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謠言的時候,發現到一些問題需要額外提,尤其是戰略構想這部分,因為人類不是先有武器再決定要不要打仗的,就跟強盜不是先拿到刀械才決定要幹一票相同。不了解戰略構想,就會對純武器的判斷嚴重失真,但換個方式說,若對武器跟戰術熟悉,同樣會被誤導,以為戰略構想就是這樣。
舉個例子,假設台灣的戰略構想是反攻大陸,所以會去買很多攻擊性武器,現在之所以擺出戰略守勢,純粹是武器跟軍力不夠大,只要夠強大就會光復神州、驅逐共匪。這個跟「因為我們有很多攻擊性武器,所以戰略上就是打算反攻大陸」,邏輯上會一樣?當然不,有攻擊性武器也可能是要執行攻勢防禦,戰略構想的本質還是防守。
所以這個系列的簡易版開頭,要先講點基本概念,然後再帶一個案例來提就好。至於軍事武器謠言系列,因為簡單的大概都寫得差不多了,複雜的要找案例去解釋,或是有人提出,之後空閒再慢慢講。
地理條件仍是關鍵的戰略因素
要了解戰略構想,第一步叫做:
「打開地圖。」
這年頭Google Earth都免費版了,不要懶惰說找不到,這算是所有戰略構想的最基本。山就是山、河就是河,人類還做不到愚公移山,也沒辦法短時間讓河川改道。筆者知道有人會抗議,認為科技可以改變地形的意義,例如空軍。是的,但是「山就是山、河就是河」這件事情沒有改變,地形的意義會變,但地形不會變。
Reisswitz父子設計的普魯士兵棋(Kriegsspiel),影響了後世的兵棋推演。強調包括地理因素在內的真實性是其特色;這放到戰略層級一樣具有意義。
地形不會變,指的是即使動用國家力量,現在也沒辦法剷掉整座高山(小丘倒可以),同樣無法短時間內建座山,這種需要時間尺度十年為單位的工作,作為戰略規劃來說太不現實。畢竟明天若要打仗,誰管你十年後會把這座山挖掉。
地理位置不變,非天然資源的價值就不大會有所變化,像是平原就是平原,適合大軍與裝甲部隊運動,河川縱橫的地形即使有工兵,架橋仍然很花時間,就是不適合。直升機可以跨越河流跟山丘,但基地總是沒辦法變出來,駐紮基地要花很久的時間興建,開戰後的前線基地再快也不是瞬間出現,而且適合蓋直升機基地的地點,就是那麼多。
科技的確可以改變地形,但這是改變地形的部分意義,例如中國蓋了青藏鐵路,對於輸送軍需到西藏是大利多。這改變了西藏高原的地形意義,使得防守難度降低不少,但高原依舊是高原,縱谷依然是縱谷,我們可以蓋公路鐵路,讓極難通過的地形變得容易,但不會讓崎嶇的地形消失。改變其地理上的意義,修正了對人類可使用性的價值,但本質的地理狀況不會在短期內有根本性變化。
所以,要探討兩個國家之間,彼此採取何種戰略,攻擊還是防禦,我們就不能不把地理環境當作第一個關鍵因素。
模擬兩國戰略演變
假設有兩個國家,高山國與平原國,高山盛產樹木、礦產,但欠缺農作物,很難養;平原國適合農耕,糧食水源不缺,還有牧地可以養殖馬匹,但缺乏樹木與礦物資源。
所以這兩個國家,關係很良好,彼此貿易互通有無就罷了,若不是呢?
戰略構想來自於「需求」,高山國若渴求年年豐產的食糧,平原國垂涎各種金屬礦物,就會各自依照自己的需求,制定出其戰略。這是「互動」,而非固定不變的,只是為了方便解釋,先固定多數因素,用回合制狀況以利於討論。
第一回合
假設平原國覺得欠缺礦產,更缺樹木協助鍛造,以至於兵器都是青銅製,弓箭的射程也不夠,倒是有很多馬匹可以訓練騎兵。這種狀況,要進攻高山國顯然不利,騎兵在山區發揮不了機動性,弓箭拉力不足仰攻射程更短,青銅製武器面對高山國的鐵製兵器絕對劣勢。在進攻幾乎不可能的情況下,平原國會優先制定出防禦戰略,而這個防禦戰略會根據高山國的狀況制定。
高山國需要糧食,人口數低於平原國,若拿大量礦產交換食物,長久來說只是平原國人口多到具有絕對優勢,高山國就發揮不了利於防守的地理長處。自己擁有鐵製武器與武具,優質樹木可以產出射程較遠的弓箭,只是沒有騎兵,平原戰要用步弓兵去面對大批騎兵,勝負難料。所以高山國判斷自己不進攻不行,就得要利用自己的長處,制定適合的攻勢戰略。
第二回合
平原國知道高山國沒有多少騎兵,但只要進入高山國軍隊範圍,會有漫天箭雨而來,平原軍的防具效果不佳,接近戰幾乎不可能贏。但騎兵有速度優勢,平原地形來去如風,適合擾亂與補給線切斷作戰。所以建軍模式,會放在貴族專業的騎兵部隊,而且訓練夠多的馬弓手,用速度突破高山國的密集陣型。
