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比較沒有傷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去年退下職業成為全職媽媽,預備小孩幾個月後上學回職場,其實很害怕自己變成一個失去競爭力的人,一直在這幾個月不斷地看書看一些線上課程想找回自己並充實自己,以及自己心中真正的熱情在哪裡。

不過發現從書中的一些話語,發現自己對自己總是太過急切,也許很多事情都沒有準備好,茫然地開始也是讓自己更加恐懼,看到別人已經開始做了,自己還在慢慢摸索、思考。

不過其實自己也慢慢發現,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步調,很多事情是急不得的,越急也許反而走錯路,讓自己更懊悔。也許有些人可以接受邊走邊嘗試以及錯誤的損失,每個人的停損點不同,就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吧。怎麼覺得突然跟股市一樣(笑

在成長的路上我剛好有一個同齡的親戚,我常常會被比較,從小比成績,比表現,比考上的學校,直到大學好像才真正贏過??但我已經不在意了。 我上大學之前的確被比較到感到很自卑,但上大學後,搬了出去,我才發現念自己喜歡的科系做自己的喜歡的事是真正的快樂,成績也變得很好。過去的學習並不是我真正的喜歡也帶有太多的壓力跟比較,只是讓自己更加不開心。大學朋友的影響也讓我擁有不同的觀點,每個人都不一樣,個人考慮的思維也不同,突破過去在原生家庭中爸媽所給予的觀念跟態度。

