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完素曰:鴨之利水,因其氣相感而為使也。〞—《本草綱目》)
● 鴨肉米糕(食材:麻油、薑絲、紅蔥頭、鴨肉、米酒、糯米、鹽)
● 鴨粥(食材一:鴨肉、米、蔥、豉;食材二:鴨肉、米、黃耆或黨參)
● 老鴨湯(食材:老鴨肉、冬瓜、蔥、薑;食材二:鴨肉、米、黃耆或黨參)
《本草綱目》記載鴨肉:〝嫩者毒,老者良〞;俗諺則有:〝嫩鴨濕毒,老鴨滋陰〞的說法。所以中醫滋陰、補虛、利水,多用老鴨(老鴨較不寒涼);或者,燒烤烹調(去寒性);另外,搭配秫ㄕㄨˊ米(高粱米、糯小米)、薑、蔥、豉等,也是方法。(附註:〝昔有人食鴨肉成症,用秫米治之而愈。〞、〝《心鏡》:治十種水病垂死。用青頭鴨一只,如常治切,和米並五味煮作粥食。又方:用白鴨一只洗淨,以蒸飯半升,同薑、椒入鴨腹中縫定,蒸熟食之。〞)
食補、食療,常須因地制宜、隨順氣候、生活環境...等,同一食材,巧妙選用搭配,功效便不同。例如:台灣北部夜市有老鴨湯,適宜滋補老年、虛不受補者;秋、冬進補宜選薑母鴨;冬瓜薏米煲水鴨湯是夏季消暑袪濕清熱的廣東清補湯;台灣南部在夏秋之際,中秋佳節有水鴨冷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