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豆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很多人不喜歡杏仁特殊的味道,不過我自己非常喜歡,在外頭點一道杏仁豆腐不算便宜,而且果凍感又太強,吃完常常覺得空虛。

空虛?那自己做好了。

在中藥材行買南北杏其實很便宜,一兩35塊,買個兩百塊就可以做很多次,我這次買了兩百塊南杏和一百塊錢北杏,買這樣的比例就不怕會有剩。但在介紹作法之前還是來簡單介紹一下杏仁的種類好了。

廣東人把杏仁分為南杏(又叫甜杏仁)、北杏(又叫苦杏仁)二種,南杏味道比較淡,北杏香氣比較濃,但北杏有毒,甄嬛傳裡的安陵容自殺吞的苦杏仁就是北杏,苦杏仁苷會分解成氫氰酸化合物,氫氰酸可以微微抑制呼吸中樞,所以可以達到止咳止喘的功用,這就是人家說杏仁可以養肺的原因,不過也因為這個功用,生食太多是會中毒死翹翹的。

總之,切記兩種杏仁都不能生食。

杏仁的特殊味道是「苯甲醛」,但做過一次就會知道天然的杏仁香氣沒有那麼濃烈,外頭賣的杏仁霜或杏仁凍氣味強烈多半是多添加了苯甲醛香精或其他香料。

至於我們吃的萬X牌杏仁果,那其實是扁桃仁,和南北杏是不一樣的東西。

以上介紹完畢。

南杏北杏取比例 2:1(北杏不放不夠香,放多會苦, 2:1是最完美的比例),我另外加了生花生增加香氣,我看網路上有人是放生米或黃豆,但家裡剛好有朋友送我的脫膜花生,所以就放了花生(其實是我不喜歡喝豆漿)。

上方比較白的是南杏,下方顏色深一點的是北杏,其他的是脫膜花生仁。

上方比較白的是南杏,下方顏色深一點的是北杏,其他的是脫膜花生仁。

三樣食材洗淨泡水三到六小時,瀝乾後放進果汁機加水打成漿,把杏仁漿倒進鍋內再加水小火煮滾(記得要一直攪拌不然鍋底會燒焦)滾了之後加糖調出適合的甜度,到這裡其實就可以直接喝了。

煮的時候一定要不停攪拌,不然鍋底會焦。

煮的時候一定要不停攪拌,不然鍋底會焦。

把煮好的杏仁漿用篩網或棉袋過濾,如果家裡沒有篩網,買南北杏的時候可以跟中藥行買最大號的棉布袋,一個才5塊錢,濾出來的汁就是杏仁露,可以直接當成飲料喝,要做杏仁豆腐,就加吉利丁粉一起再加熱(如果是吃素的人請改用洋菜或寒天粉,份量請看包裝標示)我 400CC 的杏仁露加了 8 克的吉利丁粉,如果是買吉利丁膠,同樣請自己看包裝標示添加。

加入吉利丁粉加熱,放涼後冰冰箱一晚就是完美的杏仁豆腐。

加入吉利丁粉加熱,放涼後冰冰箱一晚就是完美的杏仁豆腐。

加熱好的杏仁露放入乾淨容器中,如果怕上頭的泡沫會影響凝固後的外觀,就拿點火器滑過去燒一下,泡沫會馬上不見。

濾好的杏仁露和剩下的渣渣。渣渣不要丟,乾鍋小火炒乾,加上橄欖油鹽和糖打成杏仁花生醬,可以塗麵包也可以當成糕餅餡料。

濾好的杏仁露和剩下的渣渣。渣渣不要丟,乾鍋小火炒乾,加上橄欖油鹽和糖打成杏仁花生醬,可以塗麵包也可以當成糕餅餡料。

放涼後冰冰箱,凝固後切塊就可以吃了,濾掉的渣別丟,放涼後用乾鍋小火炒乾水分,然後加上橄欖油和一點鹽和糖一起放入調理機打成泥,可以拿來做成糕餅甜點的餡或是當成花生醬一樣塗在麵包上吃。

