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覺察﹞有意識的感恩,擴充了同理心的容量(下)

更新於 2022/04/2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3月初的時候,我陪媽媽到醫院就診並接受一系列的檢查,過程中這就像是我們母女倆的小秘密,我們都沒有向家人提到看醫生的事情;後來檢查結果是必須接受某部位器官切除手術的狀況,媽媽到這時候才告訴其他家人,結果沒有同住的大哥就生氣了,並且氣急敗壞的怪我沒有盡早告知媽媽看醫生的事情,當時我覺得委屈,但又覺得大哥講的也沒錯,然後大哥認為媽媽應該要再去別的醫院就診參考第二意見,但媽媽不想再重新經歷各種檢查的麻煩跟不適,兩方面的想法不同,但我都能理解跟感受,因此心情煩亂不已。
當時我還很不滿一件事情,那就是哥哥們都認為媽媽應該要再去別的醫院就診尋求第二意見,而媽媽不願意,但他們除了當下用力口頭說服之外,剩下的竟然都說:「妳就讓妹妹帶妳搭車去看醫生啊、不用想太多…」,然後就結束了,沒有任何後續的行動,像是找哪家醫院、哪個醫生比較厲害,或是請假開車載媽媽去看醫生等等的,他們什麼都沒做,一副只要動嘴巴下指令,我就會把所有事情辦妥一樣,所有的事情好像都落到我身上,這讓我覺得生氣,而生氣的背後是覺得孤單、壓力沉重。
後來我認知到,因為我跟大哥一樣是子女的角色,但同時又跟媽媽一起走過就醫檢查的歷程,兩邊的立場跟感受我都理解,因此我可以擔任調停者的角色,讓雙方彼此了解;我意識到大哥之前完全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就突然得知媽媽要進行一個大手術,一定會感到震驚且難以接受,也會想說是否還有其他可能性,才會建議媽媽去不同醫院尋求第二意見,因此我找了一個時間,在家人的LINE群組中,用訊息的方式說明媽媽整個就醫的歷程,並且分享身為陪病者的我感受到整個就醫過程的緊繃與疲累,還有某些檢查會帶來的強烈疼痛不適,希望可以補足大哥前面缺少的脈絡,讓他減少內心震驚的感受,也了解媽媽不想再經歷一次的原因;接著我也把我體會到的大哥的感受,轉述給媽媽聽,希望媽媽理解大哥背後可能的情緒狀態,並說明尋求第二意見的意義。
結果很神奇的,原本媽媽跟大哥講到僵持不下、一度說出:「那我乾脆都不要治療了,就這樣放著齁依ㄎ一ˋ(台語)」,在我的分享後,媽媽情緒就比較緩和下來,還是依照原訂的計劃跟我去醫院接受手術的麻醉評估,而大哥也未再說出要求媽媽去其他醫院就診的想法,我就在家人達成共識的情況下,陪同媽媽住院接受手術,完成這一次的治療。
這個過程讓我發現,雖然我還是帶著自己立場的某些不滿,但我的內心似乎因為每天寫感恩日記的習慣,默默擴充了心的容量;因為有意識甚至刻意地對於生活週遭的大小事件表達感謝,除了讓我發現我已經擁有了許多之外,也讓我知道我所擁有的一切都不是理所當然,並進一步產生謙卑的心態,讓我內心可以有額外的空間去感受跟體會家人的心情;因此在事情發生後,我不再像過去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為自己的不滿發聲,而是可以客觀的站在中介傳達者的角色,讓家人之間彼此理解並達成共識,促使事件圓滿落幕,並發現自己已經變得更加成熟與穩定。
這是我每天睡前寫下「感恩日記」的體悟,你也想試試看嗎?邀請你拿出珍藏已久捨不得使用的筆記本,今晚就開啟這一趟感恩之旅!
又或者你已經寫過「感恩日記」一段時間,也有些經驗或感想嗎?歡迎你在下面留言或者私訊跟我分享喔!
喔對了,差點忘了說,原本我用了好幾年的手機,前陣子在充電的時候都會莫名死機黑頻,要強制重新開機兩次才會正常,後來我突發奇想在感恩日記寫下:「感謝我的手機SONY XZ1從2018年5月開始已經陪了我將近4年的時間,希望它還可以再陪我更久一點」,結果它最近就乖乖地沒有再死機了!這大概是最神奇的例子了吧XD
歡迎來Facebook同步追蹤我:)
avatar-img
52會員
13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秀慧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原本我也沒有預期寫這樣的感恩日記會帶我什麼樣的具體改變,就只是單純認為這是好事,我就去做了,但後來跟家人陸續發生了一些事情,我的情緒反應不如以往強烈,甚至比以往更快能夠換位思考,並想到能夠貼近家人感受的處理方式,最後事情和平落幕了,這讓我覺得有點神奇,想到這或許就是感恩日記的力量。
為什麼我是用時間跟次數來限制自己?而不是更仔細的去感受跑步當下我的呼吸、腳步及其他狀態,再來判斷自己的身體是不是已經準備好進入下一個階段了呢?
