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大地 人間願景】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我常常在思考大師以花木搭配建築、景觀的深意。菩提樹襯托佛塔,因於二千年前的無相時期「見塔如見佛」,菩提樹是非常重要的佛教象徵。而本館門口的八宗祖師石雕用扁柏、龍柏作陪襯,則寓意著弘法利生的楷模,猶如佛門龍象能世世流布如松柏長青。
中軸線的成佛大道與繞館一周的環館道路,大師種了許多品種的九重葛,空間上營造出一片花海,時間上有近半年的花期,深長地表達對大佛的供養之誠。
大師賦予每一寸大地、每一棵花木的境教意涵,給了我非常大的啟發,所以在開館七、八年時,我就開始思考「環境教育認證」的申請。
環境教育認證與低碳博物館
申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的環境教育認證,佛館已醞釀多年,首波進行的是水資源再利用管理,第二波是「引蝶計畫」,第三波則著重於「物種多樣性」。
以大師倡導的護生觀念、佛陀行化等品德教育,連結水資源、自然資源、動植物生態資源,透過服務的品質、低碳飲食、節能政策、永續的資源循環概念,建構出佛館環境教育的特質,一直是我要推動的方向。
二○二一年館內成立「環境教育推動小組」,定期開會訂定各項活動計畫、辦理多元化環境教育研習課程。也將組織「環境教育評估小組」,對整體場域的設施、人力及教育推廣方案等,定期進行檢視。
環境教育既要有場域的認證,也要有設施及人員的認證,舉辦各類型推廣活動,最終的核心價值就是樹立三好四給的形象。事實上,佛館形象在過去十年來,已經極具識別度。
而未來十年,以長期的規劃而言,要達成三項非常重要的目標:佛教植物園區、環境教育認證、低碳的博物館。佛館跨過第一個十年後,希望在二十周年時,成為全台第一個低碳博物館,屆時我們很樂意帶領台灣的博物館聯盟,加入國際的低碳博物館組織。
如此養深積厚的努力與能量,我想佛館足以進行「宗教景觀」的申請,把塑造於地表之上的建築空間,以及實踐人間佛教而形成的文化景觀,更加系統性地展現出來。
宗教景觀
佛館贏得「大家的博物館」之稱,很多學者專家更認為佛館是個「活的博物館」。因為除了硬體建築,佛館的五個指標性活動已廣為海內外所知,包括春節的平安燈會及光照大千、五月的佛誕節、七月的暑假兒童教育推廣活動、十一月的國際書展暨蔬食博覽會、十二月的世界神明聯誼會,這些軟體活動使得佛館活化並深化。
此外,館際交流、多元文化互動、美食、非遺、展覽、體育、學術,以及館內的各項活動,都不斷在凝塑佛館的鮮明形象,「佛光山文化價值品牌」已然昇起了佛陀紀念館的璀璨亮點。
從落成之前直到現在,佛館持續做著影像紀錄,包括佛光大佛、八塔、本館等所有的建築, 以及年度指標活動、儀式等,二○一九年更透過數位技術進行的拍攝。這所有的田野觀察、影像紀錄,大量地以數位媒材保存,為的是未來有一天,我們想要分享於社會,與學術單位、數位典藏中心,共同完成台灣宗教景觀的田野計畫。
豐富底蘊,來自大師智慧
不論從宗教面、教育面、文化面,佛館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所得,而是大師弘法五十年的能量累積。
大師在全球建立了三百個道場,佛館開館初期,在大師的領導下及首任館長慈容法師的帶領下,副館長慧傳法師、及佛光教團齊心協力,感恩海內外道場為我們與世界之間,串連善美的因緣;許多國家的外交部、觀光局、電視台、媒體,都與佛館建立了很好的合作模式。
大師在教育上創辦了十六所佛學院及五所大學,加上佛光山每年舉辦大專佛學夏令營,數十載春風化雨的因緣,為佛館創造了許多學術性的連結。
