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廷岳藥師專注在「發明低門檻的健康方法」,提供一般大眾照顧自己的能力。因而預防生病,減少吃藥。公益環島演講的時間地點:《減藥藥師公佈欄》
延伸閱讀:糖友吃「慶祝大餐」,也可以正常吃三大理由!減藥藥師:「很適合記不住的人」
增加好菌的關鍵
隨著基因檢測技術越來越進步,醫界近幾年終於發現「腸道菌」,原來才是我們走向「預防醫學」的關鍵因素:腸道好菌不但影響人體免疫與代謝功能,還會透過腸腦軸影響腦部功能,就連一個人會不會有糖尿病、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憂鬱症等,竟然也都陸陸續續發現與腸道菌有關。(來源: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吳明賢)
但是該怎麼吃才能增加腸道益生菌?補充保健食品到底好不好?市面上販售的所謂「專利菌株」,會不會又只是趁機炒作起來的噱頭而已?我想,我們從「原始人」的角度說起,你就能馬上理解了。
*
原始人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的原始人,為了飲水方便,想必都是住在水邊、呼吸新鮮空氣、想去哪裡就只能「用走的」。然後餐餐捕魚來吃、煮蛤蜊湯、摘取蔬果的果實嫩葉,生活好愜意。
可惜的是(?),那時候的人類是沒有所謂「洋芋片」可以吃的,那時候的水果多半都是酸的、稻米是有硬殼的、紅肉也是特別少見的(因為那時候的人類如果要獵殺山豬,四個人出門可能只有兩個半回來。)於是,海鮮、蔬果、胚芽米、多喝水、偶爾吃紅肉的低醣飲食,就是原始人最熟悉不過的日常。
很合理吧?講到這裡,你也應該懂得如何「養活腸道好菌」了。
當我們還是原始人的時候,這些益生菌就早已陪伴我們很久,我們吃什麼,益生菌就會跟著吃什麼。這也是為什麼就算經過200萬年的演化,現在所謂的腸道好菌、腸道益生菌,還是一樣喜歡吃膳食纖維(來自蔬果、硬殼稻米)、Omega-3(來自海鮮)、植化素(來自不同顏色蔬果)、還有多喝水。
因為這些食物,原本就是對人體最有益、最容易取得的食物。這些陪著我們「共餐」的益生菌,在習慣吃這些好食物之後,也變得頭好壯壯,幫助我們代謝壞油、代謝廢物、控制血糖,甚至死亡之後的殘骸還可以幫助我們對抗過敏。
但反觀造成你肥胖、高血糖的壞菌就剛好相反了。壞菌最討厭吃蔬菜水果、五穀雜糧,如果你平常只吃高熱量沒有營養的食物,例如洋芋片、精製糖,壞菌就會生長茁壯,然後好菌就會死給你看。因為祖先沒有這些食物阿!!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保健食品,都會強調自己的產品已經添加了益生菌「喜歡吃的食物」,表示自己的菌可以存活更久一點。
但難道這麼做就對腸胃比較好嗎?其實不然。近幾年研究有發現,我們的腸道就像是一個穩定的王國,每個人所需要的腸道菌都不相同,如果亂丟一通所謂的「好菌」進入身體,只會破壞腸道菌最講究的「生態平衡」。(
來源)
關鍵不是保健食品
盲目補充益生菌保健食品絕對不會是對的。
「這就像麻雀會偷吃稻米,所以你想要消滅麻雀。但如果有一天麻雀全都被你消滅了,你就會發現,稻米竟然長得更不好!因為蟲害來了。」吳明賢醫師比喻。
發明211餐盤,幫助病人減重控制血糖的宋晏仁醫師也曾說:儘管益生菌很重要,但並不需要做額外補充,假如你真的考慮額外補充一點益生菌,那麼我的建議是,千萬不要只用一個品牌、單一或少數菌種,否則長期下來,你的腸道菌反而又會偏向某些菌株,對腸道也不是健康的。(
來源) 對控制血糖也沒有幫助。(
來源)
人體的腸道菌種類、數量,是市售產品的數百倍、數千萬倍,與其買什麼什麼菌株,一株兩株,不如把錢省下來,多吃一些對腸道菌有益的食物,對健康的效益反而更大。所以我主張,不應該用補充的方式來獲得益生菌,而是應該想辦法利用天然食物,因此培養好菌、調整我們的腸道「菌相」。
另外,
在我之前的文章有提到,現今的保健食品裡面,只能存放「已知」的營養成分。任何會揮發、不容易保存的營養素,根本不可能變成藥丸。所以你根本就補充不到。更何況,能裝入保健食品裡的成分,就只有能在實驗室裡提煉出來的營養素而已,就算一顆綜合維他命包含20種營養素好了,但你一定比不上一顆蘋果裡面可能有其他200萬種隱藏的未知的營養素。以為吃保健食品就夠營養的人,真的會顧此失彼。
請回頭想一想我們的益生菌到底喜歡吃什麼,然後也想一想家裡的保健食品到底都添加了什麼東西。
我相信這時候的你,心裡的答案就已經很明朗了。
減藥最好,
我是廷岳。
*
環島演講中!
胡廷岳藥師專注在創造「不費力又自願行動的健康生活」,想在2030 年底以前,讓台灣每一個人都能控制好慢性疾病,與我的爸媽一樣。
關於為什麼我要環島演講。
我是廷岳,人人都知道平常要運動要養生、要預防臥床,但其實連醫師自己也做不到。所以我立志幫全台灣的長輩,找到【做得到的健康生活】!必須降低健康的門檻,人人才能健康起來、減少吃藥、預防臥床。
我環島演講發明的【低門檻,台灣臥床七大主因的5步驟預防訣竅】 (手機觀看版PDF),還附加了10份低門檻的國內外實例整理,很歡迎你下載使用哦!很歡迎你點此領取:【台灣臥床7大主因的5步驟預防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