夠時時操守,則此道自然存在;如果放逸舍置,道也就隨著喪亡。』
因此並不是道離開了人們,而是人遠離於道啊!
試看古時許多高人哲士,或深隱於山林,不為名利所牽引,或獨處於鬧市,不為聲色所惑亂,皆能潔身自好地過著寧靜的生活,所以他們能夠享著清譽和雅望,並能使美名流芳於萬世。
像這種恬淡平靜的生活,難道只有古人能做得到,現在的人就做不到嗎?
其實,這是因為推行教化的工作沒有做到極致,行道的人不肯勉力而為。
有人說古人心地純樸敦厚,因此容易接受教化,現今的人大多浮躁輕薄,所以很難教化,這種言論實在是煽動人心,惑亂人的志向,阻人向善的一種流毒,像這樣的無稽之談,千萬不可相信。」
良因贊曰:
孔子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聰明才智之士,於佛法能說、能寫者,多如繁星。
但真能感動人心,還是在於道德。
古人謂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以德居先,其二為輔。
思惟佛法很重要,但不應僅止於此,
學問只是標月指,要因詮見月。
以全部生命來體驗佛法,必能風行草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