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也可能讓你很無知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華人傳統文化常講「讀書好」,媒體上也經常有比較或計數國民閱讀量的新聞,書讀越多的人就越優秀、越不無知,是很普遍的觀念。但我是不贊同這種觀念的。
無知基本上分為三種:
  1. 不知道某些對當事人重要的事實
  2. 不知道要怎樣做一件當事人需要做的事情
  3. 對某些對當事人重要的事情不重視
 
人類只有有限的生命,基本上是沒有辦法消除無知,就像要看完圖書館的書一樣。你就算看完一個圖書館的所有書,你也看不完所有圖書館的書,就算你看完了所有圖書館的書,你也未必知道是否還有更多不在圖書館的書,誰敢說這世界沒有外星人和沒有他們的圖書館。

知識不是只存在於書裡

首先,取得知識的方式並不是只有閱讀。你把時間花在實務、訓練、打工賺錢、經營事業甚至是被電話詐騙,也一樣是取得知識的方法。比起閱讀太少,無知更可能是因為實務與生活經驗太少,不斷讀書不見得讓你變成有知識的人,你也可以成為一個死讀書的書呆子。
說看完很多書的人就不會多無知?這是我完全反對的,如前面所說,無知有三種,第三種就是不重視某些重要的事情。把取得知識的方法,獨尊讀書,然後忽視其他取得知識的方法,也忽略了所有的書,都只是人類寫成的二手資訊,他們不見得能反映事實,也不一定是正確的。這本身不就是一種無知嗎?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裡,尊崇閱讀,覺得閱讀總不是壞事,結果就是讓我們以為,讀很多書就真的有很多知識了,不再無知了?

