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報現場|提問應對技巧(1)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無論在簡報過程中,或是在完成簡報後,我們都有機會遇上林林總總的提問,當中有尖銳的、有質疑的、有友善的、有無聊的,面對觀眾的提問,上班族們可以如何應對呢?

工作中多數在以下幾種情況下做簡報:向潛在客戶介紹軟件功能、向客戶解釋計算邏輯或闡述解決方案、向銀行員工簡介監管機構新政策帶來的影響等;換言之,簡報生涯中絕大部份也是在一個非友善(hostile)的環境下進行,質疑、反對、批評、挑戰,隨時都可能發生。
在這種非友善的環境下,應對提問的時候,除了測試你對題材的熟悉程度外,也是對臨場反應和情緒處理的考驗。
談及應對技巧前,有兩個容易誤會的地方可以先跟大家分享一下。

有些人會覺得沒有人提問,是好的現象。

那可未必。

最好的情況是,觀眾對你的簡報內容完全清楚明白,沒有提問跟進的需要;最壞的情況呢?觀眾可能悶到巴不得你趕快離開、可能你的簡報內容不是他們想要的故此放棄了你、可能他們不喜歡你的風格而想轉用電郵跟進算數⋯⋯這些通通都不是你簡報想達到的結果。
適量的提問,可以幫助你快速確認三件事:

  • 有觀眾留意你說的內容;
  • 有觀眾覺得你說的內容與他們有關;
  • 有觀眾未至於討厭到想你立刻離開。

所以看到觀眾有提問,其實我反而會鬆一口氣呢。

完成簡報的時候,有些人會喜歡用一張空白投影片,正中央寫著「Questions?」或是「Q&A」,個人不覺得這一類的設計,可以實質地提昇觀眾提問的動力或意願。潛意識來看,這種設計好像會給予人一種「東西都說完了,有沒有提問?沒有你們就可以走了」的感覺。

可以考慮的做法是,停留在總結頁,或是回到目錄頁。尤其是一小時或以上的簡報,到後期的時候,究竟頭幾部分你說了些甚麼,其實觀眾的印象或許已經被最後幾部分覆蓋了。總結頁或是目錄頁,可以將整個簡報的脈絡再次呈現在觀眾眼前,給他們一點時間,透過這一頁重整一下自己對這次簡報的短期記憶,有一些針對簡報頭幾部分的提問,這時候就有機會回到觀眾的腦海中。

現實一點來說,這樣做也會對講者你自己有幫助。有時候來自觀眾的問題你未必記得是來自簡報的哪一部分,匆忙之下也許會在投影片中按上按下、來來回回、尷尷尬尬地找。有了目錄頁或是總結頁,觀眾提問時可能就會連帶地說:「我想問剛才第三部分有關預算的地方⋯⋯」問題中就帶有了是屬於那部分的提示給你了。

言歸正傳,觀眾的問題來了,第一個重點是答?這樣問大概是聽吧?都不是。

表情管理


你沒有辦法去推測觀眾所有的問題,可能是你的專屬領域(我懂我懂!),但也可能問及你最不熟的部分,或是故意挑剔的引戰問題,或是沒有留心簡報內容而問的問題。不同的問題會引來你不同的情緒,自信的、擔憂的、怒憤的、反眼的,是很正常的事,但也要小心做好表情管理。完結了簡報離開,怎樣罵、怎樣笑也可以,但不要輕易在觀眾面前流露出來。在非友善的環境做簡報,有時候某些觀眾提問是為了看戲的,從你的表情反應容易地看穿的話,後續或許會引來另一波的攻擊。


身體語言


除了表情外,在應對提問中身體語言也是很重要的。不要交疊雙手、不要手放褲袋等,固然是最基本的地方;聽著問題時,拿著簡報筆/遙控的手注意要垂下,你可能很想立刻跳到某一頁投影片去解釋,但是拿著簡報筆/遙控在胸口的位置,躍躍欲按的預備動作,會流露出一種催迫的緊張感;把手垂下,就好像是先放下武器去開展談判一樣,身體語言是「慢慢來,我在聽」。

如果手並不是在寫筆記,會建議身體微微向前傾,表示出你在專注聽問題;要是手在抄筆記,要注意多抬頭作眼神接觸,垂頭的時候多點頭示意明白,這些小動作,除了在問問題的那位以外,各個觀眾都看在眼內。

要是你覺得需要翻查資料作回應,不要邊聽邊翻。除了觀感不佳之外,分了心也會令你有機會聽漏了甚至聽錯了問題,反而得不償失。你可能會說,現在不翻,那麼要開始回答的時候怎麼辦?不要擔心,下文將會探討應付的方法。

聽了問題,就讓我們開始作答吧!噢,還有一步嗎?

