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生涯起伏總有時,捫心自問,自己可曾認清何時是高點?即便意會到已達高點,又當如何繼續前行?
確實,順境時,一般人都無暇他顧。只有,困境出現,或事業明顯走下坡,才會體會到巔峰時刻竟然已過。這樣的起伏;非得經歷過幾次才能醒悟,畢竟,事業和人生就一個樣,也不過如此;這般。
在萬隆車禍受傷的幾個人都先後進了醫院,做了必要的醫療處理後,在同一天稍晚都安排離境了。從印尼回到新加坡之後,每位受傷的朋友都再去看一次醫生,以策安全。他們隔一天也相繼離開。
各自回家之前,每個遠道來南洋出差的人都打電話跟家人說了在印尼出車禍的事,唯獨我沒有。因為,出意外的時候;家人剛好回台探親,他們也會在朋友離境的同一天由孩子的外公外婆陪同回星。我心裏想;告訴家人,反而徒增無謂的擔心,還是等他們回來再說。
起床時間,我其實沒法從床上坐起來、下床。我是緩慢滾到地面,再背靠床沿慢慢站立。因為前胸部位肋骨斷了兩根,得穿“鐵衣”一個月左右。怕家人擔心,不但沒說,我還親自開車去樟宜機場接機。
透過機場入境大廳的落地窗, 可以看到他們推著行李車走出來。知道瞞不住了,我先走過去我太太身旁,低聲跟她說我人不舒服,出不了力。就讓我攙扶岳父,行李讓她和大兒子負責。我是想,這意外的事不讓老人家知道,他們也只待兩天就回台。
岳父母沒離開前,其實他們已經察覺不對勁了,我只好和盤托出。這麼一來,家人除了擔心,就是無限上綱的憂慮。這也要怪我每一次出差曼谷,馬尼拉,胡志明市,東馬,或是印尼幾個大城返星,無不抱怨各地的交通亂象,還有幾次險象環生的歷險故事。這次全部發酵了。
這一路職場經歷,始終是順境多過逆境,最重要的幾次都是自己做出改變,也是自己的選擇。順境時,我一直都能看出做改變的契機。那麼逆境時,我自己是否也可以仔細思考,下一步路該如何走?
我不得不承認,經常的職場得意,我實在沒法真正做到毫不戀棧。雖然為了家庭,也實際做出重大的決定,最終還是接受了所謂的“兩全之策”,移居新加坡就是個例證。意外之後,想一想;職場的種種,「不過如此」。那麼,然後呢?
就說「不過如此」,這個詞在「論語」, 「紅樓夢」, 和其他古文裡都曾經出現過。一般都是諷刺所謂的某人的出眾才華,或是多偉大的成就。意思是別自以為了不起,也不用太高興,那等事只不過爾爾,平常心看待就好。
聽說數十年前巴西球隊在呼聲最高的世界盃足球冠亞軍賽意外輸球,全隊球員返抵國門時;就像喪家之犬,無地自容。接機人群裡,多人手持橫幅,全部是辱罵的字眼。其中有一老者的橫幅上寫著「不過如此」。隊長趨前致意,老人淡淡的安慰說:「才輸一次,不就這樣而已,下次贏回來就好了」。
果然;這個國家隊四年後真的贏得了世界盃冠軍,接機的群眾裡滿滿的橫幅,寫的都是狂賀,狂喜的字句。眼尖的隊長又看到同一個老者,拿著一樣橫幅「不過如此」。他終於明白,勝不驕;敗不餒,一切都會過去,只要盡力就好。
那一次的公路意外;給我一個月相對靜態的工作模式,也多了機會回想一下, 我們家是如何來到了新加坡?
之所以弄成這樣的職場版本, 我必須承認那是來自心底深處對這職場成就的捨不得,心想有個公私兩相宜的方案,也就接受了。
除了心底放大了的自身“成就”以外,明知道東南亞市場的一些積習沉痾,且問題就在頂層和更高層的總部。也許是性格使然,我的自信或自負,還是掩蓋了東南亞市場改造意圖本身不可為的本質。我那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我算是看得更清楚了,職場系統上的現況,我是沒有絲毫勝算的。再耗下去,我想原本穩定成長的東亞市場勢必被捲入這股下沉的漩渦。我應該如何自處?
如今,似乎出現了類似颱風眼臨空的暫時寧靜。我更深切體會了這一切「不過如此」,我還要追求什麼?我似乎想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生不應該是一個賽局,人生本就是一齣戲,戲裡還有很多角色和我息息相關。眼前種種,只不過是其中一幕,我是否該“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