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希莉.威蘭斯(Ashley Whillans)是哈佛商學院助理教授、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專門研究一般人如何在時間和金錢之間作取捨,以及這些決定如何影響工作滿意度、幸福感和生活品質。她兩度被評為「行為科學新星」,研究成果發表於眾多學術期刊。她花了超過10年研究,並跨足各種階級的心理學與行為科學實證發現,無論年齡、教育程度或收入,大多數人都有一個盲點-我們總以為還有明天,卻忘記時間是有限的。
作者認為日子要過得更快樂,秘訣很簡單:把時間擺在金錢之上,並影響你每一個決定。
書中談到8個培養時間充裕感的習慣:
一、釐清為什麼:隨時意識「我為什麼做這個?」,刪減或替代掉單純浪費時間的行為。例如:午餐後無腦滑手機→午餐後散步10分鐘。
二、預留或安排寬裕時間:安排放鬆(空)的時間。例如:固定安排運動時間,當感覺太累不妨就直接安排休假幾天。
三、配合自己的時間偏好:你是時鐘型(幾點要做什麼事,時間到了就要做)還是事件型(用事件來決定排程,以事件為主)?順應自我習慣,解除時間焦慮根源。
四、將目標結合日常:把時間用在正面的地方。例如:想增加閱讀量,就利用通勤看電子書,或做家事時聽有聲書。
五、實施獎懲:給予刺激、強化目標。例如:連續三天晚上八點後不查看mail,就犒賞自己喝一杯精品咖啡。
六、讓自動設定來幫你:設立不被打擾的小規矩。例如:讓通知靜音,晚上八點後不再收信。
七、抗拒純粹緊急的事情:要能適時拒絕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為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確立進度。找出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直接排入你的行事曆。
八、悠閒享受休閒時光:放大感受、正向聚焦。不要想花錢旅行是否物超所值,而是想與愛的人一起創造幸福回憶有多美好。
書中也談到人生重大決定和長期時間規劃之間的關係,工作和居住處所會對每天時間的應用有極大的影響,應該慎重考慮選擇。還有5個可以善用在規劃時間的策略:
一、增添一點變化:在一天內或一星期內做了許多不同的事情,相較都做類似的事情,會感到更有效率、沒有壓力。
二、懂得說「不」:針對你經常收到且令你有時間壓力的特定請求,預設好你的標準回應,學會對你自覺沒有時間處理的請求說「不」。
三、爭取更多時間:許多請求不見得非得在期限內達成不可,適時爭取更多的時間。
四、提醒自己凡事都有機會成本:當我們答應了某些事情(如出差、額外的工作),就是在對另一些事情說「不」(如和家人旅遊、看小孩的比賽)。
五、問自己一個大哉問:在做人生重大決定的時候,應該先問問自己什麼最重要?你的優先順序是什麼?
怎麼利用時間,就怎麼過人生
我們每天的生活,累積成我們的一生,作者認為時間的重要性應該大過於金錢,但是我覺得因為金錢有比較明確的數字,例如工作一個月薪水多少?一個東西多少錢?一間房子多少錢?財務自由要存多少錢…等,會習慣用金錢來評估利弊得失,對於時間,除了生重病被醫生評估還能存活多久外,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何時會結束,所以比較會有延遲的心態,把想做的事情放在後面,心想等到…的時候,我就可以做這件事了,也許等到那個時候,早已人事已非。這本書提供了善用時間的方法,也希望大家都能了解自己重要的目標,能有從容豐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