分流應對


有些時候,簡報不是你一個人在做,而是幾位同事或同學共同的努力。而你在主持提問環節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你是負責串連簡報中各部分的人,或是純粹只是因為你負責了簡報最後的部分,所以順理成章地負責了收尾的提問環節。

在這些情況之下,就會考驗到團隊之間的默契。在聆聽問題的時候,你要立刻分析是屬於哪位同事或是同學的部分,餘光看一下那人有沒有在聽,或是有沒有在準備,否則可能要開始打一下眼色,免得你介紹他來回答的時候,他或她一臉地茫然,場面十足的尷尬。

另一些情況是上司,尤其是直屬的上司同時在場,又要用餘光看一看上司是否想把問題接下。無論他或她是衝出來為你擋一下也好,或是爭取表現自己也好,姑勿論背後的原因是如何,要是看到上司有準備的駕勢,或是開始向你的打眼色,你便要做好介紹上司來回應的準備。

要做好以上的分流,開始提問環節之前,先快速留意一下有關同事或是同學,與上司是坐在台下或是會議室中的哪幾個位置。

前期的預備功夫都做好了,下回我們再一起探討,如何展開提問的應對吧!

沒有粉專、沒有課程、不賣模版、不賣服務。

只是普通上班族,想做好知識的傳承,也希望能帶動更多人能分享自己的專業,令社會更加美好。

如果文章的分析或是技巧能對你的工作有啓發或是得著,也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認同、拍手或留言。謝謝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上班族簡報日常的沙龍
137會員
79內容數
人人也說要大圖大字,簡報是否只有一個模式? 在企業框架內、上司要求下如何發揮設計創意? 我不想聽「你要這樣做」,我要知「為什麼」! 遙距簡報的世代,設計上又有什麼雷區要避免?
2025/03/24
「生成內容」已經是辦公室必備的競爭力,無論是文件、電郵、圖像、簡報,都有不同的生成應用。但你又是否知道,Excel本身也有生成內容的函數,讓你不用把算式往下拉、根據今天日期更新過去十二個月數據的圖表、甚至動態建立階梯式收費或稅項表格? 個人實戰的經驗是,用好Excel函數的秘訣,不在於把問題全
Thumbnail
2025/03/24
「生成內容」已經是辦公室必備的競爭力,無論是文件、電郵、圖像、簡報,都有不同的生成應用。但你又是否知道,Excel本身也有生成內容的函數,讓你不用把算式往下拉、根據今天日期更新過去十二個月數據的圖表、甚至動態建立階梯式收費或稅項表格? 個人實戰的經驗是,用好Excel函數的秘訣,不在於把問題全
Thumbnail
2025/02/17
簡報要用上的圖片,可以從生成或圖庫而來,或是材料中的圖表只有圖片版本,當我們想突顯圖片中某些部分,來作重點的強調與說明,除了畫個礙眼的紅色方框,可以從何入手呢?對烹飪有所要求的廚師,處理食材時會用上不同的工具。在職場打滾的上班族也如是,掌握解決同一個問題的多種方法,就能夠靈活運用不同的解題角度。
Thumbnail
2025/02/17
簡報要用上的圖片,可以從生成或圖庫而來,或是材料中的圖表只有圖片版本,當我們想突顯圖片中某些部分,來作重點的強調與說明,除了畫個礙眼的紅色方框,可以從何入手呢?對烹飪有所要求的廚師,處理食材時會用上不同的工具。在職場打滾的上班族也如是,掌握解決同一個問題的多種方法,就能夠靈活運用不同的解題角度。
Thumbnail
2025/01/13
來到了一月,無論你身處的地方,是會計年度的剛剛開始,或是財政年度的快要結束,這都是年度匯報與簡報的繁忙時期。業績簡報、晉升報告、部門大會接踵而來,有沒有因此而感到煩惱?國際簡報系列,我們觀摩過美韓等地的企業,這一站來到了日本。
Thumbnail
2025/01/13
來到了一月,無論你身處的地方,是會計年度的剛剛開始,或是財政年度的快要結束,這都是年度匯報與簡報的繁忙時期。業績簡報、晉升報告、部門大會接踵而來,有沒有因此而感到煩惱?國際簡報系列,我們觀摩過美韓等地的企業,這一站來到了日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我是夢夢 ♡ 每年到這個時候,我都會默默開始列購物清單 畢竟「蝦皮雙11」真的太好買啦 🛒✨ 這次就想跟大家分享幾樣我自己平常有在用、也準備趁雙11補貨的好物, 順便聊聊我最近開始玩的「蝦皮分潤計畫」,怎麼讓分享變成小小被動收入 💰
