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治療札記8】享受治療中的美好片刻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不曉得大家是否還記得,我在【創傷治療札記3】中,有提到:「治療心理創傷很可能會是一條漫漫長路,不少個案在晤談室中,都會好奇:這個治療要做多久,我才會好起來呢?我會不會一輩子都治不好呢?」如果只看這段文字,很可能會感覺治療的過程異常艱辛,且路途遙遠、希望渺茫,但這篇文章想告訴大家:其實創傷治療的過程也並非總是處於這麼黑暗、辛苦的狀態,一路上也會有花朵綻放、感覺到前途光明的時刻。以下就來跟大家分享創傷治療中,治療前、中、後期「感覺比較好」的體驗吧!

創傷治療中,最常出現的「感覺比較好」的片刻,就是「本來狀況很糟,自己本來預期未來狀況會越來越糟」,到治療幾次後,感覺到「目前狀況還是糟,但至少目前狀況有比較平穩,預期未來不會持續往下掉到更糟」,也就代表至少治療已經達到「止血」或「回穩」的效果,沒有讓內在的能量繼續消耗,或沒讓狀況持續惡化。通常以上「止血」或「回穩」的效果,會發生在治療的早期階段。舉例來說,本來一個家暴的加害人自己認定自己是一個「情緒失控」的人,在自己生氣時就會忍不住摔東西、嚇到另一半,但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諮商,漸漸透過晤談了解自己生氣背後複雜的機制與原因,也比較可以在生氣的一開始就發現:「喔!我現在已經生氣了!」那麼,就可以在自己生氣的當下,選擇以其他與過往不同的方式(例如:離開現場、深呼吸幾口氣)來調整自己的怒氣,而非以過往摔東西的方式來發洩怒氣。如此一來,諮商前的他本來覺得「目前狀況很糟,因為我是個情緒失控的人,所以未來都不會有人愛我,另一半也都會離開我」,透過諮商「止血」的過程,他會對自己跟未來產生一點新的想法,變成「雖然目前狀況還是糟,我老婆還是不願意原諒我、還是怕我,之前我真的做得太過分了,但至少未來我知道要怎麼樣控制我的脾氣,那我就不會再情緒失控,如果我長期地調整我表達生氣的反應,那別人/我自己有一天也會相信我不是一個可怕或糟糕的人」。

接下來治療中「感覺比較好」的時刻,就發生在治療中期,個案感覺到自己內在沒有那麼多聲音或部分在打架,感覺自己內心的諸多聲音跟部分漸漸可以達成共識,內心可以平靜下來。很多創傷個案當初來談時,會覺得自己內心一片混亂,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也不清楚自己感覺是什麼,常常會有種「內心悶悶的、卡卡的」或「說不上來」的狀態。通常這種狀況,都是因為個案內心的想法、聲音、感覺太多或太滿、太複雜了!透過治療的過程,我會慢慢引導個案說出內心很多糾結複雜的情緒跟想法,把混亂的思緒、感覺梳理開來,就像把纏成一團、長短不一又五顏六色的毛線球漸漸梳理開來一樣,開始可以分出不同想法與情緒的顏色的一條條毛線之後,個案就會覺得自己內心的狀態越來越清明,從「混成一團」變成能夠清楚地看出這是什麼顏色的情緒或想法的毛線,這樣一來,個案就會對自己內心的狀態感覺更清晰,這樣清晰的感覺,也讓個案對自己在想什麼、在感覺什麼更了解、更有把握,讓個案對自己整體的狀態更有「掌控感」,亦即:我更清楚知道什麼事件發生時,我會有什麼情緒反應,這些情緒又會怎麼帶動我個人後續一連串的行為,這些行為又怎麼影響到我跟別人(包括另一半、家人、朋友)的關係。當個案對自己狀態掌握度更高時,個案就可以據以調整下一次自己遇到同樣事件時自己的行為反應,以利改善自己跟別人的關係。舉例來說,有些外遇的創傷個案可能一開始會不曉得自己到底要選哪一個人?到底要不要離婚/分手,去跟小三/小王在一起?他內心可能有很多聲音在打架。我會在治療中接納他內心眾多的聲音,歡迎他內心各種聲音都在晤談室中發表意見,這時,個案的每一個部分或每一種聲音都可以現身,在晤談室中「開會」討論,我可以扮演這場會議的主持人,讓個案的各個部分/聲音各抒己見,最後,我就會陪個案一起整理出這場會議的共識、做出決議,個案最終就會清楚自己要下怎樣的決定,內心因此就感覺沒那麼紛擾、混亂,感覺自己對於內心的所有想法、感受甚至需要都可以看得很清楚、感覺也深刻,但又不會互相打架,達到「了了分明」(詳見備註)的境界,因此覺得平靜。

