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32】決定離職前,先思考 3 件事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隨著醫療與科技的發展,人類的平均壽命也越來越長,而在社會與經濟的長期發展中,我們的工作年限也跟著越拉越長。從 55 歲退休延到 65 歲,說不定以後到 75、85 歲也不意外。

在這個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數十年工作過程中,每年到了過年前後,不管是離職、被離職或是其他因素,通常會有一波轉職潮。如果是自己的選擇,可以在下決定前思考 3 件事情,提前做好心理和生理準備,讓轉身雖不見得多華麗,但也可以比較順利。

1. 想清楚自己的優先排序

對你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呢?是家人、健康、人際、愛情、金錢、聲望、興趣、還是其他的什麼呢?這個名單可以很長,也很可以很短,每人不太一樣,不過重點在於優先順序

我們從小到大、從睜開眼起床到閉眼入眠,都在做著大大小小的不同決定。每次面對選擇時,都是一次排序的決定。例如上班前要繞路排隊等候牛肉起司蛋堡,還是去便利商店買顆茶葉蛋加大冰拿,或是先進公司打卡後再叫外送?要下班時決定加班把這個任務做完,還是做一半就先去吃飯再說,或是先放下工作趕緊回家陪家人吃飯?

無論是主動或被動,取決於自己還是被迫於無奈,都是一項選擇,有選擇通常就需要決定,而我們在做可能會比較大幅度影響短期生活或長期人生的決定時,先把心中的優先順序不帶感情地寫下來,魚與熊掌不一定不能兼得,但我們在行動前,得先搞清楚自己最想要魚?還是最想要熊掌?如果都想要、那每項想要到什麼程度?怎麼做?

2. 總結自己的經歷與優勢

我們在工作時的週報、月報、季度回顧、年度回顧等報告,除了針對個人和團隊的工作規劃、進展、成果的總結,其實也是對自己的經歷總結。別浪費自己在準備這些內容的心力時間,把這些記錄修改、精簡一下,將自己的經歷、優勢、作品記錄等內容同步到履歷(Curriculum Vitae, CV)中,並適度更新在自己相關領域的社群或一些人力銀行平台上(求職方面常見的有 LinkedIn、104、1111、518人力銀行等,在學術研究方面則有 ResearchGate、Academia、Google Scholar 等,在個人網站或平台頁面則有 WordPress 自建平台、Vocus、Matters、Medium、FaceBook、Instagram、YouTube、TikTok、Twitter 等)。

如果目前沒有轉職的打算,把自己 CV 和作品公開出來至少有這三個好處:(1)形成自己的個人品牌;(2)檢視自己的市場價值;(3)拓展多元的收入機會。

網路為現代人帶來的重要紅利之一,就是只要能連上網、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平台或服務,每個人都有用極低成本發展個人品牌的機會。有些人喜歡在 App 中分享自己歌唱、與人合唱的記錄,有些人上傳自拍短片到 YouTube 或抖音,有些人組建 LINE 的主題社團發起活動...... 只要你願意,手邊都可能有下一個舞台,如果持續用心、順利發展,也可能為我們帶來另一筆意想不到的收入。

而將自己的 CV 和部分作品記錄公開後,同時可以看看是否有其他公司或單位組織對我們有興趣。這其實也是一種利用外部回饋的檢視方式,評估自己現在在市場上的價值有多少?或是講白一點,有人對我們有興趣嗎?願意付出多大的代價(e.g., 金錢、時間、人脈、其他資源等)請我們提供資訊、服務或產品?很多時候,外界的真實回饋比我們對自己特質、優缺點的判斷更精確呢!

3. 準備好基本的生活費用

需要準備多少生活費用、或稱「緊急備用金」才算足夠呢?這取決於我們平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假設我們一餐需要 100 元,一天 300 元,一個月 30 天就是至少 9,000 元,加上手機費 500 元、平均每月水電費 500 元、每月房租 10,000 元等等這些比較重要的花費,算下來一個月可能需要至少 20,000 元的基本開銷。

如果是單身貴族一個人生活,那至少先準備 3-6 個月的生活費用;如果是需要承擔一個家庭的生活開銷,那至少有 6-12 個月、或是 1 年到 1 年半的生活費用會比較保險。

不過記得,緊急備用金不是在想離職的時候才開始準備,而是平常就先做好分配、儲蓄。緊急備用金的主要用意,在於當緊急、臨時狀況發生時,我們手邊有一筆錢能支持自己安然度過一段失去收入、又持續需要支出的時間。未雨綢繆,有備無患。

小結

人生看似很長,其實也不長;決定貌似很難,其實也不難。難的不是規劃,而是實踐規劃的第一步。而我們的每一小步,隨著時間的推進,都在放大它的影響,為我們帶來不同的未來。

離職是一種選擇,有時候,把手上的事情放下、抬頭一看才發現,原來自己的身旁還有不同的道路。至於要不要踏出那一步,別人過來人的經驗與不同角度的建議當然可以參考,但終究,我們需要自己走過了才知道。

