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職考古題】11:想要看懂孩子的特質?

更新於 2018/12/10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我家兒子就是很男生啊,調皮啦,坐不住,上課就像蟲一樣一直動。男生是不是都這樣?還是我家兒子比較特別?我是不是應該送他去鑑定那個過動還是亞斯伯格?」
「我家的女孩處女座A型高敏感,只要一點毛不順她就要崩潰一直崩潰一直崩潰,我應該順著她好?但我擔心她這種個性以後會吃虧,還是我應該要矯正她這種個性?」
要順著小孩的特質養,又怕小孩這種特質以後會讓他吃虧?要「調整」小孩的個性,又擔心自己會不會過度干預、甚至強迫小孩,結果適得其反?
「你要『看懂』孩子的特質,不然會誤了小孩一生啊啊啊!」
類似上面的問題,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市面上也有不少人利用(甚至刻意製造)父母的擔憂,來販賣自己的「教養術」。所以我想在這篇文章裡,提出一種跳出這些擔憂的建議,關注在孩子的選擇與自由上
先來看一個女孩玩車的故事。

阿鳳不認命

少女阿鳳偶然間在網路讀到一篇文章,裡面提到許多「男女大不同」的實驗,其中一個如下:
心理學家設計了一個實驗,實驗的對象可以百分之百肯定未被性別定型──牠們就是猴子,驚人的結果是,雖然猴子完全未被社會教化,未看過廣告,沒有人教導牠們玩甚麼玩具,但雄猴只對貨車及汽車等玩具有興趣,而對洋娃娃有興趣的只有雌猴,這實驗在其他地方重做過兩次,得出相似結果。
雖然阿鳳看不太懂作者最後是在講什麼鬼,但這些實驗看起來挺有說服力的,阿鳳並不懷疑這些實驗的結果。只是阿鳳「不認命」,她還是決定要「玩車」,而且她不但要「玩車」,還要「玩大車」。她要成為一個聯結車司機,
十數年之後,阿鳳成為業界人稱「聯結車司機之王」的人物。回顧這些年,跟男性的同行比起來,阿鳳付出數倍的努力與更大的代價才能得到現在的技術與地位。
稱霸業界的阿鳳還記得當年讀的那篇文章,提到男女有「天生差異」,比方說女性天生「空間感較男性差」。她沒辦法分辨,她這些年遭遇到的難關究竟有多少是旁人的不友善或刁難,又有多少是因為她的天分不如人。
但這些對她來說並不那麼重要,她覺得重要的是她的選擇,以及每一個像她這般想要「玩車」的少女的選擇。於是她決定動用她至今累積的所有資源與影響力,開一間學校,讓每一個想要「玩車」的少女,都能夠遇到比她更少的困難,而更可能成為「玩大車」的人。
在這個想像的故事後,我想試著指出關注「特質」或「天賦」之外的另一個方向:關注「現況」與「選擇」。我們可以先把有什麼特質或天賦,看作是我們對「現況」的詮釋,這可能會影響我們做出什麼選擇,但也不是絕對的。

詮釋來自於事實,但不是事實

你有沒有聽過五色鳥的叫聲?大概是「唔呵呵呵、唔哈哈哈」這樣吧。說起來實際上的叫聲是這樣,但要翻成漢語,我腦海裡就浮現上面那個樣子。
 
這是因為我年少爬山每次精疲力竭指天罵地時,這個聲音就會從或遠或近的樹梢傳來,「唔呵呵呵、唔哈哈哈」,彷彿是在笑我「少年」(ào siàu-liân),讓我不得不強自提起精神,挺起胸膛繼續前進。
影片裡五色鳥的叫聲是「事實」,寫出來的「唔呵呵呵、唔哈哈哈」是種「詮釋」。
在阿鳳讀到的那篇文章裡,作者用幾個「男女有別」的實驗結果,來強調「男女二性基本的分別」,進而支持「限縮性別表達的自由」,但這個結論,有可能減損人的某些選擇與可能性;而阿鳳也同樣是面對「男女有別」的前提,她則是試著降低女性在「玩車」上可能遭遇的困難,試圖擴大每個女孩更自由的可能性。
即使「男女有別」是「事實」,在這樣的「現況」之下,我們仍然可以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性別,以及其他標籤

