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90後? 主管, 你別鬧了!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在網上看到以下段落:

60後:什麼是離職?

70後:為什麼要離職?

80後:有更高的薪水就離職。

90後:領導罵我就離職!

95後:感覺不爽就離職!!

00後:領導不聽話就離職!!!

不同年代的想法真的南轅北轍。

我聽過太多主管在抱怨,90以後的人太自我很難管,說他幾句就鬧離職,不如放棄。主管們,你別鬧了!90後, 95後加上00後的員工,在職場上佔比已經愈來愈高,在很多團隊中甚至超過了一半,未來5年這趨勢只會往上走。

你喜歡傳統說教的領導方式嗎? 你可能會說,不喜歡但可以接受。但對新一代的員工來說,他們從根本上抵抗傳統說教的領導方式,對他們來講,工作上的互相尊重,多元與自我發展等價值更加重要,很多主管固守著自己過去的行為模式,一直找不到適合新一代的領導方法,只能責怪90後不聽他的說教,人帶不動跟他的領導能力無關。

我認識的一些90後,他們想準時下班,不一定是因為天性懶惰,而是他在工作上找不到自我的滿足感。他們覺得公司只用錢買了他們的時間,卻沒有想過怎麼發展他們的潛能。他們準時下班後可能更忙碌,有的去上課,有的去做斜槓,除了想多賺點錢外,他們更想通過嘗試不同的可能性,自我實現他們不同的潛能,他們覺得公司裡根本沒有這個空間。

最近流行起來的「教練領導力」,就是想創造一種平等的伙伴關係,主管通過教練式提問及同理心聆聽,挖掘他們工作上重視或者追求的東西,他們想要發展成為什麼樣的人,再把公司的核心價值及發展計劃連接上,就可以量身訂製他們在公司的成長計劃。

我的個人實戰經驗是,主管與員工的是可以通過Coaching,共創互相成長的雙贏空間。90後不會天真到以為自己可以為所欲為,他們缺乏工作及人生經驗,有時候攪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如果主管可以成為他們的成長教練,聆聽他們的需要及感受,適當的時候給他認可與反饋,陪著他們一步一步去探索,他們會願意在工作中展現更好的自己。