舉例而言,被譽為世界「換肝之父」的高雄長庚醫院名譽院長陳肇隆醫師,就是大師早期辦大專佛學夏令營時的學生。陳院長覺得佛館非常適合國際學術研討,因此將「二○一三亞洲活體肝臟移植高峰會」及「國際活體肝移植研究會第四屆世界大會」辦在佛館的國際會議廳。
此外,國立清華大學的「暗物質,暗能量及物質反物質不對稱」國際研討會議,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的會員大會,兩岸博物館館長論壇,兩岸圖書館聯手主辦的玄覽論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與香港中文大學所辦的各種活動等,都在佛館舉行。
而大師投入文化領域所創辦的美術館、出版社、報紙、電視台,讓佛館得到豐富養分的挹注,而成為國際藝術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佛館十年有成,實是大師五十年弘化,透過多元的集體創作,而聚焦在佛陀紀念館所綻放的光亮。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勵志、激勵人心的正能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師一直希望佛陀紀念館被環繞在森林中,一片蒼翠隨著時光愈加蓊鬱,從室內的文化博物館,延伸成戶外的植物園。這樣的雙重身分,是佛館未來非常鮮明的藍圖。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二○一一年佛陀紀念館館開幕,不到十天裡,就有來自全球三十多個國家的人們,隨著三○○個道場寺院法師的腳步,專程飛回台灣參訪佛館。這個全球步履絡繹回山的意義,是歷史性的顯像,是家師星雲大師四十餘年海內外弘法所累積的能量,在此刻完全展現。
我接任佛陀紀念館館長之後,家師星雲大師教導我「定期定時」的管理,比如過年辦活動,劇場表演時間訂在中午十二點、下午兩點以及四點。這讓我有所疑惑了,我問師父說,十二點不是吃飯的時間嗎?誰還來看表演?
【向星雲大師學管理】用人哲學 我與四位副館長是師父挑選組合的五人團隊,個性不重複,特長不重複,興趣不重複,想法不重複,因為師父認為一隻手的五個手指必須有不一樣的特質,抓起來才有力量,我覺得這是師父用人很高明的地方。  
誰可以擔任佛陀紀念館的館長?在二○一一年開館前,許多弟子關心佛館未來的營運管理,曾就這個問題數次向師父請示。師父沒有具體回應人選,只淡然表示:「『無我』的人,可以!」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佛館有一個非常特別的供養,就在中軸線的成佛大道上。 我記得很清楚,佛光大佛建築完成後,當時統籌擘劃整體園藝景觀的慈惠法師問大師:「成佛大道兩旁要種什麼植栽?」大師不假思索答道:「同品種、同花色的九重葛。」
大師一直希望佛陀紀念館被環繞在森林中,一片蒼翠隨著時光愈加蓊鬱,從室內的文化博物館,延伸成戶外的植物園。這樣的雙重身分,是佛館未來非常鮮明的藍圖。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二○一一年佛陀紀念館館開幕,不到十天裡,就有來自全球三十多個國家的人們,隨著三○○個道場寺院法師的腳步,專程飛回台灣參訪佛館。這個全球步履絡繹回山的意義,是歷史性的顯像,是家師星雲大師四十餘年海內外弘法所累積的能量,在此刻完全展現。
我接任佛陀紀念館館長之後,家師星雲大師教導我「定期定時」的管理,比如過年辦活動,劇場表演時間訂在中午十二點、下午兩點以及四點。這讓我有所疑惑了,我問師父說,十二點不是吃飯的時間嗎?誰還來看表演?
