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書中自有柬埔寨|「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柬埔寨的傷痕累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從Cambodia’s Curse: The Modern History of a Troubled Land, by Joel Brinkley的繁體中文版「柬埔寨:被咒詛的國度」得知柬埔寨有集體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 Post-Trauma Syndrome Disease) [1],開啟我另一個理解柬埔寨的視窗,也激發我的學習動機,持續透過閱讀文字和觀察人物,理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成因、症狀、影響及治療。

經人推薦,得知「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這本書,拜讀時,一張張熟悉的高棉臉孔躍然紙上!糾結難解的疑團和踟躕無解的謎團,長年累月堆積成壘偏執的誤解,滴水穿石讓信任的根基搖搖欲墜,卻在這本書裡找到直接相關的連結,和具體而微的因果,也因此找到理解的緣由和途徑,長久陰黯冰涼的角落,有大片陽光揮灑穿透進來,已然內化的刻板印象冰消融解,偏頗的成見被拆毀,重新建造的是和解,更是憐惜和尊敬。The Body keeps the Score: Brain, Mind, and Body in the Healing of Trauma by Bessel van der Kolk, 2014,繁體中文版「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台北:大家出版,2017年七月初版。

綱舉目張

除了前言和結語,全書分五部:〈第一部﹒重新發現創傷〉,直指創傷的無所不在,戰爭、天災、家暴、霸凌、受虐、性侵、童年長期受忽略、車禍、喪親、意外…,且「創傷留在人的軀體上」,同時「證據顯示創傷對大腦造成的生理損害不亞於中風」,而邀請讀者正視創傷;〈第二部﹒受創者的大腦〉,深入探討大腦對創傷的反應,因為「大腦和身體的神經連結是了解人類痛苦極重要的一環」,主張「創傷治療必須納入完整的生命體,包括身體、心智與大腦」;〈第三部﹒兒童的心靈〉,著眼於「創傷影響最大的部分其實是兒童與青少年」,而「負面童年經驗研究指出,童年受虐或被忽視是唯一最能預防的精神疾病起因」,可是「童年創傷和成年後才發生的創傷壓力完全不同」,繼而追本溯源,說明對各級學校的期待,也提出具體的建議;〈第四部﹒創傷的印痕〉,說的是記憶。原來一般記憶和創傷記憶截然不同,以及基於創傷記憶的複雜性,導致處理創傷記憶的挑戰性和必要性;〈第五部﹒復原幽徑〉,探討創傷復原的科學途徑和另類途徑。作者質疑藥物治療的侷限性,更憂心藥物濫用的嚴重性,深信「身體原本就內建許多讓我們維持平穩的能力」。除了自一八○○年代晚期到第二次大戰之後,最廣泛用來治療創傷的方法—催眠;以及以十九世紀末期認知行為治療主張「讓患者盡可能用言語詳細描述該事件的細節和影響」為前提而發展並沿用至今的—談話治療;作者嘗試並開發各色治療方法,如氣功按壓穴道,還有和談話治療同屬語言治療的—書寫治療;有效處理記憶並化解創傷的—眼動減敏歷程更新療法EMDR;重設大腦迴路以使大腦穩定並增加彈性的—神經回饋;調節身體過度喚起並改善心律變異度的—瑜珈;把治療焦點放在受創者內在資源的內在家庭系統治療培養自我察覺以建立自我領導能力的—正念;高度結構化的精神運動療法透過微追蹤重新編織過去以期創造不同結果的—創造結構;提供集體面對真實境況並且讓直覺發揮作用的—劇場音樂舞蹈和運動治療

〈前言〉直陳寫作動機「我寫作本書,既是提供指南,也是為了送出邀約—邀請讀者一起面對創傷的實情,也探索最妥善的治療,也期許我們的社會能致力於運用所有方法來預防創傷」;〈結語〉則是語重心長且大力呼籲「創傷是當前我們最急迫的公共衛生議題,我們也已經掌握了有效因應這個問題的必要知識,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做出選擇並採取行動」。

