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隨筆|焦慮也不賴④(策略篇):正念引導,走出焦慮迷霧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正念策略篇

在《情緒平復練習》中,正念被劃分為「當下」與「接受」兩個主要部分,這是一個簡明的框架。

一、接受

在DBT中,「全然接納」為:

全然接納並非意味著你寬恕或同意其他人的惡行,而是指你不再試圖藉由生氣和責怪現況去改變已發生的事。—《辯證行為治療技巧手冊》

在ACT中,「接受」為:

接受意味著開放我們的內在經驗(想法、心像、記憶、感受、情緒、慾望、衝動、感覺),並使它們保持原樣,而不管它們是令人愉悅還是痛苦。我們不主張接受每一個不想要的想法和感受,如果經驗逃避妨礙了有效的價值觀為本的生活,才主張「接受」的介入。—《就要傻冒樂天派,缺憾人生才完美》

我認為在正念層面,接受應該有不同程度的劃分,例如:

  1. 被動接受:面對無法改變的現實,無奈地接受。
  2. 主動接受:有意識地接納現實,並嘗試找到意義或解決方案。
  3. 抽離接受:在冷靜、抽離中面對現實,不被情境影響。
  4. 慈悲接納:以善意和同情心接納現實,同時對自己和他人保持關懷。

這些不同的接受層次,反映了正念實踐中對接受的不同理解和態度。一般人認為「宗教性」的接受層次是2(熱情),其實是4(淡然),如奧修在《愛、自由與單獨》中寫道:

矛盾就在於,一個靜心的人是很淡然的,但並不是漠然;淡然而溫暖,但還不到熱的程度。熱情是熱的,它的溫度幾乎就像發高燒一般。慈悲則是淡然而溫馨,它是一種歡迎與接受,等待著分享、隨時準備好要分享,因為它很高興可以分享。慈悲的人無法以熱情回應你,他並不冷酷,但他是淡然的。他可以給你他的溫暖、滋潤,但他無法給你任何熱,因為他沒有。

而「宗教」的接受一般則是層次3(無動於衷):

如果你沒有變得慈悲,那你就會變得無動於衷。無動於衷意謂著沒有熱情,而慈悲是蛻變後的熱情。去看天主教、耆那教、佛教裡的僧侶,你將會發現到非常無趣的人物典型——遲鈍、愚蠢、呆滯、封閉、畏縮與無時不在的恐懼。

用藏傳佛教觀點來說,層次2可視為菩提心,層次3可視為空正見。空正見雖然能斷除煩惱障,但只能成就小乘行者,唯有結合菩提心,才能產生慈悲,而成大乘行者。層次2可視為世俗菩提心;層次4可視為勝義菩提心。而這一切的立基點在於出離心。

在《菩提心起:達賴喇嘛給初發心修行人的第四個錦囊》寫道,菩提心可被歸納為「世俗菩提心」與「勝義菩提心」兩種:

  1. 世俗菩提心:是以持有兩種發心為主要之心的利他意樂,一是希望利益一切眾生的發心,二是為了以最有效方式達成上述目標,因而想要證得正等正覺的發心。它們通常被稱為「菩提心」或「利他意樂」。
  2. 勝義菩提心:這是存在於菩薩聖者或佛之相續中的無漏智,它能直接知覺自性空。換句話說,勝義菩提心是對世俗菩提心所揭橥的正等正覺本質的直接知覺。以聲聞而言,他們已經現證空性,然而其了證並非由世俗菩提心所揭示或依止,因此不具有勝義菩提心。十地菩薩才是區分勝義菩提心的範圍。

二、當下

在《平靜的力量》中,提到一個總括且當代的禪修分類:

  • 專注力型:這些禪修集中在訓練各種向度的專注力,無論是修定,如專注呼吸、正念觀察體驗、咒語,或是超知覺,如安住當下。
  • 建構型:培育美德,如慈心就是這樣的典型。
  • 解構型:就像觀禪修行,用自我觀察來穿透經驗的本質,包括「不二」(nondual)法門,轉換到一個不再由凡俗認知所主導的模式。

