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自我,保持冷靜:理性評估建議的可行性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別人提供建議,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有時候在生活、工作職場上,家人、同事或朋友偶爾會給我們一些建議,大家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驗,不知道大家當下的反應是如何呢?

1.因為對自己還沒有很好的認識,處於迷茫階段,所以別人給的建議都願意接受和聆聽,不會排斥和拒絕,希望能從中找到答案。

2.當場反駁,個性上面或許可能比較固執一點,認為自己的的人生自己作主,根本不需要給我建議,也聽不太進去,會有一種「你根本不了解我」的想法。

3.雖然對自己有一定的了解和認知,但還是有一點疑惑,當別人給我們建議的同時,常常會讓我們陷入自我懷疑,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適合自己的。

4.知道自己的原則和目標,所以當別人給予我們建議時,能有效判斷建議對於自身的可行性,而不會讓自己迷失方向。

不知道大家的反應是哪一種呢?

先來談談自己,我覺得我現在正處在上述第三點,雖然對自己有一定的認識,不過還是沒辦法準確判斷建議對於自己的實用性。導致自己會不斷的去思考多種面向,這個朋友我信任他嗎?,會不會只是「倖存者偏差」,把自己的成功套在自己身上,不一定會完全適合自己。人類總是習慣用主觀而非客觀,帶有自己的角度和經歷去提供意見和想法,所以有時候會讓自己很不知所措。

因此,當我們還沒辦法針對建議有效且快速的判斷時,我們可以先怎麼做呢?

1.先將每一個建議視為好的建議,都有可能會帶給自己成長的機會,並感謝對方提供建議給我們。不論意見你是否認不認同,別人願意給我們建議,可能遭受到我們的懷疑和討厭的風險,所以我們都應該予以感激。不先入為主,也會讓別人感受到自己的被重視和重要性。

2.對事不對人,不管別人跟你的關係是什麼,我們都應該把視線專注在建議和問題上面,不放過多的私人感情在自己的想法上,不然很有可能錯失可能有助於自己的建議。

3.練習傾聽,看似很簡單的動作全難以做到,所以我們更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我們人類習慣握有主導權,導致會讓自己常常會為了自己的行為作辯解,而不願聆聽每一次的建議。多聽少說,我們才能更冷靜的做出適當的決定。

4.適當地說出自己的看法,彼此可以有更多的互動,表達自己的處境和困境,相互之間才會更進一步的認識。在提供意見上面或許可能會更客觀,而不只是單方向的建議,會讓自己陷入「你根本不懂我在想什麼?」的思考當中,減少停滯不前的時間,讓自己更能獲得更好的成長機會。

5.世界很大、無奇不有,本來就有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了解,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法單打獨鬥,依靠自己去克服所有難關,只會更浪費時間,也更沒有效率。因此,別人給我們的建議都有機會讓自己減少碰撞,從中獲取經驗,帶給自己成長的空間。

最後,我們應該積極的透過自我對話,給自己丟問題,讓自己更能了解自己處在什麼樣的痛點和困擾的地方。我們才能慢慢的將每一個意見分門別類,找出什麼想法適合自己,什麼提議是不適合自己。

但是,主導權在自己手上,他人的建議要不要嘗試全看自己,只有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好。建議不應該是強迫,所以不要因為別人提供意見給我們而導致自己壓力變大!