你用他懂的方式對他好,他也會更體諒你的難處,大家更容易找到平衡雙方需求的Win-Win。如果雙方的關係只剩勞動時間的一買一賣,90後的算盤可以打得既現實也無情。

管理者一定要記住:90後的員工,不是不願意為主管賣命,但你要先成為,那個真心「懂他」的主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領導力教練 林浩賢 Terence Lam
4會員
7內容數
我是林浩賢(Terence Lam), 創靈國際有限公司創辦人, 領導力教練與團建培訓導師, 致力為台灣發展更多有國際視野及領導力的主管及團隊. 曾經擔任P&G台灣香港首席行銷官以及曼秀雷敦香港新加坡的總經理, 希望將自己在外商征戰廿十多年的管理經驗, 轉化為有趣也有用的文字.
2024/04/17
近幾年「工作型態」正在發生巨變, 遠距工作、安靜離職、人工智能… 等等, 都在顛覆我們對工作方式的原有想像, 「管理學」卻好像看不見也追不上時代。 其實我們的管理概念,是時候要全面革新, 才能幫到夾在「上」「下」之間的中階主管, 調節適應團隊上下日益複雜的訴求及變化。 「未來團隊最
Thumbnail
2024/04/17
近幾年「工作型態」正在發生巨變, 遠距工作、安靜離職、人工智能… 等等, 都在顛覆我們對工作方式的原有想像, 「管理學」卻好像看不見也追不上時代。 其實我們的管理概念,是時候要全面革新, 才能幫到夾在「上」「下」之間的中階主管, 調節適應團隊上下日益複雜的訴求及變化。 「未來團隊最
Thumbnail
2024/03/08
最近朋友訴苦, 覺得他這種35-45 歲的主管, 可以算是公司裡最倒楣的一代。 他們在職涯開始遇到的上司, 都是傳統的權威性領導風格, 要求員工乖乖服從, 不需要多問問題或者參與討論, 最重要是跟隨上級的指示做事。 其實35-45歲這一代的主管, 心裡不一定喜歡這種領導風格
Thumbnail
2024/03/08
最近朋友訴苦, 覺得他這種35-45 歲的主管, 可以算是公司裡最倒楣的一代。 他們在職涯開始遇到的上司, 都是傳統的權威性領導風格, 要求員工乖乖服從, 不需要多問問題或者參與討論, 最重要是跟隨上級的指示做事。 其實35-45歲這一代的主管, 心裡不一定喜歡這種領導風格
Thumbnail
2023/05/06
1. 當你的公司成績超卓, 但相對你的同行你仍然寂寂無名, 你會否有點心有不甘? 2. 如果下屬是你的好朋友, 你能夠坦白對他作出負面批評嗎? 3. 在沒有充份資料的情況下, 你會主動作出決定嗎? 4. 當你的下屬在會議中爭論到面紅耳赤, 你心裡會感到不太好嗎? 5. 你試過隱藏自己的弱點不讓你的下
Thumbnail
2023/05/06
1. 當你的公司成績超卓, 但相對你的同行你仍然寂寂無名, 你會否有點心有不甘? 2. 如果下屬是你的好朋友, 你能夠坦白對他作出負面批評嗎? 3. 在沒有充份資料的情況下, 你會主動作出決定嗎? 4. 當你的下屬在會議中爭論到面紅耳赤, 你心裡會感到不太好嗎? 5. 你試過隱藏自己的弱點不讓你的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跨世代溝通及領導這個主題一直是歷久不敗的課題,因為,永遠都會有不同時代不同背景的人要一起生活一起工作,尤其是現在面臨人口老化、少子化,企業要解決缺工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中高齡持續留在職場上發揮價值,所以跨世代溝通的問題絕對是個長青議題,值得探討 !
Thumbnail
跨世代溝通及領導這個主題一直是歷久不敗的課題,因為,永遠都會有不同時代不同背景的人要一起生活一起工作,尤其是現在面臨人口老化、少子化,企業要解決缺工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中高齡持續留在職場上發揮價值,所以跨世代溝通的問題絕對是個長青議題,值得探討 !
Thumbnail
20年前同主題的一篇文章,訴求的對象是年紀較長的企業『主管們』,如何面對網路世代的年輕員工,在不同世代不同價值觀與職業觀念的差異中如何溝通與互動。20年後類似的文章再度執筆,對象卻是一百八十度的翻轉。當年的『員工』而今可能已經成為了『主管們』或老闆; 當年的『主管』,如今可能已經轉換成了『員工們』
Thumbnail
20年前同主題的一篇文章,訴求的對象是年紀較長的企業『主管們』,如何面對網路世代的年輕員工,在不同世代不同價值觀與職業觀念的差異中如何溝通與互動。20年後類似的文章再度執筆,對象卻是一百八十度的翻轉。當年的『員工』而今可能已經成為了『主管們』或老闆; 當年的『主管』,如今可能已經轉換成了『員工們』
Thumbnail
1.部屬有一些行為會和主管的認知不同,而這些認知多半來自於主管自己當年的經驗。 2.年長一輩與年輕一輩的工作同仁對於工作價值觀確實不同,身為主管不要以對或錯來評斷,要先能夠理解再進行調整。 3.提供四招讓主管面對新世代同仁時,有一些因應的方式與思維轉換。
Thumbnail
1.部屬有一些行為會和主管的認知不同,而這些認知多半來自於主管自己當年的經驗。 2.年長一輩與年輕一輩的工作同仁對於工作價值觀確實不同,身為主管不要以對或錯來評斷,要先能夠理解再進行調整。 3.提供四招讓主管面對新世代同仁時,有一些因應的方式與思維轉換。
Thumbnail
在網上看到以下段落: 60後:什麼是離職? 70後:為什麼要離職? 80後:有更高的薪水就離職。 90後:領導罵我就離職! 95後:感覺不爽就離職!! 00後:領導不聽話就離職!!! 我聽過太多主管在抱怨,90以後的人太自我很難管,主管們,你別鬧了! 90後的員工,在職場上佔比只會愈來愈高...
Thumbnail
在網上看到以下段落: 60後:什麼是離職? 70後:為什麼要離職? 80後:有更高的薪水就離職。 90後:領導罵我就離職! 95後:感覺不爽就離職!! 00後:領導不聽話就離職!!! 我聽過太多主管在抱怨,90以後的人太自我很難管,主管們,你別鬧了! 90後的員工,在職場上佔比只會愈來愈高...
Thumbnail
50歲以上的高階主管小心用? 我的純個人經驗:這些老闆們主管們領導人們,根本從來沒有成長過啊!!!
Thumbnail
50歲以上的高階主管小心用? 我的純個人經驗:這些老闆們主管們領導人們,根本從來沒有成長過啊!!!
Thumbnail
無論任何年齡、任何位階,面對任何人都願不斷學習並修正,才是讓自己更加卓越的不二法門。
Thumbnail
無論任何年齡、任何位階,面對任何人都願不斷學習並修正,才是讓自己更加卓越的不二法門。
Thumbnail
1.千禧世代的思維與行為 2.千禧世代喜歡怎樣的工作環境 3.千禧世代期望的領導者 4.教練如何幫助具有多數千禧世代員工的企業發展 5.千禧世代想要具備以下7點的教練式領導者
Thumbnail
1.千禧世代的思維與行為 2.千禧世代喜歡怎樣的工作環境 3.千禧世代期望的領導者 4.教練如何幫助具有多數千禧世代員工的企業發展 5.千禧世代想要具備以下7點的教練式領導者
Thumbnail
人工智慧、沉浸式體驗、虛擬貨幣,甚至是基因分析,都在過去10年快速竄起。新科技在社會快速震盪,新世代的創新思維與科技熟悉度,即將成為各大公司轉型不可或缺的能力,你的公司人才策略,準備好了嗎? 電話會議裡,是一群來自世界各地、剛從小主管晉升為部門主管的人,他們年紀相仿,接近不惑之年。
Thumbnail
人工智慧、沉浸式體驗、虛擬貨幣,甚至是基因分析,都在過去10年快速竄起。新科技在社會快速震盪,新世代的創新思維與科技熟悉度,即將成為各大公司轉型不可或缺的能力,你的公司人才策略,準備好了嗎? 電話會議裡,是一群來自世界各地、剛從小主管晉升為部門主管的人,他們年紀相仿,接近不惑之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