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在海外度過了一整年,雖然眼前的日子過得很緩慢,然而在這短暫的人生旅程中,卻只是邁出的微小一步。這段時間裡,有三件事情讓我有所感悟和啟發。首先,是成功完成了藝術史碩士學位。其次,在大學中擔任助教的經驗。最後,學習獨處的技能。今天我想分享一下對於完成藝術史碩士的一些感想。
回想起當初是什麼原因讓我決定修讀藝術史,我已經記不清了。然而,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我竟然產生了一種對藝術的抗拒感,或者可以說是對藝術價值的質疑。曾經熱愛參觀美術館和博物館的我,卻有一段時間對展覽和藝術品失去了興趣⋯
在中學選修視覺藝術,大學主修文化相關科系,我一直對藝術情有獨鍾,或者可以說它像一扇小窗,讓我窺見新奇的世界。從前,我對藝術的看法是藝術品很美,看了讓人愉悅。初次接觸印象派的風景畫時,我陶醉於它那寧謐的世界。我也對藝術家的創造力和想像力表示讚嘆。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對藝術開始產生更深層次的興趣,不僅僅是對藝術品美感的欣賞,更是對藝術創作背後的故事、背景的深入了解。為什麼印象派的畫風會如此朦朧,與當時的時代背景有何關聯?有時候某些藝術作品會引起焦慮、不安的情緒,或者讓人摸不著頭腦,我開始思考藝術家的動機是什麼?藝術的語言之難以理解,是因為創作者用不同的視覺元素、理論來回應他們所處的時代、地區和群體背景,用他們獨特的視角將抽象的思想呈現。有時候確實感覺自己落入一個坑,愈看愈發現自己似乎並不懂如何看藝術,或許也是這個原因促使我選擇了一門在主流中並不太實用、以興趣為主的學科。順其自然地踏上了進修藝術史的旅程,著侈地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挖掘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藝術。
學習的過程中,矛盾不斷上演。對於學習新知識,一開始充滿了興奮,不停地揭開這個世界長河中未知的一頁。有時穿越時空讀蒙古元朝時期的藝術,有時又研究英國文學流派Bloomsbury的藝術思想,然後轉頭投入伊斯蘭建築的靈性空間,再接著深入荷蘭文藝復興藝術。時代背景、文化如同一場複雜的舞蹈,不斷交錯交疊。然而,在短短的時間內理解並掌握長篇的歷史背景,以及理解學者的觀點並建立自己的見解,這種輸入輸出的過程是頗為痛苦的一環。每週的大量閱讀、課上的討論、構思和資料搜集,這一切讓我感受到頭腦在努力地運轉,吸收知識,有條理地整合零碎的資訊,思考拓展觀點的方向。這種能力不僅適用於藝術史研究,也轉化到學習其他領域的科目。
另一個矛盾之處在於,藝術的價值是什麼?儘管藝術不像食物一樣迫切,卻也是一種被忽略的精神營養品。不知是否因為審美疲勞,但當深入研究時,當看到學者們投入一生研究某一特定領域,我開始產生懷疑。為什麼學術的文章都是如此難以理解的語言?唸過去的歷史對當下生活又有何關聯?為什麼我要了解荷蘭文藝復興藝術中的小丑是做什麼的,又為什麼要關心伊斯蘭那盞玻璃油燈的義義?誰會有時間關心與自己生活毫不相關的東西?再加上感覺被收藏在美術館和博物館中的藝術品似乎失去了原有的靈魂,被鎖在玻璃櫃中,與原有的時空和地域隔絕。學習藝術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然而,經過一番思考,我開始理解藝術作為思考訓練系統的一個切入點。透過觀察藝術品、文化活動提出問題,並從學者的論點中尋找啟發。在深入抽絲剝繭的過程中,對藝術背後的體系和當代歷史文化背景提出質疑和批評。為什麼某部分被展示而某部分被排斥?世界觀是如何被建構的?藝術機構、藝術家、群體之間的關係如何?宗教、政治、貿易等等在藝術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此外,藝術本身便是破舊立新的象徵,結合跨學科的研究更是突破了傳統框架。有一學期的課題是以「水」為主題,包含任何與水相關的藝術,探討造船技術、大航海時代的 黑奴歷史、氣候、北極原住民的藝術生態、女性情慾等等。另一門課程是digital art history,討論藝術史和科技之間的應用、互動以及道德議題。藝術不能僅僅是閉門造車、自語自話,而是要如何與其他領域的知識相結合,發揮更多的可能性。
一年終於藝術史碩士畢業,但我感覺自己才剛剛踏入看藝術的門檻,這套訓練除了應用在藝術領域,還讓我更有意識地開始思考、觀察其他事物背後的運作機制。然而,要真正掌握藝術以及學習的藝術,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經驗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