<<成功路上並不擁擠,因為堅持的人不多>>

非常感謝大家耐心的閱讀完我的文章
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按讚、收藏和分享呦❤️
記得追蹤 @tsaibolt_life 菜脯~
一起加油,邁向自己夢想的未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菜脯TsaiBolt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該如何勇敢面對壓力呢?」 ⁡ 不論是在工作職場上,還是生活上,壓力時常跟隨著我們,也許會帶來一些焦慮和恐懼。有些人遇到壓力時可能會選擇逃避、拖延,不敢面對;也有一些人在遇到困境時,反而是勇敢面對,因為逃避問題,最後始終問題還是會用另外一種形式回到自己身邊,不如一鼓作氣一次克服!
「增值還是收入?了解自己的投資目標和未來計畫」 ⁡ 市值型ETF和高股息ETF那個比較好?被大家當作討論的焦點,都各有各自的擁護者。有些人認為未來發展趨勢是不斷在進步的,因此市值型的標的報酬率會相對比較可觀。也有人覺得高股息ETF似乎也不錯,因為本身就比較偏好希望有一個固定的被動收入。
「棒球是一項成功率低的運動」 ⁡ 一個打者可能10次打擊機會只有3次左右有可能會形成安打,3成的打擊率看起來其實不高,不過在棒球裡面算是很不錯的成績了。不知道大家會不會覺得就像我們的人生一樣,需要不斷的去嘗試和失敗,重新站起來,才會有一次成功的機會呢。 ⁡
「為什麼我們會害怕失敗?」 ⁡ 克服失敗對我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因為他會為我們帶來很多幫助!例如: 1.學習、成長 2.擴大舒適圈 3.激勵自己 4.抗壓性變強 5.實現目標和夢想以及提升自我價值的機會 ⁡ 透過面對失敗,我們可以在人生中取得更大的成就感和自信。⁡
「長大-就是一個失去和接受的旅程」 ⁡ 學生時期的我們,總是希望可以快快長大,認為大人好像很自由,想要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不需要被綁在學校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跟書本和成績為伍。 ⁡ 到了出社會工作階段的我們,心裡期盼的是好像一切似乎自由了,不需要被束縛。不過,漸漸發現一切好像似乎跟自己的幻想截然不同..
「我們與惡的距離」 ⁡ 這是一部在2019年所推出的社會寫實電視劇,裡面所探討的議題非常廣泛,不論是在自己家庭的生活,新聞媒體報導的取向,抑或是網路世界的種種問題,都與我們現實生活習習相關,真的可以說是誰對、誰錯嗎?我想大家看完這一部電視劇之後,真的很難可以斷定是誰的問題吧! ⁡
「我們該如何勇敢面對壓力呢?」 ⁡ 不論是在工作職場上,還是生活上,壓力時常跟隨著我們,也許會帶來一些焦慮和恐懼。有些人遇到壓力時可能會選擇逃避、拖延,不敢面對;也有一些人在遇到困境時,反而是勇敢面對,因為逃避問題,最後始終問題還是會用另外一種形式回到自己身邊,不如一鼓作氣一次克服!
「增值還是收入?了解自己的投資目標和未來計畫」 ⁡ 市值型ETF和高股息ETF那個比較好?被大家當作討論的焦點,都各有各自的擁護者。有些人認為未來發展趨勢是不斷在進步的,因此市值型的標的報酬率會相對比較可觀。也有人覺得高股息ETF似乎也不錯,因為本身就比較偏好希望有一個固定的被動收入。
「棒球是一項成功率低的運動」 ⁡ 一個打者可能10次打擊機會只有3次左右有可能會形成安打,3成的打擊率看起來其實不高,不過在棒球裡面算是很不錯的成績了。不知道大家會不會覺得就像我們的人生一樣,需要不斷的去嘗試和失敗,重新站起來,才會有一次成功的機會呢。 ⁡
「為什麼我們會害怕失敗?」 ⁡ 克服失敗對我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因為他會為我們帶來很多幫助!例如: 1.學習、成長 2.擴大舒適圈 3.激勵自己 4.抗壓性變強 5.實現目標和夢想以及提升自我價值的機會 ⁡ 透過面對失敗,我們可以在人生中取得更大的成就感和自信。⁡
「長大-就是一個失去和接受的旅程」 ⁡ 學生時期的我們,總是希望可以快快長大,認為大人好像很自由,想要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不需要被綁在學校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跟書本和成績為伍。 ⁡ 到了出社會工作階段的我們,心裡期盼的是好像一切似乎自由了,不需要被束縛。不過,漸漸發現一切好像似乎跟自己的幻想截然不同..
「我們與惡的距離」 ⁡ 這是一部在2019年所推出的社會寫實電視劇,裡面所探討的議題非常廣泛,不論是在自己家庭的生活,新聞媒體報導的取向,抑或是網路世界的種種問題,都與我們現實生活習習相關,真的可以說是誰對、誰錯嗎?我想大家看完這一部電視劇之後,真的很難可以斷定是誰的問題吧!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დ探索自我成長中的平衡:  1.「過份關心自己的安全……」 S哲思在他的著作中提到,過份關心自己的安全可能會產生限制和恐懼。他強調了人類的意識和思想的力量, 並認為我們的信念和期望會影響我們的現實經驗。 當我們過度關注自身的安全時,我們可能會陷入擔憂和恐懼之中。這種擔憂和恐懼會限制我們的行動和
Thumbnail
簡介 探索自我身份和自我價值觀是一個深入思考和發現自己的過程。 這個主題涉及到對自己的核心價值觀、信仰和目標的探求,以及理解自己在不同角色和社會環境中的身份。 這種探索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價值觀和動機,從而使他們能夠更有意識地生活,做出更符合自己內心需求和追求的選擇。