醍醐灌頂

我在懵懂中接收了作者的邀請,進入他的專業領域,吸收他卅年的學識精華,在他深入淺出的敘述和情理兼備的表達中,循序漸進認識創傷,受益良多。尤其羞愧扎心的是看到書中提到「神經科學、發展心理病理學、人際神經生物學的研究顯示,創傷產生真實的生理變化」,因此「受過創傷的人物為何經常重複同樣的問題,很難從經驗中學習。…不是因為道德缺陷或欠缺意志力或性格有問題,而是腦部的真實改變造成的」。多少年來,我因為無知,不懂得對受創者必須「暫且放下對正常的理解」,而一口咬定之所以重複問題耽溺困境,純粹因為意志力缺乏和性格障礙,完全不曾體恤受創者正在受苦深淵載浮載沉,也不曾諒解受創者啟動防衛機制僅僅出於本能自保。果不其然「創傷不斷使我們面對自己的脆弱,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冷酷,但也使我們面對自己卓越的韌性」。

在治癒層面,作者在說明許多卓有成效的療法必須「多管齊下」的同時,特別強調「只有一件事能使治療創傷的工作成為可能,那就是以敬畏對待患者為了求生存所做的一切努力」,因為當「一個人覺得安全,並且跟別人形成有意義的連結」,既便「受創的人會在人際脈絡中漸漸復原」。這點給我很大的提醒,也是具體的鼓勵,更是一個明確的努力方向。從理解入門,可望帶出諒解,當既理解又諒解的個體群聚的數量大到一個程度,比較有可能形成一個對受創者而言相對安全而治癒可期的環境。從預防勝於治療的角度,這本書不僅可以作為自我檢視的操作手冊,更可以收防患於未然之效的協力營造給受創者安全感的社群空間,因為「人們可以學習控制和改變行為,但前提是要有足夠的安全感」。

惠我良多

自從讀了這本書,在這裡來往的人,不只是巧合的接二連三,可以直接從這本書對應參照,甚至按圖索驥執行建議,無論心態上和技巧上,迥異於前也大異其趣。全書於我最有洞見的觀念—「大腦是文化器官,經驗會形塑大腦」,而「文化塑造了創傷壓力的表達方式」!難怪作者拔高視野擴大格局看創傷,不只是個人主觀經歷,也是「一個更廣泛的公共衛生議題」,甚至是「當前我們最急迫的公共衛生議題」;換一個角度拉長時間軸線看創傷,「否認創傷造成的後果,會嚴重破壞整個社會結構。一九三○年代,拒絕面對戰爭帶來的傷害,以及無法容忍懦弱,助長了全球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的興起」,行文至此,作者已經不只是個臨床心理治療師和白色巨塔的研究學者,而是知識分子的良心,憂國憂民的鑑往知來以古喻今。

文後〈致謝〉,語重心長,出自肺腑「本書是我三十年來努力了解人類如何應付創傷經驗、如何倖存、如何痊癒而累積的心血結晶」。對我而言,最受用的是作者做學問的態度和方法。卅年持續探索的過程,像學術自傳文本,像人類學筆記,他記錄他的心得觀點、質疑反對、拍案認同,最精彩的是他提出來的問題,每一個問題之後都在臨床和研究與大量文獻評估當中,被思考、被討論,也被解決,卻在解決一個問題之後,衍生更多問題,抽絲剝繭後,引導他下一個階段研究方向。顯然理性腦和情緒腦平衡得挺好,毫不濫情的仁心仁術。一定要提書後的附錄、重要資源、延伸閱讀和注釋,三十年的心血結晶,果不其然沉甸甸亮晶晶!重要資源和延伸閱讀,分門別類開枝散葉,繁體中文版如果能夠因地制宜加上台灣當地相關資源訊息,就更接地氣了。



