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好奇人物//一起來吧!討論那些沒有唯一解答的問題—訪談策展人孫以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能夠自在,才是真正的自由,不論是看清自己的慾望,或是看見自己的情緒。所以,不被慾望束縛才能自在,是真正能達到最大極限的自由。」—孫以臻
raw-image

有次在國中課輔的討論時間,想帶大家思考一下日常生活中,有沒有觀察到一些想要改變的問題,比如:學校圍牆可以美化嗎?或是應該拆掉?當時有同學提出學校應該要有福利社、飲水機要有冰水…等,非常實際的問題;也有人提出一些無形的,帶點哲學性的問題,比如:「人為什麼要競爭?」、「什麼時候才可以真的自由?」

這次訪談以臻,原本是好奇她如何做到近乎平穩的情緒控管,再來也是好奇科學跨藝術策展人的過程。訪談中間突然把想了好久,關於「什麼是自由?」的問題拿出來問她,結果獲得我很喜歡的答案,那是我從來沒想過的方向。整理訪談內容的過程中,發現她是一個很適合討論沒有唯一解答的人。

生氣好累,為什麼要生氣?

raw-image

不論是活動主持的開場、策展人的身份、接受訪談,以臻的語氣都是維持在平穩的聲調上。不急不徐,思慮清晰,感覺每句話都是快速思考組織後,再以適中的語速傳達訊息。有次,在某次的私下討論中,我感覺整體氛圍有點僵,以常理來推斷,接下來可能會有一觸及發的論戰,結果,以臻以非常穩健卻還滿輕巧的方式緩和了一些。接連幾次的觀察,都讓我非常好奇,藉著訪談問她:「你都不會生氣嗎?」她說:「還是會啦!但是生氣好累,為什麼要生氣啊?」

她說可能是因為生氣太累,所以會去思考為什麼自己會生氣?舉例來說:這個人說的話冒犯她嗎?那為什麼這個人說了這件事,她會覺得被冒犯,自己會生氣的點為什麼是這個?找出來原因,調整想法之後,好像就知道為什麼生氣,知道怎麼調整,後來就漸漸覺得沒什麼好氣了!其他種情緒,如:哀傷、快樂、恐懼…都會去思考,因此,就可以維持在一個平穩的狀態。

癥結點是要釐清自己的狀態,誠實面對自己的「想要」是什麼?生氣的核心,往往是環繞著它滾動,滾成一顆埋在心裡的地雷,一旦被踩到,就直接引爆,炸傷自己和踩雷的人或事。她補充說:「情緒沒有對錯,只是要把節奏放慢,先做觀察,不要只是看短時間的現象。」面對身邊的人,也是從中觀察出一些情緒波段的應對方式,像是對方正處於憤怒的情緒中,不帶理智地使用語言時,先不隨著波動,平穩地應對,等到他/她情緒平復後,再進行溝通,也可能不需要多說什麼,因為對方情緒滿溢的時刻,已經宣洩完畢。

訪談後,當感到生氣的情緒升起,就問自己這件事生氣的點是什麼,我發現要很真誠的面對自己的情緒根源,其實不太容易。不過,往上回溯源頭的同時,也會更認識自己,多練習幾次,好像比較能掌握情緒的起伏。

被生命啟發的科學家x藝術家x哲學家特質

raw-image

剛認識以臻的時候,是因為參加了她發起的策展讀書會,感覺她是藝術家,也是策展人;後來看了她策的展覽和講座,覺得她好像也是科學家;訪談的時候,又會覺得她像是哲學家。如果這三種特質,各代表一種化學溶液或試劑,在以臻的調配下,不同情境,依比例不同,呈現不同的化學反應和樣貌的她。

可能是我在學科上的數理表現不佳,所以一直很崇拜理科背景的人。也很好奇他們的養成過程。恰巧,以臻在自然科學,或說生命科學的啟發,就是從兒時長大的環境開始,再接續著學校教育,還有每段長時間通勤往返的思考中,集結而成。

從小在台北市近郊的山區長大,看過貓頭鷹和各種小動物,也曾經發生收衣服的時候,把曬太陽的青蛇,一起收進家中的精彩故事。爸爸常帶他們到附近山上走走,教她和弟弟認識植物的特性,辨別哪些是能吃能玩的植物,所以很習慣身邊有這些生命環繞的狀態。山上也有鄰居小孩可以一起玩樂,兒時的山居歲月,是很豐厚的生命養份。

