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成為體育校隊前,你應該先知道的事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從國內職業籃球聯盟P LEAGUE+執行長-黑人陳建州捲入性騷擾開始,到球員工會理事長楊敬敏的桃色風波,接著身披中華隊戰袍的林秉聖搞出雙重簽約問題,最後是另一聯盟T1 LEAGUE,逐出原參與球隊台中太陽隊,原本應該風平浪靜的休賽季,竟搞得比賽季還精采,讓人不得不讚嘆台灣籃球的行銷實在獨步全球!

 

雖然聽來荒唐,但長期關心國內運動的人,應該都不會對上述醜聞感到太意外,籃球員出狀況早已是國內籃壇常態,不只籃球,還記得職棒也曾多次爆發打假球爭議嗎?

 

再看看另一則可能較少人關注的新聞-日前基隆商工籃球隊教練,在眾目睽睽的球場上,竟直接出拳揮打籃球隊學生胸口。


去分析這些輕重程度不一的事件,就能發現一個共通點,這些爭議事件主角,無論是球員本身、教練或是管理階層,幾乎都是學生時期就具備球員身份,也就是所謂的校隊,鮮少是學生時期非屬校隊者(這本來就很難),又或是專業經營管理人才跨足運動產業者。

 

為何鬧事者全為昔日校隊?因為現行學校教育在培育運動選手這塊有相當大的問題,尤其是高中職階段,而這也是孩子未來能否成為職業運動員最關鍵的時期。

 

前面提到教練打學生的新聞是偶發事件嗎?絕對不是,為什麼筆者敢這麼肯定?因為基層籃球外聘教練素質參差不齊,早已不是新聞,因場外鬧出醜聞或場上素行不良而沒球打,躲到基層教球謀生者,隨便抓就一把,不只籃球,棒球、羽球乃至各項運動都有這樣的情形。

 

待遇過低則是導致外聘教練素質不佳的最主要原因,畢業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身為學校正式教師,長年擔任籃球名門松山高中教練的黃萬隆老師,在接受專訪時就提過這個問題,現行各校教練多數皆為兼職,本身有正職工作要忙,又能花多少心思在孩子身上?每天早晚練球、帶隊比賽所花的時間,換算時薪可能連一杯珍奶都喝不起;另外,鄰聘制度也是原因之一,缺乏客觀、公平的選聘程序,永遠是學長帶完介紹學弟接手、教練接完介紹以前的隊員接手,形成一個極度封閉的基層教練系統。

 

最重要的是,這些被找來基層學校帶隊的教練,學生時期即為校隊成員,所受之學校教育已遠不如一般學生完整,也就是所謂的「運動員學生」,自己成為教練時,當然只能再製造出跟自己相同素質的「運動員學生」!

 

對,你沒聽錯,是「運動員學生」,而非「學生運動員」。

「學生運動員」與「運動員學生」兩者有何不同?顧名思義,前者先是「學生」,然後才是「運動員」,後者恰好相反,孩子認為自己是「運動員」,早忽略「學生」才是他的本分。

 

以熱門的高中籃球為例,大家可知道,不說HBL甲級球隊,光是用心經營的乙級球隊,球員就是每天早上要練球、中午要練球、社團活動時間要練球、放學後和假日也要練球,體力消耗如此巨大,又怎能要求孩子們有精神認真上課?還好,教育部體恤民情,允許透過特定管道入學(如運動績優)的孩子,能以較一般生更低的及格分數獲得該科學分。

 

乍聽之下很合理對吧?但請靜下心來仔細思考,無論是高中或高職,其課綱皆是由專家學者再三討論後,經教育部核定通過施行,課綱所訂定之科目,就是專家學者認為高中職學生必須習得之基本知識,到頭來,為什麼又允許這些孩子連60分都不必達到就能取得學分?