除了性別之外,無論是星座、血型或症候群(過動或高敏),我自己在教育現場都會盡量避免使用這類「個性」或「特質」的標籤來指稱小孩的狀況。
有一次例外。
有一次在走讀的過程中,一位孩子隨意拿了廟裡的法器在玩,廟裡的工作人員非常驚嚇,急著跑去阻止小孩。這小孩放下法器,轉個身又去玩籤筒。我跟小孩溝通之後,小孩覺得無趣,就跑到廟外去了。看著工作人員不滿的表情,我靈機一動,跟他這麼說:「不好意思,這個孩子很特別,你也看得出來,就是那個……啦,要慢慢講慢慢溝通,要花很多時間。」
我盡可能講得含糊,刻意透露出一種「這個孩子就是那個,你知道吧?就是那個。」的意思。這位本來一臉不滿的阿姨突然間臉色就柔和起來,先是看了一眼小孩走出廟門的背影,才轉身對我說:「我知道我知道,就是說啦,你也不容易誒,很辛苦喔。加油喔。」
台灣最美的風景。
這個小惡作劇呈現一個結果:當我為小孩的行為給出一個關於「個人特質」的「詮釋」之後,這位廟裡的工作人員似乎更可以理解、接納這位小孩的行為。這樣的行動對小孩來說有時是好事,可以讓小孩和教育者得到更多的時間跟空間來慢慢面對困境;但從另一方面來看,這也讓我跟阿姨(教育者和工作人員)都(暫時)迴避了「孩子選擇要玩法器,到底對還是不對?我們又要怎麼面對?」的難題 。
大多數時候,我們急著找出原因並不是為了看向遠方,而是要讓自己「感到安定」。Zeigarnik Effcet告訴我們,人容易對「未解決的問題」感到不安,當問題被標定了一個原因,通常我們就比較容易把它(暫時)忘記。將小孩的行為歸咎到小孩的特質上,再參考教養專家或星座書的方法,我們就可以覺得自己「掌握了狀況」,而得到一段時間的安定感。
這確實有助於緩解我們的焦慮,但大概也就是唯一的好處了。如果我們不想停留在「小孩的行為→焦慮→歸類小孩的特質→緩解→小孩的行為再出現→焦慮」的迴圈之中,那我們也許該相信,教育是關於現在和未來的工作,試著更在意「人的現況」及「選擇」。
比方說,「小孩拿法器在玩」是個事實,而「這個時代的小孩就是沒家教」、「這小孩欠教訓」跟「這個小孩很特殊需要特別的接納」,三者都是詮釋,也都是一種「看懂孩子」。不同的詮釋會影響不同的行動傾向,而有些詮釋及影響,對任何人都沒有幫助。
像是「這個時代的小孩就是沒家教」、「現在的年輕人就是草莓族」這種詮釋,會加深某些人的刻板印象,而讓某些人的困境保持艱難或更加困苦;除了讓詮釋的人感到「狀況都在我掌握之中」而心安之外,還有什麼好處呢?

