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獎金代表能力;底薪則是一種尊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今天我先不跟大家聊新創公司的BD了 XD,想聊的是近期發現一個滿有意思的狀況,就是【獎金】與【底薪】之間的神秘關係。
Hi 大家好,我是Alvin(阿文)
最近我在臉書與 Linkedln PO 了一篇文章,內容為:
「獎金是能力;底薪是尊重」 先有尊重, 才有機會得到能力。
如果你擔心給了尊重卻沒遇到人才,回頭看看績效審核方式才對,
而不是把尊重拿掉啊喂。
也許是大家長期受到台灣低薪問題的迫害,亦或是業務類的【底薪】普遍被壓得太過殘忍,使得這篇 PO 文在臉書與 Linkedln 上造成了一些好的迴響。尤其是在 Linkedln 上的數據值得一提:
5天的時間
>觸及 4,671 位訪客
> 得到 105 則響應
拜託平常本魯的 Linkedln 貼文頂多是 10 來個響應而已,這一波刷起來也是重新顛覆了我的小小三觀(本魯的三觀真的很容易被顛覆),雖然之前我也寫過有關薪水的文章(想瀏覽可參考下方連結)

問:薪水多少才夠用?

<<<<<<<<<<<<< 我是分隔線 >>>>>>>>>>>>>>
上述那篇文章比較偏向紀錄我自己的職涯歷程,而今天我主要想針對這則 PO 文來聊聊自己對【獎金】以及【底薪】的看法,如果你認同我的觀點,也希望你可以給我一點鼓勵唷(鼓掌或留言都可以)。
<<<<<<<<<<<<< 回歸正題 >>>>>>>>>>>>>>
我相信大家對於【獎金】以及【底薪】都會有自己的觀點與想法,尤其我在職場上很常聽到一種聲音:
底薪不重要,業務就是要靠獎金、看年薪才是重點!
說實話,這句話講得太對了!不是嗎。
因為你如果問10個 Sales 說:「你為什麼想當 Sales 」?通常有9個會回你:「我想賺更多錢」!而有1個會回你:「我喜歡跟人家聊天」…?
但不是你喜歡跟人家聊天就適合當業務啊喂!(離題)
沒錯,想賺更多錢通常就是做 Sales 的核心原因。既然可以靠獎金賺更多錢,那幹麻要在意底薪有多少?反正我最後拿到的薪水就是比拿固定薪水的人多!反而我更應該在意產品的銷售容易度與獎金提撥的%數,這些才是我薪資的主要來源啊。
其實我在第一份工作的時候也是這樣想:
只要我努力,把業績目標完成,公司不會虧待我
這個論點肯定沒有錯,當你在一家公司付出了全力,一步步完成了公司賦予你的任務與目標,為了獎勵你的辛苦,為了讓你忠心不二,公司肯定會提供【獎金】來犒賞你,自然而然你就不會太在意【底薪】的問題,就像上面提到的,你在這間公司當然會覺得年薪有多少才是重點。
但請容我提醒你
人一生,平均轉職8次。
我們來試想一個狀況,如果你從原本的公司離職後,你找到了一家中大型公司的面試機會,面試過程非常順利,面試你的主管非常賞識你的能力與經歷,你順利挺進了最後一關,就是與 HR 面談,這時候通常都會聊到一個敏感的話題,就是:
「你在前東家領多少薪水,你希望在新東家拿多少薪水?」
其實這個敏感問題還藏著一個令人尷尬的真實狀況,如果你說:「我在前東家平均年薪為80萬左右,在新東家我希望能提升到年薪100萬」。嗯,一個20%左右提升幅度,非常不錯,你正猜想著(應該差不多吧)(這樣的提升幅度 HR 應該會接受吧)。
此時最尷尬的狀況來了
HR 冷不防丟出一句:「那你的薪資結構是如何組成的呢?」「嗯… 底薪是30萬,其餘50萬都是獎金。」「那好,我們的獎金如果你努力一定可以拿超過50萬一年,在目前底薪不變的情況下你是有很高機會能年薪百萬的唷,但我覺得你很不錯,我可以幫你將底薪調高到35萬一年,剩下的靠獎金,以你的能力肯定能拿超過65萬一年,沒問題的。」
這個場景相信大家都是似曾相識,HR 也不是吃素的啊!現在市場這麼微利,能省下一些固定成本肯定是最棒的了。