 

難道課綱都是亂訂的?還是因為這些孩子是運動員,所以中文聽說讀寫很爛也沒關係?加減乘除搞不懂也無所謂?這可不是誇飾法,看見他們的考卷作答內容,真的會讓你瞠目結舌,有些連國小學生的程度都遠遠不及。

 

更可怕的是,就算及格分數放寬,甚至部分老師打分數時還放水,很多孩子的學分還是不足以取得畢業證書!有學校籃球隊員領到畢業證書的比例,連一半都不到,肄業證書都無法取得者也大有人在。

 

這時候就要提教育部體恤民情的另一德政了,依「入學大學同等學力認定標準」第2條規定,高中職學生修滿規定年限,因故未能畢業者,持有學校核發之歷年成績單,或附歷年成績單之修業證明書、轉學證明書或休學證明書,即能報考大專院校。

 

你沒看錯,以現在大專院校年年招不滿學生的狀況來說,孩子只要高中職讀滿三年,那怕混再大都可以進大專院校繼續混,運氣好一點,找間有籃球隊的大專院校還能繼續打球,未來職業球員之路半點也不受影響。

 

這就是前面所謂的「運動員學生」,先是「運動員」,然後才是「學生」。

 

一定有人會說,既然未來確定要走職業運動員這條路,書有沒有讀好很重要嗎?

好,讓我們先假裝學校教的知識,出社會後完全沒有用好了,但別忘了,學校還有品德教育的功能,由於校隊需練球、比賽,待在學校的時間可能遠比在家多,學校品德教育益加重要,而高中職階段,正是影響孩子品格發展的重要關鍵時期。

 

如同前文所述,校隊會花費非常大量的時間在練球、比賽上,孩子因移地訓練、各項賽事所請的公假,可能比兼任行政職的教師還多!這種情況下,若所讀班級導師是由美術、音樂等非考科教師擔任,可能整個禮拜都見不到導師一面,而導師是校內品德教育最重要的一環,連面都見不到,你要他怎麼發揮作用?

 

於是對孩子品行影響最顯著者,就變成了球隊教練,對,就是那些素質參差不齊的教練;運氣超好,孩子可能會遇上像松山高中黃萬隆教練,這種選手一言一行都要干涉的管家婆;運氣普通,孩子會遇上籃球教得不錯,但孩子言行一概不管的一般教練;運氣背一點,就是遇到自己價值觀偏差,還不忘灌輸給孩子的糟糕大人;如果運氣衰到谷底,那孩子甚至可能要面對暴力、性騷擾等離譜行為。

 

嚴格說來,外聘教練本來就不該負責孩子的教育,他們沒有受過教育相關訓練,也不會有自己是教育者的認知,被找來教球,只因為以前或現在是球隊的一員,恰巧又想賺點外快罷了,是現行教育體制,逼迫這些外聘教練變成教育孩子言行的重要成員。

 

在學校體育活動盛行的日本,各項「部活」(即台灣的社團活動,日本學校無所謂校隊,所有校際運動賽事皆由社團代表參加)除了外聘教練外,一定都還會有至少一位校內教師負責隨隊指導,台灣的體育校隊當然也有校內指導教師,但很多都只是掛個名字,練球、比賽會不會出現就看緣分,實際帶隊都由教練處理。

 

那加入校隊的孩子就一定會走歪嗎?當然不是,但當孩子身邊朋友都無心課業,他有可能獨自一人苦讀嗎?和言行不當的教練朝夕相處,他有可能彬彬有禮嗎?因打球成為全校、甚至全國風雲人物,有可能把小小老師的教誨聽進耳裡嗎?諸如此類的外在變因,都大大提升孩子走歪的機率。


走在校園內,看著一群孩子練完球,吊兒郎當地經過女老師身邊,用輕挑的語氣,大聲開女老師身材的玩笑,甚至當另一位老師正色喝斥,孩子也只是一副「你誰呀?」的不屑神情,甩也不甩地蔑笑離開,看到這樣的畫面,你還會想讓孩子成為「運動員學生」嗎?

 

但這就是現今校園中正在上演的情節。

筆者其實猶豫了很久才決定寫這篇文章,畢竟國內籃球好不容易稍有起色,這種時候發表這種言論頗有大潑冷水的味道,必須澄清,本文不是說加入體育校隊萬萬不可,而是要提醒各位家長,在現行學校教育體制下,要讓孩子在求學時期投入體育校隊,可能要先考量下述幾個因素:

1.孩子是否有餘力兼顧課業:運動在台灣要當飯吃是很不容易的,顧好基本學業,若孩子以後無法靠運動作為職業,或對運動失去興趣時,完成基本學業能讓習得轉職技能更加容易些。

2.慎選教練:教練是影響球員好壞的決定性因子,無論是球技、球品,甚至人品,建議有意讓孩子加入校隊的父母,絕對要在下決定前,親身接觸一下教練,用自己的雙眼判斷,對方到底是不是一個合適的教練人選。