【向星雲大師學管理】用人哲學 我與四位副館長是師父挑選組合的五人團隊,個性不重複,特長不重複,興趣不重複,想法不重複,因為師父認為一隻手的五個手指必須有不一樣的特質,抓起來才有力量,我覺得這是師父用人很高明的地方。  
誰可以擔任佛陀紀念館的館長?在二○一一年開館前,許多弟子關心佛館未來的營運管理,曾就這個問題數次向師父請示。師父沒有具體回應人選,只淡然表示:「『無我』的人,可以!」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佛館有一個非常特別的供養,就在中軸線的成佛大道上。 我記得很清楚,佛光大佛建築完成後,當時統籌擘劃整體園藝景觀的慈惠法師問大師:「成佛大道兩旁要種什麼植栽?」大師不假思索答道:「同品種、同花色的九重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文章深入探討宗教、政治與獨立思考之間的關係,以自身的經驗與思考為基礎,探討了對於信仰、依附思考和獨立思考的看法。除了討論宗教和政治本身,也提及了對信仰的質疑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對個人獨立思考的重要性。整體上,通過對個人經歷的反思,引導讀者思考宗教、政治的本質以及獨立思考的價值。
Thumbnail
我在基督教中看到的是:有些教會謹慎地避開敏感議題,有些則公開支持特定政黨,有明確的政治立場...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宗教和邪教對人的洗腦、控制和操縱,強調自主思考和獨立信仰的重要性。 通過對故事中男主角的描寫,指出宗教和邪教的糾葛及危險。再者也提及政治與宗教的相似性,警示讀者應保持清醒的思考,不要盲目跟從。文章對於宗教和邪教的危害性提出反思和檢討,呼籲人們堅持獨立思考和尋找屬於自己的信仰。
Thumbnail
安樂死為什麼無法流行,最大原因之一就是"宗教" 不管是多偉大的人,99%都有宗教信仰信仰 沒有任何公式可言,但卻是人類在這世界上生活上的基礎跟精神來源 如果沒有神佛、沒有上帝、沒有妖魔鬼怪的玄學,那這個世界就會變得非常無聊,因為沒有期望、沒有希望,也不怕死後的懲罰,只要無聊過完一生,然後怕
Thumbnail
文章描述作者大學時期因為忙碌的生活選擇,經常在一座廟裡尋找寧靜。廟公了解作者的情況,曾提出工作機會,並在畢業前的一次神明託夢中警告作者家人病情,但卻未被當作重要,直到幾年後家人發病,作者才明白神明的預警意義。文章描述了作者與廟公之間的因緣及對神明的信仰和感悟。
Thumbnail
大約四年多前,我經歷了一場低潮。當時因為網路上一些立場不一樣的爭執言論,對方翻出了我過去所有網路足跡和照片,然後在一些地方散佈這些東西。在心理狀態斷線的邊緣,我不得不先關閉臉書,避難。​ ​ ​ ​ ​ ​ ​ ​ 大錯特錯!實際看完這本書後,要是能回到過去,我會賞以前的那個我一巴掌!​ ​ ​
Thumbnail
在台灣宗教信仰相當自由,許多人或家庭都會安奉家神, 許多人遇到難題或問題,心中有所祈求,也會求助宮廟佛寺,祈求神佛幫忙庇祐, 當拜拜時是否想過這些家神,神明從何而來?跟人間到底有什麼關係? 許多人也許會回答"阿哉",反正就是跟家神有緣?跟宮廟佛寺的神佛有緣? 拜祂們覺得有受到庇佑或覺得有受到幫忙照顧
Thumbnail
不信的人不相信死後的生命,而是相信死前的生命。他們面對死亡,大都處之泰然。只是更熱愛生命,更珍惜每一天。舉行世俗葬禮的人越來越多。不信的人愛家人、愛朋友,而不是愛神、愛救主;不信的人做好事,善待他人,不是要得天上的獎賞,而是為了叫世界更美好。這一切,不需要神,只需要生命。
Thumbnail
