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下)-你值得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你值得嗎?你值得得到你所想要的期待嗎?你值得被愛嗎?你值得擁有幸福和美好的體驗嗎?

值不值得?這個提問很重要!我認為甚至可以說,是在薩提爾學習歷程中最重要的提問!這提問的答案,在薩提爾模式裡是非常肯定的!它和自我價值感有密切的關係。

薩提爾模式認為每個人都是值得的!因為,薩提爾女士相信:「每個人都是同一生命力的獨特展現!

但是,大部分人卻都不太能相信自己是值得的!因為,從過去成長的經驗中,我們學會了「我不夠好」,除非我能證明,否則是沒有人會真正的愛我,也不會得到我想要的美好與幸福。所謂「證明」,就是要符合父母及其他重要的人的期待,做得越好就越能證明,所以會要求自己完美、犧牲自己的需要去照顧或完成他人的期待和需要。

你相信你值得嗎?你相信薩提爾的信念嗎?

我希望學習薩提爾模式的朋友,可以明白:值得被愛、值得擁有美好與幸福,是不需要過去那些特定條件的!比如:要做得多好?要多符合別人的期待?最重要的是,它是一種選擇

因為你長大了,你已經成年了!已經有足夠的能力和知識明白:你可以為自己做出選擇!你可以為自己決定,你到底要如何對待自己?就算所有的人都不愛你、不看重你,你也可以決定愛自己、看重自己!薩提爾模式提供它的觀點、它的信念,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考,作為一個呼籲,請你給自己認可,相信你自己值得!

從期待進入渴望、讓我們體驗渴望,是「我是否值得」的重要試金石!

當你體驗到渴望中的美好與滿足時,問自己是否值得這樣的美好與滿足?你內在會很自然的有答案冒出來,如果是肯定的,那當然很好,讓你更加的落實這樣的美好體驗。如果答案是不確定的或是否定的,請先別有太快的決定和反應,不管答案是什麼,都是重要的訊息,值得我們去探究。

比如:嘗試從「期待進入渴望」時,有的朋友會「沒感覺」、「感覺不舒服」、「剛開始覺得不錯,後來感覺到不好、卡卡或悶悶的」...

這些不同的感覺都很重要,一開始能會感覺到沮喪、挫折,但是,如果你知道那是探索的重要入口,你可能就會比較接納、平靜,或許會有些興奮,覺得有希望。所以,當這些感覺出現時,請你和它待在一起一會兒...,讓自己有機會更深入的探索與瞭解自己。如「成為主動的學習者(一)(二)(三)」這三篇文章所提供的方式(覺察、接納、好奇、轉化、練習、欣賞感謝)來加以探索。

在這樣的探索之後,可能會發現,根據每個人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成長經驗,形成了一些負向的信念或觀點,它們相當的頑固,似乎建立了一道牆,擋在你的期待和渴望之間,阻礙了你去體驗你的渴望。根據我個人工作經驗的歸納,似乎常會有下列這幾種觀點,尤其是第三種觀點,會阻礙你去體驗被愛的渴望。如果你有發現這三個之外的觀點,請告訴我,我很樂於蒐集這些阻擋體驗渴望的牆,讓學習薩提爾模式的朋友可以多一個提醒和參考。

至少有三個阻礙你從期待進入渴望的觀點:
1.想像(冥想、想像期待的達成)不符合現實是假的。
2.期待是不可能達成的
3.我不值得

1.想像是假的

有的朋友心裡會想:「這樣的想像是假的,現實根本不是這樣。」、「這樣想像是自我欺騙!因為期待並沒有達成。」。當你這麼想的時候,就不可能全心的去體驗期待達成後的感覺。

我想要回應的是,如果你認為想像是假的,也沒有錯,我也可以同意。可是,你也一直在使用負向的想像啊!比如說,生活中的焦慮是想像未來發生不好的事。還有,對過去的懊悔,也是你在想像,想像這事情彷彿在此刻發生,並沒有真的過去,而讓你很愧咎、很懊惱,不是嗎?如果它已經過去,你去一直想它,也不可能改變,不是嗎?那你怎麼會常常會去回想?每想一遍、就痛苦一遍?如果你是這樣,表示你早就用負向的方式運用你的想像力了,那為何不能用正向的方式去運用呢?

另一個觀點是:小孩子是很有想像力的,他們想像就彷彿在體驗事實,也充滿著創造力,我們反而是被所謂的「現實」消磨了這樣的能力,如果我們能恢復,就可以運用這樣的能力,來改變自己內在的狀態,當自己內在是穩定、積極的,反而更有行動能力,對所謂的現實產生改變的力量

如果上述兩種觀點說服不了你,那可能是你的觀點受到過去經驗的影響,讓你產生了情感或情緒上的執著,可以看看自己過去有沒有受到某些經驗的影響,而讓你不相信可以體驗自己的想像?這都需要你去探索自己的內在。

如果你贊同我的說法,可以請你暫時放下「想像是假的、不真實的」這個想法,允許自己好奇和體驗,像是做實驗一樣去驗證,看看這麼做會有什麼樣內在的變化?