期許自己不要地輕易比較它人,如果自己被比較,知道自己已經努力過即可,往好的方向去看,每個人都是最好的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芳心慢筆的沙龍
17會員
127內容數
總在梳洗菜葉的過程中浮現媽媽的動作;總是希冀拿起湯匙輕啜一口,腦中是否會出現媽媽的味道?家常味就在爐火中,慢慢地熬煮。你也想要品嘗這些平凡又懷念的滋味嗎?
芳心慢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05
學習身心靈的過程中,逐漸明白了拒絕的重要性,以及對自己的價值。從與母親的關係中,體會到其實自己有權利做出選擇,並學會如何看見真正想要的事情。
Thumbnail
2024/08/05
學習身心靈的過程中,逐漸明白了拒絕的重要性,以及對自己的價值。從與母親的關係中,體會到其實自己有權利做出選擇,並學會如何看見真正想要的事情。
Thumbnail
2024/07/19
大雨下著下著,我與孩子站了40分鐘,不禁思考,我到底在堅持什麼?
Thumbnail
2024/07/19
大雨下著下著,我與孩子站了40分鐘,不禁思考,我到底在堅持什麼?
Thumbnail
2024/07/14
在思緒漂浮的過程中享受,讓答案自然浮現。
Thumbnail
2024/07/14
在思緒漂浮的過程中享受,讓答案自然浮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越到了一定的歷練,越發現「所有人世間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著實不假。年少的時候我們比成績比快,出了社會比升遷比頭銜比薪水,到了一定年紀比房子比車子比孩子,一輩子比個沒完。到底我想要的是甚麼?這是真實我想要的嗎?反倒難以回答。   我因為一路念書考試還算擅長,13歲上了高中,16歲進了大學,順
Thumbnail
越到了一定的歷練,越發現「所有人世間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著實不假。年少的時候我們比成績比快,出了社會比升遷比頭銜比薪水,到了一定年紀比房子比車子比孩子,一輩子比個沒完。到底我想要的是甚麼?這是真實我想要的嗎?反倒難以回答。   我因為一路念書考試還算擅長,13歲上了高中,16歲進了大學,順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人生的課題 要走自己的路畢竟也要付出努力去迎向未知的將知的將來 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 因為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你可以更專注自己的人生目標 有時甚至要有被討厭的勇氣去執行自己的未來方向 例如媽媽會忘記孩子的特性就是他快樂的來源 但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上 所以會有不停的補習,書包越背越重是否是孩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人生的課題 要走自己的路畢竟也要付出努力去迎向未知的將知的將來 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 因為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你可以更專注自己的人生目標 有時甚至要有被討厭的勇氣去執行自己的未來方向 例如媽媽會忘記孩子的特性就是他快樂的來源 但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上 所以會有不停的補習,書包越背越重是否是孩
Thumbnail
記得以前年輕時候,因為我沒有進入大公司,所以心理是羨慕同學在那些所謂的大公司工作,後來有幾次機會去大公司面試,有時候自己態度輕忽,有時候是自己能力不足,但最後一次,卻是感到不舒服。
Thumbnail
記得以前年輕時候,因為我沒有進入大公司,所以心理是羨慕同學在那些所謂的大公司工作,後來有幾次機會去大公司面試,有時候自己態度輕忽,有時候是自己能力不足,但最後一次,卻是感到不舒服。
Thumbnail
剛從重考班離開時,是我的低潮時刻。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只覺得徒然浪費寶貴的時間。 在重考班一成不變的生活裡,每天就是上課、唸書與考試。在這裡,彷彿時間暫時靜止,但是外面的世界還在運行著。 但是回歸正常生活,卻讓我發現不再是原本的我,擔憂他人的眼光與害怕做錯,讓我迷失自己。
Thumbnail
剛從重考班離開時,是我的低潮時刻。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只覺得徒然浪費寶貴的時間。 在重考班一成不變的生活裡,每天就是上課、唸書與考試。在這裡,彷彿時間暫時靜止,但是外面的世界還在運行著。 但是回歸正常生活,卻讓我發現不再是原本的我,擔憂他人的眼光與害怕做錯,讓我迷失自己。
Thumbnail
總是被比較?心情很低落? 比較還是可以幫助自己進步,只是需要換個比較對象
Thumbnail
總是被比較?心情很低落? 比較還是可以幫助自己進步,只是需要換個比較對象
Thumbnail
這社會總充斥著許多比較,從社群媒體、大眾心態還有家庭與同儕間,也就是社群中的社會期待,而每個社群都有其定向指南,舉例來說就讀某科系就得找該科系相關工作,或是成為一位功成名就的人;或是應該擁有什麼(外在物質)才是厲害又新潮。這些總總都告訴著我們,在還沒抵達終點之前「永遠都還不夠,要再更多更好!」
Thumbnail
這社會總充斥著許多比較,從社群媒體、大眾心態還有家庭與同儕間,也就是社群中的社會期待,而每個社群都有其定向指南,舉例來說就讀某科系就得找該科系相關工作,或是成為一位功成名就的人;或是應該擁有什麼(外在物質)才是厲害又新潮。這些總總都告訴著我們,在還沒抵達終點之前「永遠都還不夠,要再更多更好!」
Thumbnail
從有記憶以來,察覺這世界是被比較而來的 小時候,爸媽比較成績、比較身高體重......諸如此類的事情 讓我覺得自己是一個「不足」的人,對自己感到沒有自信 那一代的父母是這樣學習來的 孩子做得好不能誇獎,不然他們會得意忘形 做得不好要教訓,這樣他們才不會再次犯錯 沒想到我不知不覺也承襲了這樣的觀念
Thumbnail
從有記憶以來,察覺這世界是被比較而來的 小時候,爸媽比較成績、比較身高體重......諸如此類的事情 讓我覺得自己是一個「不足」的人,對自己感到沒有自信 那一代的父母是這樣學習來的 孩子做得好不能誇獎,不然他們會得意忘形 做得不好要教訓,這樣他們才不會再次犯錯 沒想到我不知不覺也承襲了這樣的觀念
Thumbnail
如果說「成為自己討厭的大人(樣子)」是許多長大成人/長成大人的人心裡害怕的事。也許我們可以回頭去看:是什麼讓我們相信了「學歷」、「成就」、「成為什麼」、「第一」……這些事是重要的?也許我們應該要思考的是,在這個當下(2020年)那麼多「人氣」、「名氣」真的有幫助我們「找到自己」還是只能「追逐別人」?
Thumbnail
如果說「成為自己討厭的大人(樣子)」是許多長大成人/長成大人的人心裡害怕的事。也許我們可以回頭去看:是什麼讓我們相信了「學歷」、「成就」、「成為什麼」、「第一」……這些事是重要的?也許我們應該要思考的是,在這個當下(2020年)那麼多「人氣」、「名氣」真的有幫助我們「找到自己」還是只能「追逐別人」?
Thumbnail
從我們受教育開始,上到師長下至身邊的親朋好友不斷的給我們貼標籤,考試考100分的就是乖孩子、聽父母親的話,成績不好的孩子未來難以找到高薪的工作,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就無法組成家庭、得到幸福。 這樣來自全社會的恐嚇強迫我們不得不跟別人比較,彷彿比較能讓我們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甚至找到幸福的方向。
Thumbnail
從我們受教育開始,上到師長下至身邊的親朋好友不斷的給我們貼標籤,考試考100分的就是乖孩子、聽父母親的話,成績不好的孩子未來難以找到高薪的工作,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就無法組成家庭、得到幸福。 這樣來自全社會的恐嚇強迫我們不得不跟別人比較,彷彿比較能讓我們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甚至找到幸福的方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