高山國曉得平原步兵打不過自己,但沒有追擊騎兵的手段,一旦進攻平原國,側後方被騎兵快速打擊,對於人口數較少的高山軍來說,吃不起這種消耗。所以一旦進入平原區後,部隊切割小規模斥候部隊分散到外圍,尤其補給部隊,為了防止騎兵的擾亂突襲,部隊的隨軍車輛要外裝可拆卸式的裝置,能快速構成防守陣地的材料,避免被騎兵衝擊。
第三回合
平原國也曉得高山軍必定注意我方騎兵,但從山區進入平原,除了邊境的隘口外,下一道天險就是平原河,寬度正好高山弓兵射程射不過。所以隘口必須要有烽火台,發現高山軍進攻就要通知後方,才有足夠時間做好隨時拆橋的準備,而可以涉水渡河的淺灘,必須建造堡壘提高防禦能力,以及增加弓箭手的射程。為何不能先拆橋?因為靠近高山國的平原地帶也是穀倉區,不能隨便放棄。
高山國知道進攻路線只有兩條,一個是搶快奪下橋梁,另一個是渡過較遠的上游淺灘,而高山軍的軍力不足以同時執行兩方面作戰。而高山國也知道平原國正在淺灘附近蓋碉堡,並準備了大批擾亂用的輕裝騎兵。
基於既有因素,隨情勢及目的調整布署
各位讀者,有沒發現,上面三個回合,各自會產生不同的建軍想法。
第一回合,平原國知道只能防守,所以會把戰略放在守勢,並著重在自己的騎兵優勢。高山國知道必須進攻,戰略採取攻勢,加強自己在步弓兵的訓練。
第二回合,平原軍知道接近戰一定會輸,只能依靠騎兵的機動力擾亂,所以會建置輕裝騎兵,以及具有馬上射擊能力的馬弓部隊,因為只要停下來,就會被強韌的高山軍包圍,或是射程較遠的弓箭手狙擊。一旦騎兵損失過大,就得要靠人海戰術死守據點。
高山軍則是曉得平原軍必定使用騎兵戰術,因為也沒別的辦法,而這能對高山軍產生威脅的手段,就是切斷補給線跟進行消耗戰。所以為了防止被騎兵快速攻擊,就利用自己用不完的林木資源,建造大量的野戰車輛,可以隨時組成為適合防守的臨時障礙物。車輛對於快速行軍來說也有優點,沒有不採用的道理。
第三回合,依照地理形勢,高山軍必須先衝出隘口,然後指向較近的大型橋樑,或是上游較遠的淺灘渡口。所以要達成這個目的,高山軍可能會成立小型的特種部隊,在開戰前就慢慢潛伏進平原國,然後趁早奪下橋樑,讓大軍可以通過。若不成就得走淺灘渡口,但平原國正在興建碉堡,預計二年後完成防禦陣地。
而平原國知道高山國的進軍路線,也知道被小批部隊潛伏滲透,造成橋樑被奪後,高山大軍直衝入精華地帶的危險。所以會成立特殊部隊,專責處理橋樑的破壞與防守,力求最短時間內達成任務,而碉堡群預計二年後完成,現在只能依靠大軍駐紮在渡口兩岸。
所以,讀者有沒發現,各種部隊的產生與建置,都是有目的性的,而這個案例告訴我們,高山國最可能在多久內發動攻勢?你知我知獨眼龍也知,二年內。因為等到碉堡群完成後,高山軍的優勢就不見了,必須另尋他法,一旦平原國的碉堡群完成後,大軍的調度就可以更靈活,不會像現在八成壓在渡口。這代表只要高山軍能很快佔領橋樑,勝負馬上就分曉,也就是說平原國會把情報偵蒐放在特殊部隊以及高山軍的機動性上。
各位到這邊應該會發現,高山跟平原兩國的想法是建築在天然地理形勢上,長期累積產生的國家發展差異。假設今天高山國的另一邊,有人賣了大批馬匹,那麼高山軍絕對會建立騎兵部隊,那平原軍的作戰構想,就會放棄現有的固守策略,因為騎兵優勢消失,就沒必要賭一把。
平原國之所以會這樣制定防守策略,是因為高山國想的是吃掉整個平原國,如果平原軍的實力夠好,那麼就可能在河川的對岸,廣設碉堡群來遲滯高山軍的進攻。高山國如果發現,實在不可能一戰滅平原國,那麼攻勢戰略的制定,就很有可能是抵達平原河,吃掉整塊穀倉區之一,日後再作打算。若平原軍的實力提升到某一個程度,就會用怎樣防守河對岸的穀倉區作為主要規劃目標,而不是單純防止亡國。
總之,戰略構想必有其目標
講到這邊,筆者只是想讓各位知道,想談論台灣還是美國中國外星人的戰略構想,不是只從武器去看,更不是用啥米(
啥物 siánn-mih )「中國的戰略構想就是統一台灣」這種狗屁不通的說法。
為何狗屁不通?
因為,統一是為了什麼?沒有實利的東西,也無法獲得制度跟文化上的意義,這種統一口號就是喊爽的,騙騙小朋友用。
動武作戰要消耗極大資源,打仗某種程度就是做生意,怎樣賺到比成本高的利潤,或是長期利益可以抵消短期損失,戰略構想是基於這些理由,不管是為了獲利還是避險,你總要提一個有意義的東西。
不然反過來說,中華民國的戰略構想就是反攻大陸解救苦難同胞。
你會不會說這在作夢?一定嘛。一樣是啥米實際東西都舉不出來,為何武統台灣你能接受,反攻大陸卻無法認同,這鐵定是意識形態影響了你的判斷,不用懷疑。
戰略構想要有目標,不管是反攻大陸還是武統台灣,目標在哪?實際的利益跟避險在哪,說不出來,就真的是嘴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