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知聊所]手舉高肩膀痛系列第四彈!|簡單也不簡單的「旋轉肌腱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當手舉高的時候發覺肩部疼痛、酸軟,甚至因此舉不高的時候,
你會下意識覺得自己得了什麼疾病呢?
是之前介紹過的五十肩、肩夾擠症候群,還是頸椎神經壓迫?
其實都有可能,
而今天要介紹的「旋轉肌腱炎」,雖然相比上面的疾病成因單純,
但因為這塊肌肉的重要地位,常常引發其他肩部問題導致處理起來並不簡單!
本篇文章就來分享一下「旋轉肌腱炎產生疼痛的原因」

原發點及其周圍的疼痛
肌腱炎也屬於「軟組織損傷」的一種,
當再度拉扯或收縮就會直觀的產生疼痛;
還有因為「發炎反應」造成的蛋白質堆積—沾黏
這會造成周圍組織的活動性降低、筋膜撕扯、神經牽拉、循環不良......
時間一久就可能引發其他問題,
沒有良好的修復而翻覆發炎甚至會造成「鈣化」,最後演變成斷裂⋯⋯
所以跟其他肌腱炎一樣,
強力撞擊、疲勞使用、過度拉扯⋯⋯都會造成,
好發族群為:運動員、家庭主婦、勞力工作者⋯⋯
尤其長時間需要將重物抬高或是反復性舉手過頭的工作容易引發慢性發炎,
而這些問題又常常跟其他肩部疾病混淆,
以致於誤診或不適當處理。
次發性夾擠症候群
旋轉肌是由起始於「肩胛骨」終止於高「肱骨」的4條肌肉:脊上肌、脊下肌、小圓肌、肩夾下肌組成,
分別控制「盂肱關節」的外展(脊上肌)、外轉(脊下肌、小圓肌)、內轉(肩夾下肌)。
由此可見當這群肌肉受傷時會嚴重影響這些動作的表現,
尤其是脊上肌、脊下肌及小圓肌,
這幾條肌肉受傷會容易引起「肩夾擠症候群」。
引發間夾擠症候群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旋轉肌群控制不良」,
那是因為旋轉肌群雖然主要的動作是「旋轉」,
但同時因為肌肉走向,同時會對肱骨頭有「向內向下的微動作」,
使得肩膀盂肱關節外展的同時能不去「擠壓到肩峰下空間」,
從而避免夾擠症候群的產生。
所以當這群肌肉收傷而無法有效率的收縮,
就容易引發「手抬高就痛」的症狀。
次發性頸椎神經壓迫
肩部疼痛、不良姿勢會讓肩頸肌肉變得緊繃,
不對稱的肌肉張力會讓頸椎歪斜,
造成神經壓迫後也會反過來產生肩部疼痛,肩背部麻、感覺異常......等等問題。
評估上除了基本病史及動作品質觀察,
「排除」其他相對有較特殊檢查的疾病很重要,
有時甚至會如上述所說已經引發其他疾病,產生連鎖反應,
所以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症狀,
而且經過1~2星期的姿勢調整仍然沒有緩解
建議找你信任的專業物理治療師做評估跟治療喔!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 
《 收藏🧐、訂閱💰、喜歡💓、5拍👏 》
並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喔!

📜點擊連結看更多:物治貝克首頁

📜追蹤、訂閱專題:貝克的物知聊所

📜尋找貝克分靈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6會員
129內容數
我是貝克,我是物理治療師。 在現行台灣的健保制度下 無論是甚麼星座的治療師最後一定會在個性欄裡面寫上「厭世」兩個字, 久而久之,內心那把炙熱的夢想之火就漸漸熄滅, 「行『師』走肉」就成了每天上班前會上的buff 。 但在這裡,希望能讓你們看到物理治療的真面目 , 然後了解、體諒,甚至喜歡上這門專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物治貝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上次說到尺神經麻痺的原因、症狀, 這篇文章來分享一下尺神經麻痺在臨床上的一些測試或表徵, 這些評估方法其實相當簡單,也可以做為居家初步的檢測及觀察喔! Tinnel Sign 直接敲擊肘隧道或是蓋氏通道, 如果產生明顯的神經症狀反應則有可能有尺神經麻痺 Froment’s Sign 雖然症狀相同,
你是否還記得...... 學生時代那個坐在你身後、總是用藍筆在你背後點畫的女孩。 下課鐘響, 被從講台不斷傳來的視線折磨了45分鐘的小鹿正隨著鐘聲撞擊你得的心牆, 於是你華麗旋轉上半身,就在四目相交的那一刻,一陣酥麻湧上心...... 嗯?小指頭! 肘隧道與蓋氏管道 尺神經由臂神經叢分支而來,
