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應該要有的預想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什麼都不設想,就只能當執行者
大家都知道,主管要帶人很辛苦,要分配工作及人力,並且達成公司要求之目標。除此之外,還要去預想可能會發生的事情。例如,公司成立一個新的部門,這是一個變動,而自己的部門要如何去應對?如何與新部門去交流?可能會發生什麼樣的問題需要去解決的?都可以預先設想好,不要等領導人問起時再來思考解決對策,還會被評為狀況外,而且事後才去做,也會需要增加後續解決的時間與人力。
因為要預先設想,所以要花更多的精神在上面,意思就是要一直想著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然後要如何去處理?例如以家中為例,衛生紙的用量很大,一天要用掉兩包以上,所以除了定期去檢查剩餘的量之外,還要設想萬一缺貨怎麼辦?有沒有其他的牌子可以備用?平時多準備幾家通路,萬一沒貨時就可以從別的通路商叫貨。
公司的情形當然更加複雜些,可能會有更多商品需要管理,也會有新商品需要去瞭解。而且因為是先去預想,所以很可能會有遺漏的部分,但這總比事情發生了再來想要來的好。
先動腦的當然辛苦,因為下面的執行者無需思考太多,只需要好好完成主管交辦的任務就行了。差別就在於量太多或是太急著要會抱怨一下,這時主管就要考慮而加以調整。
當整個團隊動起來的時候,雖然可以當場微調,而更適合的時機是落在事後檢討。把做不好的地方改掉,重新建立一套新的流程,讓同樣的問題不再發生。不需要特別依靠誰,難道沒有特定人就成不了事嗎?只要能在事前預先安排好,事後檢討改進,相信事情可以處理得越來越好。無中生有跨出第一步最是困難,但想到能夠減少後面麻煩的事情,事先想好還是比較划算的。主管既然要能針對各種可能性先去設想,因此收集解決方案是很重要的。不能只有自己在那邊空想,還要去看別人遇到類似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身為主管,雖然也可以把問題交給部下來處理,但還是不能免除要先預想到並提出問題才行。先有問題意識,再來思考如何解決問題。甚至只是自己多想了,根本就不會發生這樣的問題。但即使是這樣也不算白費,至少可以把心力更聚焦在需要解決的事情上。
月光覺得,小到管理自己,大到管理整個集團,都是要先能預想可能發生的事情,如果等到事情發生了才來處理,那麼解決問題的機率就降低不少。在短暫的反應時間內,能夠表現多好?是不是對自己太過於自信了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心想事成需要持續不斷的實踐與練習,無論多麼普通平凡抑或是多麼無邊無際的願望,都可以化為文字,持續的增強吸引力法則的力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投資股票,最重要的是耐心。雖然明知,但在等待過程中,仍會感到著急: 怎麼大盤漲了,自己的投資標的不僅沒有跟著上漲,反而還下跌了,會不會太弱? 別人都吞好幾支漲停了,賺一大波,然後再隨便賣個一兩張就幾萬元入袋,多愜意!         但是,真有那麼神的話怎麼還沒大紅呢?莫非周圍的
接續上一篇,頭很暈的她,只記得剛剛好像做了一個很舒服的夢,其他的就記不得了。 當王管家聽到召喚而進門時,看到如此場景也是呆住一會,隨即回神說道:馬上幫小姐準備好新的床墊和寢具! 望著窗外的天色已是近天亮,華容昭簡單沖完澡後,又在新的床上睡著了,她覺得有必要好好休息一下。 而遊子身起床
      因應外資於2020年大量賣超台股,所以在2021年專家們就開始預測外資會不會展開認錯行情,將之前賣超的個股都買回來。而且觀察被賣超的個股,雖然大多是下跌的,但也有不跌反漲的個股,更是代表了外資也是會看錯的。         而2021年一月一開盤最受外資
        越大間的公司越要注重人才的維持,擁有優秀的主管,就可以向下管理,不用事事都由領導人來處理,可以專心的決定公司的大方向。也因為分工出去,才能底下的成員有機會可以成長。誇張一點的說,公司準備好錢給員工犯錯之用,盡量犯錯沒關係,只要能學到經驗值就可以了。    