2.期待是不可能達成的

你認為期待不可能達成(或發生),所以這種想像是自我欺騙!這其實也很吊詭。如果你已經認為這個期待不可能達成,可是卻仍擁有這樣的期待,而不肯放下,那不是會很受苦嗎?這樣的狀態就形成了困境。

如果是這樣,我們有幾個選擇:

一是,承認並放下這樣不可能達成的期待,這樣會產生很大的失落感、很多的悲傷。你可以接納並陪伴這樣的悲傷,或者,這樣的悲傷引發你強烈的不甘心,而難以放下,那可以回溯自己幼年的經驗,若找到相關的事件或是情境,可以運用之前的文章「和幼年自己的對話(上)(下)」的方式去處理和轉化。

二是,調整自己的期待,讓它符合現實情況,再根據這樣的期待,來進入自己的渴望。這樣,就不會有「期待是不可能達成的」的想法阻礙、干擾我們了。

三是,就算是「不合理、不現實的期待」仍然是可以幫助我們進入渴望的,因為我們的重點是「體驗渴望」期待不能達成、不符合現實並不重要!體驗之後,就可以「過河拆橋」了!過河到對岸,就是體驗渴望,橋就是期待,過了河,橋就沒那麼重要了,所以我們可以「先過橋,之後再選擇其他的橋」。因為,之後要過河也不只是原來那一座橋啊!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羅馬是渴望、條條大路就是各種不同的期待。

3.我不值得

你值得嗎?你值得被愛嗎?你值得擁有幸福和美好的體驗嗎?這需要很真誠的問自己,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或是讓你猶豫的,那你要如何努力才能被愛呢?你做得到嗎?如果有人說「愛你」,你會相信自己嗎?你會相信他嗎?你可能會想,他/她可能愛的不是你,而是你的財富、地位、外貌、人脈、關係、...,然後持續不斷的懷疑和測試,最後,可能如你所願!他/她離開了、不再愛你了!你得到了驗證:他不是真正的愛你,而心裡深處相信:你真的不值得被愛!。

所以,要優先處理這個部分(愛自己才能愛別人、也才能被愛),通常和原生家庭有關。如果你找到相關的事件影響你,例如:過去女性常會遇到家族重男輕女的觀念,而覺得自己的出生是不被期待的,那很容易會覺得自己不值得。這時,可以運用「和幼年的自己對話」的方式來轉化這樣的經驗。

這裡舉一個比較特殊的例子。有位女士在體驗從期待進入渴望時,覺察到自己的不值得。經過她對自己探索,發現小時候聽到她的親戚談到母親產下她之後,父親沒有去醫院探望過母親和她,因為母親不是生下男的。親戚又說,她的母親從那時候開始,就被婆家瞧不起,從此過得很辛苦。

你可以想像,當年的這位小女孩接收到這些訊息,會對自己的存在價值產生多麼大的質疑?她很容易會認為自己不該出生,讓母親受苦是她的錯!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麼可能會認為自己值得擁有幸福和美好的渴望呢?從這個故事也可以看到,雖然這樣的個人經驗是獨特的,但背後有著傳統社會「重男輕女」的價值觀,深深的影響許多女性朋友對自己存在價值的質疑。

但是,幸運的是,透過從期待進入渴望的過程中,發覺了埋藏在心裡深處的自我否定,並進行了「和幼年自己的對話」,轉化了這樣自我否定的痛苦經驗,而可以重新出發。

結語

就如同我之前所說,當你明白和體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當你可以從期待進入到渴望時,不僅會感覺到自己未來的方向清晰了,也可能會感覺到放鬆和平靜,更重要的是,會有更多的內在力量與希望感