 

到了治療的最後一哩路,通常個案「感覺比較好」的體驗,就是:看見並深刻體會到自己一路走來、努力活到現在的不容易與艱辛,也可以自我憐惜、自我肯定、自我打氣、自我照顧,並體會到創傷帶來的正向意義,開始懂得享受人生。更細緻地來說,個案會對自己開始有比較正面的想法,覺得自己是好人,是有價值、值得被自己或別人好好善待的人,也開始建立起比較健康的生活習慣(例如:適度運動)與作息(例如:固定時間起床與就寢),開始感覺自己更有能量與方法照顧自己,甚至行有餘力,還會想要多為別人做點什麼,也可以在關係中照顧其他人,和別人相處上更自在。對於過往的創傷,雖然個案想到時還是會不太愉快,回想起來可能還是會心有餘悸或感到難過、傷痛,但過往傷痛對現在生活的影響已經降低了。即便有時還是會出現PTSD的反應(例如:做惡夢、會想避開特定場所、突如其來覺得胸悶或想哭或感覺像是回到過去的那種無法脫逃的無助感),但個案已經很可以自我調適,知道要怎麼應對、處理這些創傷反應,讓這些PTSD反應不至於影響到自己的人際關係、感情關係、家庭關係跟工作效率太多,自己又開始可以享受生活的美好,感到愉悅,並且因為自己經歷過這些痛苦,更能夠同理別人的痛苦,更加珍惜人與人之間彼此陪伴、互相照顧對方的關係,與人連結時感覺更美好,更感受到自己活著的意義。套句哲學家尼采(Nietzsche)的名言:「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堅強。」個案可以感受到自己經歷創傷之後,比別人更有意志力克服困境,比別人激發出更多潛能,更富有創造力與韌性,感受到創傷使人成長的正向意義。

看完以上我分享的治療前、中、後期的「感覺比較好」的片刻,是不是有翻轉你對創傷治療既痛苦又漫長、又往往揭人瘡疤的印象呢?更多「感覺比較好」的片刻,你可以親自試試看接受創傷治療,讓專業的諮商師陪著你一起去體驗吧!

 