過去九個月雖然沒有更新文章,卻也不是白白虛度光陰,總是一步步更靠近理想中的自己。 杉回顧去年探索自我的方法(一)那篇文章,說到前年的我不斷嘗試擴展認知,想要發現更寬廣的世界、更不一樣的選擇。而如今,再看去年的我,似乎從寬廣的世界中,發現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Thumbnail
探索自我之旅:學習如何透過「分人」,創造出多樣化的快樂人生! 發展更多更值得被愛的分人。這樣,我們就能活出多樣的人生,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杉自認是成長在較為傳統權威的家庭,服從性和配合度都挺高的。 如果要再進一步探討我為什麼對那些議題觀點會有喜好或厭惡?我能答出來的答案,也只是主流價值觀,彷彿出生就該是那樣的答案,卻從未自己去思考過『為什麼』。
Thumbnail
你好,我是徐靜思,來⾃臺東,⽬前就讀東吳⼤學中⽂系⼆年級,很開⼼有機會收到 NewHere的邀約,透過書寫分享⾃⼰的成⾧,與你產⽣連結,期待這篇分享對於正在尋找⽬標或是好奇⼤學⽣活的你,能有些微的幫助! 踏破崎嶇路⾃通 ⾼中經過⼀段有些壓抑的升學時期考上第⼀志願後,感受到的拘束變少很多,因此有些像
Thumbnail
合歡山真美 最近最常聽的podcast就是小8張允曦 他的節目名稱是'請問8小姐' 最近一集在探討跟家人的關係 她跟我一樣 小時候會是偷聽大人講話的那種小孩 小的時候我常常聽到爸爸媽媽在爭吵 三天一小吵  兩天一大吵  身為當時還是小孩的我 覺得很害怕 我又是小女兒   當時有一點想要保護媽媽
Thumbnail
        當我們生理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會去看醫生、尋求治療,但是對於情感上的傷痛,卻是比較難開口說出,也許不希望別人發覺,或是怕自己察覺,我們習慣壓抑內在的傷口,但是情感上的創傷和生理上的傷口都是一樣的,誠實地說出深藏在內心的感覺非常地重要,這是療育過程的一部份。那些失落的感受與遺忘的自己
Thumbnail
面對恐懼,我期許的是包容的態度,不論是自己,還是整個社會氛圍,可以容許我們在恐懼時哭泣,可以容許我們自暴自棄後,告訴我們一切仍有希望的,可以容許我們成績考差了沒關係,有學習到什麼才是最重要的,還是會有人愛你,可以告訴魯蛇們,你才不是人生的輸家,你永遠都還有機會,只要你不放棄自己。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დ探索自我成長中的平衡:  1.「過份關心自己的安全……」 S哲思在他的著作中提到,過份關心自己的安全可能會產生限制和恐懼。他強調了人類的意識和思想的力量, 並認為我們的信念和期望會影響我們的現實經驗。 當我們過度關注自身的安全時,我們可能會陷入擔憂和恐懼之中。這種擔憂和恐懼會限制我們的行動和
Thumbnail
簡介 探索自我身份和自我價值觀是一個深入思考和發現自己的過程。 這個主題涉及到對自己的核心價值觀、信仰和目標的探求,以及理解自己在不同角色和社會環境中的身份。 這種探索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價值觀和動機,從而使他們能夠更有意識地生活,做出更符合自己內心需求和追求的選擇。
過去九個月雖然沒有更新文章,卻也不是白白虛度光陰,總是一步步更靠近理想中的自己。 杉回顧去年探索自我的方法(一)那篇文章,說到前年的我不斷嘗試擴展認知,想要發現更寬廣的世界、更不一樣的選擇。而如今,再看去年的我,似乎從寬廣的世界中,發現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Thumbnail
探索自我之旅:學習如何透過「分人」,創造出多樣化的快樂人生! 發展更多更值得被愛的分人。這樣,我們就能活出多樣的人生,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杉自認是成長在較為傳統權威的家庭,服從性和配合度都挺高的。 如果要再進一步探討我為什麼對那些議題觀點會有喜好或厭惡?我能答出來的答案,也只是主流價值觀,彷彿出生就該是那樣的答案,卻從未自己去思考過『為什麼』。
Thumbnail
你好,我是徐靜思,來⾃臺東,⽬前就讀東吳⼤學中⽂系⼆年級,很開⼼有機會收到 NewHere的邀約,透過書寫分享⾃⼰的成⾧,與你產⽣連結,期待這篇分享對於正在尋找⽬標或是好奇⼤學⽣活的你,能有些微的幫助! 踏破崎嶇路⾃通 ⾼中經過⼀段有些壓抑的升學時期考上第⼀志願後,感受到的拘束變少很多,因此有些像
Thumbnail
合歡山真美 最近最常聽的podcast就是小8張允曦 他的節目名稱是'請問8小姐' 最近一集在探討跟家人的關係 她跟我一樣 小時候會是偷聽大人講話的那種小孩 小的時候我常常聽到爸爸媽媽在爭吵 三天一小吵  兩天一大吵  身為當時還是小孩的我 覺得很害怕 我又是小女兒   當時有一點想要保護媽媽
Thumbnail
        當我們生理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會去看醫生、尋求治療,但是對於情感上的傷痛,卻是比較難開口說出,也許不希望別人發覺,或是怕自己察覺,我們習慣壓抑內在的傷口,但是情感上的創傷和生理上的傷口都是一樣的,誠實地說出深藏在內心的感覺非常地重要,這是療育過程的一部份。那些失落的感受與遺忘的自己
Thumbnail
面對恐懼,我期許的是包容的態度,不論是自己,還是整個社會氛圍,可以容許我們在恐懼時哭泣,可以容許我們自暴自棄後,告訴我們一切仍有希望的,可以容許我們成績考差了沒關係,有學習到什麼才是最重要的,還是會有人愛你,可以告訴魯蛇們,你才不是人生的輸家,你永遠都還有機會,只要你不放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