後來在中學遇到的生物老師,將知識介紹得很透徹,也是另一個啟發點。讓她了解原來透過科學研究,發現每個物種呈現出的樣貌,都有奠基於生存的需求,而形成獨一無二的構造特徵。比如有些水鳥腳上的血管網絡,會透過特殊的結構形成一種「逆流機轉(countercurrent)」,這機制既能夠增加也可以減少熱能的流失速度,全看當下要適應的氣候狀態為何。以臻說她在獲得這些知識的時候,覺得這些生命真的太厲害、太屌了!也因此大學選擇就讀生命科學系,去解開更多個麼關於生命各種「為什麼」的答案。

以藝術解決科學的哲學問題

世界上能夠用科學研究解答的現象,已經非常浩瀚無際,然而仍有許多無法解答的。以臻念生命科學系的時候,除了本科的課程(生理學、腦神經科學、演化學等等…),基於好奇,也修了不少心理學以及認知科學的課程,然而生命的意義,卻更加難解,那個終極的解答,究竟是什麼?這是科學界持續不斷在探索的答案,當時在大學裡的生命科學教育資源,還不足以回應她腦中的疑問。也許科學家也還在埋首各種假說與實驗驗證中。

後來考上北藝大的藝術跨領域所,希望能以藝術解決在科學遇到的哲學問題。也因為接觸了生物藝術社群,所以結合科學背景,以策展的方式,和藝術家們一起透過藝術創作,有點超現實的又很具象的表現手法,將觀眾帶入情境中,一起反思。 這在她後來的一些策展內容,都能看到非常精彩的呈現。如:《人造單位》《想像的身體邊界》

raw-image
raw-image

我原本想問她科學家和藝術家哪些異同點嗎?但訪談後段,我發現其實本質上很像,跟以臻提到這點,她說她認為科學家提出的假說,其實是最有創造力的。當下內心凍結了三秒,頭腦很快速的運轉著,不斷在過去的生命經驗和知識訓練中,來回檢視這個觀點,即便到現在寫這段,都還是萬分認同 ,但這也是從來沒想過的面向,所以又像被索爾槌到一樣,還沒死但覺得腦袋好像變亮。

科學家在大家都還沒意識到問題的時候,就觀察到問題本身,然後要進一步解答,還得先提出一套假說,然後嘗試各種研究方法去驗證。想想當初還沒有飛機,只有船的年代,發現地球可能是圓的科學家,到底是觀察到什麼現象?又是怎麼用數學式去證實的?然而即便科學這麼迷人,仍舊有其侷限,所以,以臻選擇了和藝術家合作,藉由展覽的形式,邀請大眾一起來思考。

發起共同生產知識的社群

以臻對於知識的追求,很像是沙漠中行走的旅人,四處尋找綠洲,找尋可以潤澤生命的水源,不然,下一秒像是會枯竭般的迫切。

對於策展的知識,她在一面接收藝術學院的策展教育時,同時也思考另一種教育的可能,於是決定自己找同好慢慢開始了每個月一次、至今持續舉辦了近四十場策展聚會的策展社群—「一群人的自學」。從一開始的讀書會形式,一起讀國外的策展相關書籍。到後來的策展案例討論會、策展專題和藝策互助會形式,邀請藝術家或策展人一起來討論。每一次的討論都是開放讓所有人參與,不限背景、年齡、職業…。

代表每一次都會有陌生的、不完全熟悉策展的人。我覺得這個挑戰很大,曾經參與過一次藝策互助會,參與者和藝術家看起來很有「火花」的討論,不過,身為真的不懂策展但對策展有興趣的我來說,在那次的討論聽到什麼是「學院派」的策展方式,也是我第一次接觸到知識被這樣建構出來的方式。但對於主辦方來說,這麼開放的形式,會不會還滿有挑戰性的呢?問以臻的想法,她認為陌生的交流和討論是需要花時間經營。要先建立信任感,讓大家敢講不確定的事,再進一步則是經營一個彼此都能理解的語境。不論是主流、非主流,專業、非專業的觀點,在這個交流和建構知識的場域中,都能被拋出、被討論,進而共同生產出知識。

raw-image

經營到現在,已經有固定的成員,每次聚會也都至少有十到十五人的參與規模,身為其中一名與會者,每一次都有獲得跟藝術或是策展相關的知識或經驗的分享,是很紮實的知識產出與吸收的過程,是全新的學習體驗。