最後你接受了這份工作,你相信自己的能力肯定能在新東家拿到一年超過65萬的獎金!而底薪也從原本一個月 25,000 元提升到了一個月 29,167元,你很開心,因為底薪增加了 4,167 元!這時候你剛出社會3 – 4年,獎金能不能順利拿到一年65萬我不知道。但在你又換了一兩份工作之後,此時你已出社會將近10年,你開始發現,底薪竟然一直停留在 35,000 左右,加上你打死也不想走吃力不討好的管理職,那這個35,000元的底新,就有可能就會跟著你一輩子了。
凍漲的原因,在於【底薪】與【獎金】站在公司立場上有著根本的不同:
【底薪】公司列為固定成本
【獎金】公司列為變動成本,而且不可能賠錢只有少賺
「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想要將公司的固定成本提升,這個決策對老闆來說肯定是不容易的,我傾向【底薪】不應該只是參考前東家的數字來做加減,最重要的是公司自己要有一套對人才待遇的準則,這套準則代表著公司在市場上對人才的【尊重】。
請善用獎懲制度,讓機制汰換不適合的人才。
【底薪】給到【尊重】,公司也才更有機會能找到真正具有能力的人,才能有效解決高離職率、一天到晚新人教育訓練的窘境。我無法明確的跟你說多少底薪是有尊重到求職者,但我想離職率是一個滿值得參考的指標。
「獎金是能力;底薪是尊重」 先有尊重, 才有機會得到能力。
如果你擔心給了尊重卻沒遇到人才,回頭看看績效審核方式才對,
而不是把尊重拿掉啊喂。
雖然今年整個景氣慘兮兮,每個創業家與老闆都勒緊褲頭,壓力山大。希望全世界的景氣能夠漸漸回暖,台灣的就業環境也能夠越來越好,期許勞資雙方能一同努力,一個好的就業環境不單單只靠老闆們【加薪】,我們領薪水的也要能幫自己【加值】,才能一起共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後感謝你們花時間讀這篇文章,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寫得不錯、有幫助到你,希望你留言讓我知道你的想法,我會更加油寫出更多內容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最真實的BD(商業開發)分享,從個人業務拓展到開發團隊管理,從規劃、改善、進而完善的經驗過程,滿滿實戰性的做法與心得,希望能給同樣是在Sales & BD打拚的朋友一道實際的指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對Sales而言,你努力多跑一家,就有機會多簽約一家;那對BD而言呢?你必須先清楚:「BD 不是一份你努力就會有收穫的工作 。」原因很簡單……
BD這角色究竟應該怎麼開始呢?首要任務就是發揮我帶領Sales Team長期在前線打仗時的所學,也就是打仗之前,先確認清楚2個重點……
BD的職務內容,細節我沒有著墨太多,因為每個BD都有自己習慣的出擊方式,而從大的面向我的看法是,先用感性來了解彼此……
為什麼要做BD才能讓業績大幅度成長,難道做業務不行嗎?試著想像一下,業務工作很常時候是一個業務藉由陌生開發,找到有合作意向的客戶之後,逐一上門與之溝通討論,進而促成合作,日復一日;而BD工作則是……
可以這樣說:簡報提案造就了我的職涯 Hi,大家好,我是阿文 不管是向客戶提案;銷售說明會;外部說明會;簡報講師競賽等,在經年累月的累積下,簡報的場次也達到了百場有餘。這並不是因為我特別喜歡做簡報,做簡報的當下是非常燒腦且無助的, 如果你跟我說:我喜歡做簡報!那我恭喜你,你非常適合往下看; 但如果你
Hi,大家好,我是阿文 相信許多人都有看過這段話: 『創業一年內就倒閉的機率高達90%,而存活下來的10%中,又有90%會在五年內倒閉。假設這個數字正確,每年新成立的公司有99%在創業5年後會倒閉,只有1%能存活。』 這段話看起來非常令人沮喪,不是嗎? 一年前,我對這些數字其實沒有太大的感覺,心想