       保留現金的目的除了是為了降低突如其來的股災造成的下跌風險外,也是為了讓自己有足夠現金能夠去購買想要的投資標的。因此,觀察好時機點然後入場,就是平常應該做的功課。        一看到某檔個股漲停了,就要確認一下如果買入,是否還能搭的上順風車?還是等回檔再買入
      身為公司的一員,自然要持續注意公司業務的變化,即使是不關自己的事情也是一樣,這也正是實踐了零極限的法則。別人的業務執行情況,也可能有自己需要幫得上忙之處,雖然不是自己的事,但可以觀察並收集情報。而且每個人的專業不同,並不是收集了情報就會產生競爭的問題,所以
投資股票,最重要的是耐心。雖然明知,但在等待過程中,仍會感到著急: 怎麼大盤漲了,自己的投資標的不僅沒有跟著上漲,反而還下跌了,會不會太弱? 別人都吞好幾支漲停了,賺一大波,然後再隨便賣個一兩張就幾萬元入袋,多愜意!         但是,真有那麼神的話怎麼還沒大紅呢?莫非周圍的
接續上一篇,頭很暈的她,只記得剛剛好像做了一個很舒服的夢,其他的就記不得了。 當王管家聽到召喚而進門時,看到如此場景也是呆住一會,隨即回神說道:馬上幫小姐準備好新的床墊和寢具! 望著窗外的天色已是近天亮,華容昭簡單沖完澡後,又在新的床上睡著了,她覺得有必要好好休息一下。 而遊子身起床
      因應外資於2020年大量賣超台股,所以在2021年專家們就開始預測外資會不會展開認錯行情,將之前賣超的個股都買回來。而且觀察被賣超的個股,雖然大多是下跌的,但也有不跌反漲的個股,更是代表了外資也是會看錯的。         而2021年一月一開盤最受外資
        越大間的公司越要注重人才的維持,擁有優秀的主管,就可以向下管理,不用事事都由領導人來處理,可以專心的決定公司的大方向。也因為分工出去,才能底下的成員有機會可以成長。誇張一點的說,公司準備好錢給員工犯錯之用,盡量犯錯沒關係,只要能學到經驗值就可以了。    
       保留現金的目的除了是為了降低突如其來的股災造成的下跌風險外,也是為了讓自己有足夠現金能夠去購買想要的投資標的。因此,觀察好時機點然後入場,就是平常應該做的功課。        一看到某檔個股漲停了,就要確認一下如果買入,是否還能搭的上順風車?還是等回檔再買入
      身為公司的一員,自然要持續注意公司業務的變化,即使是不關自己的事情也是一樣,這也正是實踐了零極限的法則。別人的業務執行情況,也可能有自己需要幫得上忙之處,雖然不是自己的事,但可以觀察並收集情報。而且每個人的專業不同,並不是收集了情報就會產生競爭的問題,所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職場中,主管面對挑戰時一直壓抑情緒,不僅損害自己的威信,還可能導致團隊氛圍失衡。適度表達情緒力量,透過清晰回應、數據支持或創造性轉化,能將壓抑的不安化為推動成長的動力。學會以平衡的方式應對挑戰,既保護專業形象,又促進團隊合作,因為「情緒本身不是問題,關鍵在於如何駕馭。」
Thumbnail
在職場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壓力,但如何判斷壓力已經超過了自己可以承受的範圍,並需要和主管進行討論,卻完全取決於自己的認定,針對這個議題想從正反兩個角度進行討論,並整理出一些看法。
Thumbnail
當你的部屬各司其職完成工作,當每個部屬都能確實掌握好自己的份內工作,他們會自動自發養成默契,讓你的團隊運作順利。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第一集萊莉經歷了人生第一次的巨變,搬離家鄉、與青梅竹馬分離並展開新的校園生活,樂樂、憂憂、怒怒、厭厭及驚驚同樣感到措手不及,卻也在過程中陪著萊莉一同學習一同成長。第二集更是迎接了青春期,阿焦、阿慕、阿廢以及阿羞的出現,更多複雜的情緒隨之而來,看似災難,卻也暗示著萊莉逐漸成長著一個更完整的個體。
Thumbnail
在職場上,我們常常聽到兩種截然不同的管理風格:一種是事事親力親為的「控制狂」主管,另一種則是放手讓員工自由發揮的「甩手掌櫃」。那麼,這兩種風格各自有什麼優缺點?究竟哪一種管理方式更好呢?