如果在進入渴望的體驗時感覺困難,或是進不去,那是沒有關係的,因為從這樣看似挫折的經驗中,會發現你生命中重要的訊息。上述三個阻礙你從期待到渴望的觀點,就是很好的切入點,讓你從挫折或阻礙中更加的認識自己,並且有方法從中獲得學習和改變,寫到這裡,讓我充滿著感激之情,因為薩提爾模式總是讓我們充滿著希望,以及正向的可能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ill Wu-avatar-img
2021/03/02
阻礙我從期待到渴望的觀點是:被怪罪命太好. 小時候聽了不懂, 稍微懂事會生氣; 再懂事點後會內疚; 越長越大才發現媽媽妒忌我的很多我沒辦法改變的事實. 罪惡感, 虧歉, 保護那個傷害我的人, 變成阻害的牆. 而父親鼓勵我築牆 這是讓我沒理由相信自己可以渴望
張天安-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5/14
妳能夠說出這些原生家庭的經驗,表示妳有了很好的覺察! 如果妳想要改變,那麼可以用現在自己的力量去進行轉化,可以參考「和幼年的自己對話」。
avatar-img
張天安的沙龍
646會員
39內容數
分享我在薩提爾模式的學習經驗,讓更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藉此經驗有更加清晰、深入的學習歷程,以及學到重要的成長方法。
張天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12
從很小的生活事件,常出現的一句話「媽媽,妳愛不愛我?」,看見自己的觀點、看見對女兒、對自己以及早年未滿足的期待,從愛的渴望中,連結三代之間的愛與失落。 在這樣的歷程中,看見成長中的自己,看見生命力在其中展現至關重要!因為這樣會體驗到愛在裡面流動,領悟自己本來就擁有愛的能力,即使未曾得到足夠的母愛!
Thumbnail
2021/07/12
從很小的生活事件,常出現的一句話「媽媽,妳愛不愛我?」,看見自己的觀點、看見對女兒、對自己以及早年未滿足的期待,從愛的渴望中,連結三代之間的愛與失落。 在這樣的歷程中,看見成長中的自己,看見生命力在其中展現至關重要!因為這樣會體驗到愛在裡面流動,領悟自己本來就擁有愛的能力,即使未曾得到足夠的母愛!
Thumbnail
2021/06/27
一位太太按時煮好晚餐,等待先生回家,但先生晚回來了,也沒有事前打電話,回來時還一臉不高興,太太看了也一肚子氣,就問:「你怎麼這麼晚回來?」先生臉色更難看了,不發一語就回房間去了,兩人都很不高興。... 這是在親密關係中很常見、很小的一件事。但是,容易累積成彼此在關係與溝通上的很大問題。
Thumbnail
2021/06/27
一位太太按時煮好晚餐,等待先生回家,但先生晚回來了,也沒有事前打電話,回來時還一臉不高興,太太看了也一肚子氣,就問:「你怎麼這麼晚回來?」先生臉色更難看了,不發一語就回房間去了,兩人都很不高興。... 這是在親密關係中很常見、很小的一件事。但是,容易累積成彼此在關係與溝通上的很大問題。
Thumbnail
2021/06/14
先熟悉冰山探索的個人基礎練習,再開始練習關係的冰山基礎練習。若能在自己身上進行這兩種基礎練習,除了對於自我成長有極大的幫助之外,等到越來越熟悉這樣的探索過程之後,就更能因瞭解自己而瞭解他人的狀態,甚至有機會透過對話(包含一致性表達和冰山歷程的提問),在和對方的互動、交流中,協助對方或影響彼此。
Thumbnail
2021/06/14
先熟悉冰山探索的個人基礎練習,再開始練習關係的冰山基礎練習。若能在自己身上進行這兩種基礎練習,除了對於自我成長有極大的幫助之外,等到越來越熟悉這樣的探索過程之後,就更能因瞭解自己而瞭解他人的狀態,甚至有機會透過對話(包含一致性表達和冰山歷程的提問),在和對方的互動、交流中,協助對方或影響彼此。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有不同的角色轉換,一個人可以同時身為女兒、母親、妻子、工作者或主管等角色,每個角色自有它會展現的功能與價值,我們有機會在展現自己的功能與價值中感受到成就感與意義感,但也有可能我們深藏一些隱約不太敢碰觸的內在掙扎聲音:我需要做到這些,我才是有價值的,才是值得被愛的。
Thumbnail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有不同的角色轉換,一個人可以同時身為女兒、母親、妻子、工作者或主管等角色,每個角色自有它會展現的功能與價值,我們有機會在展現自己的功能與價值中感受到成就感與意義感,但也有可能我們深藏一些隱約不太敢碰觸的內在掙扎聲音:我需要做到這些,我才是有價值的,才是值得被愛的。
Thumbnail
天安老師進階工作坊第一天的三大收穫: 1. 以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方式,探究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2. 從期待進入渴望。運用想像力,深刻體驗渴望 3. 鬆開現實對生命能量的綑綁
Thumbnail
天安老師進階工作坊第一天的三大收穫: 1. 以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方式,探究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2. 從期待進入渴望。運用想像力,深刻體驗渴望 3. 鬆開現實對生命能量的綑綁