如果你曾經有過骨科相關問題,認真觀察大概就會發現: 既使努力保養身體,撇除意外事件,「冬天」真的是疼痛等症狀的好發期。 再加上一些因抵抗力下降造成的流感等等問題, 「寒冷」真的是個大魔王! 為什麼所有問題都怪「它」? 「本來想說好了,怎麼天氣一冷就又痛起來了......」 ...... 於是你:
在上一篇文章中有提到: 足底痛不見得就是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也是軟組織受傷,處理原則也雷同; 物理治療上,透過徒手治療加上運動治療的結合能讓足底筋膜炎修復過程縮短, 很大程度上避免復發...... 但,如果現在的你沒有而且害怕得到足底筋膜炎,這篇文章會告訴你最重要的是甚麼! 工作性質 簡單來說,
筋膜發炎、產生疼痛這件事 對物理治療師來說不是個嚴重難解的問題。 一樣是軟組織受傷,同樣適用貝克之前文章中提到的處理原則 只是這次傷的地方在「足底」 —這個支撐著霍爾的移動城的「一雙」地基…… 「直立」這件事在生物演化上是非常少見的。 大多人能想到的是源於「平衡」這個複雜系統的建立,
我們由脊椎的側面切入,看到本該歪七扭八的有條有理的脊椎被我們的壞習慣越掰越直; 而這篇文章就要告訴大家那些「本該直挺挺的脊椎如何被扭的歪七扭八」的事...... 這次我們從背面向前來看脊椎,無庸置疑的應該要直直的。 然而就如同上一篇提到的:這在現實情況下難如登天。 【先天性脊椎側彎】 📷
上次說到尺神經麻痺的原因、症狀, 這篇文章來分享一下尺神經麻痺在臨床上的一些測試或表徵, 這些評估方法其實相當簡單,也可以做為居家初步的檢測及觀察喔! Tinnel Sign 直接敲擊肘隧道或是蓋氏通道, 如果產生明顯的神經症狀反應則有可能有尺神經麻痺 Froment’s Sign 雖然症狀相同,
你是否還記得...... 學生時代那個坐在你身後、總是用藍筆在你背後點畫的女孩。 下課鐘響, 被從講台不斷傳來的視線折磨了45分鐘的小鹿正隨著鐘聲撞擊你得的心牆, 於是你華麗旋轉上半身,就在四目相交的那一刻,一陣酥麻湧上心...... 嗯?小指頭! 肘隧道與蓋氏管道 尺神經由臂神經叢分支而來,
如果你曾經有過骨科相關問題,認真觀察大概就會發現: 既使努力保養身體,撇除意外事件,「冬天」真的是疼痛等症狀的好發期。 再加上一些因抵抗力下降造成的流感等等問題, 「寒冷」真的是個大魔王! 為什麼所有問題都怪「它」? 「本來想說好了,怎麼天氣一冷就又痛起來了......」 ...... 於是你:
在上一篇文章中有提到: 足底痛不見得就是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也是軟組織受傷,處理原則也雷同; 物理治療上,透過徒手治療加上運動治療的結合能讓足底筋膜炎修復過程縮短, 很大程度上避免復發...... 但,如果現在的你沒有而且害怕得到足底筋膜炎,這篇文章會告訴你最重要的是甚麼! 工作性質 簡單來說,
筋膜發炎、產生疼痛這件事 對物理治療師來說不是個嚴重難解的問題。 一樣是軟組織受傷,同樣適用貝克之前文章中提到的處理原則 只是這次傷的地方在「足底」 —這個支撐著霍爾的移動城的「一雙」地基…… 「直立」這件事在生物演化上是非常少見的。 大多人能想到的是源於「平衡」這個複雜系統的建立,
我們由脊椎的側面切入,看到本該歪七扭八的有條有理的脊椎被我們的壞習慣越掰越直; 而這篇文章就要告訴大家那些「本該直挺挺的脊椎如何被扭的歪七扭八」的事...... 這次我們從背面向前來看脊椎,無庸置疑的應該要直直的。 然而就如同上一篇提到的:這在現實情況下難如登天。 【先天性脊椎側彎】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探討物理治療實習要求與選擇制度,包括必修實習時數、不同實習制度的優缺點,以及選擇實習醫院時需考慮的注意事項。學生需至少實習三十六週,且需在衛生福利部認定的醫院完成必要的科目實習。提供了選擇申請和分發制度的詳細說明,並分享實習選擇的建議,幫助有效地規劃實習,希望讓學弟妹不那麼徬徨。
Thumbnail
蔡丞哲物理治療師分享了他對於身心健康的獨到見解,以及如何幫助運動選手提升表現。他談及運動物理治療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面對競賽壓力和傷痛時。蔡師從個人經歷出發,描述了自己如何協助選手在比賽中發揮最佳狀態,並強調身心靈的整合在健康恢復中的關鍵角色。
Thumbnail
在醫療環境中,數位化轉型對物理治療診所至關重要。艾立斯科技的「療易」系統提供智能化管理、AI客服和數據驅動決策平台,幫助診所提升運營效率和病患體驗。本文將深入探討五大策略,協助診所成功導入該系統及實現數位化轉型,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長期手臂痠痛麻,煩到想把手剁掉原因卻不在手上!? 右上臂肌肉痠痛可能有多種原因,包括: 肌肉拉傷:過度使用或突然的動作可能導致肌肉拉傷。 網球肘:肱骨外上髁炎,通常是由於前臂肌群過度使用引起的。 五十肩:肩關節囊炎,常見於五十歲前後的人士。 急性扭傷:運動或日常活動中的意外拉傷或扭傷。