以為很懂,才是最危險的

不對,以為自己看很多書就懂很多、不再無知,這才是最危險的。最大的無知是以為自己很有知識,貪快求多,草率閱讀,不求甚解,也不質疑自己知識的真偽。以為自己有了答案的人,就容易忽視了重要的東西,多少人讀過馬克思而成為共產主義者呢?
當人類閱讀了,相信了裡面的東西,並認定這就是正確的時候,最大的無知反而會誕生。結果跟你所相信的相反,閱讀很多的人,反而可以很無知。特別是以為自己讀很多書就有知識的人。
任何人皆是無知,但程度有別,而最大的無知,就是不察覺自己的無知。知道自己「不懂甚麼」,比起「懂很多」要重要多了,人類需要的並不是消除無知,而是承認無知。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8K會員
209內容數
我並不介意觸及一些可能你們覺得很敏感的問題,例如臺灣為何不是獨立國家呢?如何穩固中港臺的人的基本人權?要如何面對中國那不可定的未來,會帶來經濟、政治和主權上的種種疑問?</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鄭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中國再次爆發假疫苗新聞,這是否代表專制社會的缺陷,與民主制度的優越?但,民主沒有快的功用。就算今天,或者五年前,中國已經民主化(應該會分裂成多個國家),我想有問題的疫苗還是會有問題,今天還是會爆出事件
世足賽期間,台灣能不能發展足球,又成了一個話題。雖然影響因素很多,其實足球的發展,很多時跟意識形態有關係。
「強者的宿命就是戰」早就是多數人對香港漫畫的主要印象,但港慢並不是沒有其他題材,只剩下打打殺殺,是市場殘酷淘汰的結果。
出生率下降的問題其實並不是現代社會才有的。早在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時代,當這些文明去到頂峰時期,出生率就會開始下降。那到底影響人類生育率的關鍵,是甚麼?
其實在五十年代的香港,語言並不像今天一般統一,當時香港的人口以倍數增長,來源南北都有。所以語言也是南北皆有,客家話,上海話,潮汕話都有一定的地位,況且也有來自天津,北平一帶的人,那時香港是多語言的。
到了現在,媒體上仍很多說些「年青人沒救了」、 批評一代不如一代的老人,他們享有比年輕人優越的社會地位和發言權。也可能不是媒體,是你週遭。這些人是不會改變的,但看到這些言論時,請把這當成一個浴火重生的試煉。
中國再次爆發假疫苗新聞,這是否代表專制社會的缺陷,與民主制度的優越?但,民主沒有快的功用。就算今天,或者五年前,中國已經民主化(應該會分裂成多個國家),我想有問題的疫苗還是會有問題,今天還是會爆出事件
世足賽期間,台灣能不能發展足球,又成了一個話題。雖然影響因素很多,其實足球的發展,很多時跟意識形態有關係。
「強者的宿命就是戰」早就是多數人對香港漫畫的主要印象,但港慢並不是沒有其他題材,只剩下打打殺殺,是市場殘酷淘汰的結果。
出生率下降的問題其實並不是現代社會才有的。早在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時代,當這些文明去到頂峰時期,出生率就會開始下降。那到底影響人類生育率的關鍵,是甚麼?
其實在五十年代的香港,語言並不像今天一般統一,當時香港的人口以倍數增長,來源南北都有。所以語言也是南北皆有,客家話,上海話,潮汕話都有一定的地位,況且也有來自天津,北平一帶的人,那時香港是多語言的。
到了現在,媒體上仍很多說些「年青人沒救了」、 批評一代不如一代的老人,他們享有比年輕人優越的社會地位和發言權。也可能不是媒體,是你週遭。這些人是不會改變的,但看到這些言論時,請把這當成一個浴火重生的試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不論男女,多讀點書依舊是好的。 胸無點墨,總被人欺凌。不懂常識、不知法條,總吃虧在先。 最近常被一些自己為法條的人給煩擾,憑藉一點知識、常識,就想佔上風,得利。 不要看某些人,看似古意,其實他就最會用教條來找你麻煩。 若以後用AI辦案,AI管理,台灣的人情味將不復存在。 國外吧!講求法理情
Thumbnail
這兩天在我讀書的時間裡,我讀到了一個理念,我覺得非常有趣,所以想分享出來 —— It’s far more helpful to assume that you’re ignorant and don’t know a whole lot. 起初我很詫異,不過再讀之後,我漸漸明白其深層含義了!
Thumbnail
有些人會拼命地追求「速讀」或「多讀」,以為這樣能變聰明。但事實上,追求閱讀的數量,反而可能讓人停滯不前。這篇文章揭示了真正成長的關鍵,不在於讀得多快、多廣,而在於思考的深度和內化的程度。 ▋分量多的閱讀,無法讓你真正成長 許多人以為讀越多書就越厲害,但事實上,閱讀的「量」並不能直接轉化成能力。如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讀書人的終極目標!所以讀書人並不看學歷,只看是不是手不釋卷,只看有沒有理想、道德觀! 而知識份子基本上是專業跟職業對接的產物,與人性道德一毛錢關係都沒有,所以只看文憑、証照。而在拿到文憑、證照後,可能就離書本愈來愈遠了! 因此,我們這個社會到
1. 追求整本書讀完 - 很多學生會執著於把整本書從頭到尾讀完,卻忽略了是否真正吸收了書中的重要知識點。這種追求完美的閱讀方式容易讓人感到壓力,反而無法從閱讀中獲得真正的啟發與樂趣。其實,與其專注於讀完每一頁,不如專注於書中對你有啟發的部分,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利用你的時間和精力。 2.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信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然而,真正有價值的是知識和智慧。閱讀是一個深度思考的過程,思考速度決定了閱讀速度。有效的閱讀是帶著問題去思考,閱讀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我們的思維和行動。說書或書評不能取代我們自己的閱讀,應該將說書或書評當作選書的工具。
Thumbnail
讀不進去,原因很單純,就看不懂。回想一下中學時代,為了考試讀書,看不懂的還是得硬讀,到底多痛苦就曉得。所以,痛苦就別念了,去看其他本,除非你就是想獲得這領域的知識,痛苦就是必然,別抱怨。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我好像是個沒什麼耐心花兩個小時看一部電影,卻願意用十個小時讀一本好書。 大概是在20多歲的時候吧,我意識到讀書是一個CP值很高的投資,“You don’t know what you don’t know. ” 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什麼,但閱讀可以提高認知思維。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不論男女,多讀點書依舊是好的。 胸無點墨,總被人欺凌。不懂常識、不知法條,總吃虧在先。 最近常被一些自己為法條的人給煩擾,憑藉一點知識、常識,就想佔上風,得利。 不要看某些人,看似古意,其實他就最會用教條來找你麻煩。 若以後用AI辦案,AI管理,台灣的人情味將不復存在。 國外吧!講求法理情
Thumbnail
這兩天在我讀書的時間裡,我讀到了一個理念,我覺得非常有趣,所以想分享出來 —— It’s far more helpful to assume that you’re ignorant and don’t know a whole lot. 起初我很詫異,不過再讀之後,我漸漸明白其深層含義了!
Thumbnail
有些人會拼命地追求「速讀」或「多讀」,以為這樣能變聰明。但事實上,追求閱讀的數量,反而可能讓人停滯不前。這篇文章揭示了真正成長的關鍵,不在於讀得多快、多廣,而在於思考的深度和內化的程度。 ▋分量多的閱讀,無法讓你真正成長 許多人以為讀越多書就越厲害,但事實上,閱讀的「量」並不能直接轉化成能力。如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讀書人的終極目標!所以讀書人並不看學歷,只看是不是手不釋卷,只看有沒有理想、道德觀! 而知識份子基本上是專業跟職業對接的產物,與人性道德一毛錢關係都沒有,所以只看文憑、証照。而在拿到文憑、證照後,可能就離書本愈來愈遠了! 因此,我們這個社會到
1. 追求整本書讀完 - 很多學生會執著於把整本書從頭到尾讀完,卻忽略了是否真正吸收了書中的重要知識點。這種追求完美的閱讀方式容易讓人感到壓力,反而無法從閱讀中獲得真正的啟發與樂趣。其實,與其專注於讀完每一頁,不如專注於書中對你有啟發的部分,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利用你的時間和精力。 2.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信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然而,真正有價值的是知識和智慧。閱讀是一個深度思考的過程,思考速度決定了閱讀速度。有效的閱讀是帶著問題去思考,閱讀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我們的思維和行動。說書或書評不能取代我們自己的閱讀,應該將說書或書評當作選書的工具。
Thumbnail
讀不進去,原因很單純,就看不懂。回想一下中學時代,為了考試讀書,看不懂的還是得硬讀,到底多痛苦就曉得。所以,痛苦就別念了,去看其他本,除非你就是想獲得這領域的知識,痛苦就是必然,別抱怨。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我好像是個沒什麼耐心花兩個小時看一部電影,卻願意用十個小時讀一本好書。 大概是在20多歲的時候吧,我意識到讀書是一個CP值很高的投資,“You don’t know what you don’t know. ” 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什麼,但閱讀可以提高認知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