突破自由的極大值—活得自在

最後,回到一開頭談到的自由,做為以臻提供所有年輕學子的思考這項人生命題的方向。

自在比自由更重要,因為長大後的我們,要開始獨立,有生存的壓力,找工作要找自己有興趣的或是薪水比較高的?老闆要求加班,不敢說不。各種情境大多是受制於金錢。長大,就真的自由了嗎?還是回到問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在可以選擇,或是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在外在環境與內在想要中,取得平衡。

心自由了,也就感到自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好奇天線的沙龍
22會員
25內容數
生命職人—專注,走在自己的路上 如果把生命過得精彩,是一項不斷修煉的專業技能。那麼努力過生活的平凡人,就是自己一生懸命的生命職人。 這是紀錄一群在主流媒體關注之外,人生歷程各精彩的職人故事。
好奇天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9/29
追溯現代所有問題的根源,在於我們習慣找到單一(面向)的正確解答,而不是試著自己思考解答。而每個世代總有權威提供解答全集,讓人們漸漸遺忘好奇的提問本能。雖然有越來越多組織或個人,開始向大眾提問,但是,我們仍舊下意識的想要直接獲取答案或解決方案,而不是嘗試主動思考如何回應。—賴小Q
Thumbnail
2020/09/29
追溯現代所有問題的根源,在於我們習慣找到單一(面向)的正確解答,而不是試著自己思考解答。而每個世代總有權威提供解答全集,讓人們漸漸遺忘好奇的提問本能。雖然有越來越多組織或個人,開始向大眾提問,但是,我們仍舊下意識的想要直接獲取答案或解決方案,而不是嘗試主動思考如何回應。—賴小Q
Thumbnail
2020/09/22
我們把所有的答案加上為什麼,其實事情就會變很好玩。所有的答案都很好玩,但一旦被畫上句點,就是句點了。只要再把所有的句點都變成問號,把所有的答案都變成問號,就會再有下一個,我覺得這樣才好玩。—賴小捲
Thumbnail
2020/09/22
我們把所有的答案加上為什麼,其實事情就會變很好玩。所有的答案都很好玩,但一旦被畫上句點,就是句點了。只要再把所有的句點都變成問號,把所有的答案都變成問號,就會再有下一個,我覺得這樣才好玩。—賴小捲
Thumbnail
2020/08/03
什麼事都多看多聽多學!雖然長輩講的話,不一定都適用於你,但還是能從中找到對自己有幫助的東西。—Fly Chang
Thumbnail
2020/08/03
什麼事都多看多聽多學!雖然長輩講的話,不一定都適用於你,但還是能從中找到對自己有幫助的東西。—Fly Chang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會欣然寫下這篇書評,是偶然間讀到褚士瑩的這本《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他向法國一位「非典型」哲學老師奧斯卡‧柏尼菲學習,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思考練習與震撼教育的故事記錄,這本書,其實就是褚士瑩對自己誠實的自剖,我感佩他的誠實,當發現自己「卡住」了,不是假裝沒事,而是選擇學習,並將自己主動思考的答案寫
Thumbnail
會欣然寫下這篇書評,是偶然間讀到褚士瑩的這本《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他向法國一位「非典型」哲學老師奧斯卡‧柏尼菲學習,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思考練習與震撼教育的故事記錄,這本書,其實就是褚士瑩對自己誠實的自剖,我感佩他的誠實,當發現自己「卡住」了,不是假裝沒事,而是選擇學習,並將自己主動思考的答案寫
Thumbnail
坦然面對未知,才能更深刻的感受當刻的可貴。
Thumbnail
坦然面對未知,才能更深刻的感受當刻的可貴。
Thumbnail
去找到了這些情緒的狀態,那個過程並不會是舒服的,因為頭腦經常會抗拒會質疑:「我真的有嗎?」認識自己的道路是一條冒險的路,需要很大的勇氣。 崇建老師這一條路大概是從2001年開始,一直走到了大概2012年,他又有了非常細微的、新的發現,身體有非常多的部位有著細微的感覺,可以很細微地辨識及感覺。
Thumbnail