Thumbnail
在心中那片廣闊的迷霧森林裡,時而籠罩在濃霧中,時而露出些許清晰的路徑。在微光撒下的瞬間,我靜心書寫,突然意識到這迷霧或許並非無緣無故而來,它可能與內在小孩的創傷有關。整個森林的存在,反映了曾經受傷的內在小孩情緒波動的狀態,讓我覺得自己猶如困在這片時濃時淡的迷霧之中。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位長期受僵直性脊椎炎困擾的腰傷人的床墊選擇真實紀錄。這位朋友透過物理治療師的陪同看床墊,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床墊。文章詳細介紹了朋友藉由物理治療師的建議,找到了一張合適的獨立筒床墊,並透過客製化調整,與最終的真實心得分享。
Thumbnail
五十肩是大家幾乎都聽過的肩關節疾病,也是許多 4~50 歲以上的朋友經常會遇到的難纏問題!主要的症狀有肩膀疼痛、僵硬、關節活動度受限等等,都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許多不便,總是很讓人擔心焦慮。今天就來與大家分享一位右手嚴重五十肩乾針治療獲得改善的病友案例。
Thumbnail
您有以下問題嗎?肩頸酸痛、肩膀好像有千斤重,並且在肩膀、手臂貼滿了藥布或是刮痧的痕跡,常常在醫院復健、針灸後有短暫的症狀改善,但卻又很快復發。您可能有上交叉症候群喔!
Thumbnail
探討物理治療實習要求與選擇制度,包括必修實習時數、不同實習制度的優缺點,以及選擇實習醫院時需考慮的注意事項。學生需至少實習三十六週,且需在衛生福利部認定的醫院完成必要的科目實習。提供了選擇申請和分發制度的詳細說明,並分享實習選擇的建議,幫助有效地規劃實習,希望讓學弟妹不那麼徬徨。
Thumbnail
蔡丞哲物理治療師分享了他對於身心健康的獨到見解,以及如何幫助運動選手提升表現。他談及運動物理治療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面對競賽壓力和傷痛時。蔡師從個人經歷出發,描述了自己如何協助選手在比賽中發揮最佳狀態,並強調身心靈的整合在健康恢復中的關鍵角色。
Thumbnail
在醫療環境中,數位化轉型對物理治療診所至關重要。艾立斯科技的「療易」系統提供智能化管理、AI客服和數據驅動決策平台,幫助診所提升運營效率和病患體驗。本文將深入探討五大策略,協助診所成功導入該系統及實現數位化轉型,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長期手臂痠痛麻,煩到想把手剁掉原因卻不在手上!? 右上臂肌肉痠痛可能有多種原因,包括: 肌肉拉傷:過度使用或突然的動作可能導致肌肉拉傷。 網球肘:肱骨外上髁炎,通常是由於前臂肌群過度使用引起的。 五十肩:肩關節囊炎,常見於五十歲前後的人士。 急性扭傷:運動或日常活動中的意外拉傷或扭傷。
Thumbnail
在心中那片廣闊的迷霧森林裡,時而籠罩在濃霧中,時而露出些許清晰的路徑。在微光撒下的瞬間,我靜心書寫,突然意識到這迷霧或許並非無緣無故而來,它可能與內在小孩的創傷有關。整個森林的存在,反映了曾經受傷的內在小孩情緒波動的狀態,讓我覺得自己猶如困在這片時濃時淡的迷霧之中。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位長期受僵直性脊椎炎困擾的腰傷人的床墊選擇真實紀錄。這位朋友透過物理治療師的陪同看床墊,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床墊。文章詳細介紹了朋友藉由物理治療師的建議,找到了一張合適的獨立筒床墊,並透過客製化調整,與最終的真實心得分享。
Thumbnail
五十肩是大家幾乎都聽過的肩關節疾病,也是許多 4~50 歲以上的朋友經常會遇到的難纏問題!主要的症狀有肩膀疼痛、僵硬、關節活動度受限等等,都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許多不便,總是很讓人擔心焦慮。今天就來與大家分享一位右手嚴重五十肩乾針治療獲得改善的病友案例。
Thumbnail
您有以下問題嗎?肩頸酸痛、肩膀好像有千斤重,並且在肩膀、手臂貼滿了藥布或是刮痧的痕跡,常常在醫院復健、針灸後有短暫的症狀改善,但卻又很快復發。您可能有上交叉症候群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