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魔幻錄|杜杜|2023|香港文學館
自己手上這部《飲食魔幻錄》已是舊版,以前還有一部《住家風景》不知借了誰人也因為絕版已找不到了,今年見香港文學館重版《飲食魔幻錄》實在是一大好消息。
早幾年杜杜在明周B Book有專欄「奇書共欣賞」,記得自己當時在酒店隔離,朋友送來明周看了他寫「莎拉芬手卷」,這部由意大利畫家Luigi Serafini在1981年編繪的奇書在《飲食魔幻錄》裡也有提及,裡面無論是奇異「蛋」、奇果「果」、奇異「獸」還是奇「文字」,以這書作開篇也跟封面的Bosch畫作失樂塵世隔空共嗚,怪誕的大觀園,細節讓人入迷。
經常好奇杜杜的Database,他談吃未必從食物出發,反而以書滋養饕客胃口,寫的是書裡的飲食場面或記載過的一道菜,例如從《紅樓夢》裡的「茶麵子」追索到作者童年吃過的「焦麵」再聯繫到畢卡索的炒麵包;《追憶似水流年》裡多次出現的「Brioche貝奧奇麵包」可引到瑪麗王后「何不食肉麋」的法國版本,馬奈畫上則考究Brioche的形相,而這麵包山上長了髻似的,又可以跟《金瓶梅》的裂口饅頭比一比。從中到西,又從輕到重:輕如談杜魯福一場男女吃牛油麵包的戲而注意到那抺交換溫柔,重如談疱廚吃肉面對的批判、惜食甚至飲食正義。就是這樣從一處談到另一處,由山海經到聖經到本草綱目。他說進食是一種煉金的過程,也對,跟文字一樣,也是一種廣納與消化。
不過如果問全書最意想不到的,其實是喚醒了自己各種行將失落的名字與情節,來自我童年最早那些回憶,也因為當時年紀太小,這些記憶在行業急速式微後也漸漸淡出腦海,例如「賓治」,小時候很偶然有過一次「鋸扒」經歷,然後在那個雜果賓治跟紅豆冰之間猶豫不決,大概就是椰果菠羅車厘子跟汽水是吧,上西餐廳這等大事我卻連吃過什麼也記不得清楚了,就只記得那口甜。再來是杜杜提起粥壺,我才想起以前家裡買粥都是帶一個粥壺下樓去的,我童年舊居在土瓜灣近海心公園一帶,以前龍蛇混雜一點,食肆也開得張揚,今天已清理成停車場的,昔日卻是一個微型街市,士多旁邊賣燒味、雜貨店傳來的麻雀聲跟修電視的轉台沙沙聲,再移一兩步已是一簍簍菜心芥蘭跟豆腐檔,最入眼的是檔口那條黃黃發舊的蒼蠅貼紙;走入益豐的迷宮,暗暗後巷燈光其實很適合攻殼機動隊的末世調調,地上常有積水但開著的粥檔卻總是煙霧飄香,那個稠一點而且香甜的粥底,腸粉上淋上熟的甜鼓油,都是回不去的記憶了。
現在已絕跡江湖的小販檔,臭豆腐還有煎釀三寶滾下大黑油鑊發出的辟嚦啪嘞,其中坊間甚少見臭豆腐食譜,大抵也沒人願意在家嘗試,杜杜在《魔幻飲食錄》裡尋到一千零一篇臭豆腐食譜,也不藏私分享,我太好奇於是細細閱讀,裡面有臭滷汁需發酵放一整個夏天,光幻想也能聞到那撲鼻,然而「臭」極泰來,滷過的豆腐該又是何等咸香。杜杜寫(清稗類鈔〉裡面說「從前北京有麵人聖手,能在袖底偷偷替人做像。捏成之後取出,鬚眉畢現,和真人無異,聽來真是神奇之至。」以前便有這種揑麵粉小人的手藝在街上擺賣,當我以為這行業大概已絕種了,卻原來有人默默幹了好幾十年,報上讀到土瓜灣的麵粉伯伯最近暈倒後巷仙遊,我才想起啊是那位伯伯啊,大概住過九龍城紅磡土瓜灣的人會記得他,可失去了才懷緬留下的只有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