對Sales而言,你努力多跑一家,就有機會多簽約一家;那對BD而言呢?你必須先清楚:「BD 不是一份你努力就會有收穫的工作 。」原因很簡單……
BD這角色究竟應該怎麼開始呢?首要任務就是發揮我帶領Sales Team長期在前線打仗時的所學,也就是打仗之前,先確認清楚2個重點……
BD的職務內容,細節我沒有著墨太多,因為每個BD都有自己習慣的出擊方式,而從大的面向我的看法是,先用感性來了解彼此……
為什麼要做BD才能讓業績大幅度成長,難道做業務不行嗎?試著想像一下,業務工作很常時候是一個業務藉由陌生開發,找到有合作意向的客戶之後,逐一上門與之溝通討論,進而促成合作,日復一日;而BD工作則是……
可以這樣說:簡報提案造就了我的職涯 Hi,大家好,我是阿文 不管是向客戶提案;銷售說明會;外部說明會;簡報講師競賽等,在經年累月的累積下,簡報的場次也達到了百場有餘。這並不是因為我特別喜歡做簡報,做簡報的當下是非常燒腦且無助的, 如果你跟我說:我喜歡做簡報!那我恭喜你,你非常適合往下看; 但如果你
Hi,大家好,我是阿文 相信許多人都有看過這段話: 『創業一年內就倒閉的機率高達90%,而存活下來的10%中,又有90%會在五年內倒閉。假設這個數字正確,每年新成立的公司有99%在創業5年後會倒閉,只有1%能存活。』 這段話看起來非常令人沮喪,不是嗎? 一年前,我對這些數字其實沒有太大的感覺,心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彩券高額獎金的吸引力,從改變生活的潛力、心理滿足感、社會認同與分享、風險與回報的吸引力,以及市場營銷與促銷等面向深入分析人們購買彩券的原因。
羽球比賽比起其他運動來說,羽球公開賽冠軍獎金真的可以算是非常少的! 其中BWF羽球獎金分配表又分為六個等級,而且是按%數分配 BWF羽球獎金排名又高到低依序為總決賽/奧運、超級1000賽獎金、超級750賽獎金、超級500賽獎金、超級300賽獎金、超級100賽獎
Thumbnail
我們經常面臨各種誘惑和不良習慣的挑戰,無論是戒菸、減肥還是改善生活方式,許多人都在尋找有效的方法來實現自我改變。然而,單靠意志力往往是不夠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了解誘因設計的重要性。在Uri Gneezy所著的《誘因設計:精準傳遞訊號,讓人照著你的想法行動》一書中,作者探討了如何運用巧妙的誘因設計
Thumbnail
時隔9年《腦筋急轉彎》終於推出續集了!第二集更增添了許多新的情緒 這次我們邀請兩位教練,同時也是Hey Coach! 教練我想問的主理人 Winnie 與曹代 請她們用自身專業的角度與經驗,一起來聊聊這部迪士尼新作,看完這部電影後的心得與感悟
Thumbnail
我從來就不是說大話,光動嘴的人,換間企業就一定要爭取加薪,雖然大家都說這是必備條件,只是自己認為應該要看清自我身價,我之前看到的高薪,或許只是我看到自己想看的,進來一張嘴乎溜溜就談到高薪,卻沒有實際作為,這也為未來的工作之路帶來許多的隱憂吧。
Thumbnail
一個在台北經營八家餐廳的服務業老闆告訴我:員工當月的全勤獎金如果扣掉了,就整個月擺爛了。 這句話真的很有意思耶! 員工會擺爛是因為不舒服,因為公司扣掉了他(她)的工資。 請注意,轉換一下思維! 獎金(恩惠給與)只有加法沒有扣除(頂多是不計入),所以會扣減的獎金屬性應是工資包括全勤獎金。
Thumbnail
在台灣的職場中,談薪水一直是個令人又愛又恨的話題。大家都想要高薪,卻又怕談得不好反而失去機會。今天就來聊聊如何在面試中巧妙地談論薪水,讓你不僅能成功獲得offer,還能拿到理想的待遇。 先來看看小芳的故事。小芳是個軟體工程師,在原公司工作了三年後,決定尋求新的發展。她投遞了一家知名科技公司的職缺,
Thumbnail
嘿,各位職場菁英和打拼族們!今天我們要來聊一個超級敏感又容易引起爭議的話題:薪水到底能不能真實反映一個人的工作價值啊?這個問題可讓不少人糾結了!有人說「高薪才是王道」,也有人說「錢多事少離家近」才是人生勝利組。但是,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Thumbnail