急著看懂,不如認真去聽

相對於「看懂孩子」這種完全由大人視角出發的邏輯,我們其實還可以選擇去「傾聽孩子」。
在前例的那個廟裡,大人其實可以問拿起法器的孩子:「你為什麼想要拿那個東西呢?」假如大人這麼問了,可能會得到「我覺得那是個玩具。」、「我就是想摸摸看。」或其他我沒想到的答案。無論如何,如果你只是在旁邊看,然後就以為「看懂孩子」了,你不會真的知道孩子究竟為什麼要那樣做。
和小孩相處,當然不能光用「看」的,傾聽孩子的想法更重要。
以阿鳳的例子來說,身為一個女性,她在「玩大車」這件事上,在生理上或社會上可能會比男性更弱勢,是一個「現況」。若我們是阿鳳的父母,我們可以因為「看懂阿鳳不如男性的天賦特質」,而勸說或要求阿鳳不要選擇「玩大車」;但也可以好好傾聽阿鳳做出的「選擇」,試著為阿鳳統整資源、開闢道路,降低她「玩大車」的門檻,讓她更有可能成為她選擇要成為的那種人。
又比方說,在面對「處女座A型高敏感」的小孩,我們既不必急著看懂、詮釋、歸類他每一個「爆炸」的原因,也不用煩惱要不要「刻意」順著他或是逆著他。取而代之的是,我們可以專注在他每一個「要什麼」的當下,認真傾聽他的需求與選擇,也認真評估我們能夠給出怎樣的環境,去協助他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而在那些我們給不起的時候(比方說小孩要從上海騎單車去西藏),我們也許該試著大方坦誠自己的限制(我才不要去勒),將孩子交給這個世界,相信世界會無私對待他,而那是我們的手搆不著的、孩子自己的運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60會員
121內容數
我和朋友共同分享、推動「合作式教育」的概念,試著建立由父母、小孩與教育者共同合作、建構的教育場域。在這個寫作計畫中,我想要寫下我在教育現場的記錄及相關問題的思考,希望能讓讀者和我一樣,在繁雜的教育/教養現場得到些微的救贖,且保有討論和省思的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盧駿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關於教育的各種議論裡,「教小孩尊重」大概令我覺得最煩躁的問題之一,追根究底來說,是因為在我們的文化裡,尊重至少有兩種不同的意思。
無論是在有許多小孩的教育現場,或者家裡僅有一兩個小孩的教養現場,打人的孩子大概總是讓大人們特別擔憂操煩。在這篇文章裡,我要先試著說說常見的幾種看法與解決方式,最後再我的觀察與想法,並且提出在教育上我認為恰當的作法。
伴侶之間的理念不合是萬年考古題啊,雙親一說小孩就是該打,雙親二說小孩就是不能打;雙親二說小孩應該要在家自學,雙親一說小孩就是要去學校。假如像這樣「理念不合」到山崩地裂,究竟該怎麼辦呢?
最近我們家小孩的社會課老師帶他們讀大江健三郎的《孩子為什麼要上學?》,老師唸了第一篇故事給他們聽,那是一個關於「繼承的孩子」的故事。對身為父親的我來說,這故事已不僅僅是個比喻,但是,在為人父母的感受外,在這裡,我想要討論「學習」這件事。
透過緊箍咒控制孫悟空的是糊塗唐僧,而控制媽媽的緊箍咒之一,就是那些如同玄奘一般,總是愛指出「正確作法」,但卻看不見(或不去看)「人的處境」以及「人的選擇」的教養文章和教養書,以及滿街上拿著這些東西去對著媽媽指指點點的人……
「他們說我獨立,不用花太多心思在我身上。我會自己完成功課或準備上課需要的東西,相對來說,哥哥跟妹妹總是丟三落四的。」「好吧,這是你們覺得的我,那我就這樣吧。」
在關於教育的各種議論裡,「教小孩尊重」大概令我覺得最煩躁的問題之一,追根究底來說,是因為在我們的文化裡,尊重至少有兩種不同的意思。
無論是在有許多小孩的教育現場,或者家裡僅有一兩個小孩的教養現場,打人的孩子大概總是讓大人們特別擔憂操煩。在這篇文章裡,我要先試著說說常見的幾種看法與解決方式,最後再我的觀察與想法,並且提出在教育上我認為恰當的作法。