*備註:「了了分明」是辯證行為治療的一種技巧,如果要用這個技巧,來提升自己對於內心的覺察的話,具體的操作方式是:我們投入專注力,專心地、中性地去觀察自己心中的所有情緒、感受,而不加批判。筆者雖然平常進行創傷治療時並非使用辯證行為治療的理論取向,但也很喜歡此技巧的精神,會將此精神融合到我對待個案的態度中。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創傷個案很常會經歷創傷經驗「重現」(flashback)現象。所謂的「重現」,可能是過往跟創傷有關的畫面、記憶片段在當事人清醒時顯現在腦中,或者在當事人睡覺時形成夢境......
我想要透過這篇文章,讓大家看到「想死」的背後也是出於「想要活得更好」的力量,只要大家對於「想死」的感覺有更深入的了解,就可以與其共存,並展望未來。
所有的創傷個案都會經歷失落歷程。失落,講得更白話一點,就是「失去」,失去與人、與自己、與世界的連結、失去心理健康、失去身體健康、失去感覺、失去掌控感、失去記憶、失去信心、失去希望、失去統整的感官經驗、失去自我感、失去自我保護能力、失去對人的信任、失去現實感、失去語言功能……
延續上一篇文章提到的「既然你已經倒下了,別加油,就躺著吧!既然倒下就休息一下吧!」的概念,這一篇文章要來討論「休息」對於創傷治療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到的「休息」會分兩個層面去談,第一種休息是創傷個案「日常生活的休息」;第二種休息是「治療過程中的休息」。
治療心理創傷很可能會是一條漫漫長路,不少個案在晤談室中,都會好奇我:這個治療要做多久,我才會好起來呢?我會不會一輩子都治不好呢? 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就借用幾句韓劇《低谷醫生》的療癒金句來回應大家吧!
5/5低谷醫生
在諮商晤談中,並不是個案說的話越多,就越療癒。也不是在晤談室中說越多你過往受創的歷史,你就會療癒得越快,也不是越短次數的治療或越集中頻率的治療越有效。
創傷個案很常會經歷創傷經驗「重現」(flashback)現象。所謂的「重現」,可能是過往跟創傷有關的畫面、記憶片段在當事人清醒時顯現在腦中,或者在當事人睡覺時形成夢境......
我想要透過這篇文章,讓大家看到「想死」的背後也是出於「想要活得更好」的力量,只要大家對於「想死」的感覺有更深入的了解,就可以與其共存,並展望未來。
所有的創傷個案都會經歷失落歷程。失落,講得更白話一點,就是「失去」,失去與人、與自己、與世界的連結、失去心理健康、失去身體健康、失去感覺、失去掌控感、失去記憶、失去信心、失去希望、失去統整的感官經驗、失去自我感、失去自我保護能力、失去對人的信任、失去現實感、失去語言功能……
延續上一篇文章提到的「既然你已經倒下了,別加油,就躺著吧!既然倒下就休息一下吧!」的概念,這一篇文章要來討論「休息」對於創傷治療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到的「休息」會分兩個層面去談,第一種休息是創傷個案「日常生活的休息」;第二種休息是「治療過程中的休息」。
治療心理創傷很可能會是一條漫漫長路,不少個案在晤談室中,都會好奇我:這個治療要做多久,我才會好起來呢?我會不會一輩子都治不好呢? 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就借用幾句韓劇《低谷醫生》的療癒金句來回應大家吧!
5/5低谷醫生
在諮商晤談中,並不是個案說的話越多,就越療癒。也不是在晤談室中說越多你過往受創的歷史,你就會療癒得越快,也不是越短次數的治療或越集中頻率的治療越有效。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此例先以「面對來自父母的創傷」為例,階段有五,來來回回: 1.完全沒意識,常常莫名當機 2.意識期:否認/抗拒 3.感受期:接受憤怒/哀悼 4.耍廢期:安置與定位 5.找到容器,正念匯整。不是排除而是靜觀其變
Thumbnail
當傷口的鮮血掩蓋我們,使我們停留在表層,這滿滿湧出的內在憤怒、悲傷、憂鬱、罪惡、焦躁、羞愧等種種攪和一起時,我們無法得知“實際感覺(傷)”是什麼模樣。心理治療師能與你一起洗滌、消毒、辨識,並將這樣的狀態整理、包紮後回應給你,讓你在心中,能好好安放、癒合。