杏仁豆腐淋上黑糖蜜和炒香的杏仁粉

杏仁豆腐淋上黑糖蜜和炒香的杏仁粉

挖一大勺杏仁豆腐,淋些黑糖蜜或是牛奶、放些水果丁再加上冰塊,就是一道大人吃好,小孩吃也好,營養又美味的甜品了。

加上新鮮水果丁、冰塊、牛奶再淋些黑糖蜜或蜂蜜,就是好吃的甜品了。

加上新鮮水果丁、冰塊、牛奶再淋些黑糖蜜或蜂蜜,就是好吃的甜品了。

我自己粗算了一下這盒杏仁豆腐的食材成本其實不到50塊,在外頭差不多就是點一份的錢,但自己動手做的目的並不在於省錢,畢竟又不是餐餐米其林,吃是能吃掉多少錢?況且對現代人來說,時間也是金錢。自己動手做的目的在於樂趣、在於吃過自己真材實料做的食物之後,才能分辨出外頭賣的東西到底好不好吃,值不值得花錢吃,懂得分辨食物味道,才不會有花手工麵包的價錢吃人工香精麵包的蠢事發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姬姬的廚房的沙龍
25會員
88內容數
2021/11/27
每天早上我都得從汐止搭公車到捷運站轉車,由於是捷運起站,加上我上班時間比一般人稍晚,所以上車時車廂多半是空蕩蕩的。前天搭捷運時,突然有個陌生男子挨著我坐下,我當下有點不爽,冬天的外套厚重又有包包,明明車廂全空,硬要擠到陌生異性旁邊,雖然想坐哪是自由,完全不犯法,但就是打從心底讓人起賭爛。 上班後把
Thumbnail
2021/11/27
每天早上我都得從汐止搭公車到捷運站轉車,由於是捷運起站,加上我上班時間比一般人稍晚,所以上車時車廂多半是空蕩蕩的。前天搭捷運時,突然有個陌生男子挨著我坐下,我當下有點不爽,冬天的外套厚重又有包包,明明車廂全空,硬要擠到陌生異性旁邊,雖然想坐哪是自由,完全不犯法,但就是打從心底讓人起賭爛。 上班後把
Thumbnail
2021/11/20
天氣預告低溫即將來襲,今天天還沒冷,雨倒是先來。身為計劃通的我本人,早在上週一就催促我老公把冬被送洗,然而,當全世界都在扯你後腿時,諒你是諸葛孔明轉世也無用。昨天他下班回家跟我說,被子還在樓下,洗衣店還沒來收。5天了,洗衣店沒來收,櫃檯也沒打去催,請問我每個月繳管理費是在繳辛酸的嗎@@ 「那禮拜一肯
Thumbnail
2021/11/20
天氣預告低溫即將來襲,今天天還沒冷,雨倒是先來。身為計劃通的我本人,早在上週一就催促我老公把冬被送洗,然而,當全世界都在扯你後腿時,諒你是諸葛孔明轉世也無用。昨天他下班回家跟我說,被子還在樓下,洗衣店還沒來收。5天了,洗衣店沒來收,櫃檯也沒打去催,請問我每個月繳管理費是在繳辛酸的嗎@@ 「那禮拜一肯
Thumbnail
2021/11/13
上週六晚老公神秘兮兮問我家裡還有沒有韓國拉麵,因為他要拎個禮物回家。 拎回家的三尾好貨是有日本海「冬季紅色寶箱」之稱的香箱蟹。我看網路上有人賣活凍的,價格也不算貴,但這東西當然是要吃冰鮮的,要吃活凍我還不如去漁港買活石蟹。 松葉蟹離水半小時就會死翹翹,除非廠商一到貨就十萬火急去自取、直接在料亭或產地
Thumbnail
2021/11/13