這次發現我的「不在當下」大概分成兩種情境, 因為人不在「現在」,所以不是在「未來」就是在「過去」。
在擺脫了「我不可能有錢」的信念後,我也看清楚了我跟金錢之間真實的距離,並開始思考未來有哪些夢想是我想要追求的?也嘗試去了解各種投資理財的資訊,我感覺到人生好像有越來越多可能性。
我說了:「我知道我不是那種很漂亮的女生,所以···」,沒想到我話還沒說完,A就用非常肯定的口吻說出:「哪有,我覺得妳很漂亮啊!」我瞬間語塞,下一秒才回神過來說出:「真的嗎?謝謝妳」;往內探索了一下,為什麼簡單的一句稱讚卻能帶給我內心這麼大的震盪呢?原來是因為,我從來沒有真正相信過「我是漂亮的」!
哈囉,我是秀慧,這是我的本名,我不是什麼老師,只是一個熱愛自我覺察的女生,自2021年底離開社工職位後,《如實成為自已》是現階段的我給自己的人生目標,想要知道當我努力活出自我,人生是否會變得更加自在豐盛?
原本我也沒有預期寫這樣的感恩日記會帶我什麼樣的具體改變,就只是單純認為這是好事,我就去做了,但後來跟家人陸續發生了一些事情,我的情緒反應不如以往強烈,甚至比以往更快能夠換位思考,並想到能夠貼近家人感受的處理方式,最後事情和平落幕了,這讓我覺得有點神奇,想到這或許就是感恩日記的力量。
為什麼我是用時間跟次數來限制自己?而不是更仔細的去感受跑步當下我的呼吸、腳步及其他狀態,再來判斷自己的身體是不是已經準備好進入下一個階段了呢?
這次發現我的「不在當下」大概分成兩種情境, 因為人不在「現在」,所以不是在「未來」就是在「過去」。
在擺脫了「我不可能有錢」的信念後,我也看清楚了我跟金錢之間真實的距離,並開始思考未來有哪些夢想是我想要追求的?也嘗試去了解各種投資理財的資訊,我感覺到人生好像有越來越多可能性。
我說了:「我知道我不是那種很漂亮的女生,所以···」,沒想到我話還沒說完,A就用非常肯定的口吻說出:「哪有,我覺得妳很漂亮啊!」我瞬間語塞,下一秒才回神過來說出:「真的嗎?謝謝妳」;往內探索了一下,為什麼簡單的一句稱讚卻能帶給我內心這麼大的震盪呢?原來是因為,我從來沒有真正相信過「我是漂亮的」!
哈囉,我是秀慧,這是我的本名,我不是什麼老師,只是一個熱愛自我覺察的女生,自2021年底離開社工職位後,《如實成為自已》是現階段的我給自己的人生目標,想要知道當我努力活出自我,人生是否會變得更加自在豐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發生什麼事: 回憶起小時候有一幕是去逛夜市的時候,看到很想要的玩具,嚷著想要爸爸媽媽買給我,但卻得到一句:我們家沒錢買,雖然當時沒有太大的反應,卻在心中種下小小的種子 當下的感覺: 被拒絕了很難過,讓我感覺我好像不被愛了,很失望,也帶出了我不值得擁有的感覺 現在長大,知道了 拒絕的是這件事
Thumbnail
現代人忙碌的生活中,常常忽略自己的內心狀態。透過觀察自己的習慣,瞭解自己的需求,再透過身體覺察練習,釋放心中的壓力,提高工作效能。歡迎參加我們的體驗工作坊,一起透過自我覺察,實現共好。如有需求,也提供一對一的教練服務。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生活中,我們都會面對情緒的起伏和迷惘,但持續的自我覺察練習是幫助情緒回到穩定的關鍵。透過如詩籤般帶有力量的文字,或許能開啟自己的智慧大門,改變心情,讓自己走向開闊的領域。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裡,人們經常會被外在的物質和繁華所吸引,忘記了內心深處的聲音。正如同你所說,當一個三歲的小孩看到天空中的飛機,他若被告知那是一隻大鳥,他的認知就會在這個錯誤的信息中形成。這種現象不僅僅發生在小孩身上,成年人也會因為社會環境和文化背景的影響,對世界有著限定的看法。但是,當我們開始探
只理性分析而不用心感受那份恐懼,我很可能要在很多年後才能有現在這個自我覺察;只用心感受而不理性分析的話,我嚴重懷疑我會被那份焦慮不安淹沒至接近失控的地步。我有數年的自我覺察的經驗,因此這次才能做到在當下用心感受,再在事後理性分析這個較好的中庸之道,這樣既能同時得到兩邊的好處,又能避開任何一邊的問題。
Thumbnail
可能是從小在理工環境長大的原因 小時候大多就是比成績、比誰比較會打game 到後來比考上的研究所 出了社會,就是比公司的名氣、title、年薪 剛出社會的我也不例外,總是把時間投入在工作 希望自己能越賺越多 但好像忘了問自己一句:到底在求什麼呢?