Thumbnail
嗨~我是夢夢 ♡ 每年到這個時候,我都會默默開始列購物清單 畢竟「蝦皮雙11」真的太好買啦 🛒✨ 這次就想跟大家分享幾樣我自己平常有在用、也準備趁雙11補貨的好物, 順便聊聊我最近開始玩的「蝦皮分潤計畫」,怎麼讓分享變成小小被動收入 💰
Thumbnail
分享如何透過蝦皮解決毛孩(多芬)因換季和食物引發的皮膚過敏問題,從選用單一蛋白質的火雞肉主食,到利用寵物防舔衣舒緩傷口,並結合蝦皮雙11購物節的優惠資訊與蝦皮分潤計畫的實用教學。
Thumbnail
分享如何透過蝦皮解決毛孩(多芬)因換季和食物引發的皮膚過敏問題,從選用單一蛋白質的火雞肉主食,到利用寵物防舔衣舒緩傷口,並結合蝦皮雙11購物節的優惠資訊與蝦皮分潤計畫的實用教學。
Thumbnail
其實在東方社會願意提問已經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如果好不容易提問了,但問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就會比較難幫自己收獲有幫助的回覆,那就很可惜。以下就提供幾個問問題的 Tips 給大家,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有效率且可以和他人建立良好提問互動的模式下,收獲到有幫助的回饋!
Thumbnail
其實在東方社會願意提問已經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如果好不容易提問了,但問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就會比較難幫自己收獲有幫助的回覆,那就很可惜。以下就提供幾個問問題的 Tips 給大家,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有效率且可以和他人建立良好提問互動的模式下,收獲到有幫助的回饋!
Thumbnail
簡報已經變成職場必學求生術。我過去雖然曾經有到過教育部、社會局、法院做簡報的經驗,但是說到真正的「做簡報」這檔事卻是從進到企業開始學起。曾經有一次在企業簡報的經驗讓我自己意識到不同的場域對於簡報的重要性。在剛轉職到業界時,我高興的拿我製作好的簡報給Mentor確認。沒想到我的Mentor卻說..
Thumbnail
簡報已經變成職場必學求生術。我過去雖然曾經有到過教育部、社會局、法院做簡報的經驗,但是說到真正的「做簡報」這檔事卻是從進到企業開始學起。曾經有一次在企業簡報的經驗讓我自己意識到不同的場域對於簡報的重要性。在剛轉職到業界時,我高興的拿我製作好的簡報給Mentor確認。沒想到我的Mentor卻說..
Thumbnail
在對方不那麼友好的溝通氛圍中,如何給予積極回應呢?我的答案是,學會「四個換」 換口徑是指,對方問你的是 A 問題,但你偷換個概念,用另外的口徑來回應他。 換時間,就是為自己爭取機會,主動製造一個時間窗口。 換場合,不同場合有不同的人設,在私下的場合就比較好商量。 換角色,最好把問題拋給那些更專業的人
Thumbnail
在對方不那麼友好的溝通氛圍中,如何給予積極回應呢?我的答案是,學會「四個換」 換口徑是指,對方問你的是 A 問題,但你偷換個概念,用另外的口徑來回應他。 換時間,就是為自己爭取機會,主動製造一個時間窗口。 換場合,不同場合有不同的人設,在私下的場合就比較好商量。 換角色,最好把問題拋給那些更專業的人
Thumbnail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提到如何運用六種「傳接球」技巧,拉近雙方的距離、營造出有利於對話的氛圍。事實上,除了傳接球技巧之外,我們也可以透過「提問」來引導有利於雙方對話的情境。 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和你簡單分享三個實用的提問技巧 ... 「應該是這樣才對吧?」 「為什麼不那樣做呢?」 ... ... ...
