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職考古題】11:想要看懂孩子的特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我家兒子就是很男生啊,調皮啦,坐不住,上課就像蟲一樣一直動。男生是不是都這樣?還是我家兒子比較特別?我是不是應該送他去鑑定那個過動還是亞斯伯格?」
「我家的女孩處女座A型高敏感,只要一點毛不順她就要崩潰一直崩潰一直崩潰,我應該順著她好?但我擔心她這種個性以後會吃虧,還是我應該要矯正她這種個性?」
要順著小孩的特質養,又怕小孩這種特質以後會讓他吃虧?要「調整」小孩的個性,又擔心自己會不會過度干預、甚至強迫小孩,結果適得其反?
「你要『看懂』孩子的特質,不然會誤了小孩一生啊啊啊!」
類似上面的問題,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市面上也有不少人利用(甚至刻意製造)父母的擔憂,來販賣自己的「教養術」。所以我想在這篇文章裡,提出一種跳出這些擔憂的建議,關注在孩子的選擇與自由上
先來看一個女孩玩車的故事。

阿鳳不認命

少女阿鳳偶然間在網路讀到一篇文章,裡面提到許多「男女大不同」的實驗,其中一個如下:
心理學家設計了一個實驗,實驗的對象可以百分之百肯定未被性別定型──牠們就是猴子,驚人的結果是,雖然猴子完全未被社會教化,未看過廣告,沒有人教導牠們玩甚麼玩具,但雄猴只對貨車及汽車等玩具有興趣,而對洋娃娃有興趣的只有雌猴,這實驗在其他地方重做過兩次,得出相似結果。
雖然阿鳳看不太懂作者最後是在講什麼鬼,但這些實驗看起來挺有說服力的,阿鳳並不懷疑這些實驗的結果。只是阿鳳「不認命」,她還是決定要「玩車」,而且她不但要「玩車」,還要「玩大車」。她要成為一個聯結車司機,
十數年之後,阿鳳成為業界人稱「聯結車司機之王」的人物。回顧這些年,跟男性的同行比起來,阿鳳付出數倍的努力與更大的代價才能得到現在的技術與地位。
稱霸業界的阿鳳還記得當年讀的那篇文章,提到男女有「天生差異」,比方說女性天生「空間感較男性差」。她沒辦法分辨,她這些年遭遇到的難關究竟有多少是旁人的不友善或刁難,又有多少是因為她的天分不如人。
但這些對她來說並不那麼重要,她覺得重要的是她的選擇,以及每一個像她這般想要「玩車」的少女的選擇。於是她決定動用她至今累積的所有資源與影響力,開一間學校,讓每一個想要「玩車」的少女,都能夠遇到比她更少的困難,而更可能成為「玩大車」的人。
在這個想像的故事後,我想試著指出關注「特質」或「天賦」之外的另一個方向:關注「現況」與「選擇」。我們可以先把有什麼特質或天賦,看作是我們對「現況」的詮釋,這可能會影響我們做出什麼選擇,但也不是絕對的。

詮釋來自於事實,但不是事實

你有沒有聽過五色鳥的叫聲?大概是「唔呵呵呵、唔哈哈哈」這樣吧。說起來實際上的叫聲是這樣,但要翻成漢語,我腦海裡就浮現上面那個樣子。
 
這是因為我年少爬山每次精疲力竭指天罵地時,這個聲音就會從或遠或近的樹梢傳來,「唔呵呵呵、唔哈哈哈」,彷彿是在笑我「少年」(ào siàu-liân),讓我不得不強自提起精神,挺起胸膛繼續前進。
