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誰才知道什麼對一個人最好─《完美搭檔》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作者已霧化此圖片,請斟酌點閱。
社工都在做什麼?不瞭解的人經常會問這個問題,老實講這不好回答。但大體上來說,社工天天都要決定,什麼對一個人最好?不僅是社工個人,可以說包括社工所服務的整個社會福利體制,都在做這樣的決定。但是,這並不是一個好做的工作,因為有時候包括當事人在內,自然都不是很清楚什麼到底對自己有利。而有些看起來是對當事人有幫助的決定,卻可能是社會的規則不允許的,那又該怎麼辦?
在《完美搭檔》裡面這種困難的抉擇,貫串整部電影。為了留住「責任之家」,世賀開價幫人偽造假的志工服務證明,到底對不對?讓東究留在世賀身邊「服侍」他比較好,還是回到廿年來沒照顧過他的母親身邊?強制把「責任之家」的人都遷移走,只因為機構即將被關閉了,難道沒有更好的方法嗎?這些問題都不好回答,甚至當事人自己可能也不知道哪個對自己最有利。
專業術語來說,這叫「倫理兩難」,譬如說我為了機構的財務,而造假去收受報酬,就是在法律與機構生存進而才能推動服務中間,選擇了後者。社工的服務,就經常要在各種兩難之中選擇。
整體來說,社工如果要幫助一個人,除非他原本生存的環境,或者專業一點的說─「系統」,對他是有傷害的,而且那個環境的問題,是不可改變的,否則,社工應該努力去修正那個環境的問題,而不是動輒要把人帶離家庭或環境。雖然,社會總是好像覺得,兒虐就是只有安置,遊民就是帶走,精障者只能強制醫療,就是把人都從原來的環境變不見,問題就暫時消失了,就像之前台中市有青少年只是獨居,並沒有什麼危險,就勞動市議員出來罵社工
像《完美搭檔》裡,世賀和東究的關係並不是完美,但應該去修正補強,而不是讓他去跟生母住。「責任之家」被關門之後,所有的人馬上就被帶離(這很奇怪,在台灣多少都會有一些緩衝適應期,韓國怎麼都沒有?),對他們造成的創傷難以想像;世賀沒有東究在身邊之後,馬上只能住在身心障礙機構,忍受很差勁的照顧者。這些改變,都沒有比他們原來的處境好,顯然只是遷就制度上的要求而改變。
《完美搭檔》節奏緊湊,而且發人深省,處處都會出現讓人思考的兩難問題,看得出導演有下苦工去理解社福體制潛藏的問題。雖然台灣和韓國環境和制度差異很大(如果電影演的跟實際狀況沒有差很多,我覺得韓國身心障礙照顧沒有台灣好),但是仍然可以讓人思考台灣同樣的議題,關注身心障礙者權益的專業工作者或一般民眾,建議可以欣賞,相信可以得到很多發人深省的地方。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身為一個愛看電影的社工,過去也曾經在部落格寫過一些「長的像影評」的心得文,希望能用社工的觀點,提供一些對於電影不同的角度。當然,有些電影跟社工領域,八百竿子打不著,就純粹是表達自己的感覺、想法而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是一部從個人層次的回憶,談論戰爭的電影,這樣子的電影在80年代之後越來越多,很多的越戰片或像《藍波》那樣的電影都是從個人經驗出發的戰爭片。但是,這部電影一開始卻不是從回憶開始,而是男主角「失憶」了,他突然想不起來1982 年打的黎巴嫩內戰究竟發生了什麼,於是他找到了他的戰友,慢慢建立起回憶....
說真的,根本不知道這片在演什麼?搞不清楚這片的主題在哪裡。一開始我在想,導演是不是習慣拍片不打光啊?因為所有在室內、室外的場景,包括在美國和義大利,車子裡、家裡、教室、森林、吉諾瓦的街道裡,幾乎都是暗暗的,導演是想藉此表達男主角和他的女兒內心的黑暗嗎?