薪資談判心法提醒:薪資是區間的概念;從短中長期來思考薪資;薪資只是其中一個思考點,不是唯一指標。在求職轉職的旅程中,三樓職涯都在這裡,陪伴你走過每一步。
Thumbnail
本篇文章主要討論了在面試時如何透過探詢自身獨特優勢、從面試對談中找線索、瞭解市場及職務薪資行情等方式,來評估自身需求,瞭解公司需求,並找出雙方的平衡點,有助於確立合理的期待薪資。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彩券高額獎金的吸引力,從改變生活的潛力、心理滿足感、社會認同與分享、風險與回報的吸引力,以及市場營銷與促銷等面向深入分析人們購買彩券的原因。
羽球比賽比起其他運動來說,羽球公開賽冠軍獎金真的可以算是非常少的! 其中BWF羽球獎金分配表又分為六個等級,而且是按%數分配 BWF羽球獎金排名又高到低依序為總決賽/奧運、超級1000賽獎金、超級750賽獎金、超級500賽獎金、超級300賽獎金、超級100賽獎
Thumbnail
我們經常面臨各種誘惑和不良習慣的挑戰,無論是戒菸、減肥還是改善生活方式,許多人都在尋找有效的方法來實現自我改變。然而,單靠意志力往往是不夠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了解誘因設計的重要性。在Uri Gneezy所著的《誘因設計:精準傳遞訊號,讓人照著你的想法行動》一書中,作者探討了如何運用巧妙的誘因設計
Thumbnail
時隔9年《腦筋急轉彎》終於推出續集了!第二集更增添了許多新的情緒 這次我們邀請兩位教練,同時也是Hey Coach! 教練我想問的主理人 Winnie 與曹代 請她們用自身專業的角度與經驗,一起來聊聊這部迪士尼新作,看完這部電影後的心得與感悟
Thumbnail
我從來就不是說大話,光動嘴的人,換間企業就一定要爭取加薪,雖然大家都說這是必備條件,只是自己認為應該要看清自我身價,我之前看到的高薪,或許只是我看到自己想看的,進來一張嘴乎溜溜就談到高薪,卻沒有實際作為,這也為未來的工作之路帶來許多的隱憂吧。
Thumbnail
一個在台北經營八家餐廳的服務業老闆告訴我:員工當月的全勤獎金如果扣掉了,就整個月擺爛了。 這句話真的很有意思耶! 員工會擺爛是因為不舒服,因為公司扣掉了他(她)的工資。 請注意,轉換一下思維! 獎金(恩惠給與)只有加法沒有扣除(頂多是不計入),所以會扣減的獎金屬性應是工資包括全勤獎金。
Thumbnail
在台灣的職場中,談薪水一直是個令人又愛又恨的話題。大家都想要高薪,卻又怕談得不好反而失去機會。今天就來聊聊如何在面試中巧妙地談論薪水,讓你不僅能成功獲得offer,還能拿到理想的待遇。 先來看看小芳的故事。小芳是個軟體工程師,在原公司工作了三年後,決定尋求新的發展。她投遞了一家知名科技公司的職缺,
Thumbnail
嘿,各位職場菁英和打拼族們!今天我們要來聊一個超級敏感又容易引起爭議的話題:薪水到底能不能真實反映一個人的工作價值啊?這個問題可讓不少人糾結了!有人說「高薪才是王道」,也有人說「錢多事少離家近」才是人生勝利組。但是,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Thumbnail
薪資談判心法提醒:薪資是區間的概念;從短中長期來思考薪資;薪資只是其中一個思考點,不是唯一指標。在求職轉職的旅程中,三樓職涯都在這裡,陪伴你走過每一步。
Thumbnail
本篇文章主要討論了在面試時如何透過探詢自身獨特優勢、從面試對談中找線索、瞭解市場及職務薪資行情等方式,來評估自身需求,瞭解公司需求,並找出雙方的平衡點,有助於確立合理的期待薪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