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懂得節制 (Moderation):
- 很多人在已經飽了的情況下,還會再多吃一點,導致不必要的健康問題。明明已經有很多東西了,還是忍不住再買,結果不但浪費錢還佔據了空間。已經有點醉了,卻還要再喝一杯,最後反而影響了第二天的學習效率。明知社群媒體讓自己更悲慘,卻還是無法停止滑動,導致時間被浪費在無意義的內容上。追劇追到下一集,明知生命中更有意義的事情正在消逝,卻還是停不下來,這樣不但影響休息質量,也影響了學業和研究進度。
2. 重複做會後悔的事情:
- 許多人會陷入這種困境,不停重複做自己會後悔的事情,這其實是源自於一種匱乏感 (Scarcity)。當你感受到匱乏時,你會更容易做出讓自己後悔的決定。例如,明知道工作已經完成得差不多了,卻還是不停加班,結果反而導致疲勞過度,影響了後續的工作效率。或者,明知道某些社交活動會佔據大量時間,卻還是參加了,結果學業進度被耽誤,最後只能後悔莫及。這些行為都是因為感受到“匱乏暗示 (Scarcity Cue)”而觸發的“匱乏心態 (Scarcity Mindset)”,導致你無法有效管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3. 沉迷於「逛」而非專注於實質內容:
- 很多人在休息時間內,會花大量時間滑 YouTube 或 Instagram 的短影片,或者亂看 YouTube 推薦的影片,甚至看看 Netflix 有沒有新的影片。花很多時間在「選片」上,但實際靜下來看完的影片卻很少。這種行為也出現在逛書店時,總是每個書櫃都看一看,卻沒有真正讀完一本書。這背後的機制,似乎是比起靜下心來好好看一部片或讀一本書,更享受那個「逛」的過程。然而,這樣的行為其實是在浪費時間,並沒有真正提升自己的知識和技能。真正能有改變的是靜下來,在家裡的書桌前,挑幾本書放在眼前,然後一本一本翻,找到打中心靈的句子與段落,並摘錄下來,接著加上自己的經驗與想法,寫成一篇有價值的短文。
你在研究所期間還見過哪些其他尷尬時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