影片裡五色鳥的叫聲是「事實」,寫出來的「唔呵呵呵、唔哈哈哈」是種「詮釋」。
在阿鳳讀到的那篇文章裡,作者用幾個「男女有別」的實驗結果,來強調「男女二性基本的分別」,進而支持「限縮性別表達的自由」,但這個結論,有可能減損人的某些選擇與可能性;而阿鳳也同樣是面對「男女有別」的前提,她則是試著降低女性在「玩車」上可能遭遇的困難,試圖擴大每個女孩更自由的可能性。
即使「男女有別」是「事實」,在這樣的「現況」之下,我們仍然可以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性別,以及其他標籤

除了性別之外,無論是星座、血型或症候群(過動或高敏),我自己在教育現場都會盡量避免使用這類「個性」或「特質」的標籤來指稱小孩的狀況。
有一次例外。
有一次在走讀的過程中,一位孩子隨意拿了廟裡的法器在玩,廟裡的工作人員非常驚嚇,急著跑去阻止小孩。這小孩放下法器,轉個身又去玩籤筒。我跟小孩溝通之後,小孩覺得無趣,就跑到廟外去了。看著工作人員不滿的表情,我靈機一動,跟他這麼說:「不好意思,這個孩子很特別,你也看得出來,就是那個……啦,要慢慢講慢慢溝通,要花很多時間。」
我盡可能講得含糊,刻意透露出一種「這個孩子就是那個,你知道吧?就是那個。」的意思。這位本來一臉不滿的阿姨突然間臉色就柔和起來,先是看了一眼小孩走出廟門的背影,才轉身對我說:「我知道我知道,就是說啦,你也不容易誒,很辛苦喔。加油喔。」
台灣最美的風景。
這個小惡作劇呈現一個結果:當我為小孩的行為給出一個關於「個人特質」的「詮釋」之後,這位廟裡的工作人員似乎更可以理解、接納這位小孩的行為。這樣的行動對小孩來說有時是好事,可以讓小孩和教育者得到更多的時間跟空間來慢慢面對困境;但從另一方面來看,這也讓我跟阿姨(教育者和工作人員)都(暫時)迴避了「孩子選擇要玩法器,到底對還是不對?我們又要怎麼面對?」的難題 。
大多數時候,我們急著找出原因並不是為了看向遠方,而是要讓自己「感到安定」。Zeigarnik Effcet告訴我們,人容易對「未解決的問題」感到不安,當問題被標定了一個原因,通常我們就比較容易把它(暫時)忘記。將小孩的行為歸咎到小孩的特質上,再參考教養專家或星座書的方法,我們就可以覺得自己「掌握了狀況」,而得到一段時間的安定感。
這確實有助於緩解我們的焦慮,但大概也就是唯一的好處了。如果我們不想停留在「小孩的行為→焦慮→歸類小孩的特質→緩解→小孩的行為再出現→焦慮」的迴圈之中,那我們也許該相信,教育是關於現在和未來的工作,試著更在意「人的現況」及「選擇」。
比方說,「小孩拿法器在玩」是個事實,而「這個時代的小孩就是沒家教」、「這小孩欠教訓」跟「這個小孩很特殊需要特別的接納」,三者都是詮釋,也都是一種「看懂孩子」。不同的詮釋會影響不同的行動傾向,而有些詮釋及影響,對任何人都沒有幫助。
像是「這個時代的小孩就是沒家教」、「現在的年輕人就是草莓族」這種詮釋,會加深某些人的刻板印象,而讓某些人的困境保持艱難或更加困苦;除了讓詮釋的人感到「狀況都在我掌握之中」而心安之外,還有什麼好處呢?