3.學校是否提供完善資源:由於教育經費有限,很多學校雖然設有校隊,但分配給校隊的資源相當有限,尤其是保健護理方面,正值發育階段的孩子,一旦受到嚴重運動傷害,後續又未做出妥當處置,對身體的影響很可能是一輩子的,絕對不可輕忽。

4.需付出更多心力在孩子的品德教育:品德教育本應由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共同分攤,而投入校隊的孩子,除了受到學校教育人員的教導時間減少外,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也會因練球、比賽而相較其他孩子更少,加上外在誘因更大,家長勢必要投入更多心力導正孩子言行。

 

最後還是要說,孩子能找到熱愛之事、投入熱愛之事,絕對都是正面的,當然要給予支持,但在支持的同時,還是要盡到身為大人的責任,提醒孩子留意熱愛之事以外的點點滴滴,千萬別讓熱愛之事,成為人生走歪之禍因。

120會員
106內容數
關於教育、日本文化,有些話就是想說。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匠的舊書桌 的其他內容
日前台中市某高中學生,因校方管教問題選擇輕生,之後其他學校也相繼傳出管教爭議,讓大家不禁好奇,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狀況,才讓青春生命如此輕易消逝? 讓我們一起探討校園事件到底要去哪申訴?申訴又到底有沒有用?
為了理想,歐陽立中老師毅然決然辭去穩定的教師工作轉職為專職作家...   日本時下流行的新詞彙-「父母轉蛋」(親ガチャ)... 兩者關聯何在呢?
午休鐘聲剛響,杜老師已經坐在圖書館角落的四人桌前,在她對面是兩位男學生,汗水濕透他們身上單薄的夏季制服,杜老師輕聲要兩人披上外套,以免圖書館冷氣送給兩人一場重感冒。
隨著五月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政府各部會包括經濟部、勞動部、文化部等,紛紛搶在第一時間推出各自的紓困方案,彷彿慢其他部會一步就十惡不赦般...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教育部日前宣布各級學校、幼兒園延長停課時間至6月14日,畢業典禮等各類型校園活動也配合停辦。 對孩子們來說,人生各階段僅有一次的畢業典禮就這樣被病毒無情吞噬了嗎?
每當鳳凰花開的畢業季到來,產業界缺工的呼救聲就會再度響起,喊了這麼多年,問題到底有沒有改善呢? 答案是否定的,缺工狀況甚至更嚴重了!
日前台中市某高中學生,因校方管教問題選擇輕生,之後其他學校也相繼傳出管教爭議,讓大家不禁好奇,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狀況,才讓青春生命如此輕易消逝? 讓我們一起探討校園事件到底要去哪申訴?申訴又到底有沒有用?
為了理想,歐陽立中老師毅然決然辭去穩定的教師工作轉職為專職作家...   日本時下流行的新詞彙-「父母轉蛋」(親ガチャ)... 兩者關聯何在呢?
午休鐘聲剛響,杜老師已經坐在圖書館角落的四人桌前,在她對面是兩位男學生,汗水濕透他們身上單薄的夏季制服,杜老師輕聲要兩人披上外套,以免圖書館冷氣送給兩人一場重感冒。
隨著五月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政府各部會包括經濟部、勞動部、文化部等,紛紛搶在第一時間推出各自的紓困方案,彷彿慢其他部會一步就十惡不赦般...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教育部日前宣布各級學校、幼兒園延長停課時間至6月14日,畢業典禮等各類型校園活動也配合停辦。 對孩子們來說,人生各階段僅有一次的畢業典禮就這樣被病毒無情吞噬了嗎?
每當鳳凰花開的畢業季到來,產業界缺工的呼救聲就會再度響起,喊了這麼多年,問題到底有沒有改善呢? 答案是否定的,缺工狀況甚至更嚴重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從小孩到成人,每個人都帶著與生俱來的獨特性。然而,社會與教育環境常常壓抑這種獨特性,我們應該給予孩子充分空間和尊重,讓他們展現自我。父母、老師和社會應該理解和支持孩子,在教育上倡導多元化和包容性。這樣,每個孩子都有機會發揮最大的潛力,成為自己期望的那種人。
Thumbnail