上週六晚老公神秘兮兮問我家裡還有沒有韓國拉麵,因為他要拎個禮物回家。 拎回家的三尾好貨是有日本海「冬季紅色寶箱」之稱的香箱蟹。我看網路上有人賣活凍的,價格也不算貴,但這東西當然是要吃冰鮮的,要吃活凍我還不如去漁港買活石蟹。 松葉蟹離水半小時就會死翹翹,除非廠商一到貨就十萬火急去自取、直接在料亭或產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脆脆的,讓人一口接一口唷~
Thumbnail
脆脆的,讓人一口接一口唷~
Thumbnail
前幾天乾兒子一家人來家裡,要體會「西芹汁」的味道。 進門乾兒子媽就說帶了「蛋糕」給我。 我眉頭一皺「嗯⋯」,還在想是收還是不收?她又說了:「還有這個妳愛吃的爆米花片。」诶⋯ 朋友看我面色有異,我說:「那是玉米。」朋友還一臉懵。 以前這樣的聚會,一定是大包小包的零食、甜點,吃喝一陣再各自解散。 現在拒
Thumbnail
前幾天乾兒子一家人來家裡,要體會「西芹汁」的味道。 進門乾兒子媽就說帶了「蛋糕」給我。 我眉頭一皺「嗯⋯」,還在想是收還是不收?她又說了:「還有這個妳愛吃的爆米花片。」诶⋯ 朋友看我面色有異,我說:「那是玉米。」朋友還一臉懵。 以前這樣的聚會,一定是大包小包的零食、甜點,吃喝一陣再各自解散。 現在拒
Thumbnail
杏鮑菇是一個具有口感、風味、香氣,且低脂肪、低熱量、高蛋白質和高纖維,深受我們家人的喜愛,無論是煲湯、炒、煎、炸、烤…等,都是易於變化的食材。
Thumbnail
杏鮑菇是一個具有口感、風味、香氣,且低脂肪、低熱量、高蛋白質和高纖維,深受我們家人的喜愛,無論是煲湯、炒、煎、炸、烤…等,都是易於變化的食材。
Thumbnail
👉好蔬食光 杏鮑菇一直是常見的菇類食材,在口感上相當扎實,料理起來也有微微的脆度感,尤其富有膳食纖維、熱量低,營養價值卻很高,可說是天然的減肥聖品! 👉好蔬材 杏鮑菇1000克、薑30克、香油5匙、醬油膏3匙、五香粉半匙、胡椒粉少許、鹽少許、糖1匙。
Thumbnail
👉好蔬食光 杏鮑菇一直是常見的菇類食材,在口感上相當扎實,料理起來也有微微的脆度感,尤其富有膳食纖維、熱量低,營養價值卻很高,可說是天然的減肥聖品! 👉好蔬材 杏鮑菇1000克、薑30克、香油5匙、醬油膏3匙、五香粉半匙、胡椒粉少許、鹽少許、糖1匙。
Thumbnail
田安石的安時好日子❤ 無糖 無麵粉 無穀類 無豆類
Thumbnail
田安石的安時好日子❤ 無糖 無麵粉 無穀類 無豆類
Thumbnail
在小鍋中放入蜂蜜與開水各一大匙,開小火攪拌煮至濃稠,熄火,放入腰果和杏仁,輕輕翻動,讓每顆堅果均勻沾上蜂蜜水。 在烤盤上放上烤紙,將堅果倒入,均勻平鋪,放入150℃的烤箱中,烤10分鐘。取出,放涼,即可放入原罐中保存。若冰入冰箱,蜜汁糖衣會變脆,風味更佳。
Thumbnail
在小鍋中放入蜂蜜與開水各一大匙,開小火攪拌煮至濃稠,熄火,放入腰果和杏仁,輕輕翻動,讓每顆堅果均勻沾上蜂蜜水。 在烤盤上放上烤紙,將堅果倒入,均勻平鋪,放入150℃的烤箱中,烤10分鐘。取出,放涼,即可放入原罐中保存。若冰入冰箱,蜜汁糖衣會變脆,風味更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