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好樣|威廉布許 Wilhelm Busch

2022/06/23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威廉布許(Wilhelm Busch, 1897-1966) 比起同時期的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 1906-1945),知名度豈止略遜一籌;可是在講德語的基督徒心目中,兩者的屬靈份量不分軒輊,生命影響力均延續至今。
終其一生在德國境內服事,不曾奉差派到海外做宣教士的威廉布許,是我心目中名列前茅的宣教好樣。瑞士德語區發行的基督教周刊IDEA Schweiz,2022年三月卅日發行的這期,有篇介紹威廉布許的專文,可以一窺大師堂奧風範。以下按原文直譯:

大學創辦者,義無反顧者,和平主義者:有點不一樣的威廉·布許

三月廿七日,一位偉大的佈道家將滿一百廿五歲:威廉布許(Wilhelm Busch,1897-1966)。這位青年牧師在埃森的〔威格之家〕,無事不與。他在德國全境的福音佈道,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他身後出版的《耶穌我們的天命》(Jesus unser Schicksal) 一書,迄今以四十多種語言、發行了數百萬冊。Matthias Hilbert講述了威廉布許生平,一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基督徒們談到威廉布許時,指的不是同時代、另一位同名的幽默文學家,而是從前在埃森的佈道家。作為“世界上最年長的青年牧師”—他喜歡這麼稱呼自己—他帶領埃森的〔威格之家〕,直到 1962 年退休。埃森的〔威格之家〕 (Weigle-Haus) 是一個至今仍遠近馳名的基督教青年之家。在布許的時代,它對年輕小伙子,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巨大吸引力。布許不僅為他們規劃各式各樣的休閒活動,還知道如何為了基督、激勵他們。他的福音佈道也一樣,他毫無妥協的「耶穌我們的天命」(Jesus unser Sichksal) 的信息,讓聽眾深深著迷。儘管如此,還有另一個“截然不同的”布許,應該在這裡被記念。

失業者大學

全球經濟大蕭條期間,當地失業青年的痛苦匱乏和無所適從,讓布希焦慮不安。 1931年,他萌生了創辦“失業者大學”的想法。很快的,每天約有500名失業青年聚集在這個大型青年中心。
琳瑯滿目的《課程表單》:提供從外語、與農業有關的數學課程、建築和速記,到音樂、甚至體育。每天還​​為這些飢腸轆轆的“學生團體”供應早餐。這麼一來,這些年輕人不僅重新有規律的生活作息,也因此獲得新知。
這群形形色色、背景殊異的年輕人,不得不在這所“大學”裡往來共處:暴力突擊隊成員和共產主義者、無神論者和跟隨耶穌的門徒。劍拔弩張的畫面,難免上演,尤其是每個禮拜一小時的“世界觀”這堂課,布希簡短講授福音之後,緊接著的討論當中,總有機會發生。

與【希特勒青年團】正面交鋒

兩年後,納粹上台。德國的新統治者,從一開始,就想控制收編年輕人,把他們納入【希特勒青年團】。但是布許堅定不移地持續開展他的青年工作。各式矛盾衝突,因此接二連三、旋踵而至。有一次,甚至面臨【希特勒青年團】佔領〔威格之家〕威脅。
1934 年初,【希特勒青年團】夜間突襲入侵並佔領任何一個天主教或基督教的青年之家,在埃森已經不是新聞,而是常態。雖然是非法行徑,警察卻視而不見、司法也充耳不聞。
身為前任前線軍官和現任志願軍團成員,布許無論如何不願他的青年之家,和他的同工們,面對緊急狀況,卻無力自衛、而束手就擒,因此設置了達五十人的夜間警衛隊。
有天夜裡,事情真的發生了。【希特勒青年團】的成員聚集在〔威格之家〕前,試圖以武力奪取。但是他們沒想到,〔威格之家〕有些人拿橡皮管當武器,奮力自衛、激烈抵抗。布許:「我對我的孩子們說:“如果他們敢來,我們就拚了。”」最後,侵略者只好抱頭鼠竄、落荒而逃。

痛苦的認知

布許和他的年輕人們,在納粹統治早期的一次入侵,共同取得勝利。 不久之後,他讀到改革宗牧師約瑟夫·尚邦(Joseph Chambon)寫的一本書,關於在17、 18 世紀受到殘酷迫害的胡格諾派的歷史。他們試圖用武力反抗不公不義,最終失敗落空。 他們的經歷說明:上帝不祝福暴力抗爭的道路。 威廉布許:「我們在青年小組一起學習這本書。 ...我們突然明白這在新約中的含義:我們如將宰的羊。...聖徒的忍耐和信心就在此。 ...我們立刻明白這意味著什麼:我讓自己被鞭打和被羞辱。 這就是耶穌的道路,祂是這樣往各各他去的。 ...那是一個痛苦的認知。」

「布許是改不了的!」

布許在隨後幾年,順利規避針對教會青年工作的禁令,蓋世太保為此十足惱火; 他用語言和文字表達的一些東西,也遭到了他們的批判指責。 1936 年五月執政黨一份鑑定布許政治忠誠度的報告中寫道:「布希是改不了的! 時候到了,該消滅他對年輕人的影響了。 ...沒有絲毫政治忠誠度。」 納粹時期,他多次被審訊和臨時監禁。

不要干涉想法不同的人

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布許成了和平主義者。
在阿登納總理時期,他和長年擔任〔威格之家〕贊助協會主席、後來成了聯邦總統的古斯塔夫海涅曼一起,反對擴張聯邦共和國的軍備、也反對核武。在他主編的報紙《光與生命》,他對這些問題的看法,有著鮮明的立場。儘管如此,布許沒有否定那些在政治立場上持不同看法的基督徒;反而在公開對話和相互尊重上,表現出極大的熱忱。
關於西德擴張軍備,他曾經這麼說:「確實有主內弟兄因為我的言論,而被大大激怒。但是,他們仍然是我的弟兄,我也是他們的弟兄。我因此從他們身上看到,基督徒對於擴張軍備,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們都願意就以下幾點達成共識:
- 耶穌教會的問題必須談論
- 我們的判斷必須建立在神面前,而不受制於自以為義的天性
- 耶穌教會的合一是因著信才有的」
事實上,布許無論講道或青年工作,都沒有政治色彩,而是始終專注在基督福音和救恩信息,這一點也值得推薦效法。
威廉布許
身為年輕中尉,威廉布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驚恐顫慄中,相信耶穌基督。1920 年代,他在埃森的一個礦區,擔任堂會牧師。 1930 年,他被任命為青年牧師和埃森青年之家的負責人—後來被稱為〔威格之家〕。 國家社會主義時期,他是認信教會的信徒。布許去世後,他的十七篇佈道講章在1967年以《耶穌我們的天命》為書名出版。 他已婚,有四個女兒和兩個兒子,其中一個在襁褓時期夭折,另一個於從軍時期、在俄國陣亡。
26會員
160內容數
在柬埔寨鄉村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灌溉高棉人對耶穌的認識 耕耘高棉人跟耶穌的感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