正念實際上是從「認知」入手,訓練「行為」。在佛法中稱為「任運」,那不是一種思想,而是一種狀態。畢竟當我們面對臨終時,思想可能無法發揮作用,我們只能依賴平時練習形成的內在狀態來面對那一刻。


三、小節

佛教的止觀資源極為豐富,包括南傳的內觀、漢傳的禪宗以及藏傳的大手印等,這些傳統提供了多樣化的修行方法。對於想深入理解這些資源的概論,可以參考陳兵教授的《佛教禪定學》,而對道家感興趣的人則可以查閱蕭天石的《道家養生學概要》。在這裡,我們不詳細探討這些資料細節。

另外,葛吉夫的神聖舞蹈對我有深遠的影響,其中「循環數數」和「複節奏(Polyrhythm)」技術常見於練習舞碼中。「循環數數」可以看作是數息的升級版,而「複節奏」則是一種分散注意力的方法。這些技術以明確而迅速的方式幫助練習者體會「專注而放鬆」,特別對於初學者而言尤為有效。

然而,正念的深度實踐似乎被當前的注意力經濟所取代。我們如今往往依賴短影音的多巴胺刺激來達成被動的專注和放鬆,這不禁讓人反思,當我們用這些浮光掠影的技巧來代替「回到當下」技巧時,是否失去了什麼重要的東西?