那樣一個女孩。 她坐在我對面,穿著白色短版上衣,搭件深色百褶短裙,及膝長靴襯著瘦長的小腿,過肩的中長髮,有著剛剛好的俏麗與溫柔,若隱若現的雙眼皮,眼尾微微的上揚,聰慧的眼神,看起來就是有個性的女孩,散發著年輕與朝氣。 讓我想起外婆種的茉莉花,花瓣潔白,小巧可愛,沒有玫瑰的嬌豔多刺,不若百合的雍容
Thumbnail
現代父母,就算未上過任何教育課程,大抵都會參加過大大小小的教育講座或工作坊,讀過/買過不少育兒專著,知道讚賞和肯定孩子的重要性,但世事往往知易行難,而且在實際生活中要活學活用又往往事與願違,面對孩子「教而不善」的情況下,甚麼要讚賞要肯定更感到有心無力。有些父母會要求孩子跟隨自己的標準,有些則要孩子自
Thumbnail
國內籃球越來越熱,連沒比賽的休賽季期間也有許多重磅消息,到底為什麼這些球員總能有爆不完的負面新聞呢? 本文將帶大家瞭解投入體育校隊的孩子們,其所受之學校教育和其他孩子有何不同,又為什麼會讓他們變成爭議不斷的問題人物。
Thumbnail
我們願意讓孩子成為他自己嗎? 前陣子聽了李崇建老師在TED的演講,題目為「教育如何讓孩子成為自己」在演講的開頭即拋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你們願意讓孩子成為他自己嗎?」乍聽之下,也許很多父母或是老師都會回答「可以啊!」 但如果將這個問題具體細分成生命中的每個決定呢?你允許孩子可以自己決定自己要念什麼
Thumbnail
你願意讓孩子成為自己嗎? 你允許孩子有自由的意志嗎? 他可以自由的選擇他的職業嗎?可以當醫生、工友? 你允許孩子選擇自己的性向嗎?可以當異性戀、同性戀,他也可以當個跨性人,你允許嗎? 你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意見,他可以自由的表達嗎? 你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情緒,他可以認識自己的情緒嗎?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從小孩到成人,每個人都帶著與生俱來的獨特性。然而,社會與教育環境常常壓抑這種獨特性,我們應該給予孩子充分空間和尊重,讓他們展現自我。父母、老師和社會應該理解和支持孩子,在教育上倡導多元化和包容性。這樣,每個孩子都有機會發揮最大的潛力,成為自己期望的那種人。
Thumbnail
那樣一個女孩。 她坐在我對面,穿著白色短版上衣,搭件深色百褶短裙,及膝長靴襯著瘦長的小腿,過肩的中長髮,有著剛剛好的俏麗與溫柔,若隱若現的雙眼皮,眼尾微微的上揚,聰慧的眼神,看起來就是有個性的女孩,散發著年輕與朝氣。 讓我想起外婆種的茉莉花,花瓣潔白,小巧可愛,沒有玫瑰的嬌豔多刺,不若百合的雍容
Thumbnail
現代父母,就算未上過任何教育課程,大抵都會參加過大大小小的教育講座或工作坊,讀過/買過不少育兒專著,知道讚賞和肯定孩子的重要性,但世事往往知易行難,而且在實際生活中要活學活用又往往事與願違,面對孩子「教而不善」的情況下,甚麼要讚賞要肯定更感到有心無力。有些父母會要求孩子跟隨自己的標準,有些則要孩子自
Thumbnail
國內籃球越來越熱,連沒比賽的休賽季期間也有許多重磅消息,到底為什麼這些球員總能有爆不完的負面新聞呢? 本文將帶大家瞭解投入體育校隊的孩子們,其所受之學校教育和其他孩子有何不同,又為什麼會讓他們變成爭議不斷的問題人物。
Thumbnail
我們願意讓孩子成為他自己嗎? 前陣子聽了李崇建老師在TED的演講,題目為「教育如何讓孩子成為自己」在演講的開頭即拋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你們願意讓孩子成為他自己嗎?」乍聽之下,也許很多父母或是老師都會回答「可以啊!」 但如果將這個問題具體細分成生命中的每個決定呢?你允許孩子可以自己決定自己要念什麼
Thumbnail
你願意讓孩子成為自己嗎? 你允許孩子有自由的意志嗎? 他可以自由的選擇他的職業嗎?可以當醫生、工友? 你允許孩子選擇自己的性向嗎?可以當異性戀、同性戀,他也可以當個跨性人,你允許嗎? 你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意見,他可以自由的表達嗎? 你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情緒,他可以認識自己的情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