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登山家,因為山是我們的家」
(微雷提醒)
身為喜愛爬山之人,公視的紀實片《群山之島》自是不會錯過。尤其導演在第一季必問主角們的大哉問「山對你來說是什麼?」,也成了那一陣子和友人爬山最常相互問起的(歡迎參閱幼獅文藝2023年七月號,在下和作家李玟萱通信的專欄文章)。打開公視+的頁面,如此介紹著「這是來自台灣高山嚮導的四個故事,跟著他們回到最初的啟蒙之山,一同探尋他們的登山哲學。」
但,第二季最後一集特別不同,因為標題深情的傳達身為山之子民的驕傲,以一種布農人的方式。在颱風假的這天,影片不只有美麗山林,不只有主角訪談,更有歌聲與吟唱,伴著外頭的雨滴聲,讓人想起那些年在花蓮的颱風假,或許也像今日,在鍵盤敲打著服役、工作、與人交往,及更多向原住民及部落學習的文字。
好一陣子沒遇到強烈觸動到想立刻寫點什麼的影片,看劇的量也不算少,偶爾會有想寫一兩句的,但願意花上一篇文章篇幅來寫的,這集應該是近期唯一。我有個微小而具體的困擾,寫劇總是得考慮爆雷多少的問題。考慮劇集剛播畢不久,就以抽象的概念來分享好了。
我覺得這集有個核心是「Min Bunun」,直翻是成為一個「人」,對兩位主角來說,尋根是成為人的旅程其中一段,但即便都是布農族,在傳統與現代的匯集的巨流中,每位布農人都有屬於自己的Min Bunun。不同於首季對「山的意義」之探問與追尋,第二季末集透過兩位布農人行在山林間的身體、歌聲與吟唱,合音同行劇組,迴聲震盪觀劇的你我,這題不是問句,而是持續不斷的進行。我們都在成為一個人的路上走著找著,如同心理學的「Becoming a person」,成為一個人這條路沒有終點,我們永願走在成為自己的路上。
當馬詠恩為同輩族人健康而擔心,且難過於此行只有他一位馬遠部落的人上山,在該是多人吟唱的古謠,卻只有他一人領唱,卻無人應唱的孤單。導演貼心的提出請他教唱,當詠恩領唱,接著響起其他非布農人同行夥伴應和歌聲的那一刻,我覺得大家都是Min Bunun,行走、一起與分享。當巫馬芙、馬詠恩藉由山徑更靠近自己祖先的時候,其他人也離成為更好的自己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