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負片看見對創傷的療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創傷帶來感覺的遺落,而這也成為資源,
使我們得以於暗滲透時擴展,於光透出時型塑,
在擴展與型塑中,成為我。
raw-image

暗與光,這是將自身揉捏或繪製成創傷容器的過程。在型塑時,混亂、對抗、防衛、凍結不斷地滲進容器裡,也成為容器本身,而我們形塑的不是容器本身,而是重複在容器的背景裡揉捏塗抹。

如同沉睡或夢,像在暗裡,意識模糊甚至失去意識,那是一處沒有邊界,可以無限擴展的空間,我們看不見什麼,卻也看得見什麼,在那處是一個從觳觫無處安放到「成為」什麼的過程。
清醒時,像在光裡,意識被喚醒於世界,光,型塑區分這世界形形色的邊界,型塑帶點興奮、緊張、躁動卻又銳利的情感。像在光裡,它既在後方卻在前方閃耀,這樣我們才能看見世界的剪影。但有時,它是直接照射在臉上,可以想像那是完全看不見的現象,反而進入到暗的恐懼。

暗與光的過程,是透過時間空間感官感受與意識覺知想像經驗的真實與虛構特殊事件與日常偶然與宿命(湊巧與必然)本質的存在與投影邊界的指認與抹除(重構)可見與不可見此處(者)與他處(者)的主體等背景,讓容器在某一刻變得可見。然而,在這過程,並非是暗與光的兩端,而是遊走在那灰色地帶,就好像還有第三方空間。就如同於舞台上表演者與席地而坐觀眾之間的距離,正是這樣的距離空間,得以乘載更多可能,使我們得安放與脫鉤、共融與離斥。

你以為你能看見創傷真正的全貌,那是種帶著哀傷的自欺與自負。背景裡踩踏出清晰的泥印,依著這樣的節奏步伐,在暗與光重複行走著(主體形成背景,抑或背景展現著主體),逐漸以負片的行走姿態展現我的虛實與時空,撿拾遺落的感覺。全貌的真實不重要,而是於存在與投影間,能看見意義。