Thumbnail
很多人其實是很有現實感的,在我諮詢的幾個個案,或許是父母那輩給予的觀念,都是以生存為主要方向,不論是父母給予的期待還是從小到大的的價值觀,還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我們很少問自己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對你來說什麼是重要的?
Thumbnail
很多人其實是很有現實感的,在我諮詢的幾個個案,或許是父母那輩給予的觀念,都是以生存為主要方向,不論是父母給予的期待還是從小到大的的價值觀,還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我們很少問自己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對你來說什麼是重要的?
Thumbnail
在學習與成長的歷程中,你是自己的主人,你可以決定要去哪裡?要怎麼走?要走得多快...或多慢?沒有標準答案,也沒有誰好、誰差的比較,有的只是貼近與接納自己的真實現狀。願意看重自己,願意為自己選擇想要探索與學習的旅程。所以,你可以把這樣的學習看成一個旅程,而學習地圖是一個參考的指引,是一個對生命的提問!
Thumbnail
在學習與成長的歷程中,你是自己的主人,你可以決定要去哪裡?要怎麼走?要走得多快...或多慢?沒有標準答案,也沒有誰好、誰差的比較,有的只是貼近與接納自己的真實現狀。願意看重自己,願意為自己選擇想要探索與學習的旅程。所以,你可以把這樣的學習看成一個旅程,而學習地圖是一個參考的指引,是一個對生命的提問!
Thumbnail
你值得嗎?你值得得到你所想要的期待嗎?薩提爾模式認為每個人是都值得的!因為,薩提爾女士相信:「每個人都是同一生命力的獨特的展現!」 但很多人都不太能相信自己值得!因為,從過去成長經驗中學會了「我不夠好」,除非我能證明,否則是沒有人會真正的愛我,也不會得到我想要的美好與幸福。
Thumbnail
你值得嗎?你值得得到你所想要的期待嗎?薩提爾模式認為每個人是都值得的!因為,薩提爾女士相信:「每個人都是同一生命力的獨特的展現!」 但很多人都不太能相信自己值得!因為,從過去成長經驗中學會了「我不夠好」,除非我能證明,否則是沒有人會真正的愛我,也不會得到我想要的美好與幸福。
Thumbnail
在生活的某個瞬間失去方向,可以問自己。當投入某事甚深,失去初衷而疑惑時,也可以問自己。問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當你接觸到渴望時,不僅會感覺未來方向清晰了,也可能感覺到放鬆和平靜,甚至多了內在力量與希望感。 如果你常常體驗渴望,這個宇宙就會回應你、回應你的體驗、回應你內心這股渴望的能量。
Thumbnail
在生活的某個瞬間失去方向,可以問自己。當投入某事甚深,失去初衷而疑惑時,也可以問自己。問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當你接觸到渴望時,不僅會感覺未來方向清晰了,也可能感覺到放鬆和平靜,甚至多了內在力量與希望感。 如果你常常體驗渴望,這個宇宙就會回應你、回應你的體驗、回應你內心這股渴望的能量。
Thumbnail
只有自我察覺才能讓我們的潛力和影響力發揮出來,這也是作者寫這本書想要給讀者的幫助,而自我察覺是可以學習,這本書希望協助讀者發現自己的盲點,而產生改變。
Thumbnail
只有自我察覺才能讓我們的潛力和影響力發揮出來,這也是作者寫這本書想要給讀者的幫助,而自我察覺是可以學習,這本書希望協助讀者發現自己的盲點,而產生改變。
Thumbnail
你是怎麼對待自己的?...你認為...自己怎麼樣?...你認為...你是誰?...當你一個人安靜獨處時,上述的提問會有什麼樣的答案浮現出來? 請記得一件事,我們仍會在這兩種狀態裡擺盪,一下覺得自己很好,一下又掉回過去的模式,覺得自己很糟,這時更需要對自己有更多的寬容、更多的慈悲,明白這是選擇。
Thumbnail
你是怎麼對待自己的?...你認為...自己怎麼樣?...你認為...你是誰?...當你一個人安靜獨處時,上述的提問會有什麼樣的答案浮現出來? 請記得一件事,我們仍會在這兩種狀態裡擺盪,一下覺得自己很好,一下又掉回過去的模式,覺得自己很糟,這時更需要對自己有更多的寬容、更多的慈悲,明白這是選擇。
Thumbnail
在薩提爾模式的學習裡,我們的生命可以有兩種選擇。 可以選擇我們的決定是基於恐懼,還是基於愛? 可以選擇生命中常常存在著匱乏感,還是常常感覺到滿足感? 可以選擇讓自己處在求生存狀態,還是處在成長的狀態? 你會想要什麼樣的選擇?
Thumbnail
在薩提爾模式的學習裡,我們的生命可以有兩種選擇。 可以選擇我們的決定是基於恐懼,還是基於愛? 可以選擇生命中常常存在著匱乏感,還是常常感覺到滿足感? 可以選擇讓自己處在求生存狀態,還是處在成長的狀態? 你會想要什麼樣的選擇?
Thumbnail
在長大的過程裡,學會了「不喜歡自己」,在成為大人之後,慢慢學習「喜歡自己」。
Thumbnail
在長大的過程裡,學會了「不喜歡自己」,在成為大人之後,慢慢學習「喜歡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