Thumbnail
<時間是治療一切創傷的良藥> 時間是治療一切創傷的良藥,沉澱心靈的療癒香薰。 時間如風,吹走記憶中的塵埃,如水,沖淡心靈中的傷痕。 時間如陽光,照亮前路的方向,如雨露,滋潤生命的根基。 時間如指針,指引著成長的方向,如鏡子,反映著心靈的深處。
Thumbnail
你看過《模仿犯》了嗎?兇手的攻擊動機是什麼?心理師看台劇,分析「童年創傷」的影響力與治療時機,別讓過去的創傷一發不可收拾。(以下有雷,請斟酌閱讀)
Thumbnail
│前言 │什麼是羞辱創傷 │我們批評著那些和我們不同的人 │我都是為你好 │一再重演羞辱創傷 │羞辱創傷的影響 │療癒六階段 │後記
Thumbnail
當時我以為:如果母親是罹癌過世,我們還有時間可以講講話,也許就不會那麼痛了。不過我錯了,等老公罹癌過世,才發現只要親人離開就會讓你痛徹心扉,只是痛的形式不同。雖然癌症的病程有一段時間,但還是有很多的話沒能說,很多事情無法完成。
Thumbnail
寫至此,忽然有一種感覺,對抗創傷再現的幻象,不就是《哈利波特》裡對抗吸取人的快樂的催狂魔嗎?我們需要的咒語,是想著能夠讓胸腔溢滿愛與幸福的事情,才能使出的「疾疾,護法現身!」 那些屬於我們,愛的靈魂,幻化成閃耀的靈獸,為我們抵擋黑暗。
Thumbnail
我寫這本書所抱持的目標,就是要告訴臨床工作者如何「逐步」和具有複雜創傷的兒童工作的「方法」。全書對於 EMDR 治療的八個階段都有詳盡的探索,並在每一個治療階段都提供了豐富多元的技巧和策略,以清晰、實際、具體、創意的方式來幫助難以治療的兒童。
Thumbnail
治療師該如何向兒童本人和照顧者解釋EMDR治療,並且獲得兩者同意參與治療的過程呢?這本書充滿了協助建立治療關係的寶貴資源,並且幫助兒童及照顧者不僅與治療師建立穩定、信任的關係,而且彼此之間也能建立這樣的關係。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此例先以「面對來自父母的創傷」為例,階段有五,來來回回: 1.完全沒意識,常常莫名當機 2.意識期:否認/抗拒 3.感受期:接受憤怒/哀悼 4.耍廢期:安置與定位 5.找到容器,正念匯整。不是排除而是靜觀其變
Thumbnail
當傷口的鮮血掩蓋我們,使我們停留在表層,這滿滿湧出的內在憤怒、悲傷、憂鬱、罪惡、焦躁、羞愧等種種攪和一起時,我們無法得知“實際感覺(傷)”是什麼模樣。心理治療師能與你一起洗滌、消毒、辨識,並將這樣的狀態整理、包紮後回應給你,讓你在心中,能好好安放、癒合。
Thumbnail
<時間是治療一切創傷的良藥> 時間是治療一切創傷的良藥,沉澱心靈的療癒香薰。 時間如風,吹走記憶中的塵埃,如水,沖淡心靈中的傷痕。 時間如陽光,照亮前路的方向,如雨露,滋潤生命的根基。 時間如指針,指引著成長的方向,如鏡子,反映著心靈的深處。
Thumbnail
你看過《模仿犯》了嗎?兇手的攻擊動機是什麼?心理師看台劇,分析「童年創傷」的影響力與治療時機,別讓過去的創傷一發不可收拾。(以下有雷,請斟酌閱讀)
Thumbnail
│前言 │什麼是羞辱創傷 │我們批評著那些和我們不同的人 │我都是為你好 │一再重演羞辱創傷 │羞辱創傷的影響 │療癒六階段 │後記
Thumbnail
當時我以為:如果母親是罹癌過世,我們還有時間可以講講話,也許就不會那麼痛了。不過我錯了,等老公罹癌過世,才發現只要親人離開就會讓你痛徹心扉,只是痛的形式不同。雖然癌症的病程有一段時間,但還是有很多的話沒能說,很多事情無法完成。
Thumbnail
寫至此,忽然有一種感覺,對抗創傷再現的幻象,不就是《哈利波特》裡對抗吸取人的快樂的催狂魔嗎?我們需要的咒語,是想著能夠讓胸腔溢滿愛與幸福的事情,才能使出的「疾疾,護法現身!」 那些屬於我們,愛的靈魂,幻化成閃耀的靈獸,為我們抵擋黑暗。
Thumbnail
我寫這本書所抱持的目標,就是要告訴臨床工作者如何「逐步」和具有複雜創傷的兒童工作的「方法」。全書對於 EMDR 治療的八個階段都有詳盡的探索,並在每一個治療階段都提供了豐富多元的技巧和策略,以清晰、實際、具體、創意的方式來幫助難以治療的兒童。
Thumbnail
治療師該如何向兒童本人和照顧者解釋EMDR治療,並且獲得兩者同意參與治療的過程呢?這本書充滿了協助建立治療關係的寶貴資源,並且幫助兒童及照顧者不僅與治療師建立穩定、信任的關係,而且彼此之間也能建立這樣的關係。