急著看懂,不如認真去聽

相對於「看懂孩子」這種完全由大人視角出發的邏輯,我們其實還可以選擇去「傾聽孩子」。
在前例的那個廟裡,大人其實可以問拿起法器的孩子:「你為什麼想要拿那個東西呢?」假如大人這麼問了,可能會得到「我覺得那是個玩具。」、「我就是想摸摸看。」或其他我沒想到的答案。無論如何,如果你只是在旁邊看,然後就以為「看懂孩子」了,你不會真的知道孩子究竟為什麼要那樣做。
和小孩相處,當然不能光用「看」的,傾聽孩子的想法更重要。
以阿鳳的例子來說,身為一個女性,她在「玩大車」這件事上,在生理上或社會上可能會比男性更弱勢,是一個「現況」。若我們是阿鳳的父母,我們可以因為「看懂阿鳳不如男性的天賦特質」,而勸說或要求阿鳳不要選擇「玩大車」;但也可以好好傾聽阿鳳做出的「選擇」,試著為阿鳳統整資源、開闢道路,降低她「玩大車」的門檻,讓她更有可能成為她選擇要成為的那種人。
又比方說,在面對「處女座A型高敏感」的小孩,我們既不必急著看懂、詮釋、歸類他每一個「爆炸」的原因,也不用煩惱要不要「刻意」順著他或是逆著他。取而代之的是,我們可以專注在他每一個「要什麼」的當下,認真傾聽他的需求與選擇,也認真評估我們能夠給出怎樣的環境,去協助他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而在那些我們給不起的時候(比方說小孩要從上海騎單車去西藏),我們也許該試著大方坦誠自己的限制(我才不要去勒),將孩子交給這個世界,相信世界會無私對待他,而那是我們的手搆不著的、孩子自己的運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61會員
121內容數
我和朋友共同分享、推動「合作式教育」的概念,試著建立由父母、小孩與教育者共同合作、建構的教育場域。在這個寫作計畫中,我想要寫下我在教育現場的記錄及相關問題的思考,希望能讓讀者和我一樣,在繁雜的教育/教養現場得到些微的救贖,且保有討論和省思的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盧駿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關於教育的各種議論裡,「教小孩尊重」大概令我覺得最煩躁的問題之一,追根究底來說,是因為在我們的文化裡,尊重至少有兩種不同的意思。
無論是在有許多小孩的教育現場,或者家裡僅有一兩個小孩的教養現場,打人的孩子大概總是讓大人們特別擔憂操煩。在這篇文章裡,我要先試著說說常見的幾種看法與解決方式,最後再我的觀察與想法,並且提出在教育上我認為恰當的作法。
伴侶之間的理念不合是萬年考古題啊,雙親一說小孩就是該打,雙親二說小孩就是不能打;雙親二說小孩應該要在家自學,雙親一說小孩就是要去學校。假如像這樣「理念不合」到山崩地裂,究竟該怎麼辦呢?
最近我們家小孩的社會課老師帶他們讀大江健三郎的《孩子為什麼要上學?》,老師唸了第一篇故事給他們聽,那是一個關於「繼承的孩子」的故事。對身為父親的我來說,這故事已不僅僅是個比喻,但是,在為人父母的感受外,在這裡,我想要討論「學習」這件事。
透過緊箍咒控制孫悟空的是糊塗唐僧,而控制媽媽的緊箍咒之一,就是那些如同玄奘一般,總是愛指出「正確作法」,但卻看不見(或不去看)「人的處境」以及「人的選擇」的教養文章和教養書,以及滿街上拿著這些東西去對著媽媽指指點點的人……
「他們說我獨立,不用花太多心思在我身上。我會自己完成功課或準備上課需要的東西,相對來說,哥哥跟妹妹總是丟三落四的。」「好吧,這是你們覺得的我,那我就這樣吧。」
在關於教育的各種議論裡,「教小孩尊重」大概令我覺得最煩躁的問題之一,追根究底來說,是因為在我們的文化裡,尊重至少有兩種不同的意思。
無論是在有許多小孩的教育現場,或者家裡僅有一兩個小孩的教養現場,打人的孩子大概總是讓大人們特別擔憂操煩。在這篇文章裡,我要先試著說說常見的幾種看法與解決方式,最後再我的觀察與想法,並且提出在教育上我認為恰當的作法。
伴侶之間的理念不合是萬年考古題啊,雙親一說小孩就是該打,雙親二說小孩就是不能打;雙親二說小孩應該要在家自學,雙親一說小孩就是要去學校。假如像這樣「理念不合」到山崩地裂,究竟該怎麼辦呢?
