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資訊不對稱」下的經濟行為

2019/08/2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下面Upmedia這篇報導很有意思,瞭解基礎經濟學的朋友大概都會知道誘因觸發動機,因為政府有高額補貼的誘因,就會觸發業者騙取補貼的動機,這背後就是「資訊不對稱」(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eory)
我來簡單說說「資訊不對稱」下的三個經濟行為。
想像一下,面對高額的政策補貼,但監管力道薄弱,運送空貨櫃變成是賺取補貼的最大誘因。然事實上,如果沒有地方政府為了政策業績推波助瀾,業者會這麼光明正大的運送空貨櫃,賺取補貼?
勾結,就是一丘之貉。
稍微解釋一下何謂「資訊不對稱」。
「資訊不對稱」,簡單來說就是參與買賣的雙方,彼此擁有的資訊是不對等的,賣方優於買方,有可能買方優於賣方,在一般交易時,資訊不對稱的問題太普遍。
資訊不對稱理論是由三位美國經濟學家——Joseph E. Stiglitz、George A. Akerlof和Andrew Michael Spence提出的。由於市場中賣方比買方更瞭解有關商品的各種資訊,掌握更多資訊的一方可以向資訊缺乏的一方傳遞訊息,而在市場中獲益。買賣雙方中擁有資訊較少的一方會努力從另一方獲取資訊,市場信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資訊不對稱的問題。
通常,資訊不對稱容易造成事後的「道德危害」(Moral Hazard)、事前的「逆選擇」(Adverse Selection)與「尋租」(Rent Seeking)的行為,新聞案例中利用空貨櫃騙取高額補貼的事就是「道德危害」。
要注意的是,「逆選擇」一定是發生在簽訂契約的「事前」,因交易雙方握有不同程度之資訊而存在「資訊不對稱」,資訊相對缺乏之ㄧ方為避免因資訊缺乏而受損害下反而作出損害自身之選擇。
白話說就是選錯交易對象。譬如說,某個保險商品推出時,因為具備誘因,可能促使某些高風險群的的保戶購買保險,換句話說,就是保險公司的保單,選到高風險的保戶,結果,就會成本大增。
「道德危害」一定是事後的行為,我們同樣用保險為例,某項保單推出後,被保險人可能有誘因改變他的行為(因為有了保險),結果,也會成本大增。
「尋租」這件事,大家可以簡單想像一下,就是有門路可鑽,這些門路可以獲取一些好處,就會造成很多人想辦法去取得這些好處,反而忽略掉正事。(想像一下,你上班會不會摸魚?)
118會員
175內容數
《巷子口經濟學》是我在2008年出版的臺灣第一本通俗與科普的經濟學,同時,在過去也是一個以通俗經濟角度寫作的垂直自媒體,以臥底的角度探討社會經濟問題與現象,曾發行過繁、簡與韓三個版本,這個出版專題會持續收錄書上沒有內容、新的觀察現象以及文章的後續更新,並開放訂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