去找到了這些情緒的狀態,那個過程並不會是舒服的,因為頭腦經常會抗拒會質疑:「我真的有嗎?」認識自己的道路是一條冒險的路,需要很大的勇氣。 崇建老師這一條路大概是從2001年開始,一直走到了大概2012年,他又有了非常細微的、新的發現,身體有非常多的部位有著細微的感覺,可以很細微地辨識及感覺。
Thumbnail
#你允許自己生氣嗎? 和曾經工作時和個案討論到遇到生活煩心的人事物,我們最常出現的情緒就是生氣。但生氣只是最表層的情緒,底下藏著的可能是委屈、難過、煩躁、不安、無奈....,讓我們很難覺察到生氣以外的情緒。 ⁡* 1.生氣表層下的其他情緒 ⁡ ⁡⁡* 2.我可以生氣嗎? ⁡ ⁡ *⁡⁡ ⁡ ⁡*
Thumbnail
#你允許自己生氣嗎? 和曾經工作時和個案討論到遇到生活煩心的人事物,我們最常出現的情緒就是生氣。但生氣只是最表層的情緒,底下藏著的可能是委屈、難過、煩躁、不安、無奈....,讓我們很難覺察到生氣以外的情緒。 ⁡* 1.生氣表層下的其他情緒 ⁡ ⁡⁡* 2.我可以生氣嗎? ⁡ ⁡ *⁡⁡ ⁡ ⁡*
Thumbnail
到底該如何透過「思考」獲得自由,並實踐在日常生活當中,進而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做對的決定。 一起來學習用較少的文字,來表達精確的內容,這項挑戰真的不容易,但一旦開啟了是會令人愛上的滿滿幸福感 邀請您一同來體驗,讓許多的煩惱不再是煩惱。
Thumbnail
到底該如何透過「思考」獲得自由,並實踐在日常生活當中,進而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做對的決定。 一起來學習用較少的文字,來表達精確的內容,這項挑戰真的不容易,但一旦開啟了是會令人愛上的滿滿幸福感 邀請您一同來體驗,讓許多的煩惱不再是煩惱。
Thumbnail
抓狂瑣事天天有,雖然清楚自己要冷靜、修煉,憤怒、焦慮一旦發起來卻怎麼擋也擋不住。總是羨慕他人平靜面對世界嗎?想要知道別人如何控制情緒嗎?逗點編輯部邀請《白童夜歌》作者詩人孫得欽,與「註異文庫」總編輯李霈群,兩人在大雨磅礡的午後,撐著雨傘在泥濘公園漫步,從《獵人》聊到《鬼滅之刃》,一面拆解漫畫設定,一
Thumbnail
抓狂瑣事天天有,雖然清楚自己要冷靜、修煉,憤怒、焦慮一旦發起來卻怎麼擋也擋不住。總是羨慕他人平靜面對世界嗎?想要知道別人如何控制情緒嗎?逗點編輯部邀請《白童夜歌》作者詩人孫得欽,與「註異文庫」總編輯李霈群,兩人在大雨磅礡的午後,撐著雨傘在泥濘公園漫步,從《獵人》聊到《鬼滅之刃》,一面拆解漫畫設定,一
Thumbnail
規則就是:考試的時候不要談戀愛、每堂課都要出席、我們要做個正向的人,諸如此類換個環境,就會變體的東西。
Thumbnail
規則就是:考試的時候不要談戀愛、每堂課都要出席、我們要做個正向的人,諸如此類換個環境,就會變體的東西。
Thumbnail
「我知道你在生氣,但你為什麼生氣?」​ 「我不知道,只知道我很氣你剛剛說的話。」​ 我們與情緒共處了一輩子​,能覺察情緒背後原因的人卻是少之又少​,與外界的互動皆勾起我們的感受、情緒​,並且交互影響著​。
Thumbnail
「我知道你在生氣,但你為什麼生氣?」​ 「我不知道,只知道我很氣你剛剛說的話。」​ 我們與情緒共處了一輩子​,能覺察情緒背後原因的人卻是少之又少​,與外界的互動皆勾起我們的感受、情緒​,並且交互影響著​。
Thumbnail
「我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採訪一開始,童至祥便坦率指出她最重要的習慣:正面思考。 每個人都曾經被負面情緒突襲過。每當事情發展不如預期、沒有受到公平對待,憤怒、沮喪、失望等心情,就會像黑色墨水,即使只有一滴,也會快速擴散,把整天的心情染黑。
Thumbnail
「我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採訪一開始,童至祥便坦率指出她最重要的習慣:正面思考。 每個人都曾經被負面情緒突襲過。每當事情發展不如預期、沒有受到公平對待,憤怒、沮喪、失望等心情,就會像黑色墨水,即使只有一滴,也會快速擴散,把整天的心情染黑。
Thumbnail
「能夠自在,才是真正的自由,不論是看清自己的慾望,或是看見自己的情緒。所以,不被慾望束縛才能自在,是真正能達到最大極限的自由。」—孫以臻
Thumbnail
「能夠自在,才是真正的自由,不論是看清自己的慾望,或是看見自己的情緒。所以,不被慾望束縛才能自在,是真正能達到最大極限的自由。」—孫以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