我不知道有沒有人看過《媽媽再愛我一次》這部台灣電影,因為一開始我看《穿白絲綢的女人》,以為我看到了這部片的越南版,因為在描述駝背跟安的戀情,還有他們搬到南越時艱苦的家庭生活,就是拼命的煽情跟催淚。我在戲院看時,還真的有觀眾哭了。雖然催淚,但總感覺有些做作,直到中後段,這個狀況才逐漸改善。
在戰後清算、討回歷史正義的各項戰犯大審中,所有被審判的納粹和日本戰犯最會拿出來辯駁的理由,就是「我是被迫的、被逼的,我如果不照著做便會被處罰甚至被殺。」但這部電影似乎是告訴我們,事實上你永遠都有選擇的空間,即使是在被逼迫或極端不利的環境下,你還是可以做出選擇,事後也會有什麼後果,完全是一念之間而已。
也許台灣的左派青年比較愛看Ken Loch的《玫瑰與麵包》、《以祖國之名》,或者《摩托車之旅》這種直接了當的東西,又有革命英雄又有俊男美女,不喜歡看這種拐彎抹角的東西,但是事實上這種迂迴的電影反而比較貼近我們的現實,有哪個人在搞工運或搞環保時,不曾碰過家人和的質疑或牽制?
按照電影中的邏輯,Tony Blair最後會維護女王,是因為女王跟他母親很像,所以他的認同就轉移了。這是很典型的佛洛伊德心理分析的調調,我實在不喜歡很多西方電影老是愛玩這種心理分析的遊戲。
這是一部從個人層次的回憶,談論戰爭的電影,這樣子的電影在80年代之後越來越多,很多的越戰片或像《藍波》那樣的電影都是從個人經驗出發的戰爭片。但是,這部電影一開始卻不是從回憶開始,而是男主角「失憶」了,他突然想不起來1982 年打的黎巴嫩內戰究竟發生了什麼,於是他找到了他的戰友,慢慢建立起回憶....
說真的,根本不知道這片在演什麼?搞不清楚這片的主題在哪裡。一開始我在想,導演是不是習慣拍片不打光啊?因為所有在室內、室外的場景,包括在美國和義大利,車子裡、家裡、教室、森林、吉諾瓦的街道裡,幾乎都是暗暗的,導演是想藉此表達男主角和他的女兒內心的黑暗嗎?
我不知道有沒有人看過《媽媽再愛我一次》這部台灣電影,因為一開始我看《穿白絲綢的女人》,以為我看到了這部片的越南版,因為在描述駝背跟安的戀情,還有他們搬到南越時艱苦的家庭生活,就是拼命的煽情跟催淚。我在戲院看時,還真的有觀眾哭了。雖然催淚,但總感覺有些做作,直到中後段,這個狀況才逐漸改善。
在戰後清算、討回歷史正義的各項戰犯大審中,所有被審判的納粹和日本戰犯最會拿出來辯駁的理由,就是「我是被迫的、被逼的,我如果不照著做便會被處罰甚至被殺。」但這部電影似乎是告訴我們,事實上你永遠都有選擇的空間,即使是在被逼迫或極端不利的環境下,你還是可以做出選擇,事後也會有什麼後果,完全是一念之間而已。
也許台灣的左派青年比較愛看Ken Loch的《玫瑰與麵包》、《以祖國之名》,或者《摩托車之旅》這種直接了當的東西,又有革命英雄又有俊男美女,不喜歡看這種拐彎抹角的東西,但是事實上這種迂迴的電影反而比較貼近我們的現實,有哪個人在搞工運或搞環保時,不曾碰過家人和的質疑或牽制?
按照電影中的邏輯,Tony Blair最後會維護女王,是因為女王跟他母親很像,所以他的認同就轉移了。這是很典型的佛洛伊德心理分析的調調,我實在不喜歡很多西方電影老是愛玩這種心理分析的遊戲。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龍貓 │ 1988 │ 宮崎駿導演 從獨生女變成一對姊妹的故事,起於宮崎駿對高畑勳的較勁心理?! 觀看《龍貓》的次數,已經多得無法計數,很多很多很多。 那麼,就當是第101次再看,我有了一些新發現......