伴侶之間的理念不合是萬年考古題啊,雙親一說小孩就是該打,雙親二說小孩就是不能打;雙親二說小孩應該要在家自學,雙親一說小孩就是要去學校。假如像這樣「理念不合」到山崩地裂,究竟該怎麼辦呢?
最近我們家小孩的社會課老師帶他們讀大江健三郎的《孩子為什麼要上學?》,老師唸了第一篇故事給他們聽,那是一個關於「繼承的孩子」的故事。對身為父親的我來說,這故事已不僅僅是個比喻,但是,在為人父母的感受外,在這裡,我想要討論「學習」這件事。
透過緊箍咒控制孫悟空的是糊塗唐僧,而控制媽媽的緊箍咒之一,就是那些如同玄奘一般,總是愛指出「正確作法」,但卻看不見(或不去看)「人的處境」以及「人的選擇」的教養文章和教養書,以及滿街上拿著這些東西去對著媽媽指指點點的人……
「他們說我獨立,不用花太多心思在我身上。我會自己完成功課或準備上課需要的東西,相對來說,哥哥跟妹妹總是丟三落四的。」「好吧,這是你們覺得的我,那我就這樣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如果社會問題追根究底來自於教育,而教育最終還是得回歸到家庭發揮應有的功能,那麼,是不是應該讓親職成為人們願意投入、投資的一件事呢?
Thumbnail
游擊文化 四月推出由我個人超欣賞的作家 #吳曉樂 選書推薦的【別教出混蛋】是一本適合在教養書海中感到焦慮,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書籍、或教養策略,孩子約莫在三歲以上的家長。因為書中所提及的育兒困境和建議,我覺得實用性並不太多在嬰幼兒階段,但並不是三歲下的家長就不推薦你看,只是三歲內的家長,我真心推薦的
從很小的時候大概國小吧,媽媽就開始教我煮飯,一開始從煎蛋開始,慢慢的從水餃、泡麵、煎蛋餅到了可以煮一整桌四菜一湯的菜餚(這時大概國高中了),小時候跟媽媽在廚房裡有說有笑開心的煮飯有時發出較大的笑聲或吵鬧聲,此時在客廳的爸爸就會發出很大聲的「嘖」或是深吸吐氣的聲音,皺緊眉頭用極為嚴厲羞辱責備的語氣制止
Thumbnail
治療室裡看過許多迷惘徬徨的大人,他們從來都沒有被問過想要什麼,想要怎麼決定,在三十多歲的年紀才開始慢慢探索自己想要什麼,對於自己的需求從未想過,因此往往困在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謎團中。在養育孩子的路上,我想要孩子可以成為能理解和表達自己需求的人,在可以說話的年紀就讓她們學習選擇。
Thumbnail
這是給某案母親的親職教養建議,但我覺得都通用,大家也應該可看懂並自行發揮 持續檢討結構設計,不要檢討人。
Thumbnail
尾牙聚餐時間又到了,辛苦一整年的媽媽們或親職照顧者,又有誰來幫她們舉辦一場,慰勞一整年辛勞可抽獎又可拿獎金的尾牙聚餐呢?
Thumbnail
很多時候親密關係、親子關係,都需要表達。 但表達有時會造成衝突,也會造成傷害,當表達是帶著批判、羞辱、貶低,就會有人感到受傷。當一個人被指責和被批評時,很自然的機制就是「攻擊」、「逃避」和「凍結」的反應。 這種防衛是一種自動化或無意識的反應,當刺激來時,這樣的防衛和反擊會不經思考出現。
Thumbnail
我以前覺得生氣時候要人深呼吸緩解情緒,這個方法爛透了。 直到自己成為心理師,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如何呼吸來緩解自己與他人緊張、焦慮的心情後,才接受這是一個可以平穩情緒的方法。思考後發現,以前感到生氣時用深呼吸調節情緒方法很爛,並不是深呼吸這方法不好,而是突然要在日常都沒有做過呼吸練習的人,在生氣的當
從孩子可以坐在我盤腿後的雙腳上,我經常就抱著他們讀書,一開始從布書、厚紙板的書,到現在故事結構比較完整,或是科普的書等,涉略比較廣泛。 一開始孩子還不會說話,我只帶他們看圖片,然後命名,搭配各種圖片的狀聲詞或動作,例如看到狗狗就汪汪,小羊就咩咩,有蝴蝶的就把書當作蝴蝶的翅膀開闔,小孩就感到看書是好玩