Thumbnail
最近公開文章這件事,是我第一次有想寫文章而寫,不是為了外在的原因而寫,比方說「別人跟我講寫文章精進文筆很重要」的這種理由,所以想釐清自己怎麼會突然有這樣的感受。 有「想釐清自己想法」,就是認識自己的第一步,如果你現在正在煩惱著不了解自己的情緒和想法,就已經跨出第一步了。
很多的靈性書或是心理諮商或是所謂的心靈療癒,總是說要把投射從外面放到內在,或是想找出那個"創傷"來源,對我這種"頭腦業障"重的人,多年來總是一直問著自己怎麼了?為什麼?我怎麼會這樣呢?發生了甚麼事情了呢?該怎麼解決?接下來內在就是一連串的"找答案",很多時候就會發生頭腦編織著無限的故事,把矛頭指向別
Thumbnail
颱風環流,雨時而滴滴答答、時而嘩啦嘩啦,下班夜晚回家拿出鑰匙打開家門,心有一陣情緒,夾雜了一點悲傷、自責,還有點憤怒。 試著剖析自己有一種,想要幫助別人,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情緒。責怪自己不夠好?或是…還是在意別人眼光?無力感,是心理很複雜的混合狀態。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發生什麼事: 回憶起小時候有一幕是去逛夜市的時候,看到很想要的玩具,嚷著想要爸爸媽媽買給我,但卻得到一句:我們家沒錢買,雖然當時沒有太大的反應,卻在心中種下小小的種子 當下的感覺: 被拒絕了很難過,讓我感覺我好像不被愛了,很失望,也帶出了我不值得擁有的感覺 現在長大,知道了 拒絕的是這件事
Thumbnail
現代人忙碌的生活中,常常忽略自己的內心狀態。透過觀察自己的習慣,瞭解自己的需求,再透過身體覺察練習,釋放心中的壓力,提高工作效能。歡迎參加我們的體驗工作坊,一起透過自我覺察,實現共好。如有需求,也提供一對一的教練服務。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生活中,我們都會面對情緒的起伏和迷惘,但持續的自我覺察練習是幫助情緒回到穩定的關鍵。透過如詩籤般帶有力量的文字,或許能開啟自己的智慧大門,改變心情,讓自己走向開闊的領域。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裡,人們經常會被外在的物質和繁華所吸引,忘記了內心深處的聲音。正如同你所說,當一個三歲的小孩看到天空中的飛機,他若被告知那是一隻大鳥,他的認知就會在這個錯誤的信息中形成。這種現象不僅僅發生在小孩身上,成年人也會因為社會環境和文化背景的影響,對世界有著限定的看法。但是,當我們開始探
只理性分析而不用心感受那份恐懼,我很可能要在很多年後才能有現在這個自我覺察;只用心感受而不理性分析的話,我嚴重懷疑我會被那份焦慮不安淹沒至接近失控的地步。我有數年的自我覺察的經驗,因此這次才能做到在當下用心感受,再在事後理性分析這個較好的中庸之道,這樣既能同時得到兩邊的好處,又能避開任何一邊的問題。
Thumbnail
可能是從小在理工環境長大的原因 小時候大多就是比成績、比誰比較會打game 到後來比考上的研究所 出了社會,就是比公司的名氣、title、年薪 剛出社會的我也不例外,總是把時間投入在工作 希望自己能越賺越多 但好像忘了問自己一句:到底在求什麼呢?
Thumbnail
最近公開文章這件事,是我第一次有想寫文章而寫,不是為了外在的原因而寫,比方說「別人跟我講寫文章精進文筆很重要」的這種理由,所以想釐清自己怎麼會突然有這樣的感受。 有「想釐清自己想法」,就是認識自己的第一步,如果你現在正在煩惱著不了解自己的情緒和想法,就已經跨出第一步了。
很多的靈性書或是心理諮商或是所謂的心靈療癒,總是說要把投射從外面放到內在,或是想找出那個"創傷"來源,對我這種"頭腦業障"重的人,多年來總是一直問著自己怎麼了?為什麼?我怎麼會這樣呢?發生了甚麼事情了呢?該怎麼解決?接下來內在就是一連串的"找答案",很多時候就會發生頭腦編織著無限的故事,把矛頭指向別
Thumbnail
颱風環流,雨時而滴滴答答、時而嘩啦嘩啦,下班夜晚回家拿出鑰匙打開家門,心有一陣情緒,夾雜了一點悲傷、自責,還有點憤怒。 試著剖析自己有一種,想要幫助別人,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情緒。責怪自己不夠好?或是…還是在意別人眼光?無力感,是心理很複雜的混合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