Thumbnail
比起看別人推薦、排行榜,我更喜歡自己隨意逛逛、翻閱瀏覽一本書,因為一些小原因,決定買下、閱讀,然後喜歡。總有種,我為自己挑了一本好書的滿足,近似自己送自己一份禮物,送到心坎裡這樣。
Thumbnail
一本書的完成可不簡單,要經過重重高山,從內容文字的校對到書籍送印,過程眾多眉角不是身在其中的話根本不知道!首先該從書有哪些構造說起。 書的構造主要分成內文印刷的書芯,以及包裝書的本體的封面、書衣。本體部份和封面,主要由漿糊來封黏或用針線裝訂。
Thumbnail
你如何看待你周圍的世界?你是否有過用心感受自己的內心?你是以何種方式在與這個世界互動,又是以怎樣的觀念和信仰在地球上建立自己的生活?以上問題是在邀請你深入覺察內心,看清你與你自己,以及你與周圍一切的真實關聯。你對內心和外界所選擇的態度決定了你怎樣和這個實相互動,並且,這也體現出你如何在
Thumbnail
我們在任何場合與人第一次碰面,自我介紹的前面三句話,一定會問到:您是做什麼的?從行業及職位切入,總是比較好有共同話題可聊,且說白了,這也是社會上評估你是誰重要的一個角度。上個月筆者為了拜訪客戶,自行設計名片,一張空白的小紙卡上,說明你跟公司關係以及你是誰,而對一人公司而言,任何抬頭變得毫意義。
Thumbnail
還好,在35歲就有幸閱讀到此書。作者Charles Handy是著名的英國思想大師,創辦了英國第一所管理學院:倫敦商學院,在組織及未來工作型態等領域引領管理學界的先驅,也真正落實自己著作《大象與跳蚤》及《第二曲線》中的理念,放棄了穩定優渥的職業生涯,成為一位自由作家、演說家、顧問等職,過上組合式生活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龍貓 │ 1988 │ 宮崎駿導演 從獨生女變成一對姊妹的故事,起於宮崎駿對高畑勳的較勁心理?! 觀看《龍貓》的次數,已經多得無法計數,很多很多很多。 那麼,就當是第101次再看,我有了一些新發現......
Thumbnail
比起看別人推薦、排行榜,我更喜歡自己隨意逛逛、翻閱瀏覽一本書,因為一些小原因,決定買下、閱讀,然後喜歡。總有種,我為自己挑了一本好書的滿足,近似自己送自己一份禮物,送到心坎裡這樣。
Thumbnail
一本書的完成可不簡單,要經過重重高山,從內容文字的校對到書籍送印,過程眾多眉角不是身在其中的話根本不知道!首先該從書有哪些構造說起。 書的構造主要分成內文印刷的書芯,以及包裝書的本體的封面、書衣。本體部份和封面,主要由漿糊來封黏或用針線裝訂。
Thumbnail
你如何看待你周圍的世界?你是否有過用心感受自己的內心?你是以何種方式在與這個世界互動,又是以怎樣的觀念和信仰在地球上建立自己的生活?以上問題是在邀請你深入覺察內心,看清你與你自己,以及你與周圍一切的真實關聯。你對內心和外界所選擇的態度決定了你怎樣和這個實相互動,並且,這也體現出你如何在
Thumbnail
我們在任何場合與人第一次碰面,自我介紹的前面三句話,一定會問到:您是做什麼的?從行業及職位切入,總是比較好有共同話題可聊,且說白了,這也是社會上評估你是誰重要的一個角度。上個月筆者為了拜訪客戶,自行設計名片,一張空白的小紙卡上,說明你跟公司關係以及你是誰,而對一人公司而言,任何抬頭變得毫意義。
Thumbnail
還好,在35歲就有幸閱讀到此書。作者Charles Handy是著名的英國思想大師,創辦了英國第一所管理學院:倫敦商學院,在組織及未來工作型態等領域引領管理學界的先驅,也真正落實自己著作《大象與跳蚤》及《第二曲線》中的理念,放棄了穩定優渥的職業生涯,成為一位自由作家、演說家、顧問等職,過上組合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