95會員
420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子非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娛樂活動與耐受訓練在處理焦慮上各有優缺點。娛樂活動能迅速提供短期緩解,但容易產生成癮性,不過它們也具有顯著的經濟價值。相對而言,耐受訓練則透過承受短期不適,帶來長期的改善效果,但需要更多努力和堅持。
焦慮管理可以透過「認知重建」和「負向設想」這兩種方法來減輕心理負擔。認知重建幫助我們改變對事件的信念,從而調整情緒反應;負向設想則透過設想最壞的結果,增強我們對現實的接受度。這兩種方法各有其獨特的作用,都為緩解焦慮提供了有效的策略。
參照常常成為焦慮的溫床。我們總是把自己和他人、或未來的不確定性做對比,這種對比引發了對未來的恐懼、錯失機會的擔憂,以及對選擇的壓力。廣告行銷也利用這些心理,加劇了我們的焦慮感,讓焦慮成為生活的常態。
金錢焦慮來自生活中的Debuff,每個月的房租、水電、餐費、手機費等等,就像不斷的扣血、扣血。
加速主義最有趣在於,它與社會價值觀的方向相同,但目的相反。所以只要將目的藏在心中,其實是能優游於世俗的,他們會說「很好,繼續前進,我支持你!」
人生往往很荒謬,想死的人死不了,想活的人活不成。有時候當人生終於感覺從谷底走向光明時,終於能好好享受人生時,常常就迎來場噩耗。
娛樂活動與耐受訓練在處理焦慮上各有優缺點。娛樂活動能迅速提供短期緩解,但容易產生成癮性,不過它們也具有顯著的經濟價值。相對而言,耐受訓練則透過承受短期不適,帶來長期的改善效果,但需要更多努力和堅持。
焦慮管理可以透過「認知重建」和「負向設想」這兩種方法來減輕心理負擔。認知重建幫助我們改變對事件的信念,從而調整情緒反應;負向設想則透過設想最壞的結果,增強我們對現實的接受度。這兩種方法各有其獨特的作用,都為緩解焦慮提供了有效的策略。
參照常常成為焦慮的溫床。我們總是把自己和他人、或未來的不確定性做對比,這種對比引發了對未來的恐懼、錯失機會的擔憂,以及對選擇的壓力。廣告行銷也利用這些心理,加劇了我們的焦慮感,讓焦慮成為生活的常態。
金錢焦慮來自生活中的Debuff,每個月的房租、水電、餐費、手機費等等,就像不斷的扣血、扣血。
加速主義最有趣在於,它與社會價值觀的方向相同,但目的相反。所以只要將目的藏在心中,其實是能優游於世俗的,他們會說「很好,繼續前進,我支持你!」
人生往往很荒謬,想死的人死不了,想活的人活不成。有時候當人生終於感覺從谷底走向光明時,終於能好好享受人生時,常常就迎來場噩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認知行為治療實作指南,10個幫助你應對焦慮、憂鬱、憤怒、恐慌及擔憂等情緒問題的簡易策略
Thumbnail
本書提供瞭解決焦慮問題的10種方法,讓人能從焦慮中解脫出來,重新打造未來的人生。這篇文章探討了焦慮的根源,特徵以及如何預防與和解焦慮的方法。作者提倡給自己留出一些時間,與其著眼於效率,不如追求豐富幸福人生。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步驟 1: 在得到APP上看到「焦慮的反面是具體」這句話,深有共鳴。這是一個開始理解焦慮的好起點。 步驟 2: 每當事情變多,先識別自己能控制的部分,然後集中精力於這些具體的事情。 步驟 3: 回顧過去的經驗,發現許多讓人焦慮的事情其實並未發生。這能幫助你減少過度思考。
Thumbnail
《當下的力量》提到,人的思維往往陷入對過去身份的執著,同時將未來視為逃離當下的一種途徑。瞭解如何專注當下將有助於減輕內在的心理負擔。
Thumbnail
區分「假焦慮」、「真焦慮」,瞭解並克服身體的恐懼反應
Thumbnail
讓焦慮啟發正念思維,重置你的人生推進器
Thumbnail
關於焦慮,你需要的不是對抗,而是如何好好駕馭它!
Thumbnail
如果你經常感到焦慮,無法應對困難,或是希望瞭解如何適應焦慮情緒,這篇文章將提供一些分享與建議。掌握面對焦慮的方式,並重新認識自己,讓我們一起迎接不焦慮的人生。
Thumbnail
感覺焦慮是現代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許多人都曾經歷過焦慮症狀。如果你正在尋找如何緩解焦慮的方法,這篇文章將為你解答。從了解焦慮是什麼,到辨別焦慮特徵,我們將深入探討各種焦慮症狀,並介紹研究證實有效的6種緩解焦慮方法,幫助你快速緩解焦慮,找回內心一直都在的寧靜。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認知行為治療實作指南,10個幫助你應對焦慮、憂鬱、憤怒、恐慌及擔憂等情緒問題的簡易策略
Thumbnail
本書提供瞭解決焦慮問題的10種方法,讓人能從焦慮中解脫出來,重新打造未來的人生。這篇文章探討了焦慮的根源,特徵以及如何預防與和解焦慮的方法。作者提倡給自己留出一些時間,與其著眼於效率,不如追求豐富幸福人生。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步驟 1: 在得到APP上看到「焦慮的反面是具體」這句話,深有共鳴。這是一個開始理解焦慮的好起點。 步驟 2: 每當事情變多,先識別自己能控制的部分,然後集中精力於這些具體的事情。 步驟 3: 回顧過去的經驗,發現許多讓人焦慮的事情其實並未發生。這能幫助你減少過度思考。
Thumbnail
《當下的力量》提到,人的思維往往陷入對過去身份的執著,同時將未來視為逃離當下的一種途徑。瞭解如何專注當下將有助於減輕內在的心理負擔。
Thumbnail
區分「假焦慮」、「真焦慮」,瞭解並克服身體的恐懼反應
Thumbnail
讓焦慮啟發正念思維,重置你的人生推進器
Thumbnail
關於焦慮,你需要的不是對抗,而是如何好好駕馭它!
Thumbnail
如果你經常感到焦慮,無法應對困難,或是希望瞭解如何適應焦慮情緒,這篇文章將提供一些分享與建議。掌握面對焦慮的方式,並重新認識自己,讓我們一起迎接不焦慮的人生。
Thumbnail
感覺焦慮是現代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許多人都曾經歷過焦慮症狀。如果你正在尋找如何緩解焦慮的方法,這篇文章將為你解答。從了解焦慮是什麼,到辨別焦慮特徵,我們將深入探討各種焦慮症狀,並介紹研究證實有效的6種緩解焦慮方法,幫助你快速緩解焦慮,找回內心一直都在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