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從小就對古城與砲台等防禦設施有濃厚興趣的古蹟愛好者,二鯤鯓砲台(億載金城)一直是我列在臺南安平的必訪景點之一。不過在學生時代一直沒有機會到訪,這次的臺南之旅終於得以拜訪這座見證臺灣從清帝國邊陲的小島轉變為衝突前線的歷史砲台。以下就跟著時光土場的腳步,一同走入二鯤鯓砲台內一探究竟。
清帝國在17世紀雖將臺灣納入帝國版圖,但實際上對帝國來說統治臺灣只是為了防範像鄭氏政權這樣的軍事集團再度出現。消極治理的結果造成當時臺灣島上的公權力相當薄弱,統治者的手並無法有效深入城市以外的鄉村,同時也讓受到地理空間阻隔的東半部成為政權無法涵蓋的「化外之地」。「化外之地」的概念放在現代的國家中算不算是一國主權的涵蓋範圍?隨著19世紀東西方海上貿易越來越興盛,位於航道要衝的恆春半島不斷發生紛爭,挑戰著「化外之地」的主權概念。在日益劇烈的衝突迎來的便是發生在150年前的牡丹社事件。
1871年由琉球那霸回航宮古島的漁民在途中遭遇暴風雨,倖存的66人一路漂流到了今日的屏東滿州鄉一帶。雖然獲救船員等人獲得當地高士佛社原住民的好心收留,但因文化語言隔閡,最終不幸造成原住民殺害54人的衝突事件。倖存的12人在當地漢人營救下送往臺灣府,並由政府安排送回琉球王國。這件看似是清帝國與琉球王國之間的外交事件,卻因琉球王國同時也向日本薩摩藩納貢、接受保護的尷尬地位,讓日本有了得以插手事件的理由。面對日本來興師問罪,官員卻是兩手一攤地認為化外之民不歸他管。
清國官員的消極態度給了日本挑戰「化外之地」主權的機會,正好成為日本國內鷹派轉移政治改革壓力的出口。看著日本軍隊蠢蠢欲動,儘管西方各國透過外交手段介入調停,但當時的蕃地事務局都督西鄉從道仍執意率領超過五千名官兵攻打臺灣,史稱「牡丹社事件」。日軍於1874年5月12日登陸今日的屏東車城,歷經一個多月的強攻雖讓當地原住民投降,但日軍在水土不服之下也折損約一成的兵力。清廷在得知戰況後隨即派遣沈葆楨率領大軍前往臺灣要求日本撤兵,最後雙方在10月簽訂條約結束這起軍事衝突,但清廷在條約中承認日本出兵是「保民義舉」,間接使得琉球王國被併入日本。
為了加強臺灣的防禦能力,沈葆楨來臺後隨即規劃在安平市街南方籌設二鯤鯓砲台。「鯤」是古代傳說中的大魚,而沙洲隆起的外觀就像是大魚浮出水面的模樣,因此將沙洲稱為鯤鯓。二鯤鯓砲台出入口面向東北方,大砲則設置在西南側,砲口面向前方的台江內海水道及臨海沙洲之外的台灣海峽。砲台由沈葆楨聘請法國技師設計,是臺灣在被清廷統治後建設的第一座西式砲台,一般認為沈葆楨在臺灣進行的一連串國防改革是帝國開始重視臺灣,積極治理的轉捩點。
二鯤鯓砲台在1876年完工,起初配有大砲5門、小砲4門,並隨著防務而逐步增備。砲台平面配置大致為四方型,但在四個角落均有突出的稜堡,外圍有護城河環繞,和北海道的五稜郭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建築主體主要由三合土構成,但城門外觀則以紅磚為主要建材,材料除了遠從福建運來之外,據說也使用了一部份的熱蘭遮城殘跡。城門洞的外側與內側則有沈葆楨所題「億載金城」、「萬流砥柱」題字,這也是二鯤鯓砲台日後被俗稱為億載金城的由來。
這座砲台在後來的清法戰爭和甲午戰爭中都曾以砲擊驅離敵軍,不過在臺灣人最後奮力抵抗日本以馬關條約接收臺灣的乙未戰事中,守軍卻在日軍殺到前連夜奔逃,讓日本不費一兵一卒就占領了二鯤鯓砲台。原本以為億載金城是帝國重視邊境小島而積極加強國防治理的展現,誰知再堅固的堡壘也無法為軍心武裝,大難臨頭時臺灣終究是清帝國可有可無的棄子,實在是相當諷刺!
二鯤鯓砲台在日本領台後並未積極納入日軍的防禦設施中,在《臺灣日日新報》大多只留下步兵聯隊行軍來此附近進行射擊演習的記錄,土地建物則成為地方政府所有的不動產。在缺乏管理的狀況下,1912年4月7日報紙刊出臺南公館主事藤井義道破壞舊砲台的消息,然而此事最後僅以緩起訴收場。除了有人破壞古蹟之外,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16年鋼鐵價格飆漲,管理者臺南廳及半官方慈善組織臺南慈惠院竟將15門大砲當廢鐵賣掉了。如今二鯤鯓砲台僅剩一尊20磅後膛砲留存,砲管內還可見為了穩定砲彈軌跡而設計的膛線。
不過隨著臺灣經濟與文化水準提升,1932-1933年臺南市提出了將二鯤鯓砲台遊園地化的構想。在當時的報導中提到從臺南市區沿著運河道安平的自動車道即將完工,因此計畫將舊砲台內的練兵場種植草地、樹木、擺設長椅,打造成對一般大眾開放的休憩場所。另一方面,政府還計畫從市區架設高空纜車,讓遊客從空中飽覽沿途的魚塭風光,而纜車也計畫繼續延伸到海岸的海水浴場,串聯起從市區到舊砲台的觀光資源。然而這個放在現代來看也有些瘋狂的計畫,在臺南州刪除昭和9年度娛樂費預算之下,似乎就此畫下句點。
1975年時臺南市為了慶祝砲台建城百年,於砲台內進行綠美化、仿製觀賞用大砲,並在入口設置水泥橋樑跨越護城河,成為今日二鯤鯓砲台的現貌。在砲台的西南側中央陳列著沈葆楨的銅像。或許當年清廷內確實有一派將領力圖國防改革,但最後改革的成果卻像二鯤鯓砲台一樣沒發揮多少積極功能。有些人會說歷史上沒有「如果」,但留下見證歷史的古蹟的目的,或許就是讓一般人能夠思考那個「如果」,甚至是反思我們當代的國際社會處境吧。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牡丹社事件
2.戴震宇,《圖說台灣古城史》(新北:遠足文化,2014),頁128-129
3.《臺灣日日新報》:
(明治45)1912-04-07日刊7版〈安平舊砲臺事件 愈愈刑事問題となる〉
(明治45)1912-04-10日刊7版〈砲臺取壞事件決者〉
(明治45)1912-05-15日刊2版〈名所保存問題〉
(大正5)1916-03-07日刊2版〈鐵類騰貴と古鐵〉
(大正6)1917-04-13日刊7版〈大砲鐵屑落札〉
(昭和8)1933-01-22日刊3版〈臺南市で遊園地化する安平の舊砲臺〉
(昭和8)1933-12-14日刊12版〈臺南州九年度豫算削除娛樂費〉
探訪時間:2023.5.
完稿時間:2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