[1]台北:聯經出版社,2014年四月初版,173-178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宣教柬埔寨
32會員
184內容數
在柬埔寨鄉村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灌溉高棉人對耶穌的認識 耕耘高棉人跟耶穌的感情
宣教柬埔寨的其他內容
2022/02/05
一般而言,“吳哥窟”是柬埔寨之行的首選,“波布暴行紀念館”和“殺戮戰場萬人塚”是指定必訪景點,然後就是看看尋常百姓人家的食衣住行育樂。中文讀者可以參考這幾本書: 關於吳哥窟 蔣勳,《吳哥之美》。二版。台北:遠流,2013。 張蘊之,《柬埔寨:吳哥文明的繼承者》新北:台北藝術大學,2015。
2022/02/05
一般而言,“吳哥窟”是柬埔寨之行的首選,“波布暴行紀念館”和“殺戮戰場萬人塚”是指定必訪景點,然後就是看看尋常百姓人家的食衣住行育樂。中文讀者可以參考這幾本書: 關於吳哥窟 蔣勳,《吳哥之美》。二版。台北:遠流,2013。 張蘊之,《柬埔寨:吳哥文明的繼承者》新北:台北藝術大學,2015。
2022/02/01
進入廿一世紀,美中港台的記者、學者,分別著述出版柬埔寨史,各擅所長、大異其趣。 本書著墨1992年聯柬 (UNTAC) 進駐柬埔寨,直到2010年柬埔寨國會通過反貪汙法,這段期間柬埔寨的政經發展及其脈絡。吳哥的輝煌、三言兩語帶過;赤柬帶來的創傷,劍指美國才是罪魁禍首。
2022/02/01
進入廿一世紀,美中港台的記者、學者,分別著述出版柬埔寨史,各擅所長、大異其趣。 本書著墨1992年聯柬 (UNTAC) 進駐柬埔寨,直到2010年柬埔寨國會通過反貪汙法,這段期間柬埔寨的政經發展及其脈絡。吳哥的輝煌、三言兩語帶過;赤柬帶來的創傷,劍指美國才是罪魁禍首。
2021/11/11
Norman Lewis 1951年出版的A Dragon Apparent ,2019年翻譯出版繁體中文版"東南方的國度",紀錄了法屬中南半島越南、柬埔寨、寮國的殖民黃昏。本文聚焦作者紀錄柬埔寨印象的四章內容,蜻蜓點水、猶有亮點。
2021/11/11
Norman Lewis 1951年出版的A Dragon Apparent ,2019年翻譯出版繁體中文版"東南方的國度",紀錄了法屬中南半島越南、柬埔寨、寮國的殖民黃昏。本文聚焦作者紀錄柬埔寨印象的四章內容,蜻蜓點水、猶有亮點。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佩特.沃克的著作,探討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影響及相應的復原方法。書中呈現了具體的例子引導如何自我療癒及復原,並提出對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不同角度觀察。透過本文,讀者將瞭解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特徵、影響與復原方法,並提供了對童年創傷與CPTSD之間的差異性分析。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佩特.沃克的著作,探討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影響及相應的復原方法。書中呈現了具體的例子引導如何自我療癒及復原,並提出對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不同角度觀察。透過本文,讀者將瞭解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特徵、影響與復原方法,並提供了對童年創傷與CPTSD之間的差異性分析。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創傷與身體的關係,並分享了作者自己的創傷故事。文章中強調了身體在創傷發生時所扮演的角色,並提出將害怕轉個彎以協助身體放鬆的觀點。文章帶有個人故事的溫暖情感,並說明如何正確回應自己的身體感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創傷與身體的關係,並分享了作者自己的創傷故事。文章中強調了身體在創傷發生時所扮演的角色,並提出將害怕轉個彎以協助身體放鬆的觀點。文章帶有個人故事的溫暖情感,並說明如何正確回應自己的身體感受。
Thumbnail
傷口清創和情緒療癒雖然是不同領域的術語,但其實可以找到一些相似之處: 1. 處理傷痛:傷口清創是為了治療身體上的傷害,而情緒療癒是為了處理情緒上的傷痛,無論是身體還是情緒的傷痛,都需要經歷一個過程,以清除感染、促進康復和恢復健康 2. 清除毒素:在傷口清創過程中,醫生會清理傷口,去除殘留的污
Thumbnail
傷口清創和情緒療癒雖然是不同領域的術語,但其實可以找到一些相似之處: 1. 處理傷痛:傷口清創是為了治療身體上的傷害,而情緒療癒是為了處理情緒上的傷痛,無論是身體還是情緒的傷痛,都需要經歷一個過程,以清除感染、促進康復和恢復健康 2. 清除毒素:在傷口清創過程中,醫生會清理傷口,去除殘留的污
Thumbnail
曾經讓我們撕心裂肺的創傷,有辦法淡忘嗎? 這本書給予的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前提是,你必須要精準解釋自己到底發生什麼事,為自己的創傷下定義跟找根源,才有機會解決自己的問題,甚至是尋求協助。與創傷對立的,正是充分交流。為你的創傷尋找故事可以減緩創傷帶來的孤立無援,也可以解釋為何你受苦至極。
Thumbnail
曾經讓我們撕心裂肺的創傷,有辦法淡忘嗎? 這本書給予的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前提是,你必須要精準解釋自己到底發生什麼事,為自己的創傷下定義跟找根源,才有機會解決自己的問題,甚至是尋求協助。與創傷對立的,正是充分交流。為你的創傷尋找故事可以減緩創傷帶來的孤立無援,也可以解釋為何你受苦至極。
