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週,連續幾場的會議,開得頭都痛了,實在令人吃不消,以前看到有書或是課程教人家怎麼開會,心裡都忍不住OS疑問:「這也需要學習?」隨著開會次數增加,這才發現台灣人真的很愛開會,矛盾的是會開的越多,就越不會,因為多數的開會都是無效,到底怎麼樣開會才能精準又快速呢?根據以往的開會經驗,有以下幾個有效開會秘訣。
開會的目的是什麼?解決某個跨部門合作的問題?達成某項工作的共識?確認某些工作的進度?決議某些重要事項?或者是要佈達推動某些政策?
除非你確保與會的每個人都很自覺在會前準備資料,開會時能夠說重點,否則請謹記每次開會聚焦在一個特定的重點上,所有的會議討論就圍繞在這個重點,而非發散似的各說各話。
比如說:會議重點在於優化生產製程,那就從這個主題延伸出來,現有製程的主要缺點(影響最多的)、造成原因,如何改善執行以及改善時間等。通常超過三十分鐘的會議,人的專注力就開始下降,假設一場會議約1-1.5小時,要討論超過三個以上的主題,
是有困難度的,容易流於形式。
確定會議目的以及聚焦後,就是要確認哪些相關人員必須與會,我想大家都遇到令人厭世的會議,那就是又不關我的事,為什麼把我叫來開會?要讓會議達成目的,就要確認與會者和開會主題有直接相關性,這樣才能確保在會議進行中,都能保持聚焦討論,
也可以避免不相關人員的干擾。不然就會遇上有一種人,就算不關他的事,卻很愛在會議中發言,暢快表達(甚至批判)想法,反而對會議造成不必要的干擾。
至於會議時間制定,首先當然確認與會者都能出席,其次建議不要訂在上班一開始,比如說八點上班,八點開會,又或者是午休一點結束,然後安排一點開會,要讓與會者有餘裕準備,而不是匆促進入會議室,召開會議的人也必須提早到會議室做準備,如果不是每間會議室都有相同設備的情形下,得先確認本次會議中會使用那些設備,比如:攝影機。投影機等,召開會議的人提早到會議室的用意,就是確認設備是否能夠使用,萬一遇到會議室前個使用者超時,召開會議的人提早抵達也可以先做溝通或者是應變。
如果確認前面兩點,那麼就不難擬出會議流程,從會議聚焦衍生出要討論的項目,發出會議通知時,除了寫明本次會議討論主題、時間地點,最重要的是要告訴大家討論這個主題的哪些事項,提醒與會人員必須準備相關資料,這樣可以縮短每個人進入會議狀態的時間。
如果你是召開人,議程也是你制定的,請記得主導會議進行,可以事先在會議白板中把議程寫下來,或者把議程印出來給每個人一份,然後按照順序逐一討論。遇到需要裁決,遇上決定的主管沈默不語,為了避免會議延宕或卡住,主導者要記得適當的引導議程繼續,比如可以先探詢與會者,是否還有意見補充?給決定者多點時間思考,然後提醒決定者要做裁示,如果當下無法決定,可以請示決定者是否先進入下一個討論。
議程排定除了可以有效控管會議時間,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當會議焦點發散時,
議程可以提醒召集人適度引導回到討論主題。
會議紀錄盡可能在會議結束後24-48小時完成,並且發給與會者,雖然大家都參與會議,
但不代表會議結束後大家認知與理解的都相同,我就曾經遇過在同一場會議中的人,
對於某個會議討論的執行方案,有三種全然不同的版本,就是因為每個人的記憶點不同,多數人會特別記得和自己有關的,所以就變成各說各話:
「不是吧?開會中說那是你要負責的吧?怎麼又變成我?」
「我記得開會時,某主管說的意思不是這樣的。」
「這個數據跟開會中說的不同。」
如果會議結束後,產生這樣的狀況,那必須很殘忍的說:「這場會就跟沒開是一樣的。」
會議紀錄最好除了文字外,還包含影像,比如:有些會議可能透過圖示來表達,記得拍下來,有些資料是與會者提供給大家討論,記得可最為紀錄附件,會議中決議事項,更是要清楚條列,讓大家確認,這樣才可以當作會議結束後檢視與追蹤執行成果的依據。
如果你是幫主管安排會議的助理,但不會參與會議,除非你狹怨報復,否則千萬別把會議排的很密集,因為人的體力與腦力,還有專注力都有限制,會與會中間至少相隔三十分鐘,才會避免兩會之間交互影響。
如果主管交代你負責召集會議時,記得要詢問主管,這次會議要討論的主題、哪些人必須與會,預定何時開會等,發會議通知時,不是只有寫明時間地點就結束,前面有提及要把會議議程寫進去,如果主管有交代需要那些資料,也要在會議通知中寫明需準備事項。
會議前的溫馨提醒,最早在前一天就提醒,太早也會忘,最晚則是在會議開始前一個小時提醒,所以別在一上班就開會,因為這會連開會提醒都沒有,萬一有人忘記而遲到,或是匆忙中沒有把資料準備好,浪費的不只是個人的時間,而是全部人的時間。
掌握上述重點,就能把越開越不會的會,扭轉成開心的會,祝大家開會愉快順利!
#海邊小鎮的工作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