最近我們家小孩的社會課老師帶他們讀大江健三郎的《孩子為什麼要上學?》,老師唸了第一篇故事給他們聽,那是一個關於「繼承的孩子」的故事。對身為父親的我來說,這故事已不僅僅是個比喻,但是,在為人父母的感受外,在這裡,我想要討論「學習」這件事。
透過緊箍咒控制孫悟空的是糊塗唐僧,而控制媽媽的緊箍咒之一,就是那些如同玄奘一般,總是愛指出「正確作法」,但卻看不見(或不去看)「人的處境」以及「人的選擇」的教養文章和教養書,以及滿街上拿著這些東西去對著媽媽指指點點的人……
「他們說我獨立,不用花太多心思在我身上。我會自己完成功課或準備上課需要的東西,相對來說,哥哥跟妹妹總是丟三落四的。」「好吧,這是你們覺得的我,那我就這樣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覺得很幸運,偶然找到這套有聲書,一口氣聽完全部,覺得很有趣,雖然,抱歉我邊聽邊做其他事情,紀錄了一下提及的繪本,可能會有遺漏,希望還算周全,打算一一借來跟鵝子一起閱讀。
Thumbnail
身份的標籤 從小到大,我們確實被賦予了許多身份標籤,比如「乖孩子」、「優等生」、「好妻子」等等。這些標籤可能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決策,讓我們不自覺地去迎合外界的期待。然而,這樣的過程容易讓我們迷失自我,忽略了內心真正的聲音。 性別的不平等 在許多文化中,女性面臨的標籤和期待遠比男性多。從小,女孩
Thumbnail
  『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總有個放蕩不羈的小子不斷地提醒著我們要傾聽他的聲音才不會迷失了方向』。  
Thumbnail
涼爽的午後, 我和好友在校園的走廊邊聊著大兒的升學去向。 「哎呀!那是她的小孩呀!不見得適合你兒子。聽聽就好~」 「就像我不喜歡一些育兒書,特別是那種憑藉著自己養育孩子的經驗,就產出一堆理論的⋯」 「就是個人的經驗談嘛!又不見得適用在每個孩子!有些看了覺得浪費時間,還製造恐慌
Thumbnail
「大人就是背負著一些秘密,並會為了心愛的人在這個世界上變成那幾秒的大人。」
小歌妹又在胡思亂想了:父親是一個傻瓜,但女兒願意去效仿。因為小歌妹看到念頭管理,每一個人都發揮所長了,包括自己。有者還令人感動,如末法小豬在念頭世界再也沒有想女人了。原則小沙僧也學習契入現時報生活,忍者小狐狸露出的尾巴就是要做一個更好的人。小歌妹想聽到內在聲音。 內在聲音說:他必需是一個好人,我來
Thumbnail
長期閱讀我的文字的讀者,不知道有沒有發現我從來沒有說我家跳跳糖是高敏兒,但是他確實是一位情緒張力蠻明顯高的孩子,瞬間爆發力十足!只不過我都一直把這個視為一個正常值,我覺得一個正常的小孩,怎麼能夠 #情緒穩定 的在這個世界上生活呢? 情緒穩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對成年人都是如此,何況對於孩子?!
