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溝通

含有「職場溝通」共 27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週一早上,老闆走過來說:「這個案子怎麼還沒做完?」 你心想:「不是你上週說先做另一個急件嗎?」但話到嘴邊,只能擠出:「好...我馬上處理。」 然後你開始加班,心裡一邊罵一邊做,覺得自己就是個受氣包。 其實,很多人以為這是老闆的問題。老闆健忘、老闆不體貼、老闆只要結果不管過程。這些可能都對,但抱
Thumbnail
在職場與生活中,提問與回應不僅是一場對話,更是一門影響人心的藝術。朱楚文,以主播與主持人的歷練,提煉出破題連結、Why-Why so-So what 提問法,與高情商回應模板。她的故事告訴我們:緊張是突破的起點,練習是唯一的捷徑。這不只是課程,而是一場讓你在任何對話中,都能自信應對的生命演練。
Thumbnail
孩子在矛盾訊號中學會「看臉色」;成年後在職場重演。教育的關鍵不是嚴或寬,而是態度與規則的一致。
Thumbnail
職場裡,許多領導者會本能地用大聲或冷處理去壓住情緒,但這只會換來表面的安靜,卻失去團隊的信任。真正的領導,不是壓制,而是理解。
Thumbnail
職場中的執行者與管理者有著截然不同的思維方式,學會轉換角色對於職涯發展非常重要。 培養聆聽能力與情商,掌握不同角色的溝通邏輯。溝通技巧、提高情商是成功轉型的關鍵。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職場#執行者#管理者
蔡緯嘉-avatar-img
2025/08/18
溝通須因應角色差異,執行者重細節,管理者重方向; 轉型關鍵在於學會聆聽、提升情商,才能帶領團隊前進。 細節如星辰,閃爍於夜空, 方向如晨曦,指引眾人行。 學會靜心聆聽,情緒化作風, 執行者化羽,方能展翅成雄。
Carry Kuo-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8
蔡緯嘉 感謝緯嘉,總結得很好,而且還贈送一首好詩!
關係的轉機,往往從一句真心話開始。當你願意真誠地表達不確定、疑慮與想法,就可能鬆動彼此的防備,讓安全感與信任慢慢發芽。
Thumbnail
一句話能成就合作,也能引爆誤會。要說清楚,就要補上經常遺漏的四塊拼圖:背景脈絡、角色定位、具體影響、內在期待。這是高效溝通者的必修課。
Thumbnail
我老闆經常說 不要以為對方知道你在想什麼或想要什麼 他不會通靈!!!
查而思-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3
細枝小葉的阿祥_Sean 真的是呀! 自己總希望別人能秒懂我,老闆們也不例外!
本文探討口頭契約的法律效力,以Embry v. Hargadine案為例,說明法院如何透過客觀標準判斷契約成立與否,並比較美國與臺灣法律在解釋意思表示上的異同。文章強調清晰溝通的重要性,以及建立客觀證據以避免爭議的方法,適用於職場溝通與風險管理。
Thumbnail
藏鏡人-avatar-img
2025/08/17
這樣的爭議,是否在不要式契約中比較容易發生呢?
賈斯伯-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7
藏鏡人 不一定唷,這裡在探討的是意思表示
「溝通,不是對著別人的臉,而是對著自己的心。」 看到這書封,大概有很多讀者會直接略過,我一般來說也是這樣(把大大的作者照放在書封上的書,很少會引起我的興趣)。但若你這樣想,就可惜了,因為這真是一本好書。
Thumbnail
安立格-avatar-img
2025/08/10
很棒的分享👍 確實,想溝通就是想達到交流的目的。若不這麼想,就不用花時間去做所謂的溝通了。 交流,不是只有「拿」,得有「給」。那麼想「拿」這麼重要的話,最好是能先「給」。舉個不當的例子,抓雞就應先有一把米在手,而且給雞看到才行,不是嗎?
從肢體語言到語調變化,掌握職場人際密碼 上週小美跟我抱怨:「我們部門開會時,主管問大家對新專案有什麼想法,阿志立刻舉手說『這個提案超棒的!』但我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我問她:「怎麼個怪法?」 「就是他說話的時候眼神一直飄,而且笑得很僵硬,感覺像在演戲。」小美皺著眉頭說。 哈!小美無意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