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
王弼本: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帛書(校):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道之物,唯朢唯沕。沕呵朢呵,中又象呵;朢呵沕呵,中有物呵。幼呵冥呵,其中有請呵;其請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順眾父。吾何以知眾父之然也?以此。
楚簡:缺
註:
- 「道之為物」與「道之物」,帛書少了「為」字。
- 「朢」與「沕」與「恍惚」類似。
- 「其中有請」,「請」應為精。
- 「眾甫」與「眾父」相通。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孔,可解為大,或為空;容,也兩解,一為形象,二為容納,因此「孔德之容,惟道是從」有兩種涵義:一是大德之人,無所不容,循道而作;二是以空為德,乃能動作從道。
道德經的「德」與我們一般認識的「道德」不太一樣,普遍認知的「道德」跟良心有關,良心是一種集合體,是文化印記、社會共識、自我認同等各種自我認知與集體意識的混合,深刻在人的本性之中,所以它屬於人內心的一部分,但它仍只是人意識中的一環,而道德經的「德」是人與物、主觀與客觀、實體與虛體的結合。
「道」是整體運作的框架與宗旨,萬物不離其宗,「德」與人相連,人有意識,意識複雜,也讓世界變得複雜,講「德」就必須考慮人,以人作為基礎。
在道德經中稱呼有德之人,並非稱讚他的良心,而是指他的認知與行為符合「道」,「孔德之容」不僅是以道為本,更是幾近融於道。
大德之人之所以無所不容,起因於「空」。拋開自我,方能廣納,從心之至,順如自然。
「空」不是否定現實一切事物,亦不是強行告訴自己這一切與自己無關,客觀事物仍然存在,即使沒有人類,動植物依然各自生存,宇宙依舊自然運作,人沒辦法無視眼前的一切,萬物存在便是存在,人看到就是看到,聽到就是聽到,這一切都是真實,人無法拒絕跟否定。
但,事物會透過人的對外接收器(如五官)而轉化為「訊息」,「訊息」會影響意識,所以,要空的是「訊息」。
「空」可以形容狀態,也是一種動態,是對訊息「看清—不受影響—順應」的過程,然而要做到看清,已是不容易,得先理解虛體層面的事物。
無論「德」或是「空」,都以人為主體,因為人有「意識」,讓世間萬物變得不再純粹,所以需要淡化「意識」,使人順應天道,而不再複雜混亂。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帛書:道之物,唯朢唯沕。
道之為物:若道如物質一樣存在。
道之物:從道中衍生的物。
朢,讀忘,同「望」;沕,讀密或物,潛藏。
「唯朢唯沕」,像是一張一隱,指細微之物的活動。
「惟恍惟惚」則像是精神上的若有若無。
兩句意涵應該差不多,皆是指宇宙最初始的狀態。在整個宇宙誕生之前,「道」是否就存在,不可得知,但這裡藉由物,來描述「道」可以理解的最早時期,物在若有似無的時候,就已經有「道」,但也可以說,「道」有了物,世界才開始運作,「道之為物,惟恍惟惚」原意是將「道」比擬為物,卻也側面說明宇宙初始,以物為開端。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在恍惚之中,生成象與物,接著,在隱微昏暗之中,出現精氣,於是有了動力,有了生命,原動力讓事物顯相成相,使得一切變得真實,產生定性,事物率性而動,便有了時序,有了軌跡,整體運作,自然實存。
恍惚是精神層面,象與物可能是虛體層面的事物。「象」類似形象、現象。
窈:隱微不顯;冥:昏暗不明,
到了窈兮冥兮,就進入實體層面,不知什麼契機,生成元力,就像電子消散產生細微能量,經過無數裂變與融合,物開始成形。
「信」,通常是人的信念,人相信什麼、信仰什麼,都是從人去「信」該事物,其中夾帶人的意識,使意識跟該事物有所連結,但「其中有信」的「信」似乎是不以人的信念為主,而是自然呈現的律則,白話來說,這是「任誰都認為它本來就是這樣」的信念,而這個「誰」可能不是指人,雖然「認為」一詞帶有人的主觀性,但是「其中有信」讓事物得以自證存在,不受人的主觀影響。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真」是事物產生真實性,「信」則是強化真實,讓真實有了核心,而因此不會出現質疑,所以是怎樣便是怎樣,這也是「道」運行的基礎。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閱:察或稟,稟為承受;眾甫:萬物之始。
「今」可能不是指現代,自古及今的時間軸,可能是從混沌時空到萬物初始,而人的意識可以追溯至「眾甫」,與之合匯。在
第1章:「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其名不去」是指「無名到有名」,「名」是定性,使物慢慢凝聚本質,逐漸具象化,譬如夸克的自旋為1⁄2,又分上旋和下旋,電荷值有正有負,它的這些特性,是在某一個時點被定了下來,加上輕子、玻色子,形成質子、中子,再到原子,分子………,這些物的生成,都源自於一開始的定性,「其名不去」蘊含物的演變過程,以承接萬物之始。
「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回到當下時空,以人的角度介入,並回扣「孔德之容,惟道是從」。為何需知眾甫之狀(萬物之始)?其在闡明溯源的重要性,追溯可從眼前事物追至虛體面,以了解問題根本,從源頭化解,則能實質淨空,空為孔德之基礎,行此以為從道。又,何以知萬物之始?以意識進入源頭,從實體轉入虛體,得以感知化為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