Thumbnail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提到如何運用六種「傳接球」技巧,拉近雙方的距離、營造出有利於對話的氛圍。事實上,除了傳接球技巧之外,我們也可以透過「提問」來引導有利於雙方對話的情境。 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和你簡單分享三個實用的提問技巧 ... 「應該是這樣才對吧?」 「為什麼不那樣做呢?」 ... ... ...
Thumbnail
之前我們探討了在簡報現場,可以如何預備提問的時段,以及如何調整應對的心態;這一次我們就來看一下,實際開始了問答後,有甚麼應對的技巧可以留意的呢?
Thumbnail
之前我們探討了在簡報現場,可以如何預備提問的時段,以及如何調整應對的心態;這一次我們就來看一下,實際開始了問答後,有甚麼應對的技巧可以留意的呢?
Thumbnail
無論在簡報過程中,或是在完成簡報後,我們都有機會遇上林林總總的提問,當中有尖銳的、有質疑的、有友善的、有無聊的,面對觀眾的提問,上班族們可以如何應對呢?
Thumbnail
無論在簡報過程中,或是在完成簡報後,我們都有機會遇上林林總總的提問,當中有尖銳的、有質疑的、有友善的、有無聊的,面對觀眾的提問,上班族們可以如何應對呢?
Thumbnail
在職場上想要被看見自己的價值,有很多可以精進的選項,像是簡報、溝通等,但其中一項,能讓你在極短時間被主管看見,在眾人當中脫穎而出,但它卻常常被忽視,那就是「提問的能力」。 懂問很重要? 如果你身處大公司,工作中,最容易遇到高層、主管就是在會議時,如果你有深度的提問力,問出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是不是就
Thumbnail
在職場上想要被看見自己的價值,有很多可以精進的選項,像是簡報、溝通等,但其中一項,能讓你在極短時間被主管看見,在眾人當中脫穎而出,但它卻常常被忽視,那就是「提問的能力」。 懂問很重要? 如果你身處大公司,工作中,最容易遇到高層、主管就是在會議時,如果你有深度的提問力,問出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是不是就
Thumbnail
在公司的會議中,常會因為每個人的個性、情緒、溝通模式各有差異,而出現一些難以預料的麻煩狀況,不僅當事人覺得尷尬,也會讓會議陷入瓶頸。不過,如果懂得冷靜應對,這樣的危機往往也是轉機。這裡舉出幾項最常在會議中碰到的麻煩狀況,告訴你怎麼做才能巧妙地處理,讓長官和同事對你刮目相看!
Thumbnail
在公司的會議中,常會因為每個人的個性、情緒、溝通模式各有差異,而出現一些難以預料的麻煩狀況,不僅當事人覺得尷尬,也會讓會議陷入瓶頸。不過,如果懂得冷靜應對,這樣的危機往往也是轉機。這裡舉出幾項最常在會議中碰到的麻煩狀況,告訴你怎麼做才能巧妙地處理,讓長官和同事對你刮目相看!
Thumbnail
簡報進入尾聲時,通常會開放現場聽眾發問,而這段 Q&A 時間約占整場簡報總長的25%。透過 Q&A 時間,簡報者除了可進一步解釋先前投影片中無法說明的細節外,也可藉機了解聽眾對於簡報內容的理解程度。 預先「自問自答」,強記關鍵數字 由於 Q&A 時間通常是採開放式問答,所以在做準備時,不妨先預備幾個
Thumbnail
簡報進入尾聲時,通常會開放現場聽眾發問,而這段 Q&A 時間約占整場簡報總長的25%。透過 Q&A 時間,簡報者除了可進一步解釋先前投影片中無法說明的細節外,也可藉機了解聽眾對於簡報內容的理解程度。 預先「自問自答」,強記關鍵數字 由於 Q&A 時間通常是採開放式問答,所以在做準備時,不妨先預備幾個
Thumbnail
當需要別人幫助時,一開始就把你的意圖交代清楚,這應該是很簡單的事吧,是這樣嗎? 這種不管在日常生活中,或是有時候會在網路上看見,看似只需要簡單回應的問題,但對於自身狀況毫無描述,或只有偷懶到極點的形容,讓接收到訊息的我們不知該做何反應。
Thumbnail
當需要別人幫助時,一開始就把你的意圖交代清楚,這應該是很簡單的事吧,是這樣嗎? 這種不管在日常生活中,或是有時候會在網路上看見,看似只需要簡單回應的問題,但對於自身狀況毫無描述,或只有偷懶到極點的形容,讓接收到訊息的我們不知該做何反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