Thumbnail
《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 彼得‧沃克/柿子文化 本書主要在探討關於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成因與如何個人如何面對並且緩解CPTSD對個人的主要傷害。
Thumbnail
《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 彼得‧沃克/柿子文化 本書主要在探討關於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成因與如何個人如何面對並且緩解CPTSD對個人的主要傷害。
Thumbnail
布魯斯·培理是一位精神病學家和創傷專家,他認為創傷不僅僅是發生過的事情,它還會改變我們大腦和身體的方式。創傷會影響我們處理訊息、體驗情緒和身體疼痛的方式,以及如何與他人建立關係。但是,培理也認為創傷是可以治癒的,通過治療和支持,我們可以學習應對創傷,並開始過上健康和充實的生活。
Thumbnail
布魯斯·培理是一位精神病學家和創傷專家,他認為創傷不僅僅是發生過的事情,它還會改變我們大腦和身體的方式。創傷會影響我們處理訊息、體驗情緒和身體疼痛的方式,以及如何與他人建立關係。但是,培理也認為創傷是可以治癒的,通過治療和支持,我們可以學習應對創傷,並開始過上健康和充實的生活。
Thumbnail
當人們經歷過極端的壓力、創傷或生死關頭時,往往會對其留下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稱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PTSD是一種精神障礙,可以對個人的身心健康造成長期的負面影響。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PTSD的相關信息,包括其症狀、治療方法和預防措施。
Thumbnail
當人們經歷過極端的壓力、創傷或生死關頭時,往往會對其留下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稱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PTSD是一種精神障礙,可以對個人的身心健康造成長期的負面影響。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PTSD的相關信息,包括其症狀、治療方法和預防措施。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都是由過去的生命經驗所累積而成,每一段經驗,都是一個故事。透過說故事的方式,敍述過去經驗的同時,也在發掘自己的隱藏情緒,只要看見了,就得以療癒。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都是由過去的生命經驗所累積而成,每一段經驗,都是一個故事。透過說故事的方式,敍述過去經驗的同時,也在發掘自己的隱藏情緒,只要看見了,就得以療癒。
Thumbnail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指一種在個人很少或沒有機會逃脫的情況下,因長期反覆的人際創傷經歷而形成的心理疾病,在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的第11版中收錄了該疾病。它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不同的地方,在於創傷壓力事件來源的多樣性,以及不良環境的惡意互動,而非對單純環境產生的無力感與恐懼感。
Thumbnail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指一種在個人很少或沒有機會逃脫的情況下,因長期反覆的人際創傷經歷而形成的心理疾病,在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的第11版中收錄了該疾病。它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不同的地方,在於創傷壓力事件來源的多樣性,以及不良環境的惡意互動,而非對單純環境產生的無力感與恐懼感。
Thumbnail
每個人從小到大都會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一旦不如意的事超出了情緒負荷時,就會造成內心傷痛。 讀完這篇文章,你將會知道: 為什麼有些內心傷痛的人不願意談論傷痛 長期沒有處理內心傷痛會造成什麼結果 怎麼進行正確地自我療癒 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有些事對一些人來說不算什麼,對其他人來說就很難承受。 這個與玻璃心
Thumbnail
每個人從小到大都會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一旦不如意的事超出了情緒負荷時,就會造成內心傷痛。 讀完這篇文章,你將會知道: 為什麼有些內心傷痛的人不願意談論傷痛 長期沒有處理內心傷痛會造成什麼結果 怎麼進行正確地自我療癒 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有些事對一些人來說不算什麼,對其他人來說就很難承受。 這個與玻璃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