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花絮 先跟你分享最近我生活中遇到的事, 這些事情可能跟商業思維有關、有趣的故事, 因為內容不多, 不太可以成為一篇文章, 所以我把每篇文章前的一部分拿來寫成花絮: 最近我上了一堂「個人品牌影響力」的課程, 課程中遇到一位同為心理師的臉友, 跟她打招呼, 她竟然說是已經在「心理師的品牌研究所」裡的同行。 跟她聊了很多, 有關心理師工作、行動心理師、開業心理師可能會出現的困境。 很開心最近越來越多的人, 很積極的想要在個人品牌上一起努力。 就是她囉 #王元玲心理師 要開業了,也恭喜她! ------------------------------------------------------------------------------------ 正文開始
每次心理工作者銷售商品時(產品包括:線上課程、書籍出版、業配文等), 我都會特別觀察分析他們的產品、行銷方式、受眾分析等, 了解賣的銷量如何, 不好的原因是什麼? 賣得好的原因又是如何? 這些其實都不斷的累積自己分析產品的能力, 未來一旦當自己有產品需要販售的時候, 也別掉進別人曾經踩過的坑。 這些就是需要商業思維, 甚至要能洞悉我們心理工作者的商業模式, 才能更精準的達到我們期待的目標。 這篇文章, 我們先來聊一聊缺少商業思維的原因, 再來談一談有了商業思維的好處, 最後再說說如何增強你的商業思維!
無論是透過正規的學校系統, 或是自學的心理相關專業, 商業思維都不是在你想要學習的選項前幾名。 原因在在學校裡大多數的心理工作內容教的都是, 透過公司、機構的聘僱以得到該工作, 只需要有製造出極致的產品能力就已經足夠。 理論上, 我們只要不斷的在這個專業上努力, 組織就沒有辭退我的理由, 這也就能高枕無憂的到退休。 而在社會上自學的心理工作者面對授課的老師除了專業以外, 比較少能夠跨到產品行銷, 一旦自己覺得需要就會向外學習, 而向外學習的結果又常常無法應用到「心理」產品上。 因為心理產品與一般商品不一樣, 它是摸不著, 看不到的, 跟多數的摸得到, 看得著的商品的思維又有差別。 所以當我們只學到行銷表層的理論,是不容易應用到真實的情境中, 因此學是一回事, 做出來又是一回事。
我們心理工作者的慣性思維就是, 抽絲剝繭, 斟酌每句話的意義、說法、為何說出這樣的話, 同時微觀個人的每個動作, 所以如果要宏觀大局則需要同時花很多時間的梳理各部分的內容, 才比較能夠讓自己心安, 如果這個大局又不是自己喜歡的內容, 就又更不可能有想要宏觀大局的想法了。
過去在機構裡面的我,頂著一把傘, 只要傘不倒, 我就可以安穩的領著固定的薪水過日子。 沒想到的是, 有一天需要靠自己的能力來養活自己, 其實這個能力, 不只是專業能力, 還包括行銷能力, 才能讓人知道我的好產品。 尤其是沒有人付我們固定薪資的時代, 很多自由工作者、行動心理師等, 都需要能夠有著商業的思維, 才有可能讓腦中的知識轉化成收入,那才是真本事。
心理工作者很能夠「同理」個案的情緒, 但這些情緒可能是來自於我們揣摩對方的想法之後,摸索出來的, 這方面我們很專精。 然而,我們少有機會去找出受眾的需求, 所以很容易直接給他們我們所有的, 跳過「他們是否需要?」 「什麼樣形式的需求?」 「怎麼樣交付給他們?」 「怎麼讓他們最容易理解?」等, 這些都是要我們需要提升的能力。
商業本質其實不在於專業的正不正統, 而在於產品銷不銷得出去 ,能不能解決客戶的問題。 正不正統是屬產品思維, 銷不銷得出去才是客戶思維。 分析那麼多的心理產品, 普遍的看到, 非(台灣)學校裡教育出來的心理工作者的產品銷量好很多, 他們都不是“我們所認為的”正統, 但他們知道如何讓人知道自己的產品, 進而花錢購買他的產品。 兩年前有人曾問我心理師這個工作, 未來的出路會不會因為環境而縮小, 後來我的一篇文章就有提到其實市場一直都在, 只是我們缺乏商業思維, 所以客戶都被其他心理工作者吃下來, 因為他們知道社會要什麼。
所以
「不是市場變小了,而是知道客戶要什麼的人變多了!」
當你學習到了商業思維後, 我們下一步就是要做產品的市場測試。 我們常直接套用原來所獲得的內容在自己的產品上, 這是不容易成功的, 因為有太多環境、場域、人等的因素, 可能影響結果, 所以需要調整。 就如SpaceX的馬斯克, 電子書Kindle的貝佐斯, 都是不斷在用產品測試市場, 以達到他們所期望的目標。 他們都如此了,更何況我們呢? 我相信會看到這裡的你, 已經打敗一大堆跟你競爭的對手了, 多數人會覺得無趣,對我無益。 還是一句話:
「時間,會幫助你排除其他的競爭者。」
如果您願意繼續加入「個人品牌行銷」的行列,歡迎訂閱「心理師的品牌研究所」電子報,帶您看見不一樣的世界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