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華人的關係和家庭總是焦慮、憂慮和憤怒?
毋庸置疑的,亞洲的家庭文化,通常都是將家庭人口視為一種「勞力」或「生產力」,而不是一個個獨立的生命。所以在過去的年代,當你一生下來,開始會走會跑,你就要開始被使喚,要聽命行事,要跑腿。越是在家庭中地位卑微或是不賦予價值的人(通常是女性),可能很小開始就要不停的看人臉色過日子,不然就是要很會做事,不論是照顧家人還是要很勤快做家務。
總之,如果你不事生產或是沒能提供勞力,簡單的說,你若沒有對一個家庭的貢獻,你可能被視為一個「沒祿用」的東西,當然也不應該接受這個家庭供應給你的飲食或是資源。
而如果你不能證明你很有用、很好用,那麼你會被標籤成一個令人頭痛也令人失望的人口,家族的人談到你就會變成只剩下:批評、指責、羞辱和輕視。
關於你的存活,沒有什麼是天經地義的。特別是當你附屬在某一個姓氏之下,你的存在都關於這個姓氏的榮辱時,那麼就代表了:「你不是只為你自己一個人活著」。你必須想到家族、父母長輩和你這個姓氏的面子和尊嚴。
以前的年代,總是塑造出一個個很委屈的吃苦人,艱苦的命運下,堅忍吞下許多不平和不甘願,讓人不得不活在憤恨及憂鬱的沼澤裡,恨爹娘不疼、恨蒼天不愛。但即使不平和不甘願,但依附在家庭中存活的人,也不敢輕易的離開家庭、離棄這賴以存活的宿體....
同時把在不停必須付出、聽話、做事的人口,鍛鍊成有如鋼鐵不壞之身的強者,忍人所不能忍,吞人所不能吞。特別是對他們的下一代,竭盡所能的給予、提供、補足。從張開眼的那一刻開始,就停止不了的憂慮:憂慮子女的未來、憂慮上一代需求不滿足、憂慮自己所做的所給的還沒盡到所有氣力,會不會帶來道德或倫理上的責備和批判?
有著生存焦慮的人,總是處於害怕自己不夠好及不值得存在的恐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