就像 Steve Jobs 曾說過的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共勉之,一起前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r. Soonlin 簡單人生研究院
77會員
125內容數
幫助你 🚀 提升表達力 🎯 突破教學力 ⭐ 解鎖變現力
2024/08/30
我很喜歡閱讀, 買書也沒有在手軟的, 有時候無意間翻到一本書, 看到裡面的一段話,甚至只是一句話, 會有種當頭棒喝、相見恨晚的感覺...
2024/08/30
我很喜歡閱讀, 買書也沒有在手軟的, 有時候無意間翻到一本書, 看到裡面的一段話,甚至只是一句話, 會有種當頭棒喝、相見恨晚的感覺...
2024/08/29
在這個忙碌的社會, 很多人上有老下有小, 每天還被工作追著跑, 要想讓自己工作被老闆和客戶看到, 在對的時機用好的方式表達出來很重要...
Thumbnail
2024/08/29
在這個忙碌的社會, 很多人上有老下有小, 每天還被工作追著跑, 要想讓自己工作被老闆和客戶看到, 在對的時機用好的方式表達出來很重要...
Thumbnail
2024/08/29
說話的方式, 不只是表達字面上的意思, 那些沒有直接說出來的, 可能正在透露更多的訊息呢~
Thumbnail
2024/08/29
說話的方式, 不只是表達字面上的意思, 那些沒有直接說出來的, 可能正在透露更多的訊息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幾歲可以退休?書中建議我們要準備的三件事情: 第一要有足夠的醫療和人壽保險 第二就是要沒有負債。 第三就是要有自己住的房產
Thumbnail
幾歲可以退休?書中建議我們要準備的三件事情: 第一要有足夠的醫療和人壽保險 第二就是要沒有負債。 第三就是要有自己住的房產
Thumbnail
這是我的奔三計畫,奔向30歲的這一年,什麼準備都沒有,練習自由、創造自己願意一生奉獻、認同的意義。
Thumbnail
這是我的奔三計畫,奔向30歲的這一年,什麼準備都沒有,練習自由、創造自己願意一生奉獻、認同的意義。
Thumbnail
你的靈魂需要探索和成長。你能夠得到這個的唯一方法是,強迫你自己接受不舒服,強迫你自己走出去,離開你的腦袋。 一、做好SWOT分析,找出適合自己冒險的方案 二、利用矩陣分析規劃事情的先後順序 三、凡事留給自己「Plan B」的後路 四、設定必要的停損點 五、與身邊的人保持順利的溝通
Thumbnail
你的靈魂需要探索和成長。你能夠得到這個的唯一方法是,強迫你自己接受不舒服,強迫你自己走出去,離開你的腦袋。 一、做好SWOT分析,找出適合自己冒險的方案 二、利用矩陣分析規劃事情的先後順序 三、凡事留給自己「Plan B」的後路 四、設定必要的停損點 五、與身邊的人保持順利的溝通
Thumbnail
離職是一種選擇,有時候,把手上的事情放下、抬頭一看才發現,原來自己的身旁還有不同的道路。至於要不要踏出那一步,別人過來人的經驗與不同角度的建議當然可以參考,但終究,我們需要自己走過了才知道。
Thumbnail
離職是一種選擇,有時候,把手上的事情放下、抬頭一看才發現,原來自己的身旁還有不同的道路。至於要不要踏出那一步,別人過來人的經驗與不同角度的建議當然可以參考,但終究,我們需要自己走過了才知道。
Thumbnail
當工作壓力累積到臨界點,總讓人一秒萌生離職念頭,不同就職時間長短,心態也會有所不同。不知道大家沒有發現? 我們簡單把就職時間分為短期(一年內)與長期(一年以上)來看。 可以把短期視為走馬看花或是適應期,找尋新出路、嘗試多元化的職業也不算是件壞事。 重要的一件事:尋找我的志向 離職後你可以……
Thumbnail
當工作壓力累積到臨界點,總讓人一秒萌生離職念頭,不同就職時間長短,心態也會有所不同。不知道大家沒有發現? 我們簡單把就職時間分為短期(一年內)與長期(一年以上)來看。 可以把短期視為走馬看花或是適應期,找尋新出路、嘗試多元化的職業也不算是件壞事。 重要的一件事:尋找我的志向 離職後你可以……
Thumbnail
如果給你兩個選擇,選項A是在不喜歡的工作中撐到過完年,但你可以領到一筆可觀的年終獎金。選項B則是到你喜歡的工作就職,但會因此失去這筆可觀的年終。你會怎麼選呢? 這時,你又聽到這份喜歡的B工作,告訴你希望你能在年前到職,否則他們會考慮其他人選,你的想法甚至是決定會不會因此而改變了呢?
Thumbnail
如果給你兩個選擇,選項A是在不喜歡的工作中撐到過完年,但你可以領到一筆可觀的年終獎金。選項B則是到你喜歡的工作就職,但會因此失去這筆可觀的年終。你會怎麼選呢? 這時,你又聽到這份喜歡的B工作,告訴你希望你能在年前到職,否則他們會考慮其他人選,你的想法甚至是決定會不會因此而改變了呢?
Thumbnail
離職的原因很多,總歸來說,就如馬雲所說的:錢,沒給到位;心,受委屈了。 不過在離職前,最好還是先做好規劃,盤點一下手邊的資源,為轉職做準備,離職前應先考慮: 1.已找好下個工作 這當然是最穩妥的,無縫接軌,避免待業期。 2.已存了6個月以上的生活預備金 若尚未找到下一份工作,就迫不急待想逃離公司,最
Thumbnail
離職的原因很多,總歸來說,就如馬雲所說的:錢,沒給到位;心,受委屈了。 不過在離職前,最好還是先做好規劃,盤點一下手邊的資源,為轉職做準備,離職前應先考慮: 1.已找好下個工作 這當然是最穩妥的,無縫接軌,避免待業期。 2.已存了6個月以上的生活預備金 若尚未找到下一份工作,就迫不急待想逃離公司,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