*角色屬於原作,OOC屬於我 千切豹馬 你牽著紅髮紅眼小男孩走在百貨公司裡,他臉和國際選手千切豹馬的長相一個模樣刻出來。 沒錯,小男孩就是千切的孩子,則你是他的母親,你並沒有帶球跑路,只是你帶著孩子出遊玩,因為你跟其他好姐妹提議說“我們幾個帶著孩子出遊玩,再把家裡東西全部都帶走
Thumbnail
那個女孩之不想具名的某一天 女孩:阿公~我昨天很想跟著大家一起去玩;老師說一定要趁星期日去植物園寫生;下一次一定要載我喔! 其實 每一次~阿公的機車後座只會載那個女孩 而,那個女孩,很享受被當唯一的寶貝寵愛的感受~因為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其他了 每天的每天 突如其來的打罵、驚恐,源於母親的
Thumbnail
記得有一次接女兒放學過後到附近的公園玩耍,途中有一位女同學帶著一隻洋娃娃前來,沒多久被男同學接手把玩。此時,男同學的阿嬤焦急地大喊:「男生不要拿女生玩的娃娃啦!這樣不好看!」 我聽聞隨即告訴阿嬤:「其實娃娃不分男女都可以玩呀!就像是顏色本身也沒有性別之分⋯⋯。」我就這樣一路講到同婚的議題,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覺得很幸運,偶然找到這套有聲書,一口氣聽完全部,覺得很有趣,雖然,抱歉我邊聽邊做其他事情,紀錄了一下提及的繪本,可能會有遺漏,希望還算周全,打算一一借來跟鵝子一起閱讀。
Thumbnail
身份的標籤 從小到大,我們確實被賦予了許多身份標籤,比如「乖孩子」、「優等生」、「好妻子」等等。這些標籤可能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決策,讓我們不自覺地去迎合外界的期待。然而,這樣的過程容易讓我們迷失自我,忽略了內心真正的聲音。 性別的不平等 在許多文化中,女性面臨的標籤和期待遠比男性多。從小,女孩
Thumbnail
  『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總有個放蕩不羈的小子不斷地提醒著我們要傾聽他的聲音才不會迷失了方向』。  
Thumbnail
涼爽的午後, 我和好友在校園的走廊邊聊著大兒的升學去向。 「哎呀!那是她的小孩呀!不見得適合你兒子。聽聽就好~」 「就像我不喜歡一些育兒書,特別是那種憑藉著自己養育孩子的經驗,就產出一堆理論的⋯」 「就是個人的經驗談嘛!又不見得適用在每個孩子!有些看了覺得浪費時間,還製造恐慌
Thumbnail
「大人就是背負著一些秘密,並會為了心愛的人在這個世界上變成那幾秒的大人。」
小歌妹又在胡思亂想了:父親是一個傻瓜,但女兒願意去效仿。因為小歌妹看到念頭管理,每一個人都發揮所長了,包括自己。有者還令人感動,如末法小豬在念頭世界再也沒有想女人了。原則小沙僧也學習契入現時報生活,忍者小狐狸露出的尾巴就是要做一個更好的人。小歌妹想聽到內在聲音。 內在聲音說:他必需是一個好人,我來
Thumbnail
長期閱讀我的文字的讀者,不知道有沒有發現我從來沒有說我家跳跳糖是高敏兒,但是他確實是一位情緒張力蠻明顯高的孩子,瞬間爆發力十足!只不過我都一直把這個視為一個正常值,我覺得一個正常的小孩,怎麼能夠 #情緒穩定 的在這個世界上生活呢? 情緒穩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對成年人都是如此,何況對於孩子?!
*角色屬於原作,OOC屬於我 千切豹馬 你牽著紅髮紅眼小男孩走在百貨公司裡,他臉和國際選手千切豹馬的長相一個模樣刻出來。 沒錯,小男孩就是千切的孩子,則你是他的母親,你並沒有帶球跑路,只是你帶著孩子出遊玩,因為你跟其他好姐妹提議說“我們幾個帶著孩子出遊玩,再把家裡東西全部都帶走
Thumbnail
那個女孩之不想具名的某一天 女孩:阿公~我昨天很想跟著大家一起去玩;老師說一定要趁星期日去植物園寫生;下一次一定要載我喔! 其實 每一次~阿公的機車後座只會載那個女孩 而,那個女孩,很享受被當唯一的寶貝寵愛的感受~因為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其他了 每天的每天 突如其來的打罵、驚恐,源於母親的
Thumbnail
記得有一次接女兒放學過後到附近的公園玩耍,途中有一位女同學帶著一隻洋娃娃前來,沒多久被男同學接手把玩。此時,男同學的阿嬤焦急地大喊:「男生不要拿女生玩的娃娃啦!這樣不好看!」 我聽聞隨即告訴阿嬤:「其實娃娃不分男女都可以玩呀!就像是顏色本身也沒有性別之分⋯⋯。」我就這樣一路講到同婚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