在鄧惠文醫生的節目中聽到一個名詞:兒童親職化, 就是我知道的小大人, 就是我的童年寫照; 在節目中我才發現自己的很多特質來自童年, 那個超自律與沒有彈性的我, 那個無法好好向孩子一樣無憂無慮的我, 那個總是焦慮總是想很多試圖體貼懂事的我, 那個看似八面玲瓏的我還有會看臉色的我, 關於我的童年經驗,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如果社會問題追根究底來自於教育,而教育最終還是得回歸到家庭發揮應有的功能,那麼,是不是應該讓親職成為人們願意投入、投資的一件事呢?
Thumbnail
游擊文化 四月推出由我個人超欣賞的作家 #吳曉樂 選書推薦的【別教出混蛋】是一本適合在教養書海中感到焦慮,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書籍、或教養策略,孩子約莫在三歲以上的家長。因為書中所提及的育兒困境和建議,我覺得實用性並不太多在嬰幼兒階段,但並不是三歲下的家長就不推薦你看,只是三歲內的家長,我真心推薦的
從很小的時候大概國小吧,媽媽就開始教我煮飯,一開始從煎蛋開始,慢慢的從水餃、泡麵、煎蛋餅到了可以煮一整桌四菜一湯的菜餚(這時大概國高中了),小時候跟媽媽在廚房裡有說有笑開心的煮飯有時發出較大的笑聲或吵鬧聲,此時在客廳的爸爸就會發出很大聲的「嘖」或是深吸吐氣的聲音,皺緊眉頭用極為嚴厲羞辱責備的語氣制止
Thumbnail
治療室裡看過許多迷惘徬徨的大人,他們從來都沒有被問過想要什麼,想要怎麼決定,在三十多歲的年紀才開始慢慢探索自己想要什麼,對於自己的需求從未想過,因此往往困在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謎團中。在養育孩子的路上,我想要孩子可以成為能理解和表達自己需求的人,在可以說話的年紀就讓她們學習選擇。
Thumbnail
這是給某案母親的親職教養建議,但我覺得都通用,大家也應該可看懂並自行發揮 持續檢討結構設計,不要檢討人。
Thumbnail
尾牙聚餐時間又到了,辛苦一整年的媽媽們或親職照顧者,又有誰來幫她們舉辦一場,慰勞一整年辛勞可抽獎又可拿獎金的尾牙聚餐呢?
Thumbnail
很多時候親密關係、親子關係,都需要表達。 但表達有時會造成衝突,也會造成傷害,當表達是帶著批判、羞辱、貶低,就會有人感到受傷。當一個人被指責和被批評時,很自然的機制就是「攻擊」、「逃避」和「凍結」的反應。 這種防衛是一種自動化或無意識的反應,當刺激來時,這樣的防衛和反擊會不經思考出現。
Thumbnail
我以前覺得生氣時候要人深呼吸緩解情緒,這個方法爛透了。 直到自己成為心理師,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如何呼吸來緩解自己與他人緊張、焦慮的心情後,才接受這是一個可以平穩情緒的方法。思考後發現,以前感到生氣時用深呼吸調節情緒方法很爛,並不是深呼吸這方法不好,而是突然要在日常都沒有做過呼吸練習的人,在生氣的當
從孩子可以坐在我盤腿後的雙腳上,我經常就抱著他們讀書,一開始從布書、厚紙板的書,到現在故事結構比較完整,或是科普的書等,涉略比較廣泛。 一開始孩子還不會說話,我只帶他們看圖片,然後命名,搭配各種圖片的狀聲詞或動作,例如看到狗狗就汪汪,小羊就咩咩,有蝴蝶的就把書當作蝴蝶的翅膀開闔,小孩就感到看書是好玩
在鄧惠文醫生的節目中聽到一個名詞:兒童親職化, 就是我知道的小大人, 就是我的童年寫照; 在節目中我才發現自己的很多特質來自童年, 那個超自律與沒有彈性的我, 那個無法好好向孩子一樣無憂無慮的我, 那個總是焦慮總是想很多試圖體貼懂事的我, 那個看似八面玲瓏的我還有會看臉色的我, 關於我的童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