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受到環境影響時,要找辦法來幫助自己抽離,以免繼續鑽牛角尖。
香港的茶餐廳大眾化,人多吵雜少不免,昨天就被逼「參與」了鄰座三個人的對話。
我點的凍檸檬茶來了,正準備喝一口解解暑熱,怎知耳邊傳來一男一女的責罵聲,這五、六十歲的兩個人(兄妹?夫婦?)在罵一位看來已經有八十多歲的婦人(我猜是母親罷),說她為何在手機總是按錯鍵,怪責她學了很多次都學不懂,「這麼複雜的 App 好心你就用心記住啦!」(下省一連串罵老婦愚鈍的刻薄說話),老婦低頭默默地繼續試着她的手機。
一向低能量的我此刻是沉了下去,那些尖銳的說話和語氣令我感到很難受。
我在想,這就是他們相處的日常嗎?是否因為那老婦年輕時就是這樣兇狠的罵那男女,現在自作業了?那男女對老人家這麼不尊,他日老了,他們的兒女會否同樣地咒罵他們?
哇哇哇,我這是在做甚麼?幹嗎要參與這家人的對話,而且越想越負面?為何我把他們的問題放進自己的腦袋去自討苦吃?
這時,侍應端來我叫的雞扒飯。我已經沒心情,嗅不到飯香了,再這樣下去我就連胃口也要賠上了。
拯救自己的方法就是用更大的聲音來蓋過那兩個人的說話。我連忙戴上耳機,播放我在 Spotify 的歌單。
本來只是BTS正正常常的流行曲,但在那一刻卻變成了清泉,立時令我放鬆了。我也管不了其他人的目光,就跟着音樂搖着上身,帶着微笑拿起刀叉去切我的雞扒。
其實我沒有在街上聽音樂的習慣,耳機是連着線插進電話的那種舊款,在背包內一直放着。好高興今天能大派用場。
如欲轉載或引述,敬請預先與我聯絡,謝謝!
文字©黃璧怡([email protected])
圖片©黃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