宗教信仰是幻覺,有時候在心理上叫人安慰,卻不是長期的情感穩定的最好基礎;而且很可能妨礙我們實際想辦法去面對人生。世俗的人有他們的辦法,朱克曼舉了三個例子:癱瘓的無神論者、納粹大屠殺的幸存者、戒毒者。
Thumbnail
美國文化有一件相對新鮮的事,就是刻意為自命世俗的人士成立的團體,有校園的、軍人的、黑人的、行善的等等。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文章深入探討宗教、政治與獨立思考之間的關係,以自身的經驗與思考為基礎,探討了對於信仰、依附思考和獨立思考的看法。除了討論宗教和政治本身,也提及了對信仰的質疑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對個人獨立思考的重要性。整體上,通過對個人經歷的反思,引導讀者思考宗教、政治的本質以及獨立思考的價值。
Thumbnail
我在基督教中看到的是:有些教會謹慎地避開敏感議題,有些則公開支持特定政黨,有明確的政治立場...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宗教和邪教對人的洗腦、控制和操縱,強調自主思考和獨立信仰的重要性。 通過對故事中男主角的描寫,指出宗教和邪教的糾葛及危險。再者也提及政治與宗教的相似性,警示讀者應保持清醒的思考,不要盲目跟從。文章對於宗教和邪教的危害性提出反思和檢討,呼籲人們堅持獨立思考和尋找屬於自己的信仰。
Thumbnail
安樂死為什麼無法流行,最大原因之一就是"宗教" 不管是多偉大的人,99%都有宗教信仰信仰 沒有任何公式可言,但卻是人類在這世界上生活上的基礎跟精神來源 如果沒有神佛、沒有上帝、沒有妖魔鬼怪的玄學,那這個世界就會變得非常無聊,因為沒有期望、沒有希望,也不怕死後的懲罰,只要無聊過完一生,然後怕
Thumbnail
文章描述作者大學時期因為忙碌的生活選擇,經常在一座廟裡尋找寧靜。廟公了解作者的情況,曾提出工作機會,並在畢業前的一次神明託夢中警告作者家人病情,但卻未被當作重要,直到幾年後家人發病,作者才明白神明的預警意義。文章描述了作者與廟公之間的因緣及對神明的信仰和感悟。
Thumbnail
大約四年多前,我經歷了一場低潮。當時因為網路上一些立場不一樣的爭執言論,對方翻出了我過去所有網路足跡和照片,然後在一些地方散佈這些東西。在心理狀態斷線的邊緣,我不得不先關閉臉書,避難。​ ​ ​ ​ ​ ​ ​ ​ 大錯特錯!實際看完這本書後,要是能回到過去,我會賞以前的那個我一巴掌!​ ​ ​
Thumbnail
在台灣宗教信仰相當自由,許多人或家庭都會安奉家神, 許多人遇到難題或問題,心中有所祈求,也會求助宮廟佛寺,祈求神佛幫忙庇祐, 當拜拜時是否想過這些家神,神明從何而來?跟人間到底有什麼關係? 許多人也許會回答"阿哉",反正就是跟家神有緣?跟宮廟佛寺的神佛有緣? 拜祂們覺得有受到庇佑或覺得有受到幫忙照顧
Thumbnail
不信的人不相信死後的生命,而是相信死前的生命。他們面對死亡,大都處之泰然。只是更熱愛生命,更珍惜每一天。舉行世俗葬禮的人越來越多。不信的人愛家人、愛朋友,而不是愛神、愛救主;不信的人做好事,善待他人,不是要得天上的獎賞,而是為了叫世界更美好。這一切,不需要神,只需要生命。
Thumbnail
宗教信仰是幻覺,有時候在心理上叫人安慰,卻不是長期的情感穩定的最好基礎;而且很可能妨礙我們實際想辦法去面對人生。世俗的人有他們的辦法,朱克曼舉了三個例子:癱瘓的無神論者、納粹大屠殺的幸存者、戒毒者。
Thumbnail
美國文化有一件相對新鮮的事,就是刻意為自命世俗的人士成立的團體,有校園的、軍人的、黑人的、行善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