於暗房微光中,重複地沖洗負片,就像重訪舊往,產生了相對與絕對的位置圖象,不僅是自身存在的理解,也使傾聽者容易看見,進而創造出療癒性的共同理解。

諸多的背景,就像心理治療的各種嘗試,使我們得以觸碰、感受、看見創傷。型塑容器,亦是一種對創傷濃縮淬鍊後的想像。
想像,看似天馬行空,仍能尋找出它的脈絡性,越是抽象越是具體,越是穿透不明越是靜止如實,就像向上昇華為意義,向下錨定為容器。上與下之間,是我們得以選擇的自由,帶著聲響的自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聽心理沙龍
1.2K會員
167內容數
《聽聽心理說的話 PSYCHOLOGY LISTENING》 「人生不是有待解決的問題,而是等著被經驗的現實。」 心理非心裡,卻也說進您的心裡。這裡有一篇篇的生命經驗、心理治療的看見與心理學知識,轉換為療癒性的文字。當您看了,希望能讓您安住當下。
聽心理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5/18
界線的型態包括適應和不適應,分為模糊、鬆散及僵化。這些界線型態與童年經驗有關且影響人際關係。塑造健康界線需要家庭氛圍尊重孩子的界線,讓孩子理解與建立自己的界線。提供不適應界線的童年經歷和不健康界線狀態的例子,介紹內在與外在界線的區分以及辨識界線被侵犯的狀況。下一篇,將介紹如何設立和練習界線的彈性。
Thumbnail
2024/05/18
界線的型態包括適應和不適應,分為模糊、鬆散及僵化。這些界線型態與童年經驗有關且影響人際關係。塑造健康界線需要家庭氛圍尊重孩子的界線,讓孩子理解與建立自己的界線。提供不適應界線的童年經歷和不健康界線狀態的例子,介紹內在與外在界線的區分以及辨識界線被侵犯的狀況。下一篇,將介紹如何設立和練習界線的彈性。
Thumbnail
2024/05/10
正念對創傷恢復有著有效的治療作用,但在實際應用中也可能不慎觸發創傷反應,造成身體和情緒上的不適。透過正念,也可能喚起創傷相關的情緒和記憶。想要擁抱正念作為恢復利器,需要謹慎面對這些挑戰,同時也要理解不同人可能需尋找其他治療方式的現實。
Thumbnail
2024/05/10
正念對創傷恢復有著有效的治療作用,但在實際應用中也可能不慎觸發創傷反應,造成身體和情緒上的不適。透過正念,也可能喚起創傷相關的情緒和記憶。想要擁抱正念作為恢復利器,需要謹慎面對這些挑戰,同時也要理解不同人可能需尋找其他治療方式的現實。
Thumbnail
2024/05/05
也許,我們都錯想了愛能解決所有問題,殊不知愛可能讓關係變得更加脆弱與忽視。認清關係不存在永遠的幸福,關係是會跌跌撞撞,充滿考驗,有這樣的前提假設,我們對關係更能感到得來不易,這就是愛的模樣。
Thumbnail
2024/05/05
也許,我們都錯想了愛能解決所有問題,殊不知愛可能讓關係變得更加脆弱與忽視。認清關係不存在永遠的幸福,關係是會跌跌撞撞,充滿考驗,有這樣的前提假設,我們對關係更能感到得來不易,這就是愛的模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如果你常閱讀創傷相關主題的文章,應該會常接觸到一個專有名詞,叫做「解離」。「解離」是指在個人壓力已經超出當下能承受的範圍時,個人的認知思考、情緒、身體感受三者分離的狀態。
Thumbnail
如果你常閱讀創傷相關主題的文章,應該會常接觸到一個專有名詞,叫做「解離」。「解離」是指在個人壓力已經超出當下能承受的範圍時,個人的認知思考、情緒、身體感受三者分離的狀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告訴大家:其實創傷治療的過程也並非總是處於黑暗、辛苦的狀態,一路上也會有花朵綻放、感覺到前途光明的時刻。以下就來跟大家分享創傷治療中,治療前、中、後期「感覺比較好」的體驗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告訴大家:其實創傷治療的過程也並非總是處於黑暗、辛苦的狀態,一路上也會有花朵綻放、感覺到前途光明的時刻。以下就來跟大家分享創傷治療中,治療前、中、後期「感覺比較好」的體驗吧!
Thumbnail
創傷個案很常會經歷創傷經驗「重現」(flashback)現象。所謂的「重現」,可能是過往跟創傷有關的畫面、記憶片段在當事人清醒時顯現在腦中,或者在當事人睡覺時形成夢境......
Thumbnail
創傷個案很常會經歷創傷經驗「重現」(flashback)現象。所謂的「重現」,可能是過往跟創傷有關的畫面、記憶片段在當事人清醒時顯現在腦中,或者在當事人睡覺時形成夢境......
Thumbnail
此例先以「面對來自父母的創傷」為例,階段有五,來來回回: 1.完全沒意識,常常莫名當機 2.意識期:否認/抗拒 3.感受期:接受憤怒/哀悼 4.耍廢期:安置與定位 5.找到容器,正念匯整。不是排除而是靜觀其變
Thumbnail
此例先以「面對來自父母的創傷」為例,階段有五,來來回回: 1.完全沒意識,常常莫名當機 2.意識期:否認/抗拒 3.感受期:接受憤怒/哀悼 4.耍廢期:安置與定位 5.找到容器,正念匯整。不是排除而是靜觀其變
Thumbnail
療癒從來不是什麼光與愛,清創的過程,就像是把打碎的玻璃重新拼接起來,會再次經歷事件的痛與傷。 療癒是一個漫長的自我修行,有時候會前進,有時候遇到某些事,受傷的情緒,還是不經意會被挑起。 日子不會突然變好,但是只要活著,開始覺察自己,生活會一點一滴的慢慢好起來,療癒的目的,就是...
Thumbnail
療癒從來不是什麼光與愛,清創的過程,就像是把打碎的玻璃重新拼接起來,會再次經歷事件的痛與傷。 療癒是一個漫長的自我修行,有時候會前進,有時候遇到某些事,受傷的情緒,還是不經意會被挑起。 日子不會突然變好,但是只要活著,開始覺察自己,生活會一點一滴的慢慢好起來,療癒的目的,就是...
Thumbnail
當傷口的鮮血掩蓋我們,使我們停留在表層,這滿滿湧出的內在憤怒、悲傷、憂鬱、罪惡、焦躁、羞愧等種種攪和一起時,我們無法得知“實際感覺(傷)”是什麼模樣。心理治療師能與你一起洗滌、消毒、辨識,並將這樣的狀態整理、包紮後回應給你,讓你在心中,能好好安放、癒合。
Thumbnail
當傷口的鮮血掩蓋我們,使我們停留在表層,這滿滿湧出的內在憤怒、悲傷、憂鬱、罪惡、焦躁、羞愧等種種攪和一起時,我們無法得知“實際感覺(傷)”是什麼模樣。心理治療師能與你一起洗滌、消毒、辨識,並將這樣的狀態整理、包紮後回應給你,讓你在心中,能好好安放、癒合。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心理創傷及潛抑作用的影響。當內在的心理創傷累積越多,會使處理和整合創傷性記憶和情感更加困難。這被潛抑的內容暫時性的潛伏,隨時可能重新浮現,影響我們的判斷、行為和情緒。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心理創傷及潛抑作用的影響。當內在的心理創傷累積越多,會使處理和整合創傷性記憶和情感更加困難。這被潛抑的內容暫時性的潛伏,隨時可能重新浮現,影響我們的判斷、行為和情緒。
Thumbnail
當我們生理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會去看醫生、尋求治療,但是對於情感上的傷痛,卻是比較難開口說出,也許不希望別人發覺,或是怕自己察覺,我們習慣壓抑內在的傷口,但是情感上的創傷和生理上的傷口都是一樣的,誠實地說出深藏在內心的感覺非常地重要。
Thumbnail
當我們生理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會去看醫生、尋求治療,但是對於情感上的傷痛,卻是比較難開口說出,也許不希望別人發覺,或是怕自己察覺,我們習慣壓抑內在的傷口,但是情感上的創傷和生理上的傷口都是一樣的,誠實地說出深藏在內心的感覺非常地重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