Thumbnail
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如何引領團隊從被動執行轉為主動思考?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部門營業目標的轉型實例,包括轉型契機與挑戰、設定績效目標的關鍵步驟、轉型後的成果與反思,並給予其他主管的建議。透過明確的目標、可量化的指標、有效的溝通與回饋,成功實現了從被動到主動、從執行到創新的轉變。
Thumbnail
在職場上讀懂老闆的心思至關重要。本文分享了一些技巧,讓您可以更好地瞭解老闆分派工作的目的,並提出創新想法。這將有助於您在職場上站穩腳跟,做好充分的準備。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討論,在透過他人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如何啟動同仁的當責態度。我們將分享四個啟動團隊工作意願的方向,包括做好的定義、關係建立、授權授責和定期回饋。這些方向對於主管來說非常重要,同時也需要具備軟技能和專業能力。瞭解這些技巧將有助於領導者在瞬息萬變的職場環境中領導團隊並完成任務。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職場中,主管面對挑戰時一直壓抑情緒,不僅損害自己的威信,還可能導致團隊氛圍失衡。適度表達情緒力量,透過清晰回應、數據支持或創造性轉化,能將壓抑的不安化為推動成長的動力。學會以平衡的方式應對挑戰,既保護專業形象,又促進團隊合作,因為「情緒本身不是問題,關鍵在於如何駕馭。」
Thumbnail
在職場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壓力,但如何判斷壓力已經超過了自己可以承受的範圍,並需要和主管進行討論,卻完全取決於自己的認定,針對這個議題想從正反兩個角度進行討論,並整理出一些看法。
Thumbnail
當你的部屬各司其職完成工作,當每個部屬都能確實掌握好自己的份內工作,他們會自動自發養成默契,讓你的團隊運作順利。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第一集萊莉經歷了人生第一次的巨變,搬離家鄉、與青梅竹馬分離並展開新的校園生活,樂樂、憂憂、怒怒、厭厭及驚驚同樣感到措手不及,卻也在過程中陪著萊莉一同學習一同成長。第二集更是迎接了青春期,阿焦、阿慕、阿廢以及阿羞的出現,更多複雜的情緒隨之而來,看似災難,卻也暗示著萊莉逐漸成長著一個更完整的個體。
Thumbnail
在職場上,我們常常聽到兩種截然不同的管理風格:一種是事事親力親為的「控制狂」主管,另一種則是放手讓員工自由發揮的「甩手掌櫃」。那麼,這兩種風格各自有什麼優缺點?究竟哪一種管理方式更好呢?
Thumbnail
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如何引領團隊從被動執行轉為主動思考?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部門營業目標的轉型實例,包括轉型契機與挑戰、設定績效目標的關鍵步驟、轉型後的成果與反思,並給予其他主管的建議。透過明確的目標、可量化的指標、有效的溝通與回饋,成功實現了從被動到主動、從執行到創新的轉變。
Thumbnail
在職場上讀懂老闆的心思至關重要。本文分享了一些技巧,讓您可以更好地瞭解老闆分派工作的目的,並提出創新想法。這將有助於您在職場上站穩腳跟,做好充分的準備。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討論,在透過他人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如何啟動同仁的當責態度。我們將分享四個啟動團隊工作意願的方向,包括做好的定義、關係建立、授權授責和定期回饋。這些方向對於主管來說非常重要,同時也需要具備軟技能和專業能力。瞭解這些技巧將有助於領導者在瞬息萬變的職場環境中領導團隊並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