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會微笑的發粿花

2022/02/0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張雅雲
在台灣,米飯的食用量年年下降,連帶會製作傳統米食的人也愈來愈少。當然,有些節令的米食已可用機器生產;但總覺得少了那麼點人味和準備食物的心意。去年底和三芝農友阿香姨談起,很懷念她做的發粿,是否有機會請她再做?才知她近幾年因動過手術,已經幾年沒做了。當下覺得好失落,原來懷念的味道,有一天真的是會稀釋、淡薄而消失。能留下的是記憶,我因此在這兒也來說說阿香姨的發粿。

農家發粿,一起過好年的助農心意

▲農家發粿有深深的祝福。
有幾年,主婦聯盟合作社供應的黑糖發糕,是由三芝農友:江花香製作。農友種菜之外還要幫合作社做發粿,這也是出於一個偶然的巧合。某年冬天,三芝農友遇寒害,作物欠收。當時正值歲末,農友根本沒有什麼收入。因為希望農友也可以過個好年,在得知阿香姨會做發粿後,於是工作團隊就請她多做些發粿;同時在週報上和社員溝通農友的困境,呼籲社員共同支持來自農家的發粿。多年下來,阿香姨就像所有社員家庭共同的「發粿阿嬤」。
阿香姨怕發粿被壓壞。那年代的發粿,是裝在水果禮盒那種大紅紙盒,有一種喜氣的農村風。記得一位社員媽媽訂了一盒要拜拜,她把整盒發粿放在冰箱裡,竟然就默默被兒子吃掉好幾顆。等到她要拜拜時,才發現發粿少了,當下真是又好氣又好笑。不過讓這位媽媽很感動的是,兒子喜歡發粿,她還讚美兒子很識貨。

再現一碗黑糖發粿的功夫

雖然現在阿香姨不再做發粿了,但還是分享她當年的製作流程和真功夫。
【洗米、浸泡、磨漿】
▲洗米~三芝的冬季洗米格外凍感。
▲磨米漿。
做粿的時節,三芝大坑常是冷風颼颼的陰雨天。此刻,洗米、洗碗、洗器具也格外有「凍感」。米洗淨、浸泡超過五小時之後,接著就是磨成米漿。發粿用的米,是蓬來米與在來米依比例去調整。全用在來米比較不黏密,會發得比較好。
【麵粉、黑糖,過篩】
為了讓發糕嚐起來的口感香Q,麵粉、黑糖都得先過篩,如此拌入米漿時才不會有糰塊。用黑糖,發粿會有甘蔗的香味。
【和漿、攪拌】
▲米漿攪拌混勻。
米漿為底,加入麵粉、黑糖、砂糖、水、發粉等一起攪拌。這時阿香姨是以雙手去測試米漿糊的濃淍度,這決定了發粿的Q度。手工和漿後,再以機器攪拌。為了讓米漿均勻,阿香姨特別去材料行找來加大號的攪拌器。
【裝碗,炊粿囉】
▲米漿倒入瓷碗中。
把咖啡色微微散發蔗香的發粿米漿,倒入瓷碗中。注意喲!米漿要倒到全滿,這樣炊出來的發粿才會「粒粒發」。
【加柴、燒水,特製的灶】
▲以傳統大灶來炊粿。
為了炊發粿,阿香姨還特別做了一個灶,並且把水籠頭設在灶旁,如此注水就方便許多。在發粿前一籠起鍋後,就要馬上再加水、加柴。待填充好一籠的發粿之後(熟能生巧的阿香姨,倒滿21碗發粿,僅需要5分鐘),灶上的水也滾了。一籠發粿就抬上鍋炊粿,大火炊粿約40分鐘。
【發粿出籠】
▲掀開鍋蓋彷彿看見微笑的發粿花。
掀開鍋蓋的剎那,一片白霧水氣緩緩散去後,看見剛出籠的發粿,沿著中線十字裂開;飽滿充滿彈性的四辮,就像一朵盛開的發粿花。想像一下一個蒸籠裡,有著21朵「發粿花」對著你微笑綻放。
【裝盒】
把蒸籠從灶上抬下,靜置待涼,準備取出瓷碗中的發粿。取下發粿的絕竅,是沿著發粿的邊緣輕壓一圈,如此碗和發粿就可以輕易分離了。這就是主婦聯盟合作社早期供應的農家版發粿。
可以發現:農家發粿,絕對是功夫發粿。我們可一起來算算做發粿所需要的工。阿香姨的發粿,一次只蒸1籠;1籠可裝21碗,需要蒸40分鐘。如果阿香一天工作8小時,那麼3,000個發粿,阿香姨要炊幾天呢?

炊發粿,水氣、柴火有學問

▲農友江花香選擇相思木當柴火。
「發粿」有祝福來年「一路發」的意涵,所以發粿有沒有「發」?對製作的人來說可是大事。為了要「發」,阿香姨是以極費時的功夫來製作,一次僅蒸一籠。記得當時採訪曾納悶地問:「為什麼不疊二籠來蒸呢?這樣不是比較快嗎?」阿香姨說:「疊二層,上層的水蒸氣疑結會滴到下層,下層的發粿就不會漂亮、不會發。」此外,炊發粿時,燒水炊粿所用的柴很重要,阿香姨都用相思木,水煙才會出得來,因為相思木原本就是用來做木炭的。
為了炊粿用的柴薪,阿香姨和先生會在炊粿前上山去撿相思木,用貨車載回一段段的樹枝,還得再用電鋸裁成一段段。炊粿期間,阿香姨的廊簷下有著排列整齊的木柴。原來,一碗發粿的功夫,不僅在原料本身,連蒸炊所用的柴火也都需要費時、費功夫。想想都市家庭或食品工廠裡,應不會有這般的發粿故事。

滿滿的「發」,最誠意的祝福

▲農家發粿有深深的祝福。
慢慢回味著阿香姨以往做發粿的點滴,腦海轉著曾經每到過年前,她會上山撿柴,在冰凍的天裡洗米打漿;再用她厚實的手,去感受發粿和成米漿的軟硬度。緩緩注滿每一個碗,在灶火前守候一籠一籠的黑糖發粿,再將發粿一碗一碗撥下裝入紙盒中,最後再親自把發粿送到合作社。
長一輩對於食物的象徵意涵非常看重,農婦阿香姨的祝福和用心,在製作黑糖發粿的每一步驟流程中,滿滿的「發」心意,自然流露。很感謝也很懷念,曾經有機會看見一場微笑發粿花的備食勞動風景。▋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5會員
121內容數
以「謀求自然和人為的,即天、地、人的和諧,帶給人類充滿豐富物資、健康、親密感情,以及安定、舒適的社會。」為宗旨的日本「幸福會山岸會」;廢校新生:讓居民笑語重新響起,位在日本偏鄉的「森の巢箱」;還有「以稻貫之」遊佐町豐富且深刻的農食走讀。這些都是現在新農村努力的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